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戰國翻版

劉備思量許久,終究是沒有再次前去投奔文昭,反而帶着關羽、張飛往荊州投去。

陳旭的氣場實在是太強大了,劉備在文昭面前,總是有種低人一等的感覺,甚至於無法產生與陳旭對抗的心思。

可是他也知道,隨着陳旭勢力的擴充,文昭與天子之間的矛盾,早晚都會變得激烈起來。那個時候,劉備身爲漢室宗親,定會與陳旭走向對立面。

哪怕文昭待劉備三兄弟甚厚,這個結局亦是無可避免。

而且,屈居於陳旭之下,劉備想要發展勢力簡直難如登天。故此,他得知孫策被封爲豫州牧之後,就毫不留戀的往荊州趕去。

他也明白,無論陳旭待他有多好,自己也只不過是陳旭手中的一顆棋子罷了。

此次下定決心趕往荊州,劉備的心思亦是極其複雜,他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何方,也不知道自己的雄心壯志能否實現。

他雖然堅韌,可是這些年來卻四處奔走,直到今日卻一無是處。見到司馬懿的才能過後,劉備也深切感受到了,一個頂級謀士的巨大作用。

可是他也知道自己出身不好,現在又沒有什麼地位,只不過是一個喪家之犬罷了,那些有才華的文士,很難投奔於他。

每每念及於此,劉備心中總是感到了深深的失落。騎着戰馬在官道之中奔馳,劉備的思緒卻是飄得很遠,很遠……

“我的路,究竟在何方?”

劉備捫心自問,大聲吶喊,卻沒有人告訴他真正的答案。

……

今歲又是一個豐收的時節,可是整個大漢幾乎都被戰爭所籠罩。

地裡糧食成熟以後,有些百姓卻爲了躲避戰禍,拖家帶口逃走,來不及收割莊稼。

縱然有些百姓強忍着對戰爭的恐懼,待在家裡將糧食收割完畢,也不敢繼續播種。如此情形,大漢來年莫非又會迎來一場饑荒?

亂世之中,天災誠可怕,人禍更恐怖。而戰爭,就是最大的人禍。

如今漢中、涼州、冀州、幽州的戰事已經停息,只有孫策與曹操仍舊在爭奪豫州。

曹孟德仗着郭嘉、荀攸、荀彧等人相助,再加上士卒精銳,鋒芒畢露;孫伯符卻是每戰必定身先士卒,江東子弟全都奮勇殺敵。

再加上週瑜亦非常人,兩大諸侯簡直如同針尖對麥芒,一時間殺得難分難捨,豫州之地變得哀鴻遍野。

卻說孫策得到朝廷的封賞,成爲豫州牧之後,更是下定決心,要將曹操徹底趕出豫州。

孫策可不是劉備,能夠坐視曹操佔據魯國、沛國。

更何況,如今曹操在豫州的勢力越發強大,只有汝南郡與潁川郡,尚在孫策控制之中,使他這個豫州牧卻有些名不副實。

只不過,這段時間在與曹操交戰的過程中,兩者卻是互有勝負。

孫策感覺曹操絕非易於之輩,更不是江東那些被他掃平的諸侯,所能夠相提並論的。

這一日,孫策再次廝殺一天,渾身是血回到營寨之內,卻看到了滿臉憂愁的周瑜。

孫策將手中的長槍遞給其他人,說道:“公瑾,你今日爲何愁眉不展?”

周瑜說道:“曹孟德實力強大,急切之間主公想要將其擊敗,恐怕毫無可能。荊州劉表又與主公乃是世仇,對於江東覬覦已久。”

“如今劉備三兄弟,又前去投奔了劉表,更加使得荊州如虎添翼。若劉表重用劉備,以荊州之才德之士,加上關羽、張飛之勇,日後必成主公心腹大患啊。”

孫策斂容思量半晌,才嘆息道:“公瑾之言吾自然知曉,然而豫州之地吾又豈能輕易捨棄?”

周瑜卻是說道:“主公若繼續與曹孟德爭奪豫州,其實誰勝誰負尚未可知。就算主公最後奪取了整個豫州,也勢必會與曹孟德交惡。”

“若事有不逮,恐怕反會遭致禍端啊。”

周瑜的擔憂並非無故放矢,若是孫策果真奪取了豫州之地,東北方向則是新結怨的曹操,北方卻是野心勃勃的袁紹,西北方更是如狼似虎的陳旭。

至於西方,還有劉表這個世仇,時常與江東征戰不休。

袁紹、曹操乃是盟友,孫策與曹操結怨,與袁紹的關係也不會好到哪裡去。那個時候,江東可就真的變成四面楚歌了。

更何況曹操乃非常人也,帳下亦是人才濟濟,想要將曹操趕出豫州,絕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稍有不慎,孫策甚至會丟掉汝南與潁川。

孫策揹着雙手,在營帳之內來回走動着,臉色嚴肅的問道:“公瑾對於眼下局面,可有破局之策?”

孫策雖然有霸王之勇,和西楚霸王亦是十分相似,勇猛精進。然而,他並沒有項羽的剛愎自用,反而經常採納忠言。

周瑜沉思半晌,這才緩緩說道:“如今天下局勢,已經漸漸趨於明朗。諸侯之間,甚至成爲了戰國時期的翻版。”

“袁本初佔據故燕之地,還有半個趙國領地,可以算得上是新興起的燕國;曹孟德虎踞青徐兩州,還佔據了半個豫州,比戰國時期的齊國更加強大。”

“至於廣袤的楚國之地,卻被主公以及荊州劉表所瓜分。如此,就形成了四大諸侯鼎立之局面。”

“然而,陳文昭佔據故秦、趙、魏部分領地,實力極度膨脹,有昔日強秦橫掃天下之勢。日後的大漢,必定會形成五國爭霸的局面。”

孫策愣了一下,忽然問道:“益州劉季玉,公瑾爲何不提?”

周瑜輕笑兩聲,搖頭道:“益州北部門戶漢中已經失去,劉季玉之基業,早晚必會成爲陳文昭囊中之物矣。”

“此等人物,提之奈何?”

孫策這才恍然大悟,有些試探性的問道:“陳文昭若是再奪取益州,就將擁有幷州、司隸、涼州、益州,幾乎佔據大漢的半壁江山。”

“公瑾可是在提醒我,要防備陳文昭,像戰國時期的秦國那樣,橫掃天下?”

周瑜微微頷首,捋着鬍鬚說道:“陳文昭勢力太過強大,此次若非心有忌憚而撤兵,袁本初絕非其對手。”

“不僅是袁本初,天下諸侯也沒有哪一個,能夠單獨抵擋陳文昭。”

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378章 殺眭固第260章 分歧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220章 徐晃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310章 馬騰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68章 欲投黃巾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921章 入徐州第325章 敗逃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309章 劉備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70章 報仇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1007章 託孤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287章 厚葬之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108章 破敵第489章 糾結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345章 面聖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296章 生死戰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370章 詐城第9章 毀田第437章 離間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221章 試探第791章 入敵營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258章 吃嫩草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94章 策馬北上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27章 亂起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771章 擒張任第57章 驚變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338章 弒帝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50章 東阿對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385章 鴻門宴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500章 新法第490章 狩獵第769章 詭異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779章 下戰書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558章 張鬆第608章 盜竊案第504章 判刑第81章 董卓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447章 韓遂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224章 唯纔是舉
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378章 殺眭固第260章 分歧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220章 徐晃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310章 馬騰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68章 欲投黃巾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921章 入徐州第325章 敗逃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309章 劉備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70章 報仇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1007章 託孤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287章 厚葬之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108章 破敵第489章 糾結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345章 面聖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296章 生死戰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370章 詐城第9章 毀田第437章 離間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221章 試探第791章 入敵營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258章 吃嫩草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94章 策馬北上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27章 亂起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771章 擒張任第57章 驚變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338章 弒帝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50章 東阿對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385章 鴻門宴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500章 新法第490章 狩獵第769章 詭異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779章 下戰書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558章 張鬆第608章 盜竊案第504章 判刑第81章 董卓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447章 韓遂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224章 唯纔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