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

韋皇后想當“武則天”

皇位的誘惑力巨大,無與倫比。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之所以喪心病狂,謀害親夫親爹,就是爲了能當女皇。武則天當了女皇,至高無上,令人羨慕,韋皇后也想學武則天的樣子。

兩唐書記載,韋皇后是西安人,她姿色美豔,有傾城傾國之貌,卻心術不正,私慾很強。韋皇后的家庭不夠榮耀,祖父和父親都是小官,她很想提高家族地位,光耀門庭。所以,李顯第一次當皇帝的時候,剛一登基,韋皇后就要求提拔韋氏家人。結果弄巧成拙,惹得武則天大怒,廢黜了李顯帝位,將他們夫妻流放到湖北。

與此同時,韋皇后的家庭也遭了大難。父親韋玄貞流放欽州而死,母親被仇人所殺,四個兄弟被罷官流放,不久全都死了。韋皇后不僅沒有光耀門庭,反而家破人亡,因而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李顯、韋皇后被貶流放的時候,正值冬季,他們衣衫單薄,凍得瑟瑟發抖。弟弟李旦不忍心,送給他們一些禦寒的衣物。可見,李顯他們的流放生活,是十分艱辛的。

不久,李顯夫婦又被遷往房縣。當時,韋皇后挺着大肚子,快要生了,行動十分不便,但皇命不可違,只得勉強上路。結果走到半路上,韋皇后就在馬車上生下了一個女嬰,就是安樂公主。

由於是在遷徙途中,什麼東西都沒有,李顯只好脫下衣服,把嬰兒包裹起來,所以取小名爲“裹兒”。李顯覺得虧欠女兒,因而特別溺愛,任其所爲,使安樂公主從小就養成了驕狂任性、蠻橫霸道、特別自私的性格。

韋皇后陪着李顯,在外流落十四年,她是李顯唯一的安慰和精神支柱,兩人共同經歷了艱難困苦的生活。李顯十分敏感,每當聽到武則天派使者前來的消息,他就驚惶失措地想要自殺。韋皇后總是制止他,說:“最多就是一死,你何必這麼着急呢?再說,禍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說不定會有出頭之日呢。”

如果沒有韋皇后,李顯幾乎活不下去了,因此,李顯十分感激韋皇后,發誓說:“如果日後真能重見天日,我一定讓你隨心所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決不加任何限制。”

韋皇后的話終於應驗了。公元698年,武則天將李顯一家召回京城,不久又立他爲皇太子。李顯欣喜若狂,但他被壓制久了,又深知母親的厲害,因而仍然十分小心謹慎。李顯極力討好武氏,與武氏結成親家,甚至討好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建議武則天封他們爲王,武則天卻沒有答應。

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逼武則天退位,李顯重登皇帝寶座。韋皇后長出了一口氣,覺得出頭之日終於到來了。

李顯復位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他見父親李治、祖父李世民都是五十多歲就死了,擔心自己的壽命也不長,所以,他根本不考慮國家大事,而是一門心思貪圖享受,整天尋歡作樂,醉生夢死。李顯要把從前受的苦難,加倍地用享樂補償回來。

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當然也是這樣,她們一旦有了權勢,便驕橫跋扈起來。當時,皇帝可以親筆敕書任命官員,由於敕書是斜封着交給中書省的,因而這類官員被稱爲“斜封官”。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大肆收受賄賂,只要給她們行賄三十萬錢,就可以得到一個官位。通過這娘倆得到官職的,有數千人之多,致使朝廷和地方上官滿爲患。

韋皇后有了鉅額錢財,並不滿足,她要在精神上尋求快樂,不久就與武三思勾搭成奸。兩人十分親密,毫不避諱,當着李顯的面就打情罵俏。李顯果然信守諾言,並不干涉,任由韋皇后胡來,甘心當王八。

韋皇后仍然不滿足這些,她的野心愈發膨脹,想學武則天的樣子,當個女皇。韋皇后開始干預朝政,李顯當然事事依從。後來,韋皇后覺得在幕後不過癮,乾脆與李顯一起上朝,也搞起了垂廉聽政,在朝堂上公開發號施令。可惜,韋皇后只有武則天的野心,卻沒有武則天的才能,她任意指手畫腳,把朝政搞得一團糟糕。

韋皇后的劣行,自然遭到張柬之等正直大臣們的反對和抵制。韋皇后與武三思聯合起來,對大臣們進行打擊迫害。結果,忠貞之臣全都遭到迫害,諂媚小人充滿了朝堂。韋皇后的族人韋溫、韋濯、韋播、韋捷、韋璇等,也都紛紛入朝做官。

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誅殺了武三思。情人死了,韋皇后悲痛欲絕,這是可以理解的。讓人不能理解的是,李顯也像死了親孃老子一般悲痛,竟然砍下親生兒子的頭顱,去祭奠那個讓他當了王八的武三思,真是令人無語。

太子死了,李顯只剩下一個十二歲的幼子李重茂。韋皇后覺得機會來了,她想害死李顯,暫時先立個小皇帝,自己臨朝稱制,然後再登基當女皇。這完全是按照武則天的套路走。韋皇后把陰謀告訴了女兒安樂公主,並許諾日後讓她繼位。安樂公主利慾薰心,完全不顧父女之情,竟然同意了。

公元710年6月,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輕而易舉地毒殺了李顯,並僞造遺詔,令李重茂即皇帝位,由韋皇后臨朝攝政。韋皇后與族兄韋溫商議,調了五萬兵馬,分兩營屯駐京城,由韋濯、韋播、韋捷、韋璇分別統領。韋溫則總領各軍,控制皇宮及朝廷官署。韋皇后的陰謀,眼看就要得逞了,大唐王朝又將面臨一場重大危機。

在這危機關頭,李旦的兒子李隆基突然發動政變,帶兵夜闖皇宮,振臂一呼,軍隊紛紛倒戈。韋皇后一夥成了孤家寡人,結果全被誅殺。

可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女皇夢沒有做成,卻成了刀下之鬼,真是害人又害已。

李隆基發動政變,奪取了皇位,挽救了處於危機之中的大唐王朝。那麼,李隆基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

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11、兄弟喋血玄武門58、楊貴妃命喪馬嵬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55、包藏禍心安祿山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58、楊貴妃命喪馬嵬37、忠貞之臣魏元忠35、中流砥柱狄仁傑4、李淵起兵不反隋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42、李顯被妻女毒殺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48、向皇帝提條件的姚崇8、瓦崗英雄歸大唐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64、叛軍屢見兒殺爹59、平叛天子唐肅宗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18、保家護院兩門神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39、武則天的男寵們34、奸佞小人李義府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精選3、瓦崗英雄歸大唐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22、陳玄奘西天取經11、兄弟喋血玄武門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41、千年妄議無字碑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22、陳玄奘西天取經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7、李淵建唐平天下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73、滑稽的染工暴動4、李淵起兵不反隋57、哥舒翰痛失潼關61、罵賊不怕割舌的顏杲卿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64、叛軍屢見兒殺爹7、李淵建唐平天下63、夷族忠臣李光弼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14、房謀杜斷的啓示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11、兄弟喋血玄武門57、哥舒翰痛失潼關48、向皇帝提條件的姚崇78、唐僖宗敗壞江山45、巾幗宰相上官婉兒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14、房謀杜斷的啓示78、唐僖宗敗壞江山76、唐宣宗大智若愚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78、唐僖宗敗壞江山71、鐵血宰相武元衡51、口蜜腹劍的李林甫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76、唐宣宗大智若愚39、武則天的男寵們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8、瓦崗英雄歸大唐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44、老子狗熊兒好漢34、奸佞小人李義府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35、中流砥柱狄仁傑15、魏徵不想當忠臣
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11、兄弟喋血玄武門58、楊貴妃命喪馬嵬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55、包藏禍心安祿山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58、楊貴妃命喪馬嵬37、忠貞之臣魏元忠35、中流砥柱狄仁傑4、李淵起兵不反隋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42、李顯被妻女毒殺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48、向皇帝提條件的姚崇8、瓦崗英雄歸大唐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64、叛軍屢見兒殺爹59、平叛天子唐肅宗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18、保家護院兩門神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39、武則天的男寵們34、奸佞小人李義府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精選3、瓦崗英雄歸大唐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22、陳玄奘西天取經11、兄弟喋血玄武門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41、千年妄議無字碑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22、陳玄奘西天取經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7、李淵建唐平天下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73、滑稽的染工暴動4、李淵起兵不反隋57、哥舒翰痛失潼關61、罵賊不怕割舌的顏杲卿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64、叛軍屢見兒殺爹7、李淵建唐平天下63、夷族忠臣李光弼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14、房謀杜斷的啓示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11、兄弟喋血玄武門57、哥舒翰痛失潼關48、向皇帝提條件的姚崇78、唐僖宗敗壞江山45、巾幗宰相上官婉兒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14、房謀杜斷的啓示78、唐僖宗敗壞江山76、唐宣宗大智若愚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78、唐僖宗敗壞江山71、鐵血宰相武元衡51、口蜜腹劍的李林甫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76、唐宣宗大智若愚39、武則天的男寵們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8、瓦崗英雄歸大唐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44、老子狗熊兒好漢34、奸佞小人李義府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35、中流砥柱狄仁傑15、魏徵不想當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