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內生間隙

話說太子友如同喪家之犬被秦國軍隊追擊的時候,連夜折返回來的孫長卿亦是在上饒打了一個漂亮的埋伏戰,但是對此太子友以及身邊僅僅剩下的三百吳國士卒卻是並不領情!

自上饒撤逃,太子友在兩日後便是到達了蠻地,此處亦是有着一條大江,一路向東流向越地,這條大江被稱爲【浙江】。

姑蔑,乃是越地沿靠着浙江的一座城邑,事實上此處因爲和蠻人交界,而吳越之地的中心都是沿着海濱,或許很多越地人都是不知曉此地居然還分佈着越人的城邑。

姑蔑的縣令乃是越人,見到了打着吳國王室旗幟的太子友趕來,人數還是在數百左右,立馬是惶恐不安的將太子友以及其兵馬迎進姑蔑,太子友亦是沒有客氣,將姑蔑爲數不多的存糧悉數取出來分於諸將。

一日之後,孫長卿方纔是率領大部人馬姍姍來遲,不過這大隊人馬也僅僅是相對來說,比起來出吳地欲要襲擊秦國時候的三萬姑蘇王軍來說,如今麾下不過只有三千人馬的孫長卿的確是顯得十分寒酸。

孫長卿一進入姑蔑的第一時間,太子友便是派人來請,待孫長卿匆匆安排兵馬接管姑蔑的防戍之後,方纔是姍姍來遲,這讓太子友十分不悅,認爲這是孫長卿對其不尊敬。

這也無怪,太子友率軍攻打秦國湖口要塞的時候,明明說要後方壓陣的孫長卿卻是在大戰進行的最爲激烈的時候,不見了絲毫蹤影,以至於讓太子友棋差一着,甚至是還被秦國追擊的如同喪家之犬!

孫長卿見到了太子友,後者臉上絲毫是不掩飾其不悅之情,未待孫長卿開口詢問,太子友便是厲聲問道:“大將軍真是好大的本事啊,我軍衝擊湖口要塞眼看着就要奪下來的時候,卻是不見到大將軍的一兵一卒!”

對此,孫長卿也是如實相告:“臣率軍前往襲擊鄱陽,意欲借鄱陽湖以踏入秦國荊地內境,藉以摧毀秦軍囤積在荊地腹心處的糧倉,進而讓一月之後的吳楚聯軍多出來幾分勝算!”

太子友卻是不贊同這個說法:“既然如此,大將軍爲何不明告於我,再者就是恐怕這兩三日的時間,大將軍還進不去秦國的邊境防線吧!”

孫長卿點了點頭承認:“臣率軍進攻鄱陽的時候,亦是遭受到了暗算,故而不得不撤兵!”

聞言,太子友更是冷哼一聲說道:“平日裡吳國朝堂之上還說天下論戰莫過於大將軍,亦是將大將軍說的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兵神,怎麼偏偏是和我領軍的時候,表現的如此不堪,且不說未能夠攻下秦國的城池,更是損兵折將,當初三萬姑蘇王軍出吳地進攻秦國,如今只有三千餘人,大將軍還有什麼話要說麼!”

這句話不得不讓孫長卿有一些寒心的地方,這太子友極沒有擔當,此番進攻湖口要塞,七成的姑蘇王軍都是交給了太子友制御,孫長卿率領的兵馬不過只有五千人,即便是連番遭受到秦國的埋伏,孫長卿亦是能夠保存下來三千餘人。

但是掌握了兩萬五千餘人的太子友,如今身邊只剩下三百餘人,卻是欲要將這戰敗之責歸咎到自己的身上,讓孫長卿怎麼能夠不寒心!

推此及彼,自王弟夫概之亂之後的吳王何嘗不是心性多疑起來了呢?

雖然是將姑蘇王軍這一柄最鋒銳的刀子交給了孫長卿,卻也是將太子友這般一個【麻繩】結結實實的綁在了自己的身上,若是這姑蘇王軍真的是能夠如臂指揮,豈會是落得今日這個局面!

孫長卿雖說是對吳國朝堂之上權謀之爭不感絲毫的興趣,亦是不會參與,但畢竟是吳國的臣卿,孫長卿豈會是不知曉眼下看似是【亡楚黨】一家獨大,但卻是引起來了吳王的忌憚。

夫概根基淺薄,即便是造反,吳王自忖也能夠將其鎮壓下,但若是亡楚黨皆是要造反的話,吳王自知恐怕自己將無力迴天了。

正是有着這層顧慮,方纔是讓吳王逐漸收攏了吳國的兵權,對於孫長卿這等名震中原的將領,雖然依舊是委以重任,但是似之前那般的信重,已經是再也沒有了!

見此,孫長卿不免是有一些心悲之處,隨後孫長卿亦是對太子友開口道:“此番返回姑蘇之後,臣會向王上請罪,辭去大將軍的職務!”

如此一說,倒是讓太子友有些不適應了,其雖然是不瞞孫長卿在湖口要塞的隱瞞,但亦是沒有想過拔掉孫長卿的大將軍位置。

正是這絲猶豫,讓孫長卿真真切切的看在了眼裡,感於吳王的知遇之恩,孫長卿亦是有一些語重心長的說道:“此番三萬姑蘇王軍在秦國的彭蠡防線敗北,的確是臣的疏忽,但若是太子對此戰能夠有所感悟,這三萬將士傷亡折損便是不冤!”

“勝負乃是兵家常事,領軍作戰並非是看幾本兵法書簡便是能夠有所作爲的,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也是因事制宜,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若是平常說教,心平氣和的太子友自然是能夠聽的進去的,但是此時此地,恐怕孫長卿的領兵才能都是要在太子友的心目之中大打折扣,孫長卿的這番說教在太子友聽起來就是覺得十分刺耳了!

太子友不似吳王那般的深沉心思,歸根究底這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太子友還是十分坦率的,不會將自己的心中所想掩藏住絲毫,只見其看着孫長卿的面色沒有一點點緩和,待孫長卿有所停頓的時候,太子友方纔是不耐煩的擺了擺手,言道:“若是大將軍有什麼想要說的,還是當着王父的面對戰死在秦國湖口要塞的三萬姑蘇王軍的亡魂去說吧!”

如是,讓孫長卿還能夠有什麼好說了,這太子友眼下是心懷不滿聽不進自己的任何言語,孫長卿自覺多說無益,便是也不再說了,道了一聲告退之後,便是從太子友的面前退下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丹水之戰(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煉出成鹽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三百零六章 滓垸之愁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動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鄉邑第五百七十五章 嬴珏責難第六百七十六章 韓悝之言第三十九章 開春諸事第七百五十三章 臨終第七百七十二章 滯留荊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郡劇變第五百六十五章 藍田大營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趙不利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戰將起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二章 備戰安排第六百八十章 吳國奇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斥候營(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陽學宮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軍第七百八十六章 拓邊五嶺第七百零四章 破秦秘策第五百五十七章 巴墨和談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內朝商澤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築回鄉第四百六十三章 對魏之謀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四百三十章 秦軍發難第三百四十三章 獻計第三十三章 秦王宮朝宴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軍首戰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服出兵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四百五十章 停留滎陽第七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二百三十三章 攬事用意第六百四十四章 宣後召見第一百七十八章 荊國局勢第三百五十一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約之盟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荊王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五百九十七章 陷入死局?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暫安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爲天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王決斷第八十四章 南郡初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鄉邑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憂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莒勱(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八十五章 戰後事宜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三百四十章 到達武關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六百一十二章 百里突襲第三百七十二章 後苑之談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擊序幕第三百四十一章 門客內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到達狼皋第十一章 謀取田地第七百三十三章 申相卒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敗韓燕聯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一百三十章 馮辭到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衝突(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王決斷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十八章 老將卸甲第四百四十六章 齊聚東宮第二百七十一章 秦宮反應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二十四章 宛市第二十六章 雍丘衆首,雍恥!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鄉邑第六百四十二章 咸陽安定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鄭暴亂第五百七十六章 憤然離開第六百七十二章 羋權罪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圍第二百九十三章 隴東落幕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返宛城第四百三十章 秦軍發難第七百零九章 計破芍坡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秦消息第五十三章 攻陷隨都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魏之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圍荊軍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丹水之戰(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煉出成鹽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三百零六章 滓垸之愁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動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鄉邑第五百七十五章 嬴珏責難第六百七十六章 韓悝之言第三十九章 開春諸事第七百五十三章 臨終第七百七十二章 滯留荊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郡劇變第五百六十五章 藍田大營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趙不利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戰將起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二章 備戰安排第六百八十章 吳國奇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斥候營(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陽學宮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軍第七百八十六章 拓邊五嶺第七百零四章 破秦秘策第五百五十七章 巴墨和談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內朝商澤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築回鄉第四百六十三章 對魏之謀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四百三十章 秦軍發難第三百四十三章 獻計第三十三章 秦王宮朝宴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軍首戰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服出兵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四百五十章 停留滎陽第七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二百三十三章 攬事用意第六百四十四章 宣後召見第一百七十八章 荊國局勢第三百五十一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約之盟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荊王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五百九十七章 陷入死局?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暫安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爲天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王決斷第八十四章 南郡初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鄉邑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憂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莒勱(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八十五章 戰後事宜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三百四十章 到達武關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六百一十二章 百里突襲第三百七十二章 後苑之談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擊序幕第三百四十一章 門客內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到達狼皋第十一章 謀取田地第七百三十三章 申相卒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敗韓燕聯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一百三十章 馮辭到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衝突(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王決斷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十八章 老將卸甲第四百四十六章 齊聚東宮第二百七十一章 秦宮反應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二十四章 宛市第二十六章 雍丘衆首,雍恥!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鄉邑第六百四十二章 咸陽安定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鄭暴亂第五百七十六章 憤然離開第六百七十二章 羋權罪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圍第二百九十三章 隴東落幕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返宛城第四百三十章 秦軍發難第七百零九章 計破芍坡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秦消息第五十三章 攻陷隨都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魏之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圍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