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四面楚歌

漢中郡,南鄭城,漢寧王府之內,張魯麾下文武齊聚一堂,衆人的臉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張魯雖然稱王十分倉促,然而王府修建的規模卻是絲毫不小,王府裡面盡顯奢華。當然,漢寧王府並不是新修建的府邸,而是由一個豪華府邸改建而來。

縱然府邸之內再怎麼富麗堂皇,府中衆人卻也沒有心思欣賞,每個人臉上都帶着淡淡的焦急,以及那麼一絲絲的恐懼。

閻圃這段時間每日熬夜,他的眼中現在已經佈滿了血絲。

“主公,劉璋起兵十五萬由廣漢郡出擊攻打沔陽;劉表出兵十萬,由荊州開始攻打上庸;陳文昭出兵百萬,屯兵漢中以北。”

“漢中地勢雖然險峻,卻也抵擋不住這麼多兵馬啊。”

其實三路諸侯攻打漢中的兵力,根本沒有那麼多,只不過是他們詐稱的罷了。

其中劉璋出兵八萬,詐稱十五萬;劉表出兵五萬,詐稱十萬;陳旭出兵六十萬,詐稱一百萬。

由於交通不便,漢中的偵查手段也並不十分高明,故此根本沒有摸清這三路諸侯的真實兵力。

張魯嚥了咽口水,嘶啞着嗓子說道:“陳文昭麾下兵馬真的有一百萬麼”

也怪不得張魯如此不堪了,百萬兵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整個漢中所有百姓加起來也不過一百萬左右罷了。

饒是如此,漢中也是整個大漢人口衆多,屈指可數的郡城了。

黃巾起義以前,整個漢中之地也只有不到三十萬左右的人口。若不是關中、涼州連年戰亂不休,不少百姓涌往漢中,這裡的人口根本不可能膨脹到一百萬。

現在整個涼州所有漢人加在一起,人口也不足四十萬。由此可以推測,如今漢中的百萬人口,有多麼恐怖了。

縱然張魯以五人抽一丁的徵兵方式,也最多隻能聚集二十萬人馬,又如何能夠與關中的百萬大軍相抗衡

現在張魯的心中非常恐慌,他已經後悔當初聽從楊松的建議,在漢中稱王了。

閻圃臉色十分凝重,說道:“劉璋、劉表這兩路兵馬,應該是虛張聲勢,麾下真實的數量,可能只有他們所報的一半。”

“然而,北方的關中兵卻是鋪天蓋地,不計其數,根本沒有辦法估量詳細人數。以我觀之,縱然沒有一百萬人馬,應該也不會少於五十萬。”

王府之內的衆人聞言,全都面如土色,心中懼怕不已。

張魯有些失魂落魄的說道:“這,這到底該如何是好”

荊州兵攻打上庸,因爲距離南鄭太過遙遠,張魯尚且並不擔心。然而益州兵攻打沔陽,張魯卻不得不派重兵把守。

因爲沔陽乃是南鄭西邊門戶,只要沔陽城破,益州軍就會立刻兵臨城下。

好在漢中地勢險峻,張魯曾經亦數次擊退益州軍,對於益州兵馬也並不是十分忌憚。

然而,現在張魯要面對的是三路強大的諸侯,需要分兵把守漢中。這樣一來,漢中的兵力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閻圃說道:“從北方攻打漢中的道路共有六條,陳文昭兵力衆多,若是分出六路大軍攻打漢中,情況會更加不妙。”

閻圃的擔心也並非沒有道理,雖說關中兵南下的六條道路都非常險峻,易守難攻。然而,哪怕陳旭兵分六路,每路仍舊有十萬人馬。

縱然這些道路再如何地勢險峻,沒有兩萬人馬也很難守住。如此一來,只是抵禦北方的陳旭就要十二萬人馬。

雖說漢中極限徵兵可以徵得二十萬人馬,可是以前張魯沒有料到這種情況,境內兵馬只有十萬之衆,這還包含了各個郡縣的郡國兵。

這樣算來,張魯能夠調動的兵馬也只有八萬左右。再除去抵擋劉璋、劉表的人馬,漢中能夠調集五萬兵馬防禦北方關中兵,都有些困難。

也就是說,憑藉漢中的一郡之地,無論如何都抵擋不住三路諸侯的圍攻。

張魯想到其中的關鍵,臉色當即變得煞白。

楊松見此情形,想起了臨走之前董芬的話,臉色有些變幻不定。

董芬也就是董昭的化名,他現在已經向楊松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並且向楊松承諾:只要楊松能夠勸說張魯投降大將軍陳旭,就可以保得漢中楊氏的榮華富貴。

不僅如此,張魯這個漢中之主也會得到大將軍的禮遇。

楊松當初聽聞三路諸侯攻打漢中的時候,每日都是心驚膽戰,得知了董昭的身份以後,他又如何不明白,自己已經中了董昭的圈套

可是現在漢中已經很難得以保全,若此時不趁機投降實力強大的陳旭,恐怕以後再無機會。

念及於此,楊松心中自然就有了計較,而後將董昭奉爲上賓。

此時楊松見衆人全都苦着一張臉,頓時上前說道:“如今三路大軍壓境,漢中已經難以保全,師君何不將關中獻於大將軍”

“大將軍出身太平道的黃巾軍,與師君的天師道頗有淵源。只要師君能夠獻城投降,相比大將軍也不會再爲難師君,反而會因爲那段香火情,保得師君一生富貴。”

楊松語音剛落,張魯麾下的文武全都面露意動之色。也許現在的漢中文武,投降陳旭纔是最好的選擇。

張魯聞言一怔,而後說道:“吾現在稱王,大將軍又豈肯放我一條活路”

楊松心中一喜,急忙說道:“今日大將軍使者已經來到我的府邸,告知與我,只要主公能夠除掉王爵獻城投降,必會得到大將軍優待。”

“若是使君不信,不妨現在就將關中使者召上來,仔細詢問一番。”

楊松說這話的時候得意洋洋,卻沒發現張魯、張衛、閻圃已經變了臉色。

關中的使者進入漢中沒有直接拜訪張魯,反而先去面見楊松。再加上之前,楊松一力建議張魯稱王,現在又勸諫張魯投降陳旭,卻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

張衛猛然拔出腰中佩劍,指着楊松厲聲說道:“你這賊廝,莫非早與關中有勾結,想要將漢中賣與陳旭”

話畢,張衛就挺劍上前,準備殺掉楊松。

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117章 交談第379章 圖謀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7章 獵虎第925章 改名第740章 戰畢第299章 大婚第811章 滅族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219章 白波軍第879章 酷吏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899章 解惑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111章 民心第461章 議事第83章 流言四起第765章 對峙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655章 鬧事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205章 罷兵第867章 美人殤第7章 獵虎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582章 挑選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357章 蛻變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490章 狩獵第79章 再次掌兵第286章 劍道第304章 曹嵩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224章 襲城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76章 文昭論戰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18章 神勇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740章 戰畢第276章 名士第688章 追擊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591章 王延第650章 九錫第262章 中計第193章 心思第12章 太平道第261章 相爭第372章 勸降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18章 神勇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116章 很年輕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542章 子午谷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682章 不安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302章 戲志才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360章 鬥將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15章 買糧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744章 糾結第11章 訛詐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231章 遭遇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882章 袁紹身死
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117章 交談第379章 圖謀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7章 獵虎第925章 改名第740章 戰畢第299章 大婚第811章 滅族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219章 白波軍第879章 酷吏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899章 解惑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111章 民心第461章 議事第83章 流言四起第765章 對峙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655章 鬧事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205章 罷兵第867章 美人殤第7章 獵虎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582章 挑選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357章 蛻變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490章 狩獵第79章 再次掌兵第286章 劍道第304章 曹嵩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224章 襲城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76章 文昭論戰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18章 神勇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740章 戰畢第276章 名士第688章 追擊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591章 王延第650章 九錫第262章 中計第193章 心思第12章 太平道第261章 相爭第372章 勸降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18章 神勇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116章 很年輕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542章 子午谷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682章 不安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302章 戲志才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360章 鬥將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15章 買糧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744章 糾結第11章 訛詐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231章 遭遇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882章 袁紹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