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平叛天子唐肅宗

平叛天子唐肅宗

唐肅宗李亨,是位命運多舛的皇帝。他稱帝的時候,正趕上安史之亂,他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組織平叛。唐肅宗整日擔驚受怕,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好不容易等到平叛快要勝利了,他卻死了,真是命苦。

兩唐書記載,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個兒子。李亨的母親楊氏,是武則天母親的侄孫女。楊氏懷孕時,唐玄宗剛被立爲太子,與太平公主關係緊張。唐玄宗怕太平公主借題發揮,影響他的太子地位,便悄悄弄來墮胎藥,想把楊氏肚子裡的孩子打掉,但猶豫再三,始終沒有忍心下手。李亨在孃的肚子裡,就差點被扼殺了。

李亨長大以後,性格柔弱,行事謹慎,但他勤於讀書,很有學問。著名文人賀知章、皇甫彬、呂向等人,曾經給他講學。李亨的文化素養較高,有詩詞流傳後世。

李亨二十歲以後,曾經幾次率兵抵禦契丹等少數民族的侵擾,立有戰功,因功升任司徒,位列三公。

公元738年,二十七歲的李亨迎來人生重大轉折,在太子李瑛被廢殺之後,他被立爲太子,成爲儲君。不過,三位皇子被殺,使李亨看清了宮廷鬥爭的殘酷和父親的薄情寡義,因而他更加謹言謹行,力求不出一點差錯。這個期間,宰相李林甫、楊國忠出於私利,多次陷害李亨。李亨小心應對,委屈求全,總算是有驚無險,度過了艱難的時光。

李亨當太子十八年,他親身經歷了開元盛世的繁榮,也親眼看到大唐王朝由盛轉衰。李亨痛恨奸臣當道,禍國殃民,但也謹慎行事,始終隱忍不發,直到安史之亂爆發,江山破碎,李亨才終於出手了。

有許多學者認爲,馬嵬兵變實際上是李亨策劃的。兩唐書雖然沒有明確記載是李亨謀劃,但起碼他是支持者。正是因爲有李亨的支持,陳玄禮纔敢於發動兵變。馬嵬兵變之後,唐玄宗逃難入川,消極避戰。李亨卻毅然北上,到達靈武,負擔起領導全國平叛的重任。

李亨爲什麼要北上靈武?因爲靈武是朔方軍的大本營,朔方軍是當時抗擊叛軍力量最強的一支部隊。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忠於唐室,智勇雙全,他聞知安祿山造反,立即率軍從安祿山背後殺來,迅速收復雲中,攻佔馬邑,又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聯合,攻打河北,威脅安祿山的老巢。所以,安祿山攻佔洛陽之後,不得不分兵,讓史思明去河北,與郭、李以及河北軍民作戰。

李亨到達靈武以後,朔方軍留守官員杜鴻漸等人十分高興,感到平叛有了希望。他們與李亨的心腹宦官李輔國商議,極力主張擁戴李亨登基。於是,李亨在靈武南門的城樓上,舉行了簡單的登基儀式。當天,李亨派使者去成都,向唐玄宗彙報。唐玄宗早就有心讓位,此時更是無可奈何,只得頒佈詔書,正式確立李亨爲皇帝,是爲唐肅宗。

唐肅宗當了皇帝,這對於振奮人心、凝集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對平叛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河北作戰的郭子儀、李光弼,立即趕回靈武,拜竭新皇帝。唐肅宗大喜,封二人爲宰相,郭子儀兼任兵部尚書,李光弼兼任戶部尚書。不過,二人仍兼節度使,主要任務是帶兵平叛。此後,郭子儀、李光弼成爲抗擊叛軍的中堅力量,爲平叛立下大功。

安祿山起兵不到一年時間,就迅速攻佔洛陽、長安兩京,佔據中原和關中地區,異常興奮,得意忘形,他的勢力也迅速擴大。不久,叛將尹子琦率十三萬兵馬南下,欲圖江南。不料,河南節度副使張巡,堅守睢陽長達十個月之久,擋住了叛軍南下之路,這就是著名的睢陽保衛戰。

睢陽保衛戰打得很苦,守城唐軍不足七千人,卻打退叛軍無數次瘋狂進攻。有時在一天之內,叛軍不間斷地進攻達二十多次,連續攻城十六晝夜。最後,叛軍增兵至三十萬人,以傷亡十二萬人的代價,終於攻破了睢陽城,張巡及部將三十六人全部殉國。睢陽之戰牽制了叛軍主力,爲全國反攻爭取了寶貴時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叛軍南下受挫之時,安祿山又被兒子安慶緒謀殺,安慶緒自立爲大燕皇帝。此舉造成叛軍內部混亂,唐軍趁機反攻。公元757年,唐軍成功收復長安、洛陽兩京,平叛取得重大勝利。

收復長安以後,唐肅宗忙於回遷京師,沒有部署追擊殲滅殘敵。安慶緒從洛陽敗退之後,重整旗鼓,收攏殘部,佔據了相州。史思明在河北被郭子儀、李光弼打敗以後,退守范陽,不得已投降了唐朝。

公元758年9月,唐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各部共二十萬兵馬,後來增至六十萬人,圍攻相州,企圖一舉滅掉安慶緒。但唐肅宗猜忌諸將,數十萬大軍,竟然不設元帥。諸將各自爲戰,沒有統一指揮,致使圍城數月,不能攻克,而且糧草不繼,造成軍心不穩。

安慶緒見有機可乘,以讓出皇位爲誘餌,請求史思明增援。於是,史思明重新反叛唐朝,從范陽率十幾萬兵馬南下,支援安慶緒。兩軍對陣,恰遇狂風驟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唐軍大驚而退,不料一退而不可止,形成潰散。史思明和安慶緒聯手,趁機掩殺,六十萬唐軍被打得一敗塗地。史思明又重新佔領了洛陽。平叛遭受了重大挫折。

在這關鍵時刻,叛軍內部發生動亂。史思明殺了安慶緒,接管了他的部隊,自己當了皇帝。不久,史思明又被兒子史朝義殺掉,叛軍人心離散,屢次被唐軍打敗。唐軍趁機反攻,收復了大部分失地,只剩下洛陽和范陽兩地了。平叛即將取得勝利。

公元762年4月,太上皇李隆基病逝,終年七十八歲。唐肅宗同時病重,過了十三天,也撒手人寰,時年五十二歲。在勝利曙光已經到來之際,父子倆一同長辭人間,一起下葬,令人遺憾和噓唏。

唐肅宗只當了六年皇帝就死了,他在位期間,一直忙着平叛,爲平定安史之亂做出重大貢獻,是名副其實的平叛天子。唐肅宗病逝後,太子李豫繼位,是爲唐代宗。唐代宗繼承父親的未競事業,繼續平叛,最終收復洛陽和范陽,徹底平定了爲害八年的安史之亂。

在平定安史之亂過程中,涌現出許多英雄事蹟和英雄人物,其中最感人的,莫過於睢陽保衛戰了。

76、唐宣宗大智若愚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精選10、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8、瓦崗英雄歸大唐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14、房謀杜斷的啓示8、瓦崗英雄歸大唐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37、忠貞之臣魏元忠18、保家護院兩門神63、夷族忠臣李光弼精選7、真實的唐僧取經故事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63、夷族忠臣李光弼精選7、真實的唐僧取經故事58、楊貴妃命喪馬嵬72、宦官又殺一皇帝57、哥舒翰痛失潼關41、千年妄議無字碑11、兄弟喋血玄武門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38、武則天的酷吏們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20、欲殉帝葬兩忠臣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18、保家護院兩門神42、李顯被妻女毒殺14、房謀杜斷的啓示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35、中流砥柱狄仁傑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精選1、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76、唐宣宗大智若愚64、叛軍屢見兒殺爹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精選2、歷史上首支“娘子軍”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22、陳玄奘西天取經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精選7、真實的唐僧取經故事38、武則天的酷吏們58、楊貴妃命喪馬嵬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10、英雄難斷家務事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77、唐懿宗昏庸驕奢15、魏徵不想當忠臣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69、宦官干政掌大權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65、盛世時期的李白18、保家護院兩門神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22、陳玄奘西天取經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19、當槍手當成宰相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61、罵賊不怕割舌的顏杲卿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57、哥舒翰痛失潼關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58、楊貴妃命喪馬嵬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42、李顯被妻女毒殺14、房謀杜斷的啓示34、奸佞小人李義府77、唐懿宗昏庸驕奢35、中流砥柱狄仁傑64、叛軍屢見兒殺爹41、千年妄議無字碑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40、神龍政變女皇下臺16、李靖滅掉突厥44、老子狗熊兒好漢38、武則天的酷吏們36、唾面自乾婁師德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61、罵賊不怕割舌的顏杲卿1、唐朝興衰歷程
76、唐宣宗大智若愚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精選10、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8、瓦崗英雄歸大唐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14、房謀杜斷的啓示8、瓦崗英雄歸大唐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37、忠貞之臣魏元忠18、保家護院兩門神63、夷族忠臣李光弼精選7、真實的唐僧取經故事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63、夷族忠臣李光弼精選7、真實的唐僧取經故事58、楊貴妃命喪馬嵬72、宦官又殺一皇帝57、哥舒翰痛失潼關41、千年妄議無字碑11、兄弟喋血玄武門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38、武則天的酷吏們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20、欲殉帝葬兩忠臣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18、保家護院兩門神42、李顯被妻女毒殺14、房謀杜斷的啓示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35、中流砥柱狄仁傑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精選9、李治並非軟弱無能精選1、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76、唐宣宗大智若愚64、叛軍屢見兒殺爹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精選2、歷史上首支“娘子軍”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22、陳玄奘西天取經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精選7、真實的唐僧取經故事38、武則天的酷吏們58、楊貴妃命喪馬嵬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10、英雄難斷家務事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77、唐懿宗昏庸驕奢15、魏徵不想當忠臣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69、宦官干政掌大權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65、盛世時期的李白18、保家護院兩門神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22、陳玄奘西天取經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19、當槍手當成宰相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61、罵賊不怕割舌的顏杲卿24、李世民兒子挺鬧心57、哥舒翰痛失潼關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58、楊貴妃命喪馬嵬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42、李顯被妻女毒殺14、房謀杜斷的啓示34、奸佞小人李義府77、唐懿宗昏庸驕奢35、中流砥柱狄仁傑64、叛軍屢見兒殺爹41、千年妄議無字碑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40、神龍政變女皇下臺16、李靖滅掉突厥44、老子狗熊兒好漢38、武則天的酷吏們36、唾面自乾婁師德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61、罵賊不怕割舌的顏杲卿1、唐朝興衰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