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

話說曹操看到漢獻帝的聖旨,也就知道蔡瑁已經暴露了,此時再也不能對蔡瑁抱有任何幻想了,迫於形勢之下,曹操不得不讓手下兵馬加速前進,而徐晃被曹操拜爲先鋒大將,領兵兩萬到達穎水支流處,卻前後兩次被趙雲部隊伏擊,損失不小,只能等待曹操大軍抵達。而穎水支流上多出來的浮橋讓曹操對於進退之事頗有遲疑,心中稍定之後與趙雲約定三日之後渡河,曹軍衆將皆是雲裡霧裡。

中軍營帳的衆人雖然大多不理解曹操的意思,但依然有幾個人隱約猜到了曹操的用意。其實三天之約不過是曹操緩兵之計,他並非要真的想要渡河與趙雲決戰。之所以曹操不願意與趙雲在此決戰,也是從整體戰局上面來考慮的。三軍齊進的曹軍,加上已經暴露的蔡瑁部隊,若按照計劃進行,則可以對汝南已經形成包圍之勢,但如今蔡瑁部隊已經暴露,想要徹底包圍汝南已經無法實現了,但曹軍的實力依然佔據上風,因此曹操心中並沒有太大的擔憂。汝南的北面有穎水支流的阻擋,從趙雲之前的行爲來看,劉備軍在此一定做了充分的準備,因此曹操即便是想要渡河,也絕不會那麼輕鬆,很有可能會在渡河的過程中遭遇到趙雲的阻擊,而趙雲之前的言辭和行爲,在曹操看來不過只是激將之法而已。可若是讓曹操就此放棄穎水北岸的話,他也不願意,因此曹操想到了一個兩全之策,而與趙雲的三日之約,便是這兩全之策的鋪墊。

曹操雖然並未將自己的全部想法告知衆人,但大體上的思路也算是說了出來,說完之後衆人才恍然大悟,接着曹操便開始安排手下將領們各自要執行的任務。這一次,徐晃依然是曹操安排的前鋒部隊,只不過他的任務不再是渡河,而是順着河流向西達到穎水支流的上游,從上游渡河之後,儘快與從宛城出發的夏侯兄弟匯合在一處,共同進攻汝南的西面,之後又安排張遼領兵六萬則率領大軍尾隨徐晃,作爲攻打汝南的第二梯隊,至於曹操本人,則是留在本地。

起初衆人並不同意曹操留在此地,因爲實在太過危險了,但是曹操很清楚,若是自己離開,那麼趙雲很可能會發現己方的動向,如此一來便有機會識破自己的計策,因此他才執意留下來。當然爲了不暴露軍營中的真實情況,曹操還是做了不少的安排,而此時他手下的兵馬也有近兩萬人,雖然不能渡河對戰,但守住穎水北岸的任務還是可以完成的,同時曹操也要佯裝造橋渡河,以此來麻痹對手。曹操的真正計劃也並非是一直留在此地,畢竟他作爲三軍主帥,若是不前往前線,還是有些不放心。他只需要在這裡佯裝一段時間,然後假裝渡河,與趙雲交戰無法取勝,然後形成僵持的局面,最終確保徐晃、張遼的部隊能夠順利地與夏侯兄弟匯合即可,而到了那個時候曹操本人就可以離開此地了。

曹操在穎水支流北岸停留,爲的就是牽制河對岸的劉備軍,曹操可是率領了十萬兵馬來到此處。而劉備軍的確可以仰賴穎水支流的地理優勢,但若想在此處阻截自己,至少要投入三萬以上的兵力纔有可能,而以曹操對劉備軍的瞭解,若是趙雲帶領三萬兵馬駐紮此處,那麼劉備剩餘的兵力絕不會超過五萬之數,而徐晃加上張遼的兵力就有七萬之多,再加上宛城出發的五萬兵馬,在數量上完全壓制了劉備軍,一旦汝南西面告急,那趙雲在此駐防的士兵必然軍心大亂,不得不前往救援,而曹操安排在穎水支流北岸的部隊,甚至不需要真的發動進攻,只需要裝作要進攻的樣子,就足以威嚇汝南北面,讓劉備軍顧此失彼。

再一想到武平的于禁、李典,曹操覺得即便是失去了蔡瑁的支持,他依然有足夠的力量完成對汝南的攻擊。同時,他也不得不嘲諷一下劉備軍的部署,若是易地而處,曹操根本不會分兵各處,而是選擇集結優勢兵力,打對方的立足未穩,就比如在穎水支流處,便可以提前渡河埋伏,甚至可以全殲徐晃那支冒進的先頭部隊。同時,曹操並不認爲在河對岸設置重兵是好計謀,而正是因爲曹操識破了對方存在的隱患和錯誤,才能做出適時的調整。

不得不說若是一切都按照曹操所想的那般,汝南的確就危險了,可是曹操雖然用兵如神,但卻有些忽略了他的對手。諸葛亮,那可是《三國演義》中最爲重要的人物,不論是識天、認地、辯人,真可以說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火燒博望坡、舌戰羣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等等情節,都是被無數人熟知的內容,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面對汝南如此大的危機,怎麼可能犯下曹操所說的那些錯誤呢?而吳晨正是基於對於諸葛亮的信任,才願意相信諸葛亮可以幫助劉備化險爲夷,而吳晨在瞭解了諸葛亮的排兵佈陣之後,更是從心眼裡佩服這位著名的軍師。

諸葛亮的一切佈置,都是基於吳晨早先所提供的情報,蔡瑁偷襲的情報,曹操出兵的情報,甚至是曹操三路大軍的部署,皆在諸葛亮的掌控之中,而這些情報起到了改變戰局的作用,畢竟在戰事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對方的動向,這對於戰略的部署有着極大的幫助。因此他才能夠如此輕鬆的佈劃全局,除了應付汝南之危以外,吳晨所提供的情報更是讓諸葛亮有了能夠擴大戰果的機會,畢竟汝南這麼小的一個地方,還不足以支撐劉備未來的發展,而劉備在接觸了諸葛亮之後,就已經知道了諸葛亮整個的戰略部署,而在諸葛亮對於全局的部署中,荊襄之地,絕對是他的核心,因此諸葛亮對於荊襄之地的控制慾望,遠非其他人能夠了解。而對於荊襄之地的圖謀,諸葛亮並未向吳晨細說,儘管吳晨知道一些,但絕沒有想到諸葛亮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有了非常細緻的規劃,這些事情此時暫且不提。

再說曹操那邊,送走了徐晃、張遼的部隊之後,曹操也並沒有閒下來,畢竟只有三天的時間,他需要準備充分,以此來迷惑趙雲,爲徐晃、張遼爭取時間,同時曹操也必須做好戰鬥準備,畢竟三日之約可是實實在在的。

再說趙雲這邊,其實諸葛亮在穎水支流的南岸是安排了重兵,統一由趙雲統帥,而之前趙雲之所以能夠順利的戰勝徐晃兩次,也是因爲諸葛亮提前做好了部署,不論是最初的伏擊還是後面的拆橋、搭橋,都是諸葛亮計謀的一環,爲的就是讓曹操起疑心,而不敢貿然進攻。當然,諸葛亮爲了保險期間,還是佈置了重兵,萬一曹操手下將領耐不住性子真的衝過河來,那趙雲的部隊一樣可以迎頭痛擊對方,因此趙雲與曹操相見時,那些山林中的旌旗、塵土並非是疑兵,而是實實在在的部隊,甚至可以說劉備軍的主力就在此處,因爲這裡可是囤積了劉備近五萬的兵馬。

只不過曹操前來打探並與趙雲約定三日再戰之後,這五萬兵馬就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由關平領兵兩萬,順着穎水支流而上,前往關羽所在之地。第二部分則是由周倉領兵兩萬前往汝南的南面,支應關羽、關平兩支隊伍,同時能夠起到牽制出兵宛城的夏侯兄弟,而第三部分則是留下的不足萬人,由趙雲統領,一方面是爲了讓曹操相信此處留有重兵,而另一方面也是確保汝南北面的安全。而這裡自然還需要交代一下關羽,在曹操出兵的時候,關羽就已經領兵兩萬前往穎水支流的上游等待了,他所等的正是曹操派來與宛城夏侯兄弟匯合的曹軍。諸葛亮預料到曹操會調集重兵繞過穎水支流,與夏侯兄弟匯合,因此才早早佈置關羽在此等候,同時爲了確保關羽的安全,又調關平來此處支援,只要關羽、關平父子二人能夠再次阻擊曹軍,那麼後面的戰鬥將繼續朝着有利於劉備軍的方向發展。

雖然諸葛亮做了很多的部署,但實際上他並不想就此徹底擊敗曹軍,因爲他需要曹操的幫助,若是憑藉自己的力量就擊退了曹操,那各路諸侯甚至來不及出兵相助,自然也就無法實現諸葛亮對於荊襄之地的謀劃。同時,諸葛亮也很清楚,曹操在得知蔡瑁暴露的消息之後,必然會加速進軍,想要在其他諸侯未能形成合力的時候拿下汝南,因此諸葛亮纔將計就計,想要給曹軍迎頭痛擊,讓曹操速戰的計劃破滅,而曹操自然不甘心失敗,雙方只要能夠在汝南形成對峙,那其他各路諸侯的援兵才能真正的進入到荊襄之地。

一旦這些諸侯進入到荊襄之地,那劉琦所要承擔的壓力必然驟增,而剛剛上任,又損失了蔡氏家族這也的柱石,荊襄內部想不混亂都不可能,到那時候,劉琦所能依賴的除了劉備更無他人,在亂世之下,諸葛亮更有機會施展自己才華,只要能夠順利的平定荊襄的亂局,那麼距離劉備佔據荊襄也就不遠了,一旦佔據荊襄、汝南、徐州等地,那劉備的實力將得到空前的增長,那是不論攻伐曹操還是進兵西川,都是劉備佔據主動。而荊襄之地的歸屬權確實是諸葛亮極爲看重的,而這裡纔是他所有戰略規劃的核心所在。

欲知曹劉之戰將如何發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四十七章 抽絲剝繭現端倪 一波剛平一波起第二十五章 暗藏殺機伏案前 詩詞配酒尋良機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十五章 仰名將威風入長沙 聞敵軍強勁不善與第三十八章 許昌城破獻帝驚 雲長受困望兄來第三十八章 許昌城破獻帝驚 雲長受困望兄來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七章 將計就計驚魂夜 不離不棄迎轉機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敗穎水 張文遠點兵劫囚第六章 不聞天下萌新志 怒闖香閨禍患生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敗穎水 張文遠點兵劫囚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二十九章 初入隆中遇諸葛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五十章 子龍穎水擊徐晃 孟德回營約三日第十章 新兒歸宅樂亦悲 隻言片語破真身第二十八章 欲襲曹軍備軍馬 求賢若渴尋臥龍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四十二章 蔡氏兄弟赴長沙 荊襄東吳起波瀾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二十九章 初入隆中遇諸葛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二十九章 初入隆中遇諸葛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九章 肌膚之親藏身處 撥雲見日好運來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二十三章 駐守長沙護新野 遊說吳晨反遭諷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三十四章 吳晨十勝說衆將 屢設伏兵待曹仁第十章 新兒歸宅樂亦悲 隻言片語破真身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敗穎水 張文遠點兵劫囚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敗穎水 張文遠點兵劫囚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五十章 子龍穎水擊徐晃 孟德回營約三日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三十八章 許昌城破獻帝驚 雲長受困望兄來第四十七章 抽絲剝繭現端倪 一波剛平一波起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四十一章 身在荊襄系玄德 智鬥蔡氏第一遭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四十九章 孔明汝南部兵陣 蔡氏隕落荊襄變第十九章 忠君愛民慟敵將 時不我待搶先機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十五章 仰名將威風入長沙 聞敵軍強勁不善與第三十八章 許昌城破獻帝驚 雲長受困望兄來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許昌 雲長趁亂入城來第四十五章 危急存亡憶孔明 不臣之心素有之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八章 一進一出復歸來 驚魂未定險象生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六章 不聞天下萌新志 怒闖香閨禍患生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二十六章 借古震今顯才名 剛甩羣狼復見虎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許昌 雲長趁亂入城來
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四十七章 抽絲剝繭現端倪 一波剛平一波起第二十五章 暗藏殺機伏案前 詩詞配酒尋良機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十五章 仰名將威風入長沙 聞敵軍強勁不善與第三十八章 許昌城破獻帝驚 雲長受困望兄來第三十八章 許昌城破獻帝驚 雲長受困望兄來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七章 將計就計驚魂夜 不離不棄迎轉機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敗穎水 張文遠點兵劫囚第六章 不聞天下萌新志 怒闖香閨禍患生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敗穎水 張文遠點兵劫囚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二十九章 初入隆中遇諸葛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五十章 子龍穎水擊徐晃 孟德回營約三日第十章 新兒歸宅樂亦悲 隻言片語破真身第二十八章 欲襲曹軍備軍馬 求賢若渴尋臥龍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四十二章 蔡氏兄弟赴長沙 荊襄東吳起波瀾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二十九章 初入隆中遇諸葛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二十九章 初入隆中遇諸葛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九章 肌膚之親藏身處 撥雲見日好運來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二十三章 駐守長沙護新野 遊說吳晨反遭諷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三十四章 吳晨十勝說衆將 屢設伏兵待曹仁第十章 新兒歸宅樂亦悲 隻言片語破真身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敗穎水 張文遠點兵劫囚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敗穎水 張文遠點兵劫囚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五十章 子龍穎水擊徐晃 孟德回營約三日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三十八章 許昌城破獻帝驚 雲長受困望兄來第四十七章 抽絲剝繭現端倪 一波剛平一波起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四十一章 身在荊襄系玄德 智鬥蔡氏第一遭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四十九章 孔明汝南部兵陣 蔡氏隕落荊襄變第十九章 忠君愛民慟敵將 時不我待搶先機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十五章 仰名將威風入長沙 聞敵軍強勁不善與第三十八章 許昌城破獻帝驚 雲長受困望兄來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許昌 雲長趁亂入城來第四十五章 危急存亡憶孔明 不臣之心素有之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八章 一進一出復歸來 驚魂未定險象生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六章 不聞天下萌新志 怒闖香閨禍患生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二十六章 借古震今顯才名 剛甩羣狼復見虎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許昌 雲長趁亂入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