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夷族忠臣李光弼

夷族忠臣李光弼

李光弼,與郭子儀齊名,人稱“李郭”。李光弼是契丹人,屬於夷族,但他忠於唐朝,足智多謀,善於用兵,爲平定安史之亂立下了不朽功勳,爲歷代人們所讚頌。

兩唐書記載,李光弼,是遼寧朝陽人,與安祿山是同鄉。他的父親叫李楷洛,原是契丹的一名酋長,武則天時期投靠了唐朝。李楷洛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升遷至左羽林大將軍,被封爲薊國公,在與吐蕃作戰時病死,諡號“忠烈”。

李光弼小時候喜歡玩耍打鬧,長大後擅長騎馬射箭,並且嚴肅堅毅,沉着果斷,有出色的謀略。他繼承父親的爵位,後來在與吐蕃、吐谷渾作戰中有功,升任雲麾將軍。

安祿山造反的時候,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副使,因爲沒有正使,他代行節度使的權力。李光弼聽說史思明圍攻常山,急忙率五千兵馬,東進救援。李光弼率軍還沒有趕到,常山就淪陷了,顏杲卿被害。史思明留下部分兵力駐守,又去攻打其他郡縣。

留守的叛軍不多,李光弼一舉收復了常山郡,只見城內殘垣斷壁,遍地屍體。李光弼把他們妥善安葬,並祭奠哀悼,又打開監牢,釋放被叛軍俘虜的士兵。李光弼知道叛軍決不會善罷干休,立即組織軍民,抓緊修固城牆,安排滾石檑木,準備抵禦叛軍攻城。

史思明聽說常山丟失,十分氣惱,派出兩萬兵馬,企圖奪回城池。李光弼雖然兵少,但他治軍有方,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因而戰鬥力很強。李光弼專門培訓了五百多人的神箭手,個個箭不虛發。叛軍大隊人馬到來以後,隨即攻城。神箭手大顯神威,攻城的叛軍還沒有來到跟前,就被射殺了一大半,少數僥倖衝到城下的,又被檑木滾石砸得血肉橫飛。叛軍久攻不下,損失了大量兵力,只好撤走了。

常山保衛戰獲得大捷,有力鼓舞了軍民士氣。信都、清河、博平等郡的官員,帶着各自的隊伍,都來依附李光弼,青壯年也紛紛參軍,李光弼的隊伍迅速擴大。李光弼率軍攻打被叛軍佔領的趙郡,只用一天時間,就把趙郡收復了。

這個時候,郭子儀率領他的朔方軍,也進入了河北,李光弼與郭子儀聯手,力量更加強大了。他們或者聯合殲敵,或者分兵進攻,打得史思明顧此失彼,防不勝防。李光弼與郭子儀聯合,在嘉山打了一場大仗,重創了叛軍主力。史思明狼狽逃竄,敗退到大本營范陽去了。河北全境基本收復。

李光弼足智多謀,常常出奇制勝。有一次,他與史思明隔河對峙。史思明有一千多匹優良戰馬,十分愛惜,每天都令人牽到河邊洗澡。李光弼見了,心生一計,在軍中挑了五百匹母馬,趕到河邊。史思明的戰馬見了,紛紛遊過河來,從此便成了唐軍的戰馬。不過,這件事情,兩唐書並沒有記載,而是《太平廣記》說的。《太平廣記》是古代紀實小說,不一定真實,但李光弼很有計謀,卻是真的。

公元757年,李光弼被任命爲太原留守,他便趕赴太原上任。不久,史思明和部下蔡希德,率領十萬兵馬進攻太原,企圖經太原從北路襲擊靈武,支援據守長安的叛軍。當時,李光弼手下的精兵,都被調去收復長安了,城中兵卒不足萬人,而且多數是老弱病殘,形勢十分嚴峻。

面對危局,將士們都很驚慌。李光弼召集大家說:“打仗靠的是謀略和勇氣,不在於人多。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我們不僅能夠守住城池,還能大量消滅敵人。”將士們看到李光弼堅毅沉穩的表情,感到有了主心骨,軍心穩定下來。

有人建議說:“趕快組織軍民加高城牆,便於防守。”李光弼卻反其道而行之,只派少數人加固城防,而組織大批人員在城內挖地道,地道直通城外,一連挖了多條。誰也搞不清楚,李光弼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戰鬥打響以後,叛軍仗着人多勢衆,兇猛地向城池撲來。李光弼事先在城牆上,安裝了許多拋石器,能把石頭拋出很遠,威力很大。叛軍剛一發動進攻,無數的石塊就像冰雹似地砸來,叛軍死傷一大片;叛軍衝鋒到半途,雨點般的箭矢迎面飛來,又射倒一大片;少數衝到城下的,城上檑木滾石紛紛打下,叛軍被砸得鬼哭狼嚎。就這樣,叛軍多次發動進攻,均被打退。

史思明惱羞成怒,命令大批士兵蜂擁而上,冒着滾石箭雨,不要命地向前衝鋒,衝到城下,豎起雲梯,奮力攻城,戰況異常激烈。在這危急時刻,李光弼命令敢死隊悄悄從地道出城,從叛軍背後發起了攻擊。叛軍做夢也沒想到對方會有這麼一招,疑似唐軍從天而降,頓時慌了手腳,膽戰心驚,爭相逃命,死傷慘重。

叛軍十萬兵馬,圍城一個多月,太原城屹立不倒。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刺殺以後,史思明滋生了當皇帝的野心,他見太原久攻不下,便留下蔡希德繼續圍城,自己回到范陽,籌劃大事去了。蔡希德就更不是李光弼的對手了,連戰連敗,損兵折將,最後只好灰溜溜地撤走了。

太原之戰,是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典型戰例,也是平亂戰爭的重要轉折點。李光弼充分發揮其軍事才能,不僅成功保衛了太原城,而且牽制和消滅了大量叛軍,爲郭子儀收復兩京創造了有利條件。

公元758年,兩京收復以後,唐肅宗命九個節度使率軍圍攻相州,因爲沒有統一指揮,唐朝六十萬大軍一敗塗地。唐軍各部潰散,唯有李光弼的軍隊保持完整,安全地撤回太原。唐肅宗撤了郭子儀的職務,由李光弼接任天下兵馬副元帥。

李光弼率軍轉戰四方,沉重打擊了叛軍,在河陽之戰中又獲大捷。李光弼在戰鬥中經常身先士卒,帶頭衝鋒陷陣。爲了防止被俘受辱,李光弼始終在靴子裡藏有短刀,時刻準備在危急時刻自殺殉國。李光弼作爲少數民族將領,對唐朝一片忠心,實屬難能可貴。

公元763年,禍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終被平息。李光弼一直是平叛主將之一,發揮了出色的軍事才能,立下赫赫戰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了對國家的無限忠誠。

公元764年,安史之亂結束不久,李光弼積勞成疾,不幸病逝,終年五十七歲。朝廷賜諡號“武穆”,令百官爲其送葬。

後世對李光弼給予高度評價,認爲他是唐代中流砥柱,挽狂瀾於既倒之人。《新唐書》評價他說,“戰功推爲中興第一”。

安史之亂終被平定,除了唐朝軍民頑強奮戰之外,與叛軍內部矛盾叢生、自相殘殺有着很大關係,安祿山、史思明都是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殺死的,叛軍屢見兒殺爹。

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36、唾面自乾婁師德40、神龍政變女皇下臺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64、叛軍屢見兒殺爹38、武則天的酷吏們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8、瓦崗英雄歸大唐71、鐵血宰相武元衡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34、奸佞小人李義府70、唐憲宗元和中興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65、盛世時期的李白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精選3、瓦崗英雄歸大唐29、王皇后引狼入室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39、武則天的男寵們8、瓦崗英雄歸大唐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78、唐僖宗敗壞江山57、哥舒翰痛失潼關41、千年妄議無字碑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18、保家護院兩門神22、陳玄奘西天取經44、老子狗熊兒好漢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11、兄弟喋血玄武門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62、忠武雙全郭子儀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35、中流砥柱狄仁傑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39、武則天的男寵們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10、英雄難斷家務事51、口蜜腹劍的李林甫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71、鐵血宰相武元衡38、武則天的酷吏們54、禍國宰相楊國忠54、禍國宰相楊國忠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36、唾面自乾婁師德77、唐懿宗昏庸驕奢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37、忠貞之臣魏元忠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78、唐僖宗敗壞江山66、亂世之中的杜甫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20、欲殉帝葬兩忠臣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36、唾面自乾婁師德62、忠武雙全郭子儀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77、唐懿宗昏庸驕奢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54、禍國宰相楊國忠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29、王皇后引狼入室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44、老子狗熊兒好漢77、唐懿宗昏庸驕奢64、叛軍屢見兒殺爹45、巾幗宰相上官婉兒62、忠武雙全郭子儀72、宦官又殺一皇帝20、欲殉帝葬兩忠臣11、兄弟喋血玄武門14、房謀杜斷的啓示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58、楊貴妃命喪馬嵬22、陳玄奘西天取經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16、李靖滅掉突厥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精選10、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44、老子狗熊兒好漢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1、唐朝興衰歷程58、楊貴妃命喪馬嵬73、滑稽的染工暴動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
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36、唾面自乾婁師德40、神龍政變女皇下臺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64、叛軍屢見兒殺爹38、武則天的酷吏們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8、瓦崗英雄歸大唐71、鐵血宰相武元衡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34、奸佞小人李義府70、唐憲宗元和中興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65、盛世時期的李白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精選3、瓦崗英雄歸大唐29、王皇后引狼入室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39、武則天的男寵們8、瓦崗英雄歸大唐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78、唐僖宗敗壞江山57、哥舒翰痛失潼關41、千年妄議無字碑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18、保家護院兩門神22、陳玄奘西天取經44、老子狗熊兒好漢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11、兄弟喋血玄武門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62、忠武雙全郭子儀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35、中流砥柱狄仁傑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39、武則天的男寵們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10、英雄難斷家務事51、口蜜腹劍的李林甫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71、鐵血宰相武元衡38、武則天的酷吏們54、禍國宰相楊國忠54、禍國宰相楊國忠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36、唾面自乾婁師德77、唐懿宗昏庸驕奢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37、忠貞之臣魏元忠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78、唐僖宗敗壞江山66、亂世之中的杜甫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20、欲殉帝葬兩忠臣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36、唾面自乾婁師德62、忠武雙全郭子儀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77、唐懿宗昏庸驕奢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54、禍國宰相楊國忠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29、王皇后引狼入室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44、老子狗熊兒好漢77、唐懿宗昏庸驕奢64、叛軍屢見兒殺爹45、巾幗宰相上官婉兒62、忠武雙全郭子儀72、宦官又殺一皇帝20、欲殉帝葬兩忠臣11、兄弟喋血玄武門14、房謀杜斷的啓示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58、楊貴妃命喪馬嵬22、陳玄奘西天取經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16、李靖滅掉突厥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精選10、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44、老子狗熊兒好漢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1、唐朝興衰歷程58、楊貴妃命喪馬嵬73、滑稽的染工暴動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