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唐懿宗昏庸驕奢

唐懿宗昏庸驕奢

唐宣宗死後,兒子李漼繼位,被稱爲唐懿宗。唐懿宗與他父親正好相反,相貌雄壯威武,顯得精明強幹,實際上是個繡花枕頭。唐懿宗當皇帝十四年,既昏庸無能,又驕奢淫逸,不僅敗壞了“大中之治”的成果,而且把大唐王朝推向了崩潰的邊緣。

兩唐書記載,李漼是唐宣宗的長子,其母晁氏,是唐宣宗的妃子。唐朝中後期有個十分奇怪的現象,從唐憲宗開始,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等六七個皇帝,都不立皇后。這樣,後宮嬪妃們的地位大體相同,難分上下。

史書沒有記載李漼年輕時候的表現,只是說他長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與衆不同。不過,父親唐宣宗並不喜歡他,而是寵愛四子李滋。李滋比李漼小十一歲。唐宣宗有意立李滋爲太子,但李漼是長子,李滋年齡尚小,所以遲遲沒有確定下來。

公元859年,唐宣宗病重,他還是想讓李滋繼位。當時,李滋十六歲,李漼二十七歲。不知道唐宣宗是怎麼想的,他生前並沒有冊立李滋爲太子,而是在臨終的時候,把李滋託付給王歸長、馬公儒、王居方三個大臣,讓他們扶立李滋登基。交待完以後,唐宣宗似乎完成了任務,就閉眼歸天了。

王歸長、馬公儒、王居方三個大臣對唐宣宗很忠心,他們接受了皇帝遺命,身負重託,卻感到十分爲難。當時,王歸長、馬公儒任內樞密使,王居方任宣徽南院使,他們雖然屬於朝廷高官,但並沒有很大的權力,更沒有兵權,而掌管禁軍的宦官王宗實,卻傾向於讓長子李漼當皇帝。王歸長三人經過商議,決定暫時隱瞞唐宣宗的死訊,趕緊僞造皇帝詔書,命王宗實去淮南監軍,想要先搬掉這個絆腳石。

王宗實接到皇帝詔令,就想動身去淮南。他的副職亓元實提醒他說:“皇上已經病了多時,詔令不知道是真是假,最好先面見皇上。”王宗實覺得有道理,立刻進宮。王歸長等人阻攔,王宗實起了疑心,就硬闖進去,發現皇帝已經駕崩了。

王宗實大怒,派兵把王歸長三人抓起來,然後把李漼接進了宮。王宗實如法炮製,僞造皇帝遺詔,擁立李漼當了皇帝。在這種情況下,王歸長等人即便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了。王宗實以僞造詔令、圖謀叛亂的罪名,將他們處死。不久,李滋也不明不白地死了。唐宣宗聰明一世,臨終卻辦了一件糊塗事。

唐懿宗稱帝的時候,正值年富力強,本應該有所作爲,可他胸無大志,又無才能,根本不關心國家大事,只知道吃喝玩樂,縱情享受。唐懿宗不喜歡上朝理政,他最感興趣的三件事,一是宴會,二是樂舞,三是遊玩。

唐懿宗喜歡舉辦宴會。宮中每天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個月都要大擺宴席十幾次。每次大宴,都要把皇親國戚、朝廷百官請來,大吃大喝,猜拳行令,好不熱鬧。唐懿宗一邊吃着山珍海味,喝着美酒佳釀,一邊聽着阿諛之臣歌功頌德,感到十分滿足,覺得這纔是皇帝應該過的日子。

唐懿宗喜歡觀舞聽樂。宮中養了優伶樂工五百多人,置辦了大量樂器。宮中除了舉辦宴會,就是舉行歌舞表演,皇宮之中,天天迴盪着悠揚的旋律,一幅歌舞昇平的景象。唐懿宗眯着眼睛,觀看着翩翩舞姿,耳聽着優美的樂曲,感覺渾身上下每個毛孔,都浸透着歡樂。

唐懿宗喜歡遊山玩水。他在宮中呆膩了,就四處遊玩,而且飄忽不定,只要心血來潮,想去哪就去哪,搞得負責安全和接待的官員手忙腳亂,苦不堪言。唐懿宗每次出行,都要帶領大批人員,有時多達十餘萬人。優伶樂工自然必不可少,唐懿宗一天不聽音樂,就渾身難受。出行人員規模宏大,浩浩蕩蕩,大肆鋪張。唐懿宗覺得,這才能夠顯示出天子的氣派。

唐懿宗還喜歡奢侈豪華。他在任期間,搞了一次大規模的迎奉佛骨活動。從京城到法門寺,禁軍和儀仗綿延數十里,場面之壯觀,超過了祭天大典。京城中披紅掛綠,張燈結綵,搭臺唱戲,熱鬧非凡,比起唐憲宗的迎佛骨活動來,那可是豪華氣派多了。

唐懿宗自己不愛理政,如果能夠選用賢良之人處理朝政,也能支撐局面。可是,唐懿宗昏庸無能,既不識人,更不會用人,那就糟糕透頂了。唐懿宗在任期間,總共任用了二十一位宰相。這些人,大多數是碌碌無爲,尸位素餐。有的則愛財如命,甚至貪污受賄,行不法之事。賢能之臣沒有幾個,而且不能發揮作用。由於用人不當,朝綱混亂,致使朝廷腐敗現象嚴重,加重了唐朝的統治危機。

唐懿宗昏庸無能,驕奢淫逸,很快就葬送了他父親“大中之治”的成果,造成中央集權削弱,朝廷威望喪失,藩鎮勢力又起,經濟衰退,社會動盪,許多地方民不聊生。在唐懿宗統治後期,浙東、安南、徐州、四川等地,相繼發生動亂和農民起義,大唐王朝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公元873年,唐懿宗病逝,終年四十一歲。他的兒子李儇繼承了皇位,被稱爲唐僖宗。

不幸的是,唐僖宗也是一個昏庸之君,比他父親有過之而不及。大唐王朝在他父子倆的接力敗壞下,終於分崩離析了。

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39、武則天的男寵們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17、李勣攻破高句麗55、包藏禍心安祿山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71、鐵血宰相武元衡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57、哥舒翰痛失潼關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62、忠武雙全郭子儀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精選1、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70、唐憲宗元和中興7、李淵建唐平天下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70、唐憲宗元和中興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72、宦官又殺一皇帝60、慘烈的睢陽保衛戰8、瓦崗英雄歸大唐9、天下未定殺功臣64、叛軍屢見兒殺爹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75、唐武宗會昌中興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29、王皇后引狼入室10、英雄難斷家務事15、魏徵不想當忠臣8、瓦崗英雄歸大唐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69、宦官干政掌大權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66、亂世之中的杜甫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精選1、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34、奸佞小人李義府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57、哥舒翰痛失潼關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20、欲殉帝葬兩忠臣16、李靖滅掉突厥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18、保家護院兩門神14、房謀杜斷的啓示77、唐懿宗昏庸驕奢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精選2、歷史上首支“娘子軍”18、保家護院兩門神39、武則天的男寵們11、兄弟喋血玄武門57、哥舒翰痛失潼關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34、奸佞小人李義府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66、亂世之中的杜甫20、欲殉帝葬兩忠臣58、楊貴妃命喪馬嵬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60、慘烈的睢陽保衛戰29、王皇后引狼入室65、盛世時期的李白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16、李靖滅掉突厥精選2、歷史上首支“娘子軍”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7、李淵建唐平天下62、忠武雙全郭子儀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64、叛軍屢見兒殺爹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36、唾面自乾婁師德78、唐僖宗敗壞江山1、唐朝興衰歷程
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39、武則天的男寵們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17、李勣攻破高句麗55、包藏禍心安祿山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71、鐵血宰相武元衡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57、哥舒翰痛失潼關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62、忠武雙全郭子儀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精選1、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70、唐憲宗元和中興7、李淵建唐平天下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70、唐憲宗元和中興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72、宦官又殺一皇帝60、慘烈的睢陽保衛戰8、瓦崗英雄歸大唐9、天下未定殺功臣64、叛軍屢見兒殺爹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75、唐武宗會昌中興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29、王皇后引狼入室10、英雄難斷家務事15、魏徵不想當忠臣8、瓦崗英雄歸大唐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69、宦官干政掌大權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66、亂世之中的杜甫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精選1、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34、奸佞小人李義府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57、哥舒翰痛失潼關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20、欲殉帝葬兩忠臣16、李靖滅掉突厥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18、保家護院兩門神14、房謀杜斷的啓示77、唐懿宗昏庸驕奢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精選2、歷史上首支“娘子軍”18、保家護院兩門神39、武則天的男寵們11、兄弟喋血玄武門57、哥舒翰痛失潼關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34、奸佞小人李義府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66、亂世之中的杜甫20、欲殉帝葬兩忠臣58、楊貴妃命喪馬嵬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60、慘烈的睢陽保衛戰29、王皇后引狼入室65、盛世時期的李白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16、李靖滅掉突厥精選2、歷史上首支“娘子軍”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7、李淵建唐平天下62、忠武雙全郭子儀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64、叛軍屢見兒殺爹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36、唾面自乾婁師德78、唐僖宗敗壞江山1、唐朝興衰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