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

侵略戰爭使得日本本土政壇更加瘋狂,近衛內閣不堪戰爭“重用”而垮了臺,“戰爭狂人”東條英機激流勇上,出任新首相,隨後就決定對美國、英國和荷蘭開戰。自日軍偷襲美軍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爲了牽制中國軍隊並策應日軍佔領香港和南洋各地,侵佔華中的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畿決定再次進攻長沙,打通粵漢線,策應日軍在南部的行動。

僅隔兩個多月的時間,阿南惟畿又要進犯長沙了。行動之急迫,除了上面的大戰略外,他還得到情報說:“中國軍隊守長沙的主力第10軍和第74軍已調往他處。”見長沙守軍勢力薄弱,有機可乘,因此企圖一舉攻佔長沙,再向南進,他立即集結第3、6、34、40師團全部及獨立第14、第18旅團和炮兵,工兵、空軍等,合計約12萬人,準備於1942年元旦佔領長沙。

阿南惟畿的這個計劃很詭秘,一般人很難知道。但在11月份第九戰區就發現了日軍的破綻。11月下旬,吳逸志就接到在日軍後方的情報人員密報:“贛北日軍又有減少,且又縮小陣地,連西山車站地區都放棄了,贛江以西、修水以南僅守生米街、牛行、西山、安義、靖安、灘溪等據點。”最初,薛嶽對這情報很懷疑,他有些疑惑的說道:“第二次長沙會戰後才兩個月,難道日軍又要進攻嗎?不太可能吧。”但吳逸志報告說:“前方部隊報告:湘北日軍增加。”此時的薛嶽變得更加的疑惑了,他開口問道:“那爲什麼湘北日軍還增加呢?”吳逸志回答道:“阿南惟畿的兵力愈少,愈要以攻爲守,因此很可能調兵對我們進行掃蕩,以消除我們而後進攻的威脅。”這回薛嶽總算是明白了過來,他贊同的說道:“這很有可能。”於是,薛嶽決定通令各部隊,迅速完成作戰準備。

等薛嶽下完命令後,吳逸志又問道:“那麼這次的作戰方式呢,是不是還用老辦法?”薛嶽看了吳逸志一眼,然後自信的說道:“對於這次作戰,我們的方針仍是誘敵深入後進行決戰。敵進攻時,以一部兵力由第一線開始逐次抵抗,隨時保持我軍於外線,俟敵進入我預定決戰地區時,以全力開始總反攻,包圍敵軍而殲滅之。”薛嶽雖沒明說,但吳逸志一聽就知,還是老套路——“天爐戰法”。兩人又決定在長沙外圍與敵決戰時重點保持於長沙以東地區。迎敵的對策定下來了。

此後不久,阿南惟畿悍然對長沙發動了第三次進攻。日軍一如既往開始進攻由新牆河口到南江橋的正面,重點是左翼的第20軍、第58軍在新牆河南岸及南江橋陣地。雙方激戰兩天一夜,日軍攻打不下守軍的陣地,拼命打燃燒彈,先後摧毀了守軍據點四周的鹿砦障礙,官兵被燃燒彈燒傷,過半人員負了傷。第三日下午,日軍終於突破了新牆河防線,主力向南突進。

在一度拒阻日軍後,第20軍在軍長楊漢域和副軍長夏炯的率領下一面逐次抵抗,一面向梅仙、平江以東地區轉移;第58軍一面逐次抵抗,一面向長樂街——浯口——平江——三眼橋的汨羅江南岸一線轉移。這時第10軍駐在衡陽迤東地區,在茶山坳附近整訓。薛嶽令該軍防守長沙,以一個師守嶽麓山陣地,兩個師守長沙近郊,並且嚴令:“情況緊急,不得有誤。”

第10軍軍長李玉堂雖被撤職,但新軍長一直沒來接任,因此仍留在軍部,實際上擔任全軍指揮。薛嶽下令後,可李玉堂名不正言不順,想挑擔子又顧慮重重,正在左右爲難時,蔣介石從重慶急電第10軍,令李玉堂繼續指揮,率第10軍固守長沙,戴罪立功。李玉堂倒是一鐵血漢子,臨危受命,決心以待罪之身洗刷上次的恥辱。隨即,下令全軍緊急拔營向長沙進發。進駐長沙後,預備第10師守嶽麓山陣地,第3師和第190師守長沙近郊。李玉堂決心重新做人,要打出威風來了,誰知薛嶽卻還是老眼光看人,生怕他像上次那樣砸了自己的鍋,先下令在長沙的炮兵和工兵均歸李玉堂指揮——進行鼓勵;接着,派長官部趙子立前去第10軍督促他速將長沙工事再行加強——進行監工。李玉堂明知薛嶽不放心,但是“戴罪”的敗將,只能一戰翻身,如果這一次再丟了長沙,不僅官職沒了,而且極可能被蔣介石數罪併罰,成爲“以身試法”的人,因此啥都不敢怠慢,對薛嶽的一切指令無一不去精心落實。手下師長、團長也都知道這一仗如果敗了,李玉堂軍長職務肯定沒了,誰要是像以前那樣馬馬虎虎,或者不肯賣力,他肯定會定斬不饒,因此,全軍上下都憋着一口氣,悶頭準備戰事。

長沙城的工事自1939年以來就開始構築,雖然築了好幾年,但守軍偷工減料,當官的只知貪污,從來就不重視,也不認真,因此築了一些,並不堅固,大多是豆腐渣工程。第一、第二次長沙會戰時,日軍都沒攻長沙城,這一次薛嶽的“天爐戰法”要誘致日軍進攻長沙城,然後圍而攻之,因此堅固工事是守住長沙城的關鍵之一。李玉堂不敢發牢騷,更不敢鬆懈,立即督令軍民一起動手,緊急修築禦敵工事。新牆河戰鬥打響後,長沙的工事修築更是緊張起來了,軍民不分晝夜地施工。李玉堂也整天吃住在工地上,餓了就啃饅頭,喝點水,積極督修工事,準備應戰。

在日軍到達城下之前,偌大的工事終於築起來了。守城工事採取地堡式,西面依託湘江,對北、對東、對南成一個半圓形,工事外圍由麻園嶺——朱家花園——杜家山——二里牌——黃土嶺——妙高峰——猴子石之線,一層一層地向裡構築,愈向城裡強度愈增加,以中山路西段——黃興路——八角亭——南正街——坡子街以南一線上的核心工事爲最密最強。長沙城內,由北向南、由東向西、由南向北的街道口都裝上了鐵絲網和拒馬,各街道小巷都設有地堡,各稍微大一點的建築物內都有火力點。湘江水路是進城的一個突破口,李玉堂不僅把長沙以北的水路全封鎖了,連長沙以南的水路也佈置水雷進行封鎖了。整個長沙城成了一個處處設防,到處是地堡、鐵絲網、拒馬和機槍口的城市,四處藏着殺機,像一隻要噬人的猛虎張開了血盆大口,就等日軍的到來了。

這時,第37軍、第58軍守備着汨羅江南岸,第20軍在平江及平江東北,整個防禦陣地對北略成反八字形,把南下日軍一步步往薛嶽的“天爐”裡迎。日軍攻擊的正面在汨羅至平江之間,攻擊重點保持在長樂街方面。日軍憑藉武器優勢大舉進攻,第20軍節節抵抗,向東退卻,然後讓開了平江,躲進了大山;第58軍、第37軍一面逐次抵抗,一面以主力向高橋、路口畲以東轉移,同時一部潛伏在汨羅江、撈刀河之間的偏僻地區。爲了讓從四面八方向長沙前進的各路大軍能適時地統一參加決戰,薛嶽責令長官部對他們的行動予以統制,規定近者不得先到,遠者不得遲到。在薛嶽的嚴令和指揮下,所屬部隊從長沙兩翼向敵側方迂迴,進展很快。

日軍如狼奔豕突,由湘江至原長沙、平江公路洶涌南下,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個騎兵旅,後跟着3個師團,按照第二次進攻長沙老路向前疾進。這一日,日軍主力也打到了長沙附近。日軍第3師團進至東屯渡,沿鐵路線渡過撈刀河,向長沙市區逼近;第6師團則一馬當先進入了槊梨市,抵達長沙東門外;第40師團抵至金井,企圖渡過瀏陽河,由長沙南門外進攻市區。

這次日軍從新牆河到長沙城下,經過了約一個星期的戰鬥。但在激戰中,他們的傷亡和疲勞都比中國軍隊大得多。而中國軍隊呢,雖然也在新牆河、汨羅江打了幾場激戰,但薛嶽都沒用上主力,因此,主力仍保持着較強的實力,各路大軍正向着薛嶽“天爐戰法”的決戰預定地區急進。

薛嶽的“天爐戰法”以長沙城爲誘餌,誘使日軍攻打長沙城而使得各路大軍圍而殲之。其中,既要保住長沙城不被日軍打進去蹂躪、破壞,又要在城下圍住它,負責守住長沙城的第10軍責任比誰都大。長沙誘敵和守城的重任落在第10軍身上。第九戰區最高長官薛嶽也決心與他們一起戰鬥到底。引誘日軍攻打長沙從而達到圍而殲之的目的,其實是薛嶽的一着險棋。如果第10軍沒守住,丟失了長沙城,薛嶽本人也難辭其咎。但他藝高膽大,儘管風險巨大,還是下這個賭注。

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機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200章 浴血叢林(六)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173章 撿了一條命的第142章 兄弟重逢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231章 團圓飯第105章 敵後游擊戰(四)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214章 四戰長沙(五)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230章 徵兵令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155章 湘北大捷(四)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124章 血染大武漢(一)第193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下)第71章 浴血山西(十二)第237章 困獸尤鬥第53章 再戰上海(五)第56章 再戰上海(八)第176章 同室操戈第145章 無聊的遊擊訓練班第231章 團圓飯第143章 再見家人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157章 冬季攻勢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6章 九一八事變(上)第157章 冬季攻勢第190章 秋後算帳第132章 血染大武漢(九)第112章 敵後游擊戰(十一)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211章 四戰長沙(二)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185章 重回部隊第240章 圍殲日軍第26章 南京夫子廟(中)第240章 圍殲日軍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112章 敵後游擊戰(十一)第6章 九一八事變(上)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192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197章 浴血叢林(三)第172章 巧遇熟人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24章 血染大武漢(一)第207章 鐵血孤城(七)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50章 再戰上海(二)第55章 再戰上海(七)第22章 夢想破滅第54章 再戰上海(六)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9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中)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136章 血染大武漢(十三)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18章 日軍入關第219章 兵敗衡陽(二)第74章 大撤退(二)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60章 浴血山西(一)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第139章 戰事蔓延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182章 禍事來臨第233章 滇緬大反攻(二)
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機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200章 浴血叢林(六)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173章 撿了一條命的第142章 兄弟重逢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231章 團圓飯第105章 敵後游擊戰(四)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214章 四戰長沙(五)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230章 徵兵令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155章 湘北大捷(四)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124章 血染大武漢(一)第193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下)第71章 浴血山西(十二)第237章 困獸尤鬥第53章 再戰上海(五)第56章 再戰上海(八)第176章 同室操戈第145章 無聊的遊擊訓練班第231章 團圓飯第143章 再見家人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157章 冬季攻勢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6章 九一八事變(上)第157章 冬季攻勢第190章 秋後算帳第132章 血染大武漢(九)第112章 敵後游擊戰(十一)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211章 四戰長沙(二)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185章 重回部隊第240章 圍殲日軍第26章 南京夫子廟(中)第240章 圍殲日軍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112章 敵後游擊戰(十一)第6章 九一八事變(上)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192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197章 浴血叢林(三)第172章 巧遇熟人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24章 血染大武漢(一)第207章 鐵血孤城(七)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50章 再戰上海(二)第55章 再戰上海(七)第22章 夢想破滅第54章 再戰上海(六)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9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中)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136章 血染大武漢(十三)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18章 日軍入關第219章 兵敗衡陽(二)第74章 大撤退(二)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60章 浴血山西(一)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第139章 戰事蔓延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182章 禍事來臨第233章 滇緬大反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