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

話說吳晨在臥龍崗逗留三日,與諸葛亮一起討論了很多的事情,而兩人都有些意猶未盡的意味,但是吳晨畢竟身兼重任,不得不含恨離開繼續發展荊州的勢力,而劉備在知道諸葛亮的事情之後,抽身前來,卻沒有遇到諸葛亮本人,因此也只能悻悻離開。不過,劉備此時並不在意諸葛亮之事,因爲衆諸侯在吳晨、劉備的聯合之下,已經準備好了發起進攻曹操的戰事,大戰一觸即發,各路諸侯約定好了出兵之日,摩拳擦掌,欲與曹操一較高低。

曹操本人此時身在河北之地,正在爲剿滅袁氏而發愁,突然聽到探馬來報,說是西涼馬騰,起精兵五萬來犯,已過秦川,直指河西地區,一路守將不能抵擋;漢中張魯集結三萬精兵犯境,出武關,奔關中地區而來;劉備自領荊襄兵馬五萬,暫時駐紮在新野,意圖進攻許昌;其他各路諸侯雖是觀望態度,但也有兵馬行動的痕跡,看來許多諸侯都有聯合的意思。還沒等曹操徹底瞭解這邊情況,又有探馬來報,說是袁氏子弟袁譚、袁商雙方罷兵,聯合在了一起,並集結重兵二十萬,屯於鄴城,欲與曹操一決雌雄。聽完這邊的情況,曹操不禁有些頭疼,而這還沒完,因爲又有探馬來報,說是北海、徐州亦有降將復叛,合兵一處,人數約有三五萬人。

曹操此時已經有些站不住了,自官渡之戰後,曹軍的實力的確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而曹操也正是藉助着這股勁頭,越過黃河來攻擊袁氏集團,而前一段時間袁氏兄弟反目,相互之間矛盾已經顯現,雙方出兵自相殘殺,而曹操自然坐享其成,本想着等袁氏兄弟爭鬥一番之後,自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一舉攻破鄴城,再去幽州、冀州之地,如此一來北方的戰事就算差不多了。

連年的征戰讓曹操集團的軍士其實很是疲憊,若不是袁氏集團兵敗之後留下不少的輜重供曹軍使用,或許曹操根本不足以支撐到現在。隨着收繳的河北兵士越來越多,曹軍的消耗也越來越大,但是曹操並不敢貿然地將這些收繳的河北兵士送回許昌,因爲許昌是他的大本營,若是將這些降軍大批量送回許昌,則許昌有可能出現危機,這也導致了曹操在前線的消耗很大。而爲了之後的戰鬥勝利,曹操纔給了袁氏一些喘息之機,一方面可以利用袁氏子弟之間的矛盾,自己不費一兵一族就可以解決對這兩波勢力,而另一方面曹操也需要減輕一下後勤補給的壓力,畢竟此地距離許昌很遠,而運送糧食的難度已經超過了曹操的預想。

可曹操是在沒有想到,對手居然就在這樣的時機動手。馬騰,遠在涼州之地,擁兵自重以有時日,一直以來馬騰、韓遂都是曹操心中的威脅之一,但是因爲西涼地處偏遠,曹操短時間內無法顧及,再加上馬騰與韓遂之間並不和睦,致使涼州之事並不急於一時,因此才並未對涼州動手;張魯自搶下漢中之後,便不斷加強當地的防禦,漢中四面險峻,又是易守難攻之地,曹操雖有心攻取漢中,但有西川劉璋制衡,曹操並不覺得張魯有此野心,因此也並未對張魯有所提防;至於荊襄劉表,曹操早有染指之意,但北方戰事未平,曹操無暇多顧,且劉表保境安民之輩,沒有什麼雄才大略,雖然劉備後來加入,但並未得到劉表信任,因此曹操雖有所防範,但並未太放在心上。若是這幾路諸侯單股來犯,曹操根本不需要擔心,只需要從中挑撥就可以讓戰事迎忍而解,可是此時偏偏不是某一路諸侯作亂,而是聯合行動,導致曹操有些捉襟見肘。

更何況原本寄希望兄弟相殘的袁氏一族,居然在這個時間化解了矛盾,合兵一處,曹操想要對付袁氏一族就需要花費不少的精力,又如何抽身對抗其他幾路諸侯呢。至於北海、徐州等地的叛亂,卻是曹操最不擔心的,畢竟哪裡也有自己的守將,抵擋些時日也是沒有問題的,只要自己能夠拿下袁氏一族,那麼叛軍自然不戰而散。

“劉備、馬騰、張魯!欺我太甚!”曹操怒吼道。此時曹操囤積在河北的兵力的確有二三十萬,如果僅僅從數字上來看的話,實力明顯要強過各路諸侯的聯合,只要分兵得當,不愁不能化解眼前的危機。可是實際上,這二三十萬的兵力中,有真實戰鬥力的根本超不過十萬,而這些纔是自己可以依賴和相信的力量,那些降軍叛將有曹操壓陣或許還能夠起到作用,若是沒有曹操的壓制,反而有可能成爲內亂的根源。

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曹操面對如此窘境,也知道沒有那麼容易應付,度過最初的憤怒之後,曹操漸漸地冷靜了下來,他很清楚,各路諸侯都是爲了利益而來,而自己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當今天子,而劉備、馬騰等人,正是憑藉着當初漢獻帝的密詔纔有了起兵的藉口。冷靜下來的曹操,先是讓人送信至許昌,詢問荀彧的想法,然後又將衆謀士、武將都請到帳中,準備商議一下如何應付眼前的局面。

衆人落座之後,曹操命人再次將探馬的消息告訴大家,並傳令不可將消息散佈出去,若是在軍營中看到有人議論此時,立斬不赦。衆人聽完探馬的消息之後,各個眉頭緊鎖,一時間軍帳中非常安靜,甚至每一個人的呼吸聲都能聽到。

曹操看到大家都不言語,便出聲詢問道:“今事危機,衆將有和間接,可退這數萬兵馬?”

問完之後,依舊沒有人說話,曹操不禁有些生氣,於是又問了一遍,可是帳中衆人依舊不說話,曹操不禁勃然大怒,“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諸公今日樣貌,何其醜陋,不若各自散去,生死由命吧!”曹操實在是生氣,說話也有些狠,嚇得帳中之人,各個噤若寒蟬。

而其中最爲淡定的人莫過於郭嘉了,郭嘉一直都是曹操最爲信賴的謀士之一,自然也爲曹操立過不少功勞,而這一次郭嘉聽到消息之後也是十分震驚,思慮良久之後,心中倒是有了一些想法,只是並不能完全解決眼前的困境,不過見到曹操如此生氣,也不敢在藏着掖着了,“愚意諸事中,當有輕重之分,而徐州、北海之亂最輕,袁氏之合,不過困獸猶鬥,亦不足慮;馬騰、張魯雖久望中遠之地,但鄉野之徒,無掀風起浪之能,只是這荊襄劉備,最爲重要,需着重看待。”

曹操聽到郭嘉開口了,心中的怒氣也稍稍緩解了一些,“奉孝之言,甚合我意。願聽詳文。”

郭嘉站起身來,對着帳中的衆人說道:“北海、徐州之地,本屬將軍,而今日之叛非意料之外也,僅乘機而爲,若遣一將,附萬餘士卒,率守城之師,不降則攻之,則徐州、北海之危,可解。”

衆人聽完,都點了點頭,覺得郭嘉說的沒有問題。

郭嘉見衆人並不異議,就繼續說道:“袁氏一族,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今雖已去其銳,但兵將之廣、糧草之盛,不可輕與,派名將領兵三萬,雜於河北之兵,退守河堤之處以鎮之,袁氏雖衆,亦不敢越河而擊。再送一名仕入鄴城,說其一,可使二袁離心離得,則聯合之勢,不攻自破。待將軍得勝之日,復收失地,指日可待也。愚今之意,袁氏之危不可急也。”

“奉孝之言,果如穿牆透骨之釘!”曹操聽完不禁讚賞道。

看到衆人此時又沒有插話,郭嘉就繼續說了下去:“西涼孤寒之地,屢犯關中之地,何圖?糧也。關中之地,沃野千里,百姓豐足,易守難攻之地,若將軍說馬騰以關中之利,並以糧給之,則馬騰之心未可知也,復傳信與張魯,而漢中之兵歸營而不復出,將軍是否可握漁翁之利乎?”

郭嘉說的話雖然不多,但是短短的幾句話就將河北、西涼、漢中等地的危機一一化解,衆人無不點頭稱讚,而曹操聽完郭嘉的分析之後,臉上也漸漸地露出了笑容,若是真的如郭嘉所想這樣,幾路諸侯的危機的確能夠化解掉,而曹操甚至可以說都沒有什麼損失,雖然如此安排會進一步拖緩統一北方的步伐,但是這也是情急之下最好的選擇。而且曹操很清楚,郭嘉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考慮到曹軍的現狀,而如此安排之下,曹軍的消耗本來就已經降到了最低,而且可以充分的利用這段時間整頓軍力,將河北歸降的士兵進行整合,從而提升整體軍隊的戰鬥力,更何況曹操還能夠完善自己的補給線,爲攻打袁氏一族做好充足的準備,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這每一處的危機都被郭嘉三言兩句給解決了,但是唯獨最重要的荊襄之兵郭嘉沒有提及,因此衆人還在期待郭嘉對此有何高見。

欲知郭嘉將如何化解荊襄之危,且看下文分解。

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四十七章 抽絲剝繭現端倪 一波剛平一波起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敗穎水 張文遠點兵劫囚第二十一章 助劉備誤會叢生 見皇叔禮遇有加第五十章 子龍穎水擊徐晃 孟德回營約三日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二十四章 一朝崛起惹衆怒 不明就裡赴宴來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二十八章 欲襲曹軍備軍馬 求賢若渴尋臥龍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十九章 忠君愛民慟敵將 時不我待搶先機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三十四章 吳晨十勝說衆將 屢設伏兵待曹仁第二十四章 一朝崛起惹衆怒 不明就裡赴宴來第二十八章 欲襲曹軍備軍馬 求賢若渴尋臥龍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五十章 子龍穎水擊徐晃 孟德回營約三日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七章 將計就計驚魂夜 不離不棄迎轉機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二十九章 初入隆中遇諸葛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許昌 雲長趁亂入城來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二十章 太史慈去而復返 東吳軍再生他意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二十二章 劉皇叔再次落淚 識英雄出謀劃策第七章 將計就計驚魂夜 不離不棄迎轉機第九章 肌膚之親藏身處 撥雲見日好運來第七章 將計就計驚魂夜 不離不棄迎轉機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四十一章 身在荊襄系玄德 智鬥蔡氏第一遭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九章 肌膚之親藏身處 撥雲見日好運來第四十一章 身在荊襄系玄德 智鬥蔡氏第一遭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二十二章 劉皇叔再次落淚 識英雄出謀劃策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五十章 子龍穎水擊徐晃 孟德回營約三日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六章 不聞天下萌新志 怒闖香閨禍患生第八章 一進一出復歸來 驚魂未定險象生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四十九章 孔明汝南部兵陣 蔡氏隕落荊襄變第二十九章 初入隆中遇諸葛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四十一章 身在荊襄系玄德 智鬥蔡氏第一遭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第四章 厚恩得報燕雀志 誰料他鄉遇奸雄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三十四章 吳晨十勝說衆將 屢設伏兵待曹仁第八章 一進一出復歸來 驚魂未定險象生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第四十九章 孔明汝南部兵陣 蔡氏隕落荊襄變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三十八章 許昌城破獻帝驚 雲長受困望兄來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十五章 仰名將威風入長沙 聞敵軍強勁不善與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
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四十七章 抽絲剝繭現端倪 一波剛平一波起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累敗穎水 張文遠點兵劫囚第二十一章 助劉備誤會叢生 見皇叔禮遇有加第五十章 子龍穎水擊徐晃 孟德回營約三日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二十四章 一朝崛起惹衆怒 不明就裡赴宴來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二十八章 欲襲曹軍備軍馬 求賢若渴尋臥龍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十九章 忠君愛民慟敵將 時不我待搶先機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三十四章 吳晨十勝說衆將 屢設伏兵待曹仁第二十四章 一朝崛起惹衆怒 不明就裡赴宴來第二十八章 欲襲曹軍備軍馬 求賢若渴尋臥龍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五十章 子龍穎水擊徐晃 孟德回營約三日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七章 將計就計驚魂夜 不離不棄迎轉機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二十九章 初入隆中遇諸葛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許昌 雲長趁亂入城來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二十章 太史慈去而復返 東吳軍再生他意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二十二章 劉皇叔再次落淚 識英雄出謀劃策第七章 將計就計驚魂夜 不離不棄迎轉機第九章 肌膚之親藏身處 撥雲見日好運來第七章 將計就計驚魂夜 不離不棄迎轉機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二章 心心念念迎武侯 百般心思爲謀生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四十一章 身在荊襄系玄德 智鬥蔡氏第一遭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九章 肌膚之親藏身處 撥雲見日好運來第四十一章 身在荊襄系玄德 智鬥蔡氏第一遭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二十二章 劉皇叔再次落淚 識英雄出謀劃策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五十章 子龍穎水擊徐晃 孟德回營約三日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六章 不聞天下萌新志 怒闖香閨禍患生第八章 一進一出復歸來 驚魂未定險象生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四十九章 孔明汝南部兵陣 蔡氏隕落荊襄變第二十九章 初入隆中遇諸葛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四十一章 身在荊襄系玄德 智鬥蔡氏第一遭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第四章 厚恩得報燕雀志 誰料他鄉遇奸雄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三十四章 吳晨十勝說衆將 屢設伏兵待曹仁第八章 一進一出復歸來 驚魂未定險象生第三十二章 孟德驚聞諸侯起 奉孝妙計定軍心第四十九章 孔明汝南部兵陣 蔡氏隕落荊襄變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三十八章 許昌城破獻帝驚 雲長受困望兄來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十五章 仰名將威風入長沙 聞敵軍強勁不善與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