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

就在龍風他們還在苦練部隊的時候,太平洋上穿來了最新的消息。COm)我中國遠征軍先頭部隊第200師,在戴安瀾將軍的率領下,在緬甸的同古地區與日軍發生了激戰。

同古南距仰光港250公里,北距曼德勒320公里,是仰曼鐵路的交通樞紐,同時也是緬甸境內的戰略要地,是日軍“必須迅速佔領”之地。第200師進駐同古之後,與西線的普羅美地區,還有東線的毛奇地區相互呼應,構成了阻止日軍繼續北進的屏障。尤其是在仰光失陷以後,同古保衛戰就變得更加的重要。

配合第200師守衛同古的是英緬第1師,該師士氣低落兵無鬥志將無死戰之決心,他們根本就未做迎敵之準備,反倒是作好了撤退的準備。隨後不久,日軍向同古推進,英緬第1師放棄防線,匆忙的向西線的普羅美地區撤退。第200師接過了英緬第1師的防線,與前來進犯的日軍第55師團展開了激戰。雙方在同古地區激戰了12天之久,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開戰以來未曾遇到頑強抵抗。由於西線英緬聯軍始終沒有采取積極的配合,再加上英軍動作遲緩,中國遠征軍後續部隊也未能如期到達。致使第200師苦戰12天,全師官兵傷亡答2000餘人。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面對增援後4倍於己的敵人,第200師困守孤城形勢異常危急。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中國遠征軍的最高指揮官杜聿明將軍心急如焚,他在給軍委會的急電中說道:“在此形勢下,我軍既不能集中主力與敵決戰,以解同古之圍,而曠日持久,仰光登陸之敵勢必參加同古戰鬥,坐使第200師被敵殲滅。如此,則我遠征軍將被敵人各個擊破,有全軍覆沒之虞。因此,我決心令第200師儘快突圍,以保全我軍戰力,準備在另一時間、另一地點與敵決戰。”軍委會也對緬甸的情勢感到了危機,他們迅速的批准了杜聿明將軍的決策。於是,第200師在戴安瀾師長的指揮下安全突圍,避免了第200師全軍覆沒的危險。

同古保衛戰是緬甸防禦戰期間作戰規模最大、堅守時間最長、殲滅敵軍最多的一場戰鬥。COm)而且在仰光失陷的不利形勢下,同兵力、裝備都佔優勢,並擁有制空權的敵軍苦戰了12天,掩護英軍安全撤退,爲遠征軍後續部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最後第200師全師順利突圍,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勝利。就連日軍也承認,同古之戰,是大日本皇軍在緬甸戰役中,打得極爲艱苦的一戰。

中日兩軍在緬甸展開血戰的同時,駐中國境內的日軍也趁機發動了新一輪的進攻。首當其衝的就是日軍第11軍,阿南維畿從先後調來了第3、4、12師團和第40獨立混成旅團,另外重炮師團和戰車旅團,在第3飛行師團的配合下,準備發動第二次“長沙會戰”。鑑於第一次“長沙會戰”時的教訓,這次阿南維畿打算採用“中央突破”、“兩翼迂迴”的戰術,並對聲稱要在農曆的八月十五到長沙城去過中秋。

農曆的八月十五,就是陽曆的1941年的10月5日,這也說明了阿南維畿要在10月5日前佔領長沙城。可是淪陷區的人民是不甘心做亡國奴的,日軍從開始集結的那一天起,他們就及時的情況上報到了第9戰區長官部。薛嶽通過這些情報判定,日軍即將要發動第二次“長沙會戰”了。於是,第9戰區長官部一面將情況上報,一面通令戰區所屬部隊要儘快完成作戰準備。

就在第9戰區長官部緊張備戰中,日軍的第12師團由忠防、西塘方向殺來,負責守衛大雲山的中國守軍首先接敵,拉開了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序幕。

大雲山是幕阜山的支脈,位於岳陽、蒲陽之間,周圍數十里都是崇山峻嶺,昌水橫貫其間。北臨漢粵鐵路,南臨忠防、桃林,一向是第9戰區前方遊擊根據地。日軍先以第12師團進攻大雲山,目的就是要確保其在岳陽集結兵力的安全。戰鬥一打響,日軍第12師團的一部佔領了雞婆嶺、草鞋嶺,另一部佔領了長安橋、甘田,而師團主力則向南山、雁領、詹家橋一線殺來。薛嶽下令第58軍軍長孫渡率部出擊,第58軍是一支雲南的地方軍,自從出滇之後,就在湖南境內作戰,去年在九嶺一戰中擊退過日軍的進攻,並一直守衛着九嶺、麥市、白羊田一線。孫渡接到命令以後,立即率軍指揮所由南江橋西移至板江。全軍分別向據守雞婆嶺、草鞋嶺、長安橋和甘田之敵發動進攻。58軍新編第10師由黃岸發起反攻後,順利的佔領了長安橋。之後,58軍新編第11師也攻下了甘田,日軍退到了雞鳴山。

經過三天的激戰,第58軍擊退了日軍的進攻,日軍眼看第58軍作戰頑強,交火三天以來傷亡不少,於是便開始轉移目標,趁着雨夜南竄楊林街,大舉向新牆河、南江橋一帶的川軍第27集團軍的防線進攻。由此開始,第二次“長沙會戰”轉向了正面,當天晚上,薛嶽命令第58軍從黃岸市向西挺進,側擊南下的日軍部隊。雖然阿南維畿改變了進攻戰術,但薛嶽還是準備用“天爐戰法”來對付阿南維畿。他仍然逐次以新牆河、汨羅江、撈刀河等天險進行層層抵抗,最後在長沙附近與日軍決戰。可是這一次,“天爐戰法”還會像上次一樣管用嗎?

負責守衛新開河防線的是粵系主力第4軍,歐震軍長接到薛嶽的命令以後,就加強了新牆河防線的戒備。他把第4軍緊急動員了起來,第4軍102師擺在了新牆河防線的正面,這裡不僅是最前沿,而且防線的正面很寬,左起洞庭湖東岸,右達公田西界。在第一次長沙會戰時,就是國軍精銳第52軍守在這裡。現在這裡是一片殘垣敗壁,斃馬遺屍隨處可見。102師打掃了一下這裡,重新構築了新的防禦工事。102師師長柏輝章在第一線配備三個主力團,補充團充做了全師的預備隊,全線準備充分嚴陣以待。

9月17日,新牆河被岸的日軍集中3個師團兵力附戰車、騎兵、炮兵向中國軍隊的陣地發起了攻擊。日軍重炮猛烈的轟擊守軍的陣地,一時之間彈落如雨,整個新牆河南岸都被炸成了一片瓦礫。中國軍隊根據以往與日軍的戰鬥經驗,將機槍掩體修築成了半地下的結構,而且在機槍掩體的上方加蓋了厚厚的夯土。因此,在日軍猛烈的炮火下,機槍掩體多數都保存了下來。當鬼子們開始渡河的時候,保存下來的機槍“噠!噠!噠!”的開火了,火力交錯而又集中,死死的封鎖住了新牆河的河面。鬼子們經過幾次強渡,終因中國守軍的機槍火力而半途而廢。日軍意識到正面強攻已經是不可能了,於是就想到了迂迴作戰的策略。

鬼子轉而從102師右翼找到了突破口進行強渡,這裡的火力沒有正面強,鬼子硬拼着衝過了河,並且建立了橋頭堡。第102師師長柏輝章是一員猛將,是從班長一步步靠打仗升上來的,他率領102師參加過凇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一向是敢打敢拼。當他聽說鬼子過了河,就嚴令304團團長,一定要頂住鬼子的進攻,並摧毀鬼子的橋頭堡。304團團長立即組織敢死隊,並親自帶隊衝鋒。官兵們在團長的帶領下勇猛衝殺,終於將鬼子趕下了新牆河。

304團這邊守住了陣地,但是306團那邊的戰況卻變得糟糕了。鬼子利用騎兵的快速突防的特點,迅速的突破了306團的前沿陣地。鬼子的騎兵很兇猛,到處穿插衝擊,306團的防線隨時都有被突破的可能。306團團長向師長柏輝章求援,柏輝章的回答是:“援兵沒有!你團必須原地據守各個據點,相互支援,機動作戰,不得後退半步。”同時,他下令給補充團緊靠前線,構築第二道防線。

鬼子們繼續猛攻,步兵、騎兵一起上,第102師全線浴血苦戰,官兵死了一批又一批,新牆河畔的土地都被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102師的官兵們,將士用命、前仆後繼,拼命頂住了鬼子的強大攻勢。在戰鬥中,柏輝章不僅不退,反而將指揮所一直往前推,最後乾脆將師部與304團團部合併。指揮部緊靠着前線,他本人也時不時的到火線上督戰。

第48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1章 江橋抗戰(上)第164章 將軍殉國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158章 美式裝備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50章 再戰上海(二)第240章 圍殲日軍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68章 浴血山西(九)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233章 滇緬大反攻(二)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入取通知書第132章 血染大武漢(九)第59章 北上投軍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244章 兩條瘋狗第75章 大撤退(三)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121章 中條山之戰(六)第47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三)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6章 南京夫子廟(中)第111章 敵後游擊戰(十)第234章 滇緬大反攻(三)第171章 日軍敗退第121章 中條山之戰(六)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47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三)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86章 南京!南京!(九)第104章 敵後游擊戰(三)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139章 戰事蔓延第243章 南京受降第2章 東北的危局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50章 重返部隊第34章 許學長的消息(中)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165章 山田乙三的“小戲”第148章 北上還是南下(上)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21章 中條山之戰(六)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187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59章 北上投軍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143章 再見家人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44章 華北陰雲(下)第222章 兵敗衡陽第231章 團圓飯第155章 湘北大捷(四)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223章 兵敗衡陽(六)第223章 兵敗衡陽(六)第16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四)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53章 再戰上海(五)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87章 南京!南京!(十)第132章 血染大武漢(九)第198章 浴血叢林(四)第163章 訓練新兵(下)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183章 忠良入獄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208章 回家(上)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73章 大撤退(一)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
第48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1章 江橋抗戰(上)第164章 將軍殉國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158章 美式裝備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50章 再戰上海(二)第240章 圍殲日軍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68章 浴血山西(九)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233章 滇緬大反攻(二)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入取通知書第132章 血染大武漢(九)第59章 北上投軍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244章 兩條瘋狗第75章 大撤退(三)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121章 中條山之戰(六)第47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三)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6章 南京夫子廟(中)第111章 敵後游擊戰(十)第234章 滇緬大反攻(三)第171章 日軍敗退第121章 中條山之戰(六)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47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三)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86章 南京!南京!(九)第104章 敵後游擊戰(三)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139章 戰事蔓延第243章 南京受降第2章 東北的危局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50章 重返部隊第34章 許學長的消息(中)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165章 山田乙三的“小戲”第148章 北上還是南下(上)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21章 中條山之戰(六)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187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59章 北上投軍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143章 再見家人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44章 華北陰雲(下)第222章 兵敗衡陽第231章 團圓飯第155章 湘北大捷(四)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223章 兵敗衡陽(六)第223章 兵敗衡陽(六)第16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四)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53章 再戰上海(五)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87章 南京!南京!(十)第132章 血染大武漢(九)第198章 浴血叢林(四)第163章 訓練新兵(下)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183章 忠良入獄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208章 回家(上)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73章 大撤退(一)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