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火炮試射

陳敬雲要去看,唐輝康立馬就是帶着陳敬雲去了,路上唐輝康還向陳敬雲講解了一些火炮方面的事項,比如解決了什麼問題和麻煩,那個技術人員出了大力氣等等。

很快,陳敬雲就是看見了眼前的兩門火炮。這火炮是75毫米口徑的,身管也不長大概也就十三十四倍左右,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75毫米山炮。而看這外觀樣式,陳敬雲大概也能猜得出來這應該是仿製德國七十五毫米山炮。

此時,唐輝康也是講解起來:“我們研製火炮的時候,參考了我軍裝備的德造75毫米火炮,日造火炮,長身管的野炮(30倍口徑左右)暫時因爲炮管以及鋼材問題無法解決,不過短身管的山炮(14倍口徑,17倍口徑)我們通過各種方法解決了大部分的技術問題。而根據德造和日造火炮的一些技術參數,再加上我們自己的一些設計,設計出了這款火炮。

口徑是七十五毫米,身管爲十四倍口徑,重量爲五百五十公斤,炮彈初速爲兩百八十米每秒,標準射程爲四千五百米。和我軍現有裝備的兩款75毫米山炮大同小異。”

唐輝康簡單的講解陳敬雲聽過後上前也是仔細看過了這兩門山炮,只是看過一遍後知道單憑外觀是看不出來什麼,當即道:“讓他們打幾炮!”

陳敬雲要求試射,唐輝康自然是面色大喜的,然後讓下面的技術人員快速的準備好了後,也是和陳敬雲一起退到了後面的高臺。這火炮試射可是很危險的,參考前面的幾次試射失敗時,可是傷亡了衆多的技術人員。而現在火炮等危險武器進行試射的時候,唐輝康已經嚴令禁制技術人員親自試射,而是把試射這種危險工作交給國民軍的炮兵等軍人來進行。在唐輝康的心裡,一個技術人員的重要性比一個國民軍普通士兵可要重要的多。

下面的試射很快就準備好了,然後隨着陳敬雲點點頭,下面的兩門火炮就開始發射實彈進行炮擊,而陳敬雲則是拿着望遠鏡觀察着遠方的爆炸和彈着點。隨着沉悶的數聲炮聲過後,遠方的一個小山頭很快就爆炸了起來,然後翻滾起了煙塵,隆隆的炮響並沒有停,遠處的煙塵和火光也在繼續,這兩門炮各自連續打了十餘炮之後纔算是停了下來。

陳敬雲看到這個結果,臉上掛滿喜色:“好,這下我們的火炮總算是能自造了!”

唐輝康見陳敬雲滿臉喜色,心中的擔心也才一直放了下來,他剛纔可是擔心着試射的時候出現事故,那樣可就徹底完蛋了。

陳敬雲心情大好的站起來:“這山炮是有了,你們再完善完善後我就讓裝備部那邊給你這邊下訂單,另外,你們把長身管的野炮也要儘快弄出來!”

唐輝康自然是點頭稱是,不過這山炮和野炮是不一樣的,現今這個年頭說的山炮一般都是指十多倍口徑的短身管火炮,重量輕,可用於山地間作戰的火炮支援,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榴彈炮,而野炮呢,一般都是說三十倍口徑左右或者以上的火炮,用於進行遠射程的炮擊,也就是所謂的加農炮。當然了,榴彈炮和加農炮在每個時期的具體含義都不一樣,像後世現代裡四五十倍口徑的火炮都只能稱之爲榴彈炮。

這炮管長度不一樣,就代表着製造炮管所需要的技術也不一樣,然後追根到底就是鋼材問題的,現在的東南鋼鐵暫時還不能生產能夠滿足長身管火炮所需要的特種鋼,所以福州兵工廠目前的技術條件而言,暫時還沒有這個能力。

不過等美國方面援建的鋼鐵廠投產之後,這個情況就會得到徹底改變,當初陳敬雲可是花費了大價錢引進了75毫米加農炮以及105加農炮的製造技術。這說是火炮製造技術呢,其實說白了也就是炮管用鋼,也就是特種鋼材的製造技術。

只要鋼材合格了,那麼依照福州兵工廠目前的技術能力大量生產火炮是不成問題的。

今天在東南鋼鐵廠走了一圈,然後又到福州兵工廠裡走了一圈,等回到都督府之後已經是傍晚時分了,原本想着要好好休息一二,不過回去一看,卻是發現柳河巷那邊來人了,不但是柳河巷那邊,而且陳敬雲大伯家裡也是來人了。

一問之後才得知,原來是陳敬雲大伯的妻子昨夜去世了,聽說本來只是偶感風寒,但是中醫西醫都看過了卻不見好,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整個人都被病折磨的不成人樣,昨夜裡終於是撐不下去撒手西去了。

這麼多人過來都督府這邊就是來報喪的,陳敬雲聽罷心中也是有所感觸,那個大娘他也是見過一兩回,但是沒想到這一不留神呢,人就沒了。

“醫生那邊就沒看出來是什麼病?”陳敬雲問着。

不用林韻來答,陳敬雲大伯府上過來的一個老媽子就是主動恭敬回道:“回三爺,來給我家夫人看病的斯密特醫生說了感冒,然後又變成了肺炎!,說是什麼結核!”

陳敬雲聽罷一皺眉頭,然後道:“肺結核?”

那老媽子連忙點頭:“對,對,他說的就是這個,說是絕症沒法治!”

邊上的羅漓也說:“這不就是說的癆病嘛!”

陳敬雲也是知道這年代的肺結核就是癌症,是治不好的,嗯,聽說蔡鍔也有這個病,以後見面了得走遠點,免的給傳染了。要治療肺結核其實也簡單,等把青黴素裡的鏈黴素發明出來後基本就沒啥大問題了,有了這種抗生素之後徹底治療肺結核就不會成爲問題,關鍵的是,發明青黴素的那個人還不知道在世界哪個角落裡呆着呢,而陳敬雲自己也只是知道青黴素這個名字,但是要讓他弄出來陳敬雲可就抓瞎了。

其實陳敬雲自從回到辛亥後,他一直都有着記筆記的習慣,主要記的都是前世裡的一些事情,絕大多數都是名詞,比如醫學上的青黴素,磺胺。更加知道二戰期間磺胺類的藥物不知道救了多少士兵的性命。可是他又不是醫生方面的專家,對於這些醫藥的東西能夠知道一個想起幾個名詞就算不錯了,真要讓他記得這些藥物的製造方法或者詳細的一些東西的話,那麼他陳敬雲就不是人,而是怪物了。青黴素他只知道這玩意是從什麼發黴的東西里提取出來的,然後磺胺知道的多一些,主要是因爲以前看過相關的一個小故事,說是這個磺胺是從一種紅色染料裡提取出來的,而具體這磺胺是什麼成分,是從什麼染料裡提取出來的他就得問別人了。嗯,要不百度也行,可惜現在陳敬雲手裡沒個電腦,也沒個可以聯繫後世的網線……

以前雖然都有記憶這些的習慣,不過向來陳敬雲對這些事情都不太關注,他注重的是軍事方面的,尤其是軍隊的發展,軍工的生產等等,而對於其他一些次要的東西就沒有投入太多的關注。

現今既然聽到了這事,陳敬雲的心思也是活絡了開來。不過開發藥物這種事情軍政府也不好親自來辦,這還得在自家產業裡面弄一個機構來辦,到時候如果能夠把鏈黴素開發出來,也算是爲世界貢獻一份力量,而更重要的則是磺胺,這玩意的戰略價值不比飛機坦克大炮差多少,這造出來後可是價比黃金的貨色,畢竟在戰爭時期如果軍事統帥發現有種藥物能夠幫他挽救絕大多數傷兵的性命的話,那麼他會毫不猶豫的花費大價錢來購買的。當然,製造技術也得保護好,至於什麼申請專利之類的,嗯,過幾十年以後再說吧。

陳敬雲既然想到了這事,那麼他也就不想拖延下去,直接把關於醫藥上的一些資料,比如青黴素,磺胺之類的資料都整理好,這些東西雖然都只是一些很含糊的語句或者也名詞,但是畢竟能夠給研發人員一個方向,比如磺胺,陳敬雲已經是知道從某種紅色染料上提取出來的,那麼現在開發人員要做的事情就是從衆多的紅色染料裡頭把磺胺給找出來。只要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和經費,要找出來並不困難。過程也簡單,那就是給用所有能找到的紅色染料都給感染了病菌的小白鼠注射進去,小白鼠最後死掉了的那種紅色染料肯定不是,等什麼時候找到小白鼠不但讓活下來,然後體內的病菌都被消滅了的紅色染料時,那麼那玩意就是磺胺了,或者說是含有磺胺,不管怎麼說,反正是找出來了。

把這些資料整理齊了後,陳敬雲直接讓下屬企業了找出一批化學家,然後又招攬了幾個微生物方面的專家之類,直接成立了一個藥物開發實驗室。然後就是把手中關於藥物的資料全部給了這些人,他也懶得向這些人解釋自己爲什麼要他們尋找磺胺,青黴素,向他們解釋自己爲什麼知道這些東西,他只是很簡單的一句話:“把他們找出來!”

Wωω ✿тт kān ✿C○

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596章 爆發(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054章 戰損(二)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96章 福州體系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1章 財政困境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86章 毒氣彈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91章 伍世鍾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72章 牽手賞梅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478章 97號陣地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369章 十九號第51章 胡陳之爭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29章 夏日情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435章 海軍變革
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596章 爆發(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054章 戰損(二)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96章 福州體系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1章 財政困境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86章 毒氣彈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91章 伍世鍾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72章 牽手賞梅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478章 97號陣地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369章 十九號第51章 胡陳之爭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29章 夏日情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435章 海軍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