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

話說吳晨在回來的路上,聽聞關羽要來到滎陽關的事情,心中不免一番激動,可是一想到關羽到來之後將會發生的事情,吳晨又是一番苦惱,畢竟未知的事情實在太多,吳晨非常不喜歡這種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的感覺,因此主動在王植面前獻計擒獲關羽,經過吳晨的一番努力,王植也同意了吳晨的建議。

關羽到來前的幾天,吳晨一直都在忙碌着,一面將自己做的準備工作定時上報到王植處,增加王植對自己的信任;一面推演整個計劃的實施過程,爲的就是減少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

終於熬到了關羽出現的日子。這日,自王植以下的所有人都非常緊張,畢竟這關係到他們每一個人的生死。而吳晨自然是所有人中最緊張的一個,當然這份緊張中也充斥着激動,能夠出現在這樣的時代,又能夠見到如此的英雄人物,吳晨不激動是不可能的。

爲了迎接關羽的到來,王植早早的安排手下人出關迎接,同時反覆叮囑手下的人不要曝露了這一次的計劃。吳晨自然在這個行列中,翹首以待關公的出現。前方探馬不時將關羽的行蹤回報到王植處,吳晨的心也隨着越跳越快,甚至有些快要失控了。

終於,在視線可及的範圍內出現了一隊人馬,人數並不多,爲首之人正是吳晨心心念唸的關羽關雲長。關公手提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長髯隨風飄舞,儘管距離很遠,吳晨依然能夠感受到那種睥睨天下的氣勢。隨着距離的不斷拉進,吳晨對關羽有了更清晰的認知,略顯破舊的戰袍並不能掩蓋關公自身的氣質,令人望之生畏。

王植見關羽到來,趕緊帶着吳晨等人前往迎接,爲了表示誠意,王植甚至是徒步小跑,直到關羽近前才堪堪停下,連連鞠躬。儘管王植的態度足夠謙卑,但關羽並未下馬,依舊保持着警戒,向王植問道:“我自許昌而來,得知我兄長如今在河北,此去之前經過東嶺、洛陽、汜水等地,守衛的將領均未許我放行,無奈之下只能殺之。今天我到了這滎陽關,不知閣下是否予我通關。”一邊說着,關羽那半眯着的丹鳳眼徐徐睜開,衆人瞬間覺得身體一涼。

真不愧爲三國猛將,僅僅是這種殺氣就已經讓衆人不敢直視,如果不是事前有所準備,說不定會有人當場被嚇得腿軟倒地。可即便如此,關羽那聲音並不大的短短几句,依舊像洪雷般炸響在衆人耳邊。吳晨自然也不敢此刻擡頭仰觀關公之雄偉。

王植見關羽氣勢如虹,趕緊解釋了一番,先是表達他本人對於關羽的崇敬之意,然後強調他對關羽並沒有任何惡意,也無意爲難關羽,只是關羽一行人旅途勞頓,希望爲關羽等人提供一個歇腳的地方,並藉此機會瞻仰一下關公的風采。說完自然有王植的手下將金銀、綢緞等物送上前來。

關羽聽得王植並無惡意,也收斂了那逼人的氣勢,拒絕了王植所送的金銀禮物。王植見關羽並未有下馬的意思,趕緊又補充了不少的言語,因爲如果不能說服關羽在此休息,他的計劃就不能實施,而那時他真的不知道該不該放關羽通行。

關公見王植的言辭謙卑,態度也十分誠懇,才驅馬向後詢問了一下兩位嫂嫂的意見,畢竟關羽這一行人的確是有些疲憊,對於關羽這種戰場上廝殺的人來說,或許還不算個事,但馬車內的兩位嫂嫂卻是身嬌體弱,關羽自然是要仔細照顧的。而就是這個轉瞬即逝的機會,吳晨趁着車簾掀開的瞬間,瞄了一眼車內的人,而僅僅就是這轉瞬的機會,讓吳晨的心臟停跳了幾秒鐘。儘管他並不確定看到的人到底是糜夫人還是甘夫人,但所見之人的確是個美女。當然,吳晨也不敢過於放肆。

關公在徵得兩位嫂嫂的同意之後,再次驅馬來到王植面前,表示了謝意。王植聽完,臉部的緊張終於舒緩了一些,於是趕緊命令身邊的人,引領着關羽等人前往提前安排好的休息住所。關羽等人到了住所安頓之後,王植自然不免要安排宴請之事,而關羽也並未拒絕,但依舊保持着最基本的警惕,席間之事不再一一描述。王植見宴席間不能勸進,只能採取第二種方案。

至夜,吳晨按計劃帶着混合了蒙汗藥的酒來到關羽暫歇的住所,向門口的守衛表明了身份之後,來到了關羽的住處。而此刻關公正在秉燭夜讀,一切都如計劃的一樣。吳晨靜靜地在外觀察了一會兒,不禁感嘆關羽乃真英雄,怪不得胡班在看到關羽的樣子之後,選擇將計劃告知。吳晨帶着酒慢慢地走到屋門前,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之後,通報了姓名,在得到關羽的允許之後進入到了房間之中。

關羽見來人並不熟悉,所以簡單的詢問了幾句,確定了吳晨就是胡班之後,關羽也是頗感意外,隨後將隨身攜帶的胡華讓自己轉交的家書取出,遞到吳晨的手中。吳晨見到家書的那一刻,心中的壓力也驟減,因爲有了這份家書,自己可以順勢幫助關羽脫離眼前的困境,同時關羽對自己的懷疑也就不那麼強烈了。吳晨緩緩打開家書,仔細的閱讀起來。而關公見吳晨在看家書,自己也不急,坐下繼續看桌上的書籍。

吳晨雖然看起來像是認真的看家書,其實他不過是裝裝樣子,一方面是吳晨對於胡華這個人並沒有什麼概念,一封家書而已,也不會讓他有太多的感觸。而他之所以這樣做,爲的就是取得關羽信任的同時,考慮一下如何將事情的始末都告訴關羽,同時還要儘量的避免關公動怒,雖然吳晨並不是什麼大善人,但是如果能夠兵不血刃的解決問題,他自然是樂意的。

思考完之後,吳晨主動開口,先是表達了對關公的感激之情,然後再次讓關羽感受到自己的真誠和對他的崇拜,關羽對於胡班的疑心降低了很多,知道吳晨是受命給他送酒來的,就準備喝點酒解渴,吳晨乘此機會,將酒中摻有蒙汗藥以及王植準備設計陷害關羽的事情和盤托出。關公聽完吳晨的話自然是怒髮衝冠,“這賊人居然有這樣的陰謀!”起身提刀就準備將王植殺之而後快。

吳晨見狀趕緊上前攔住準備出門的關羽,勸解道:“將軍且慢,請問將軍此行何爲?是尋兄還是惹禍?若此行僅將軍單槍匹馬,憑藉着將軍的實力未嘗不可殺個痛快。可此時將軍護衛嫂夫人的任務重大,豈不應以二位嫂嫂的安全爲重?若此去殺得王植,便算了。若未殺此賊,豈不是徒增困擾?且曹將軍待將軍不薄,之前將軍殺掉數位曹軍將領已經有些過分了,這種事情並非君子所爲......”

吳晨一連串的問題,讓關羽緊握刀柄的手漸漸鬆開了。關羽本就不是魯莽之人,此刻聽得吳晨的一番勸告,憤怒之情也削減了幾分。靜靜思考,覺得吳晨的分析的確有道理,於是放棄了斬殺王植的念頭。

“今且放他一條生路,我只想安全通關。如果王植還有其他心思的話,定斬不饒。”關羽說道。

吳晨見關羽鬆了口,於是接着說了一番,自然是關於如何出關,如何離開的安排,當然吳晨也補充道,若王植不肯,則任由關羽發落。吳晨已經努力爲王植等人爭取到了活命的機會,如果王植自己不懂得進退,那也就休怪自己了。

一切計劃妥當,關羽親自去後院請人喚醒兩位兄嫂,之後將王植所設之計、應對之法等一一告知,兩位嫂嫂自然應允。然後收拾人馬按照吳晨所安排的路線,出了滎陽關。至於吳晨的事情,關羽知道吳晨有所安排,倒也未曾擔心。

再說王植,聽說吳晨將關羽一行人悉數放走,才後悔自己所託非人,欲召集人馬追關羽而去。可沒想到的是,吳晨卻直接出現在他面前,王植見吳晨如此大膽,便令手下將吳晨給綁了。

“聽我一言,再綁不遲。”吳晨從容地說道。於是吳晨將之前和關羽說的話,轉變了一些角色位置之後講給王植聽,吳晨相信,王植並不傻,自己如此待他已是不易。

誰知王植並非心胸寬闊之人,“將此賊拿下,等我活捉關羽之後再一併處置!”說完再次喝令手下將吳晨捆綁送監。雖然吳晨輕功了得,但他實在沒有料到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幾乎沒有掙扎就被捆了起來。然後王植點兵備馬,追着關羽的方向去了。

這樣的結果的確出乎吳晨所料,如果不是吳晨還受父親的庇佑,可能會被王植直接給砍了。在監獄內,吳晨苦思不得其解,爲何自己幫助王植留了一條性命,而對方不僅不知道感恩,反將自己收押起來。

多次的思考之後,終於讓他摸到了其中關鍵,正是因爲他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忠義,而他說服王植的說辭僅僅以生死論之。對於這個時代的古人而言,忠誠可是非常重要的品質之一,王植作爲曹操的部下,不忠於曹操實爲大忌,因此王植纔會完全聽不進自己的勸解。要知道捨生取義對於古人來說,也是一種值得尊敬的品德。

想明白其中關鍵之後,其他的事情也就沒那麼難理解了。此刻吳晨實在有些後悔,儘管來到這個世界一月有餘,但吳晨的思維方式還是停留在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在那個時代國家安定、統一,很多人對於忠誠沒有特別清晰的概念,而生死纔是最大的事情。正是由於這種觀念的差異,才讓吳晨有此一敗。可此時後悔已經無法改變結果了,吳晨只能感嘆自己還是太過自信了一些,考慮的並不周全,如果當時跟着關羽一起離開,或許自己也不會有如此遭遇,雖然無法救得王植的性命,但是保存自己還是沒問題的。而此情此景,吳晨也只是待宰的羔羊。

“唉!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想到自己的結局,吳晨不僅感嘆道。

若知吳晨生死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四章 吳晨十勝說衆將 屢設伏兵待曹仁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十九章 忠君愛民慟敵將 時不我待搶先機第八章 一進一出復歸來 驚魂未定險象生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第二十三章 駐守長沙護新野 遊說吳晨反遭諷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十一章 助劉備誤會叢生 見皇叔禮遇有加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第四十一章 身在荊襄系玄德 智鬥蔡氏第一遭第四十九章 孔明汝南部兵陣 蔡氏隕落荊襄變第四十五章 危急存亡憶孔明 不臣之心素有之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十章 新兒歸宅樂亦悲 隻言片語破真身第二十二章 劉皇叔再次落淚 識英雄出謀劃策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十五章 仰名將威風入長沙 聞敵軍強勁不善與第四十二章 蔡氏兄弟赴長沙 荊襄東吳起波瀾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四十五章 危急存亡憶孔明 不臣之心素有之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三十四章 吳晨十勝說衆將 屢設伏兵待曹仁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許昌 雲長趁亂入城來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十四章 一朝崛起惹衆怒 不明就裡赴宴來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許昌 雲長趁亂入城來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二十五章 暗藏殺機伏案前 詩詞配酒尋良機第二十一章 助劉備誤會叢生 見皇叔禮遇有加第四十五章 危急存亡憶孔明 不臣之心素有之第五十章 子龍穎水擊徐晃 孟德回營約三日第二十五章 暗藏殺機伏案前 詩詞配酒尋良機第二十章 太史慈去而復返 東吳軍再生他意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二十八章 欲襲曹軍備軍馬 求賢若渴尋臥龍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二十一章 助劉備誤會叢生 見皇叔禮遇有加第四十七章 抽絲剝繭現端倪 一波剛平一波起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二十六章 借古震今顯才名 剛甩羣狼復見虎第二十三章 駐守長沙護新野 遊說吳晨反遭諷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二十四章 一朝崛起惹衆怒 不明就裡赴宴來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四章 厚恩得報燕雀志 誰料他鄉遇奸雄第十章 新兒歸宅樂亦悲 隻言片語破真身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敗穎水 張文遠點兵劫囚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
第三十四章 吳晨十勝說衆將 屢設伏兵待曹仁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十九章 忠君愛民慟敵將 時不我待搶先機第八章 一進一出復歸來 驚魂未定險象生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第二十三章 駐守長沙護新野 遊說吳晨反遭諷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十一章 助劉備誤會叢生 見皇叔禮遇有加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第四十一章 身在荊襄系玄德 智鬥蔡氏第一遭第四十九章 孔明汝南部兵陣 蔡氏隕落荊襄變第四十五章 危急存亡憶孔明 不臣之心素有之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十章 新兒歸宅樂亦悲 隻言片語破真身第二十二章 劉皇叔再次落淚 識英雄出謀劃策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十五章 仰名將威風入長沙 聞敵軍強勁不善與第四十二章 蔡氏兄弟赴長沙 荊襄東吳起波瀾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四十五章 危急存亡憶孔明 不臣之心素有之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三十四章 吳晨十勝說衆將 屢設伏兵待曹仁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許昌 雲長趁亂入城來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十四章 一朝崛起惹衆怒 不明就裡赴宴來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許昌 雲長趁亂入城來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二十五章 暗藏殺機伏案前 詩詞配酒尋良機第二十一章 助劉備誤會叢生 見皇叔禮遇有加第四十五章 危急存亡憶孔明 不臣之心素有之第五十章 子龍穎水擊徐晃 孟德回營約三日第二十五章 暗藏殺機伏案前 詩詞配酒尋良機第二十章 太史慈去而復返 東吳軍再生他意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二十八章 欲襲曹軍備軍馬 求賢若渴尋臥龍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二十一章 助劉備誤會叢生 見皇叔禮遇有加第四十七章 抽絲剝繭現端倪 一波剛平一波起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二十六章 借古震今顯才名 剛甩羣狼復見虎第二十三章 駐守長沙護新野 遊說吳晨反遭諷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二十四章 一朝崛起惹衆怒 不明就裡赴宴來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四章 厚恩得報燕雀志 誰料他鄉遇奸雄第十章 新兒歸宅樂亦悲 隻言片語破真身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敗穎水 張文遠點兵劫囚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