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神秘讖語

《大山之子》——第一部 笑笑書場

第22節 神秘讖語

我們山裡人,祖祖輩輩以土地爲生,討厭那些不知稼穡,整天無所事事,時不時做些偷雞摸狗的小青年。

這樣的人,我們統謂之“二流子”。

“二”,是我們這裡的俚語鄉話,含義是很豐富的。說話不着調,“說話二扯二扯的”;辦事不牢靠,“做事二稀二稀的”;想問題不透徹,“腦瓜二懵二懵的”;行爲不規矩,“爲人二甩二甩的”。總之,凡不合規不中矩的,都可用“二”來一言以蔽之。

響水公社聯防隊所整理的“二流子”名冊,之謂“二”,並非外界所稱之“二流子”,乃是沿用我們俚語鄉話中“二”的含義了。

聯防隊的內部資料,鄭二仙的大名赫然在列,歸入了“二流子”。但這鄭二仙,委實說來,除了打卦算命,看相拆字,不事稼穡,倒也與正正常常的山民並無多大差別。

永遠的一套草綠色的軍裝,永遠的整整潔潔,永遠的挺刮熨帖,這是當時流行全中國的基本正裝;左胸的衣兜裡永遠插着兩支鋼筆,一支白色一支黑色,晃晃地露着筆帽。白白淨淨的臉龐,細細長長的手指,頭髮中分,永遠光鮮明亮。那年頭,到山裡串連來的“紅衛兵”,不都是這樣的打扮麼?響水場上的官員們,或者官員們的子女們,不也還是這樣一付打扮麼?山民們見得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至於人們想象中的“仙師”,比如甄大師,羽扇綸巾啦,仙風道骨啦之類的,在鄭二仙的身上,卻是半絲半毫的影子都沒有的。

鄭二仙從不勞作,他的主業是爲人“預報人生”。

三六九是響水街場逢集,一四七則是高橋街場逢集,二仙便早早到得街場,在響水場或高橋場,尋了最熱鬧的地方,支一張小方桌,擺兩三條長木凳,桌上放個茶盅,一疊白紙片,裁成巴掌大小,從早晨到下午,就這麼候着攤子,替趕場的人算個八字看個手相合個婚約。其餘時間麼,便是關了屋子睡大覺。

遇上村裡人結婚嫁女整酒擺席,或者死了人入土爲安,二仙的不可或缺,便淋漓盡致地顯現出來了。

山裡人娶媳嫁女,是馬虎不得的。老人祝生小女過節,畢竟年年都有,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人生只有一次,能不隆重麼?能不熱鬧麼?

山裡人傳統的婚嫁儀式,男方用了花轎,擡了新娘,到得夫家,壩壩宴,幾十上百桌,親朋好友是必須請到的,全體村人也必是佳賓。儀式的**是拜堂。後來,時興革命化的婚禮,取消了彩轎迎娶,祝婚辭增加了幾段語錄,但基本程序卻是沒變的。

婚禮司儀,理所當然的,非鄭二仙莫屬。

在衆目睽睽之下,鄭二仙拉長嗓門,禮唱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禮成,送入洞房”,新郎新娘便隨着二仙的呤唱聲,跪行如禮。

此時,在一衆山民的注目下,在幼童稚女們哄搶紅包的熱鬧中,鄭二仙便恍然成了山村裡頂頂重要的大人物,臉上便不加掩飾地洋溢着笑意,滿足而快樂。

村子裡死了人呢,鄭二仙更是其不可或缺的存在。

我們山裡人,重視入土爲安,首重死者入土的時辰。這個算法很複雜。

鄭二仙要了死者的生辰八字,再要了死辰八字,哦,就是何年何月何日何時辰斷氣,再結合喪家戶主的生辰八字,綜合綜合,掐指掐指,方能確定入土時間:×年×月×日×時辰。

設若逝者是身份顯要的尊者,或者子女衆多,這個推算過程,就更耗費時間和精力了。右手只長了五根手指,顯是不夠用的,二仙就得配以左手五指,幫忙幫忙,襄助襄助。

鄭二仙掐指推算的動作,最是瀟灑。拇指在其它四指前端輪迴地指指掇掇,一邊還得唸唸有詞。念些什麼,山民聽不懂,反正是些“一子二丑三寅四卯……”,接着“金克木……木生火……”之類的。

算定入土時間,二仙還得負責鋪排整個出喪的每一個流程,每一個流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報喪(通知喪家親友)、舉旗(升望喪旗)、守靈排班、踏勘陰地、打坑起墳,等等等等,這一系列流程繁雜囉嗦,卻是每一個步驟都必不可少,每一個細節都務求細緻,因爲這事件本身,不僅關係着已死者的尊榮,更關係着在生者的沉浮,甚或關係着家庭的興衰。

喪事的**,自然是“開路”儀式了。

入土前一夜,棺材前設太師椅,鄭二仙端坐其上,用了唱歌般的韻調,拖着長長的哭腔:“唉……喲……喂……嗚呼哀哉!×氏老大人諱××,於×年×月×日×時,於×國×省×市×縣×公社×大隊×生產小隊,西逝仙登,唉……喲……喂……嗚呼哀哉……一衆兒孫,跪拜於前,恭送……再跪……長跪……”

隨着二仙這一聲長喝,棺材前頓時齊刷刷,跪下一大片白色人頭。“爸呀……爺呀……太爺呀……”,一片聲的哭喊,此起彼伏,有高有低,有哭有嚎,或者頓足捶胸,或者涕淚橫飛。

此時的鄭二仙,彷彿一個威嚴無比的帝王,用冷峻嚴肅的眼光掃過全場,無可言喻的氣場完完全全地把控着現場的所有人,跪在棺前的,站在側邊的,坐在遠處壩邊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每一個人臉上都堆着厚重的沉痛和哀傷。

婚嫁迎娶,需要插科打諢說笑逗唱,營造祥和美滿的氛圍;喪事場合麼,則需用長聲吆吆的哭泣,製造出哀傷愁苦。咱們山裡人共識,這鄭二仙,當之無愧的執牛耳者。

有時,我不能不心下腹誹:他媽的!這傢伙,真是個演戲的天才!

七十年代,**對市場的管控,那是相當的嚴格,對牛鬼蛇神的打擊,那是相當的毫不留情,毫不手軟。因此上,按了常理,鄭二仙的職業,肯定是上不得桌面的,肯定是被取締、被打擊的。

但是,二仙的生意,卻居然毫髮無損,平安無事。何止平安無事喲,這算命攤子,居然擺到了大街之上,而且居然擺在街場最熱鬧的地段處,居然就沒人過問,居然就堂而皇之,理所當然了。

一次,一個剛進聯防隊(和“響水公社民兵連”“治安保衛室”同一部門不同招牌)的小青年,把鄭二仙帶回治保室,指着一併帶回的營業工具,喜氣洋洋地報告:從事封建迷信活動,破壞……

報告未畢,姐夫隊長卻動起手來,“啪啪”!兩個耳光,小舅子立時找不着北。

姐夫還不解恨:“豬!腦子進水了?咹?”

小舅子捂住紅腫起來的臉,半天沒恍過神來。

姐夫隊長溫柔了些:“腦子不好使,狗眼也不好使了?你就不仔細看看,看看,人家二仙同志,招商廣告寫着啥?預告人生。看看,你看看,預告人生!怎就封建了?迷信了?那我們天天收聽的天氣預報,不也封建了?迷信了?打死你……我打……氣死我也!”

自此,算命看相的小攤多了起來,且都支起來一面“人生預報”的幌子。

隊長不高興了,糾集所有隊員,打擊加掃蕩,乾淨又徹底,聲勢浩大地搞起遊街示衆來:打擊牛鬼蛇神!

響水街場逢集,上午時分,正是最熱鬧的時候。兩名聯防隊員擡着巨大的領袖畫像,鳴鑼開道,幾十杆紅旗跟進,再後是響水學校的紅衛兵小將們,打着鼓敲着鑼吹着號,再後是響水公社“毛**思想文藝宣傳隊”的姑娘們,腰繫紅布扭着秧歌,最後纔是牛鬼蛇神隊伍。

十多個陰陽先生,頭上聳着一頂高高的紙糊的尖帽,雙手反剪,繫着一根粗麻繩,麻繩的另一頭捏在一個臂纏袖標的聯防隊員手中。

鄭二仙正守着攤點,就在咱笑笑書場外,當街路邊。

遊行隊伍經過,“人生預告”的招幡正飄揚得歡。二仙呢,戴一付墨鏡,呷着茶,悠然自得,端坐於攤位上。

牛鬼蛇神的隊伍出現了些微的騷動,有個牛鬼蛇神,居然含混不清地咕嚕起來。

聯防隊長一個箭步,衝到前去,一腳,把這傢伙踹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拿了棍棒在這傢伙眼皮子上晃盪:“老傢伙,不知死活的東西!再反抗,老子就讓人民內部矛盾轉化爲敵我矛盾。給老子,不識好歹,敢給二仙同志比,你憑啥?啊,憑啥?”

鄭二仙的職業,雖然不夠大雅,上不得桌面,但其爲人,卻是極受山民的敬重。一是他的良善,一是他的謙恭。

二仙雖不併不參與生產隊的勞作,卻要向生產隊上繳一筆數量不菲的錢,算作他的勞動力工分,參與年終生產隊的分配決算。這筆可觀的錢,是生產隊不多的集體收入的重要來源。隊委幹部們,都把他當祖宗似的護着供着。

再說了,鄭二仙主持紅事白事,那價錢,也從不計較的,隨主家給多給少。充裕的,二十三十,他不嫌多;貧寒的,一元兩元,不嫌少。反正,絕不坐地討價。甚至有時收個一二元的工價,他反倒要隨個四五元的禮性,純粹是貼錢賺吆喝。

關於雙坪山的神秘讖語,鄭二仙說,恩師真人指點過的,但箇中精妙,卻是無從窺破,畢竟自己僅是“半仙”。這莫測的高深,豈是“半仙”所能參悟的?

這個神秘讖語,大意是說,現名“雙坪大隊”,真名“鳳凰展翅”的山形水勢,其實是塊“大風水”,是風水寶地中的極品,每隔雙甲子,就會誕生一位大人物,或鳳或凰,或富或貴,甚或又富又貴,兼而有之。爲了掩蓋這塊風水寶地的秘密,很久很久以前的先人,纔將“鳳凰展翅”改名爲“雙坪山”。

這個傳言是否真實,用不着過多的去關注。但山民們卻展開了無窮的想象和希冀,茶餘飯後,永久的談資,想象之,嚮往之,談論之,調笑之。

自己真就佔着了風水寶地?每隔雙甲子,真就會天降異人?或富或貴,甚或又富又貴?

這事兒,善莫大焉。問問二仙去。

二仙先生總是搖頭晃腦,雙手並用地掐指一算,然後忽作沉思狀,良久,丟給你一句話,上不沾天下不着地:此乃天機,不可泄露!

吳名的說書,有關鄭二仙的種種事略,當不得真喲。

第13節 我的計謀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30節 題外之言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16節 賴若芷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23節 大丫二丫第27節 閒說高橋第14節 我成員工第19節 誘我作書第08節 吳名想試試第26節 我很鬱悶第14節 我成員工第12節 書場改革第30節 題外之言第05節 想起愛男第28節 鴛鴦浴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1節 橫斷山第14節 我成員工第16節 賴若芷第26節 我很鬱悶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28節 徹夜之談第28節 徹夜之談第10節 伍玉平第19節 誘我作書第30節 題外之言第02節 吳名身世第27節 閒說高橋第28節 鴛鴦浴第25節 飽飽飯店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9節 書場開張第11節 連環畫第06節 母親的心思第17節 改造風聲第03節 吳名上學第15節 我是誰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09節 書場開張第11節 連環畫第28節 徹夜之談第14節 我成員工第26節 我很鬱悶第15節 我是誰第12節 書場改革第26節 我很鬱悶第15節 我是誰第18節 神龜之局第28節 徹夜之談第09節 書場開張第11節 連環畫第18節 神龜之局第03節 吳名上學第21節 鄭二仙第03節 吳名上學第23節 大丫二丫第24節 電視與零食第20節 書場歷史第27節 閒說高橋第13節 我的計謀第24節 電視與零食第11節 連環畫第09節 書場開張第30節 題外之言第09節 書場開張第12節 書場改革第28節 鴛鴦浴第08節 吳名想試試第22節 神秘讖語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9節 書場開張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26節 我很鬱悶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16節 賴若芷第28節 徹夜之談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15節 我是誰第03節 吳名上學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15節 我是誰第30節 題外之言第30節 題外之言第19節 誘我作書第11節 連環畫第28節 鴛鴦浴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06節 母親的心思第02節 吳名身世第13節 我的計謀第22節 神秘讖語第30節 題外之言第16節 賴若芷第30節 題外之言第15節 我是誰
第13節 我的計謀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30節 題外之言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16節 賴若芷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23節 大丫二丫第27節 閒說高橋第14節 我成員工第19節 誘我作書第08節 吳名想試試第26節 我很鬱悶第14節 我成員工第12節 書場改革第30節 題外之言第05節 想起愛男第28節 鴛鴦浴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1節 橫斷山第14節 我成員工第16節 賴若芷第26節 我很鬱悶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28節 徹夜之談第28節 徹夜之談第10節 伍玉平第19節 誘我作書第30節 題外之言第02節 吳名身世第27節 閒說高橋第28節 鴛鴦浴第25節 飽飽飯店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9節 書場開張第11節 連環畫第06節 母親的心思第17節 改造風聲第03節 吳名上學第15節 我是誰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09節 書場開張第11節 連環畫第28節 徹夜之談第14節 我成員工第26節 我很鬱悶第15節 我是誰第12節 書場改革第26節 我很鬱悶第15節 我是誰第18節 神龜之局第28節 徹夜之談第09節 書場開張第11節 連環畫第18節 神龜之局第03節 吳名上學第21節 鄭二仙第03節 吳名上學第23節 大丫二丫第24節 電視與零食第20節 書場歷史第27節 閒說高橋第13節 我的計謀第24節 電視與零食第11節 連環畫第09節 書場開張第30節 題外之言第09節 書場開張第12節 書場改革第28節 鴛鴦浴第08節 吳名想試試第22節 神秘讖語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9節 書場開張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26節 我很鬱悶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16節 賴若芷第28節 徹夜之談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15節 我是誰第03節 吳名上學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15節 我是誰第30節 題外之言第30節 題外之言第19節 誘我作書第11節 連環畫第28節 鴛鴦浴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06節 母親的心思第02節 吳名身世第13節 我的計謀第22節 神秘讖語第30節 題外之言第16節 賴若芷第30節 題外之言第15節 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