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渡河

陳留郡的官道之上,河北大將淳于瓊帶領一萬人馬,不緊不慢的往南方趕去。

本來接到了高幹的求援書信,留守冀州的逢紀就一面上書,將戰況星夜兼程報往袁紹處;一面與留守城中的冀州文武,商議退劉之策。

淳于瓊乃是河北大將,在整個袁紹陣營之中頗有威望,他的名聲甚至不在張郃、高覽之下。

張郃、高覽出名,一面因爲兩人乃河北本地人氏,袁紹想要控制河北,就要提拔重用他們。

另一方面,卻是因爲兩人的確有真才實學,故此才能闖下諾大的名聲。

然而淳于瓊其人,他卻是最早跟隨袁紹的將領,並且與袁紹的私下關係極其要好。故此,他不僅深得袁紹器重,還被袁紹委以重任。

袁紹重用淳于瓊,倒也並不僅僅因爲此人跟隨他早,更重要的原因卻是,淳于瓊年少之時便非常有名望。

而且此人的家世亦是十分顯赫,他曾經在漢靈帝時期,就與蹇碩、袁紹、鮑鴻、曹操、趙融、馮芳、夏牟等人,併爲西園八校尉之一。

漢靈帝當時設置西涼八校,能夠擔任校尉之職的都不是簡單人物,除卻蹇碩乃是漢靈帝親近的宦官以外,其他人幾乎都有着顯赫的背景。

當初的淳于瓊能與曹操、袁紹並列,又豈會是簡單的人物

袁紹其人最好虛名,對於那些有名望的世家子弟,自然是再三拉攏。再加上淳于瓊很早就跟隨在他身旁,一直不離不棄,故此袁紹才如此器重淳于瓊。

哪怕淳于瓊的才能無法與張郃、高覽相提並論,他在河北的地位,卻仍舊不再這兩人之下。

甚至於,論起袁紹的寵幸程度,張郃、高覽還遠遠比不上淳于瓊。

作爲河北屈指可數的大將,淳于瓊得知劉備進犯陳留以後,頓時要求領兵前去支援陳留。

由於淳于瓊乃是潁川人氏,故此他與郭圖等人走得很近。在加上逢紀現在與郭圖等人,尚未交惡,故此也並沒有駁了他的面子。

與冀州文武商議過後,逢紀就讓淳于瓊帶着冀州的幾員大將,星夜兼程往陳留趕去。

本來救急如救火,淳于瓊一直催促士卒們趕快南下,只不過後來高幹派人傳來書信,說自己數次大敗劉備,而且還讓劉備中箭昏迷。

淳于瓊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就覺得陳留之危已經微不足道了,這才放緩了行軍速度。

趙叡拍馬來到淳于瓊面前,說道:“將軍,再往前面行軍一里的路程,就可以抵達惠濟河了。過了惠濟河,就會進入陳留境內。”

趙叡所說的陳留境內,指的是陳留縣城境內,而不是陳留郡境內,陳留郡的治所就是陳留縣城。

淳于瓊看了看天色,說道:“真奇怪,好幾日都沒有接到陳留的戰報了,不會出什麼問題吧”

說到這裡,淳于瓊忽然緊張了起來。若是因爲他放慢了行軍速度,而導致陳留失守的話,那麼他的罪責可就很大了。

他剛剛想到這裡,忽然看到前面有一騎奔了過來。淳于瓊兩旁的親衛急忙立馬橫槍,厲聲喝道:“來者止步”

那一騎聽到喝聲,急忙滾鞍下馬,焦急地問道:“敢問前面可是淳于將軍”

淳于瓊看到此人的穿着以及慌張的樣子,當即感到大事不好,急忙問道:“某家正是淳于瓊,你可是陳留之中的守軍”

那人說道:“小人正是陳留守軍,前番高幹將軍誤中了賊軍奸計,前去劫營反被埋伏,被劉軍亂箭射死。”

“好在高柔將軍早有防備,這才帶着剩餘的兵卒,以及豪強私兵死守城池。”

那個士卒後面的一番話,卻讓淳于瓊大驚失色。

據那個報信的士卒所說:以前劉軍將四個城門全都死死圍住,高柔屢次三番派人突圍出城求援,都沒有成功。

後來劉備見久攻不下,這才使用了圍三缺一的計策,撤掉北門的守軍,集中兵力攻打其餘三門。

經過高幹兵敗一事,陳留城中兵力本來就捉襟見肘。以前劉軍圍住四門,士卒們突圍不得這才奮力死戰,守住了陳留。

如今北門劉軍撤走,城中守軍頓時再無心思守城,都想要棄城而逃。高柔再三保證,援軍很快就會到來,並且斬殺了幾個想要逃跑的士卒,這才暫時穩定了局勢。

北門的劉軍剛剛撤退,高柔就派遣此人前來向淳于瓊求援。

那個穿着袁軍衣甲的士卒,焦急地說道:“淳于將軍,如今陳留旦夕之間便可能城破,還請將軍儘快率軍趕去支援。”

淳于瓊話只聽到一般當即心憂無比,此時他恨不能現在就到達城中。

因爲他的拖延高幹已經戰死,若是再失了陳留,哪怕袁紹再如何看重他,淳于瓊也會遭受軍法處置。

想到了那種後果,淳于瓊不禁有些毛骨悚然,他大聲喝道:“全軍加速,迅速趕往陳留”

淳于瓊帶着兵馬往陳留趕去,來到了惠濟河北岸。

他看着大河之上的吊橋早已被砍斷,當即憂慮的說到:“沒有吊橋,兵馬如何過河”

那個前來報信的士卒說道:“劉軍爲了阻攔將軍前去救援陳留,這才故意砍斷吊橋。只不過今年雨水不多,惠濟河的河水並不太深,小人就是直接縱馬從河中走了過來。”

淳于瓊聞言大喜過望,說道:“那好,我這就帶領軍士們渡河。”

趙叡急忙阻止道:“如今正值夏天,河水應該暴漲纔對,現在河水這麼淺,恐怕有詐啊。”

淳于瓊心中一驚,就縱馬來到了河畔。

他仔細看了一下河邊的土壤,這才說道:“趙將軍休要疑惑,你看河畔的土壤都十分乾燥,看來河水很久沒有淹沒過上來了。”

趙叡看了一下,這才放下心來。

若河水剛剛被截斷,縱然水變得很淺,兩旁的河畔仍舊會是淤泥密佈。如今河畔的土質乾燥,也就代表這條河很久沒有漲水了。

饒是如此,趙叡仍舊建議大軍分段渡河,並且讓提前過河的士卒排成整齊方陣,預防劉軍半渡而擊之。

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508章 出巡第412章 獻策第61章 救人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205章 罷兵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49章 援兵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621章 設伏第600章 魯肅(上)第353章 烏龍第254章 詐死第163章 洞房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52章 暗鬥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170章 比武第677章 拒絕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272章 少年第291章 戰鼓響第23章 擊賊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28章 返鄉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486章 授課第797章 入涼州第233章 斬將第821章 諸葛亮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620章 追與逃第625章 殤第494章 關平第97章 清河絕唱第288章 欲殺人第18章 神勇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90章 中意第18章 神勇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478章 韓遂死第853章 陳駿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1006章 家宴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193章 心思第85章 張角第1007章 託孤第821章 諸葛亮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322章 饑荒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242章 出塞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524章 簡雍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265章 驚變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811章 滅族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689章 中伏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67章 殺羌令第20章 重逢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29章 薦文昭第8章 典韋第892章 陷陣營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461章 議事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696章 輓歌
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508章 出巡第412章 獻策第61章 救人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205章 罷兵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49章 援兵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621章 設伏第600章 魯肅(上)第353章 烏龍第254章 詐死第163章 洞房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52章 暗鬥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170章 比武第677章 拒絕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272章 少年第291章 戰鼓響第23章 擊賊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28章 返鄉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486章 授課第797章 入涼州第233章 斬將第821章 諸葛亮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620章 追與逃第625章 殤第494章 關平第97章 清河絕唱第288章 欲殺人第18章 神勇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90章 中意第18章 神勇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478章 韓遂死第853章 陳駿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1006章 家宴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193章 心思第85章 張角第1007章 託孤第821章 諸葛亮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322章 饑荒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242章 出塞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524章 簡雍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265章 驚變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811章 滅族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689章 中伏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67章 殺羌令第20章 重逢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29章 薦文昭第8章 典韋第892章 陷陣營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461章 議事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696章 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