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攻破薊縣

?鄧艾雙目緊緊注視着城牆上的袁軍,說道:“我等之所以輕鬆繞過長城,乃是因爲袁軍沒有絲毫防備。”

“假如那個時候鬆懈下來,待袁軍回過神來,就可以利用長城一線,派遣少量兵力輕鬆牽制我等。”

“而且,只有圍攻薊縣,才能讓逢紀領兵回援。”

卻說逢紀得知鄧艾領兵圍困薊縣,擔心幽州首府有失,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將班氏城內四千士卒帶走。

不僅如此,沿途之中,逢紀還在各個縣城之內徵調兵馬,還沒有抵達薊縣,逢紀麾下就已經聚集了一萬之衆。

“阿艾,軍中攜帶的糧草都已經消耗殆盡!”

趙煌來到鄧艾身旁,有些擔憂的說道。

鄧艾眉頭微微皺起,道:“附近村落是否全都劫掠一空?”

趙煌有些無奈的說道:“賊將使用堅壁清野之計,村落之內百姓大多都被遷入城中,田地裡面的莊稼,還沒有成熟。”

“我們也想過去攻打小縣城獲得補給,奈何缺乏攻城器械,各個縣城都是城門緊閉,又有百姓幫助守城,很難攻破城池。”

袁氏統治幽州很多年,在百姓之中也有不少威望,而且官府強制下達命令,百姓們也只得幫助守城。

饒是如此,鄧艾所率領的這一支騎兵,也很難攻下一座城池。

孤軍深入,向來都是兵家大忌,稍有不慎都會全軍覆沒。

故此,當逢紀得知鄧艾,率領騎兵殺入幽州腹地的消息以後,纔沒有太過驚慌。

只要給逢紀一點時間,逢紀有絕對自信,可以將這支兵馬全殲在幽州境內。

鄧艾聞言,皺眉不語。

湯陳卻是目露兇光,道:“阿艾,我等索性將田地裡的莊稼,一把火全都燒掉,讓幽州境內今年顆粒無收!”

鄧艾卻是搖了搖頭,道:“這些莊稼,早晚都會歸屬於主公,燒掉豈不可惜?”

“既然沒有了糧食,那麼就傳我軍令,殺掉一部分戰馬,然後派遣士卒進山捕獵!”

“不可如此!”

趙煌、湯陳同一時間出聲阻止,他們一直都是騎兵統領,知道騎兵對於戰馬的感情十分深厚。

若是貿然讓騎兵斬殺戰馬,他們肯定不願意。

最爲重要的是,衆人現在孤軍深入,而且袁軍騎兵都被帶入了關中,現在哪怕衆人遭遇敵軍不敵,也能夠輕易撤退。

可是如果戰馬被殺,那些沒有了戰馬的士卒,就會失去了機動能力。

一旦戰事有變,這些士卒必死無疑。

鄧艾卻是堅定地說道:“照我說的辦,殺馬就食,可至少要留下兩千匹精壯戰馬。”

湯陳還要再說什麼,卻被趙煌攔住了。

他們雖然一直稱呼鄧艾小名,也是因爲兩人乃是老資歷,年齡又比鄧艾大上許多。

可是在臨走之前,陳旭、趙雲卻再三叮囑兩人,凡事都要聽從鄧艾命令,不可倚老賣老。

而且趙煌也知道,鄧艾不是那種不知輕重之人,在繞道塞外的這段時間,他對鄧艾表現也十分滿意。

鄧艾完全沒有因爲自己身爲主帥,就隨意指手畫腳,反而凡事都要諮詢趙煌、湯陳的意見。

畢竟對於塞外地形,鄧艾並不十分了解,將事情交給兩人,也能盡最大力量,保留麾下士卒的實力。

只不過,大軍進入幽州境內以後,鄧艾就開始獨斷專橫起來,發出的命令也每每出人意料。

直到此時,趙煌才豁然驚醒,鄧艾纔是這支軍隊的統帥。

“遵命!”

拉了湯陳一眼,趙煌最終還是領命而去,開始下令殺馬就食。

卻說逢紀領兵趕向薊縣,一路之上徵調各個郡縣士卒,麾下兵馬越來越多,很快就抵達了廣陽。

“先生,先生,關中騎兵缺糧,那鄧艾殺馬就食,軍中怨聲載道,一萬騎兵戰鬥力十不存一。”

一個斥候來到逢紀身旁,臉上滿是喜色。

逢紀猛然站起身來,說道:“消息準確?”

斥候小雞啄米般點了點頭,說道:“消息絕對準確!”

逢紀聞言不由大喜過望,道:“區區一個毛頭小子,又怎會領兵打仗,我這就領兵殺將過去,與廣陽郡前後夾擊,一舉消滅這一萬關中軍。”

在逢紀看來,少了戰馬的騎兵,就好像沒有了利爪的猛虎,再也不足爲懼。

最爲重要的是,逢紀覺得鄧艾太過年輕,不可能像趙雲那些名將一般,有着非凡的才能,可以在絕境中仍舊讓士卒保持戰鬥力。

如此一來,長途奔襲、孤軍深入而又缺糧、缺馬的一萬關中軍,將會完全成爲待宰的羔羊。

逢紀心中有了計較,當即率領大軍朝着薊縣趕去。

關中軍營寨之內,鄧艾站在校場中央,督促士卒們訓練武藝,練習陣法。

“將軍,逢紀已經率領一萬大軍,朝着薊縣殺奔而來,若是和薊縣守軍裡應外合,我軍危矣!”

現在的騎兵,只剩餘不到三千戰馬,其餘戰馬都被宰殺殆盡。

在此期間,趙煌也曾經向鄧艾勸諫,希望能夠捨棄薊縣,而後率領騎兵在幽州境內,和幽州守軍打游擊戰。

只不過,鄧艾卻是不聽勸諫,始終一意孤行,幾乎將戰馬宰殺殆盡。

聽到逢紀領兵而來,鄧艾不驚反喜,笑着對趙煌說道:“逢紀若是不來,我還對薊縣毫無辦法。”

“逢紀一來,城破就在當前。”

隨後,鄧艾讓人將湯陳也叫了過來,鄧艾、趙煌、湯陳三人密議許久。

廣陽縣城距離薊縣不遠,逢紀領軍疾行,很快就進入了薊縣境地。

“轟隆隆!”

忽然之間,逢紀感覺大地好像在顫抖,當即臉色一變,喝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個袁將說道:“將軍,好像是騎兵。”

逢紀聞言臉色大變,道:“不是說賊軍缺糧,戰馬幾乎被斬殺殆盡麼,爲何還有騎兵?”

“踏踏踏!”

遠處傳來一道黑線,遙遙望去有兩千多騎兵奔騰而來,無所畏懼的朝着逢紀這支兵馬殺來。

袁將見此情形,急忙大聲吼道:“先生速速下令列陣吧,不然讓騎兵衝突陣中,哪怕我方兵力是賊軍數倍,也必敗無疑!”

逢紀回過神來,急忙大聲吼道:“列陣,列陣,列陣!”

卻說廣陽郡太守,聽聞逢紀將要領兵過來,當即大喜過望。

忽然之間,一個斥候急匆匆跑了過來,道:“使君,鄧艾盡起大軍,前去伏擊援軍!”

廣陽郡太守聞言大驚,霍然起身,道:“傳我軍令,大軍出城,迎接援軍!”

廣陽太守也並非庸才,親自率領大軍離開之前,還讓副將緊守城池,不得有誤。

卻說廣陽太守領兵三千出城,往西行駛十幾裡地,來到了一條狹窄的小道里面,忽然聽得梆子聲響,一陣陣箭雨傾瀉而下,喊殺震天。

“不好,中了埋伏,速速撤退!”

然而,廣陽太守剛剛喊出話來,就被湯陳一箭射中咽喉,倒地不起。

隨後湯陳率領五千士卒殺將下來,將袁軍殺得鬼哭狼嚎,不少袁軍士卒跪地投降。

由於戰場距離城池不遠,薊縣守城副將也聽到了喊殺聲,想要領兵前去救援,卻又擔心薊縣有失,不敢貿然出兵。

“開城門,快開城門。”

就在此時,將近一千衣衫襤褸的袁軍,朝着薊縣奔來,臉上都只帶着血污,隔着很遠就大聲吼叫着。

在他們身後,灰塵遮天蔽日,喊殺之聲震天。

守城副將看到這幅情形,當即心中大驚,卻又擔心這些人乃是詐城,心中猶豫要不要開城門。

“使君都戰死了,快開城門吧,不然我們都要死!”

就在守城副將猶豫的時候,城下傳來一陣哭喊聲,副將舉目望去,才發現這些士卒,還帶着廣陽太守的屍體。

“使君!”

見廣陽太守被殺,副將身爲廣陽太守下屬,自然是目眥欲裂,大聲吼叫。

他遙望關中追兵越來越近,大聲吼道:“速開城門,迎接使君屍首入城!”

“嘎吱!嘎吱!嘎吱!”

城門被打開,衣衫襤褸的袁軍潰兵,很快蜂擁衝入城內,守城副將正準備下令關閉城門,那些士卒忽然暴起殺人,將城門奪了過去。

“趙煌在此,賊人中了吾計矣,現在投降尚且不遲!”

趙煌撕破僞裝,一槍刺死一個袁軍,大聲怒吼着。

其餘跟隨趙煌詐城的士卒,也都齊聲吶喊,殺氣騰騰。

守城副將見狀,當即目眥欲裂,拔劍在手吼道:“吾生爲袁家人,死爲袁家鬼,又豈能投降你這馬匪?”

趙煌聞言大怒,喝令士卒殺入城中。

沒過多久,湯陳也率領數千兵卒,進入城內與袁軍廝殺在一起。

城中守軍本就不多,廣漢太守帶走的三千士卒傷亡殆盡,城內兵馬更是沒有了多少,民夫雖然不少,卻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

數千關中士卒,帶着戰馬被殺的怨恨,進入城中宛若虎入羊羣,很快就把袁軍斬殺大半。

又有一些袁軍,因爲懼怕死亡跪地投降,幽州首府薊縣,很快就被趙煌、湯陳奪下。

“兄長,這廝如何處置?”

湯陳渾身血污,押着薊縣副將來到趙煌身旁。

趙煌喝道:“你可願降!”

那員副將虎目圓瞪,喝罵道:“忠臣不事二主,某誓死不降,要殺要刮悉聽尊便!”

湯陳聞言大怒,就要上前將此人斬殺,卻被趙煌攔下。

“此人暫且關起來,待阿艾迴來再處置不遲。”

第339章 船毀第59章 殤第17章 殺人第617章 讒言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274章 安心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61章 救人第481章 春耕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220章 徐晃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360章 鬥將第558章 法正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230章 郭嘉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364章 赦令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161章 斬赤龍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97章 清河絕唱第309章 劉備第816章 天子崩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547章 渡河第176章 困境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412章 獻策第260章 分歧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516章 再審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99章 復奪廣宗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240章 被圍第88章 矛盾論第960章 登岸第867章 美人殤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3章 離間第659章 誣陷第508章 出巡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350章 怒第568章 生死鬥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22章 不允盜請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262章 中計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360章 鬥將第110章 議事第51章 欲擒故縱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486章 授課第320章 破公孫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496章 家宴第984章 楊樹下第696章 輓歌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477章 反目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11章 訛詐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88章 矛盾論第219章 白波軍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38章 虛張聲勢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171章 子龍鋒芒
第339章 船毀第59章 殤第17章 殺人第617章 讒言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274章 安心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61章 救人第481章 春耕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220章 徐晃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360章 鬥將第558章 法正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230章 郭嘉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364章 赦令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161章 斬赤龍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97章 清河絕唱第309章 劉備第816章 天子崩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547章 渡河第176章 困境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412章 獻策第260章 分歧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516章 再審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99章 復奪廣宗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240章 被圍第88章 矛盾論第960章 登岸第867章 美人殤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3章 離間第659章 誣陷第508章 出巡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350章 怒第568章 生死鬥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22章 不允盜請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262章 中計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360章 鬥將第110章 議事第51章 欲擒故縱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486章 授課第320章 破公孫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496章 家宴第984章 楊樹下第696章 輓歌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477章 反目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11章 訛詐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88章 矛盾論第219章 白波軍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38章 虛張聲勢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171章 子龍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