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宦官干政掌大權

宦官干政掌大權

在“涇原兵變”的危急關頭,唐德宗沒有得到禁軍的護衛,而是由一羣宦官拼死相救,保護他脫離了險境。相比之下,唐德宗認爲,還是宦官對他忠心,以後就開始重用宦官了。

宦官,是專門侍侯皇帝、嬪妃以及皇室家庭的官員,在夏商周時期就有。不過,那個時候的宦官,有許多是正常人,到了東漢,才改爲由閹人擔任。

宦是一個星座的名稱,在帝座附近,所以稱爲宦官。唐高宗李治時期,讓宦官充當太監的官職,以後逐漸又叫太監了。宦官日夜在皇帝身邊侍侯,容易得到皇帝的寵信。他們地位顯赫,狐假虎威,也容易專權亂政。許多帝王認爲,宦官沒有家庭,沒有子女,不可能篡位當皇帝,比起大臣們來說,更加令人放心。所以,宦官專權屢見不鮮,尤其是在皇帝闇弱的時候。

唐朝前期,由於李世民、武則天、唐玄宗等人,都是雄武之君,宦官干政很少。唐玄宗時期最有權勢的宦官,是高力士。不過,高力士干政不多,他一生忠於唐玄宗,唐玄宗死後,他也吐血而死,被譽爲“千古賢宦第一人”。

唐德宗在即位之初,對宦官並不感興趣,他嚴禁宦官干政,還處死了幾名心術不正的宦官。“涇原兵變”之後,由於宦官表現突出,唐德宗態度大變,開始重用宦官,培植宦官的勢力。

兵亂結束之後,唐德宗重回京城。他立即着手整頓禁軍,撤掉了在“涇原兵變”中表現不佳的大臣,提拔宦官擔任禁軍將領。唐德宗把禁軍分成左右兩軍,由護駕有功的宦官竇文場、霍仙鳴分別統領。

後來,左右禁軍不斷擴充兵力,負責保衛皇帝以及京師的安全,竇文場、霍仙鳴始終掌握軍權。二人倒是忠於職守,史書沒有記載他們有什麼劣跡。與此同時,唐德宗還任用了一批宦官,去充當各部隊的監軍,有很大的權力。這樣,宦官地位空前提高,逐漸形成了一個宦官集團。

在宦官當中,有個叫俱文珍的人,是鮮卑族。俱文珍幼年時就淨身入宮,在宮中多年。他性格堅強,頗識義理,很有膽識,在“涇原兵變”中奮力保護唐德宗,立有功勞。於是,唐德宗提拔俱文珍擔任了宣武軍的監軍。

宣武軍統治着汴州,控制着南北漕運,位置十分重要。汴州形勢複雜,不斷髮生兵變,局勢很不穩定。因爲汴河是朝廷一條重要的物資運輸線,所以唐德宗委派自己信任的宦官去當監軍。

監軍負有監督軍隊的權力,而且身邊還有千餘人的親兵隊伍,有權有勢。俱文珍協助節度使劉玄佐治理汴州,穩定局勢,保障汴河運輸,很有成績,唐德宗十分滿意。後來,劉玄佐病逝,其子劉士寧想接替父親的職位,衆將不服,劉士寧就殺掉與他做對的幾個將領,企圖發動兵變,武力奪取節度使的職位。

在這危急時刻,俱文珍果斷出手,設計將劉士寧抓獲,押送到長安,又以監軍的身份,號令部隊,使部隊保持穩定,沒有譁變。俱文珍立了大功。

後來,朝廷派陸長源來當宣武軍節度使。陸長源爲人剛烈,他見宣武軍自由散漫,軍紀不嚴,便想整治。不料,卻激起了兵變,陸長源被殺,宣武軍又處於混亂之中了。

由於事發突然,奏報朝廷已經來不及了,俱文珍立即給宋州刺史劉逸準寫信,請他帶兵前來平亂。劉逸準曾在宣武軍當過大將,有很好的基礎。劉逸準接到俱文珍的書信後,立即趕到汴州,很快穩定了局勢,劉逸準便當了宣武軍節度使。俱文珍又立了一大功。

人們普遍對宦官印象不佳,可宦官中也有能人,俱文珍就是其中之一。不過,俱文珍能夠擅自調動刺史,表明宦官權勢已經很大了。

俱文珍擔任宣武軍監軍數年,在挫敗叛亂、穩定局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顯示出了他富有謀略、處事果斷的政治才幹,得到唐德宗的賞識。竇文場、霍仙鳴病死以後,唐德宗讓俱文珍統領禁軍,同時總管宮廷內部事務,成了權傾朝野的實權人物。

唐德宗起初重用宦官,主要是在軍隊方面,等到宦官們勢力坐大,自然就要干政了。宦官干政,不光是靠皇帝寵信和溜鬚拍馬,也要有真本事才行。俱文珍就有真本事。

俱文珍大權在握,但他並不專橫跋扈,而是禮貌待人,千方百計籠絡人心。他與朝廷大臣以及各地節度使的關係都很好,許多人依附於他。俱文珍着重發展宦官勢力,許多宦官都擔任了要職,不過,這些宦官就良莠不齊了。

人們對宦官干政,歷來持否定的態度。宦官集團勢力興起,引起朝廷大臣們的擔憂、不滿和反對。但是,有唐德宗撐腰,大臣們也無可奈何。

公元805年,唐德宗駕崩,終年六十四歲。他的嫡長子李誦繼位,被稱爲唐順宗。

唐順宗即位的時候,年齡四十五歲,光太子就當了二十五年,已經相當成熟了。唐順宗經歷過節度使兵變,又目睹了宦官專權,他認爲這是朝廷的兩大弊端,於是,他一上臺,就打算清除宦官的勢力。

唐順宗重用王叔文、柳宗元、劉禹錫等一批大臣,搞起了“永貞革新”,矛頭直指藩鎮勢力和宦官集團,尤其是反對宦官干預朝政,目的是加強中央集權,重振皇威。

“永貞革新”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是抑制藩鎮,打壓宦官集團,尤其是要奪取宦官手中的兵權。俱文珍政治敏感性很強,也有能力,他密令掌握禁軍的宦官們,堅決予以拒絕。俱文珍對手下宦官們說:“如果沒有軍權,我輩皆死無葬身之地了”。

俱文珍感到宦官集團面臨巨大危險,於是開始反擊。他利用人脈廣泛的優勢,鼓動朝中大臣和各地節度使,紛紛上書,反對革新,給朝廷施加壓力,同時製造各種障礙。這樣,“永貞革新”只維持了一百多天,就進行不下去了。

俱文珍仍不肯罷休,他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便謀劃了一個計策,打算扶立李純當皇帝,把唐順宗趕下臺。李純是唐順宗的長子,當時二十八歲,年輕有爲。俱文珍善於籠絡人,平時就與李純關係不錯,他找到李純說:“皇上經常有病,您作爲長子,理應爲皇上分憂”。李純自然明白是什麼意思,很高興地答應了。

唐順宗確實身體不好,有時不能處理政務。俱文珍便按照自己的計劃,分步穩妥實施。他首先聯絡一批朝廷大臣,奏請立李純爲太子;然後,以皇上安心養病爲理由,奏請由太子監國,主持朝政。從此,李純掌握了朝廷大權。

公元805年8月,俱文珍見時機成熟,便讓人寫好詔書,宣佈唐順宗退位,當太上皇;李純登上皇位,被稱爲唐憲宗。唐順宗只當了一百八十六天的皇帝,就被趕下了皇帝寶座,第二年去世,終年四十六歲。

有學者考證說,唐順宗是被宦官們害死的。宦官厲害吧!

俱文珍擁戴唐憲宗上臺,是爲了保住宦官集團的利益,這個目的達到了,唐憲宗對宦官們很好,同時還有意外的成果。唐憲宗是一位大有作爲的皇帝,他勵精圖治,改革弊政,取得了削藩的重大成果,開創了元和中興。

11、兄弟喋血玄武門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17、李勣攻破高句麗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76、唐宣宗大智若愚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72、宦官又殺一皇帝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71、鐵血宰相武元衡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71、鐵血宰相武元衡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17、李勣攻破高句麗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14、房謀杜斷的啓示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4、李淵起兵不反隋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20、欲殉帝葬兩忠臣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精選10、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10、英雄難斷家務事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59、平叛天子唐肅宗61、罵賊不怕割舌的顏杲卿44、老子狗熊兒好漢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35、中流砥柱狄仁傑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37、忠貞之臣魏元忠42、李顯被妻女毒殺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4、李淵起兵不反隋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4、李淵起兵不反隋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60、慘烈的睢陽保衛戰59、平叛天子唐肅宗11、兄弟喋血玄武門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76、唐宣宗大智若愚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69、宦官干政掌大權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77、唐懿宗昏庸驕奢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14、房謀杜斷的啓示精選3、瓦崗英雄歸大唐4、李淵起兵不反隋48、向皇帝提條件的姚崇15、魏徵不想當忠臣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18、保家護院兩門神69、宦官干政掌大權36、唾面自乾婁師德73、滑稽的染工暴動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65、盛世時期的李白37、忠貞之臣魏元忠19、當槍手當成宰相29、王皇后引狼入室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62、忠武雙全郭子儀15、魏徵不想當忠臣16、李靖滅掉突厥72、宦官又殺一皇帝59、平叛天子唐肅宗69、宦官干政掌大權1、唐朝興衰歷程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54、禍國宰相楊國忠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14、房謀杜斷的啓示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精選3、瓦崗英雄歸大唐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9、天下未定殺功臣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63、夷族忠臣李光弼
11、兄弟喋血玄武門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17、李勣攻破高句麗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76、唐宣宗大智若愚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72、宦官又殺一皇帝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71、鐵血宰相武元衡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71、鐵血宰相武元衡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17、李勣攻破高句麗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14、房謀杜斷的啓示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4、李淵起兵不反隋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20、欲殉帝葬兩忠臣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精選10、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10、英雄難斷家務事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59、平叛天子唐肅宗61、罵賊不怕割舌的顏杲卿44、老子狗熊兒好漢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35、中流砥柱狄仁傑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37、忠貞之臣魏元忠42、李顯被妻女毒殺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4、李淵起兵不反隋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4、李淵起兵不反隋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60、慘烈的睢陽保衛戰59、平叛天子唐肅宗11、兄弟喋血玄武門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76、唐宣宗大智若愚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69、宦官干政掌大權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77、唐懿宗昏庸驕奢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14、房謀杜斷的啓示精選3、瓦崗英雄歸大唐4、李淵起兵不反隋48、向皇帝提條件的姚崇15、魏徵不想當忠臣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18、保家護院兩門神69、宦官干政掌大權36、唾面自乾婁師德73、滑稽的染工暴動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65、盛世時期的李白37、忠貞之臣魏元忠19、當槍手當成宰相29、王皇后引狼入室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62、忠武雙全郭子儀15、魏徵不想當忠臣16、李靖滅掉突厥72、宦官又殺一皇帝59、平叛天子唐肅宗69、宦官干政掌大權1、唐朝興衰歷程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54、禍國宰相楊國忠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14、房謀杜斷的啓示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精選3、瓦崗英雄歸大唐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9、天下未定殺功臣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63、夷族忠臣李光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