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亂起

這段時間,陳旭並沒有出去,只是每日呆在橋府習文學字,研究兵法,對於天時的專研,也更加純熟。

九月,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然而在衆多農戶臉上,卻並沒有看到笑容。罕見的大旱,席捲全國,糧食的產量又會嚴重減產。

這一日,天空格外晴朗,陳旭路過柴房時,居然見到一條水蛇盤踞在柴火堆上,使他大吃一驚。

“水蛇盤柴頭,地下大雨流。難道要下雨了?千萬不要下連陰雨!。”

若是在收穫之時一直下雨,今年的下半季肯定又要顆粒無收了。

如此,又不知會有多少人餓死。

陳旭在庭院裡細細觀察着,見到有很多螞蟻在搬家,心中一跳,喃喃自語:“真的要下雨?”

爲了證實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陳旭匆匆跑出橋府。

“千萬不要下雨。”陳旭在心中暗暗祈禱着。

再過幾天糧食就可以收穫,雖說因爲乾旱減產嚴重,但是多少還能夠收穫一些,這些糧食,不知道能夠拯救多少人的性命。

……

跑步到城外,陳旭細心觀察,他看到河水中殘留的魚兒、泥鰍都開始往水面跳,心中一沉。

他繼續走着,來到一片樹林前。

這片樹林有很多秋蟬,蟬兒斷斷續續的鳴叫着,聲音無比動聽,陳旭卻感到它們的叫聲如此刺耳。

擡頭看着亮得有些過分天空,陳旭失魂落魄的說道:“泥鰍、魚兒躍出水面,都象徵着有大雨。”

“俗話說‘天色亮一亮,河水漲一丈’,‘蟬兒叫叫停停,連陰雨即將來臨’,爲什麼要下大雨,爲什麼要下連陰雨?”

說到最後,陳旭對着天空,憤怒的嘶吼着。

真是禍不單行,如果連陰雨一下,陳旭簡直不敢想象會有什麼後果。

田地間,有一些農戶在勞作,他們被幹旱嚇住了,無時無刻不希望快點下雨,聽到旁邊這個年輕人說要下大雨,而且還是連陰雨,都有些嗤之以鼻。

“小夥子,你看看天氣,這麼幹燥,這麼晴朗,可能會下雨嗎?”

一位漢子搖着頭對陳旭說道:“如果下雨就好嘍,已經乾旱了大半年了,再不下雨的話,連喝的水都快沒了。”

見漢子如此言語,陳旭不由說道:“你又是否想過,果真下連陰雨時,田地裡的莊稼豈不是要全部爛掉?”

“大半年都沒下過哪怕是一場小雨,現在又怎麼可能會下連陰雨?小夥子就不要瞎操心了。”

漢子以爲陳旭想下雨想瘋了,丟下這句話就不再理會他。

陳旭本來還想勸漢子不管莊稼熟不熟,現在就收割,但是見到漢子如此模樣,便不再言語。

據他觀察,大雨最多拖到晚上就會下起來,如今天色已經不早,就算他相信自己的話現在搶收,又能收割到多少莊稼?

陳旭不想淋雨,顧不上悲天憫人,急急忙忙向城中趕去。

剛到橋府,就碰見正要出門的橋宇,見他沒帶雨具就往外走,陳旭不由說道:“橋君,以我觀之,大雨頃刻間便可落下,你若無重要事情,還是不要出門爲好。”

橋宇愣了一下,看了看明亮的天空,不敢相信地說道:“下大雨?這怎麼可能!”

“你若不信,先待在屋中,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可見分曉。”

陳旭見橋宇不信,又不願眼睜睜地看着他淋雨,只得信誓旦旦的說道。

橋宇覺得,陳旭每日神神叨叨的學什麼觀看天時,完全是無稽之談。

就算偶爾被他蒙對了,橋宇也不會相信。

天有不測風雲,誰又敢保證自己預測的一定準確呢?

陳旭纔開始也有這種想法,但是隨着他了解得越多,越是覺得其中有規律可循。

若是將這門學問學到極致,甚至有可能比後世的天氣預報還要準確。

畢竟,後世的天氣預報,預測短期天氣還行,預測一週的天氣就會經常出錯。

橋宇真心與陳旭相交,苦口婆心地勸道:“大郎啊,你也應該多學學其他東西,預測天氣之事你若感興趣,閒暇之時研究一下即可,這些東西,畢竟難登大雅之堂。”

“橋君美意,我豈不知?你所擔心之事,我亦心知肚明,然天道雖無常,卻有規律可循,認真感悟自然,即可天人合一,知天時之變化亦非難事。”

“你且信我一回,稍等片刻,是否下雨便見分曉。”

陳旭知道橋宇不愛兵事,對於自己沉浸在虛無縹緲的‘天道’之中,亦是頗有微詞,爲了使他相信,不惜搬出‘天人合一’來說事。

橋宇聽完陳旭的說法,有些愕然地問道:“你所說的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說法來自於莊子,後來被董仲舒發展爲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

然而不同的學說,對於‘天人合一’亦是有着不同的解說。

在儒家看來,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

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矇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

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慾望的矇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此外,禪宗、道家對於‘天人合一’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無論那種學說都有些唯心論,並無陳旭所說的感悟自然就可以‘天人合一’。

對於‘天人合一’,陳旭亦是有些一知半解。

聽橋宇的口氣,陳旭覺得自己好像說錯了什麼,臉微微一紅,忙不迭的向橋宇詢問。

橋宇也不藏私,將他知道的東西一一道來。

簡單的來說,儒家以爲人性中有道德;禪宗以爲人性中有佛性;道家以爲人性中有自然。但是因爲種種後天的慾望、規章制度,使人矇蔽了道德、佛性、自然。

只有不被外界的慾望矇蔽、打破枷鎖,才能使人真正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達到最後成佛的境界;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

橋宇說了半天,讓陳旭有些頭昏腦漲。似乎看出了陳旭還沒有聽明白,橋宇也不願再多解釋,走出橋府就要離開。

陳旭見狀,有些焦急,正在考慮如何留下橋宇時,只見雨點開始降落,越來越急,沒一會兒,就變成了傾盆大雨。

“怎麼會這樣?”

橋宇慌忙跑回來,抖了抖身上的雨水,不可思議的看着陳旭,他沒想到還真被陳旭說中了,這場突如其來的雨,不可謂不大。

“咳咳,你現在知道我沒說謊了吧?”

橋宇的驚訝模樣,讓陳旭虛榮心得到很大滿足,但是想起即將顆粒無收的百姓,他又有些黯然。

走到門口,陳旭眺望遠方,輕聲說道:“這場大雨,很有可能會持續很久,我只希望被連陰雨波及的地方不要太廣。”

“會下連陰雨?”

橋宇這次不認爲陳旭在瞎說了,開始爲自家莊園田地的收成擔心。

畢竟事實勝於雄辯。如果陳旭是蒙到現在會下大雨的,也未免太過太過巧合?橋宇此時,第一次對於學習天時有了興趣。

大雨已經連續下了半個多月,橋玄的身體越發不濟,他現在糊塗的時間遠遠多於清醒的時間。

橋玄大兒子喬羽早亡,小兒子被賊人殺死,結髮妻子也在六年前去世。現在諾大的一個橋府,若非陳旭與典韋搬了過來,就只剩下他和福伯兩人。

橋宇還要打理自家莊園,連續一年大旱,收穫時節又連續下雨,他自己現在也都有些焦頭爛額。

好在橋玄並非蠻不講理之人,現在從橋宇莊園那邊叫過來的僕人,橋玄不再拒絕。

方纔橋玄清醒了一次,又把陳旭叫了過去,沒說多少話就開始糊塗起來,陳旭侍候在牀邊,等他睡去之後才悄然離開。

下雨天,除了讀書便無事可做,就是練武也無法施展開來。

典韋這段時間簡直快被憋壞了,總是一人坐到院中的亭子裡發呆,偶爾還會唉聲嘆氣。

陳旭過來找典韋,突然看到亭子的頂上居然有蜘蛛在結網,細細看來,還不止一隻。

當下大喜過望,對典韋說道:“兄長,這場大雨就要停了!”

蜘蛛對於天氣要遠遠敏感於人類,長時間的下雨使得它們無法捕食,如果它們在連陰雨的天氣之下開始結網,就說明雨要停住了。

典韋眼睛一亮,滿臉喜色地問道:“此話當真?”

“當真!”

陳旭用力點點頭,開心地說道。

得到肯定答覆,典韋歡呼起來,臉上純真的笑容宛如孩童一般。

現在橋府之中的人,對於陳旭判斷天時的能力,全都信任無比。陳旭既然說雨會停,就一定會停。

不出陳旭所言,當天晚上雨果然停掉,典韋能夠到庭院裡習武,自然高興不已。

很多第一季顆粒無收的農戶,靠着以往的積蓄,寒冷不敢添衣,飢餓不忍就食,好不容易挺到現在。

大雨,卻徹底毀掉了他們最後的一絲生存希望。

連綿半個多月的大雨,不僅淹壞了莊稼,還衝毀了很多百姓的房屋。

大漢帝國,一羣更大的流民潮開始形成,那些因爲大雨兒顆粒無收的農戶,他們衣衫襤褸、無家可歸,淳樸的臉上剩下的只是絕望。

很多屍體躺在野外,蒼蠅胡亂飛舞。

雖說秋日天氣漸漸寒冷,但是時間久了,屍體還是會腐爛,在無人掩埋的情況之下,各地居然開始大規模爆發瘟疫。

一時間,一場比饑荒更大的災難出現,不分年齡老幼,亦不分貧窮富貴,整個大漢帝國都陷入恐懼與動盪之中。

陳旭在給陳家村寫了一封信之後,強烈建議橋府中人躲到橋宇的莊上。

那裡比較偏僻,人也很少,只要好好預防,瘟疫也無法傳播到那裡去。

與此同時,許多頭抹黃巾的太平教徒,他們不畏生死,高呼着‘蒼天何在,百姓何辜’的口號,四處散符救人。

衆多心生絕望的流民,居然在黑暗中看到一絲曙光,爲了尋找精神上的寄託,無數人加入太平教。

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856章 傷勢第47章 黃巾再起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617章 讒言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363章 斬李暹第534章 憂慮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468章 沙盜第97章 清河絕唱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751章 叛徒第513章 隱情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405章 軒轅關第117章 交談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489章 糾結第339章 船毀第385章 鴻門宴第769章 詭異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811章 滅族第751章 叛徒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230章 郭嘉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58章 遊街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15章 買糧第276章 名士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186章 馬賊第22章 不允盜請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267章 捷報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378章 殺眭固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799章 陳沫第627章 葫蘆谷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181章 追殺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82章 李儒三策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682章 不安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326章 誘敵第373章 王承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476章 重逢第773章 破劍閣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18章 神勇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326章 誘敵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186章 馬賊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66章 攻破濮陽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94章 關平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180章 劫營第740章 戰畢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63章 不負將軍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216章 內亂第302章 戲志才
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856章 傷勢第47章 黃巾再起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617章 讒言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363章 斬李暹第534章 憂慮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468章 沙盜第97章 清河絕唱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751章 叛徒第513章 隱情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405章 軒轅關第117章 交談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489章 糾結第339章 船毀第385章 鴻門宴第769章 詭異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811章 滅族第751章 叛徒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230章 郭嘉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58章 遊街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15章 買糧第276章 名士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186章 馬賊第22章 不允盜請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267章 捷報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378章 殺眭固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799章 陳沫第627章 葫蘆谷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181章 追殺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82章 李儒三策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682章 不安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326章 誘敵第373章 王承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476章 重逢第773章 破劍閣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18章 神勇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326章 誘敵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186章 馬賊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66章 攻破濮陽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94章 關平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180章 劫營第740章 戰畢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63章 不負將軍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216章 內亂第302章 戲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