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邀請壽王

馮簡和季樑先將隨邑周邊的隸人升遷爲秦人戶籍,果然,不管是爲了那看得見摸得着的錢財,或者是真真切切的升遷秦人戶籍,亦是然隸人這段時間十分賣力的做好本分工作,且渴望獲得建功的機會,無非就是希望着能夠通過去打一場仗,這纔是獲取功勞的最好時機!

那邊遠在烏林的黃荃亦是歸來,帶着林玧琰早已預料到的消息:“殿下,壽王軍果然是得到了大秦與吳楚結盟的消息,這段時間以來,與我們交易的奴隸數量足足是春上的數倍,這一次直接交過來萬名奴隸!”

“殿下,近來烏林那邊似乎是不太平,隔岸的竟陵似乎無聲無息之中加強了守戍,即便是往日暢通無阻的江夏商賈,如今也是嚴加盤查!”

黃荃將竹簡遞給了林玧琰,後者看過之後,問道:“此次居然會是壽王軍軍師麻樑親自押送奴隸過來的,看來今歲大江兩岸又沒有一個好收成啊!”

南陽尚且不知,但是一旦是到了江夏地界便是可以知曉,大江時常咆哮,尤其是夏季雨水來臨,大江沿岸幾乎是千里泄洪。

數千年前,貫穿中原的大河便是如此,上古之時,大禹便是攜帶着中原子民不斷的治理大河,一直到今日,才堪堪馴服這條大龍,如今的大江,雖是養育了兩岸以千萬計的百姓,但依舊每年固定着發難幾次吞吐千里荊地的洪水。

黃荃點了點頭:“與荊地相比,荊地實在非是人居住之地,單單一條每年氾濫的大江,淹死的百姓就是不知多少,荊地真的是人命還沒有糧食珍貴……”

林玧琰搖了搖頭,隨即看着荊地郢都的方向,也是說道:“並非只有似楚王那等王侯不施仁政,那位祝融天公雖是起於微末,假借祝融這等鬼神之事,依舊是不修仁政,郢都的地基比起來舊楚的時候,單單是地面便是壘高了一丈多,這可是一國之都邑啊,單單是憑藉人力一鍬一杵的壘砌,簡直是難以想象。”

黃荃亦是在一旁說道:“殿下,如今這位天公似乎是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連連發詔讓鎮守在荊地各地的封王返回去,但據探子得知,除了南王,北王,柘王這幾個實權王侯已經是返回了郢都,似東柱國羋負、西柱國熊紀包括那位鎮守南郡的壽王桓羽亦是按兵不動……”

聞言,林玧琰勾起嘴角,道:“壽王桓羽心高氣傲,恐怕就算是大秦親自去邀請,此人未必會依附大秦,不過想來也不難,此人已經是與郢都那邊離心離德,從中進行挑撥應該是能夠讓郢都逼反桓羽……”

“殿下是指?”黃荃亦是在一旁領悟了林玧琰的意思,當下點了點頭,聽林玧琰繼續說下去。

林玧琰對黃荃吩咐道:“這幾日隨邑這邊才弄編戶齊民的事情,我待在這裡也不算什麼,不如前往一次烏林,你現在寫一封書信,書信上邀請壽王桓羽前來烏林與本公子一聚。”

黃荃遲疑道:“殿下,眼下這個檔口,恐怕壽王桓羽是不會來的……”

“會來的……”

……

壽王軍鎮守在當陽周圍,隨着壽王桓羽將漢江以北劃江而治,割讓給秦國之後,壽王軍的數萬士卒便是齊聚在荊門、當陽、漳水一代,靠近大江北岸,故此亦是受到了夏日暴漲的江水危害,雖說不至於顆粒無收,總歸是缺糧食的。

“壽王,軍師回來了!”倉舟進入桓羽的營帳之中,稟明道。

聞言,壽王放下手中的書簡,看着倉舟問道:“軍師可帶回來了糧食?”

“帶回來了,帶回來了……數量還不少!”

壽王緊握着拳頭,亦是放了下來,站起來走出營帳,見到麻樑風塵僕僕的歸來,身後亦是大車連成的車隊,壽王桓羽亦是遠遠地迎接麻樑:“軍師,此番辛苦了!”

“有何辛勞可言……”麻樑推卻道,隨即又是說道:“壽王,此次某親自趕赴江夏查看,秦人似乎並無重兵調集,甚至是面對竟陵的嚴守,秦人亦是沒有迴應什麼動作,這幾次的奴隸交換,秦人亦是十分爽快!”

壽王皺起眉,還是提醒道:“不可大意,那公子琰雖是說了永休兵戈,但某和你其實不明其中有幾分真幾分假,郢都那邊傳來秦國和吳楚結盟,此三國攪合在一起,除了對付荊國還能夠有什麼事?”

“某……明白的。”麻樑點了點頭,“壽王軍鎮守之處,乃是荊國北境門戶,大秦若想南下,壽王軍首當其衝,不過……某是在可惜,多少年了,從來就沒有這麼容易得到糧食過!”

看着北王軍士卒興高采烈的看着從大車上搬下糧草,麻樑亦是感慨如此,不過是拿幾個快要餓死的荊人就能夠換來如此多的糧食,原本還認爲此是飲鴆止渴行徑的麻樑一旦是親身體會到了其中的巨大好處,豈能沒有惋惜之處。

壽王桓羽聞言,亦是有一些嘆息,上天劃給荊人生活的環境實在是太苛刻了。

隨即麻樑從懷中取出一封帛書,道:“壽王,這是秦人的書信,說是公子琰遞給壽王的。”

壽王桓羽接過帛書,一打開,掃了一眼,道:“是那公子琰邀請某前往烏林一聚……”

“不可!”麻樑直接提議道:“這個時候,秦人想要將壽王賺往江夏,實在是有些居心叵測!”

壽王將帛書抓起來,然後想了片刻,終是說道:“某還是得去,若是公子琰都是如此無常小人,當初襄城就是將某壽王軍全軍覆沒的好時機,承了這個情,亦是要去。”

麻樑知曉壽王桓羽的堅毅,一旦是做了決定,恐怕不是自己能夠說動的,想了想壽王桓羽若是去了江夏,實在是過於兇險,故此麻樑亦是建議道:“既然壽王決意要去,不若調派重兵屯於竟陵,當日若是有劇變,不妨和秦人撕破臉面以求壽王安全!”

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九十八章 楚亡越祀第一百七十七章 迎回魯陽(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張宜辭別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戰風雲第七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四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六十六章 公孫起第三十四章 印刷成冊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之地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二百三十七章 隴戎來犯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動第四百零一章 水淹鄢城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六百四十二章 咸陽安定第八十四章 南郡初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隸人築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名隱賊第五百九十二章 藍田各部第五百零一章 臨陣裁軍第七百三十章 商談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來援第七百零三章 冬春交際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二百零九章 羋雲離去第七百三十二章 謀取第六百五十六章 東宮二署第二百七十五章 招攬由余第一章 贏姓林氏之南秦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談(下)第二百零九章 羋雲離去第七百四十一章 逄涓心思第七百零四章 破秦秘策第七百章 吳楚動作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五百四十六章 先兵後禮第八章 天下大勢第五百三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九十九章 羋負回郢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臨安邑第五十四章 升帳議事第四十三章 七月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宮第七百二十四章 託付第九十一章 秣兵厲馬(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嬴肆應詔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樑第七百五十三章 臨終第六百三十八章 歸返老秦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盤之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閱兵落幕第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九十章 南郡大戰已起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擊第三百零五章 起於壘土第一百五十四章 申不亥到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體系第三百四十五章 納商入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贓”不均第五百七十五章 嬴珏責難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之義將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儲(上)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來援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六十七章 北王進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隸人行伍第三百九十二章 範離獻計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儲君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敗竟陵第二百七十一章 秦宮反應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面(下)第二百零八章 內朝商澤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齊請談第五十六章 火燒烏林第五百八十四章 張宜連橫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歸羋雲第七百九十二章 範離至秦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五百零八章 佈局洛邑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國之勢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陽山反擊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六百九十三章 識破玄襄陣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暫安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七百九十一章 君臣之談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莒勱(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藍田反應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孫揮
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九十八章 楚亡越祀第一百七十七章 迎回魯陽(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張宜辭別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戰風雲第七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四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六十六章 公孫起第三十四章 印刷成冊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之地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二百三十七章 隴戎來犯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動第四百零一章 水淹鄢城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六百四十二章 咸陽安定第八十四章 南郡初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隸人築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名隱賊第五百九十二章 藍田各部第五百零一章 臨陣裁軍第七百三十章 商談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來援第七百零三章 冬春交際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二百零九章 羋雲離去第七百三十二章 謀取第六百五十六章 東宮二署第二百七十五章 招攬由余第一章 贏姓林氏之南秦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談(下)第二百零九章 羋雲離去第七百四十一章 逄涓心思第七百零四章 破秦秘策第七百章 吳楚動作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五百四十六章 先兵後禮第八章 天下大勢第五百三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九十九章 羋負回郢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臨安邑第五十四章 升帳議事第四十三章 七月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宮第七百二十四章 託付第九十一章 秣兵厲馬(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嬴肆應詔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樑第七百五十三章 臨終第六百三十八章 歸返老秦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盤之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閱兵落幕第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九十章 南郡大戰已起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擊第三百零五章 起於壘土第一百五十四章 申不亥到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體系第三百四十五章 納商入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贓”不均第五百七十五章 嬴珏責難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之義將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儲(上)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來援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六十七章 北王進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隸人行伍第三百九十二章 範離獻計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儲君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敗竟陵第二百七十一章 秦宮反應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面(下)第二百零八章 內朝商澤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齊請談第五十六章 火燒烏林第五百八十四章 張宜連橫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歸羋雲第七百九十二章 範離至秦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五百零八章 佈局洛邑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國之勢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陽山反擊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六百九十三章 識破玄襄陣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暫安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七百九十一章 君臣之談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莒勱(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藍田反應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孫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