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賞賜風波

郡守府內,郡中官吏雖說一夜未睡,卻也絲毫不見疲憊之色,個個臉色緊張地等待着。

自從陳旭帶領一千兵馬前去劫營,他們就開始坐立不安。

一千兵馬雖然不多,相對於郡中兵馬的總數而言,卻不是一個小數目。

若是劫營失敗,不僅對於濮陽城的實力是個極大的打擊,還會讓城中兵馬士氣大降。若是黃巾軍趁勢奪城,濮陽城破之日不遠矣。

“報!”

急促的聲音響起,坐立不安的郡中官吏,皆是精神一震,紛紛涌到門口,將通訊兵圍了起來,七嘴八舌地詢問戰況。

通訊兵被如此多的官吏圍住,吃了一驚,連說話都開始哆嗦。

橋瑁聽了半天都沒聽明白通訊兵在說什麼,遣散衆人,不悅地說道:“連說話都說不明白,軍中怎麼會選你當通訊兵?”

通訊兵聞言,嚇了一跳,連忙跪在地上,說話居然也變得清楚起來:“啓稟諸位大人,陳將軍劫營,大破賊軍,斬首千餘,焚燒黃巾軍糧草輜重不計其數,而今正攜大軍凱旋而歸。”

衆人聞言,終於放下心來,不由擊掌讚道:“壯哉文昭!”

橋宇亦是非常高興,他卻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連忙問道:“我軍傷亡如何?”

通訊兵不敢怠慢,急忙回答:“我軍輕傷三百餘人,重傷二十五人,戰死一百六十三人。”

郡中官吏聞言,止住歡呼,臉上全都疑惑不已。

按說敵我傷亡幾乎相差十倍,他們應該高興纔對。

但是既然劫營成功,就表明黃巾軍沒有防備,在敵軍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居然還傷亡這麼多,這就有些令人費解了。

然而勝了畢竟是勝了,衆人雖然有所疑慮,臉上依然是喜氣洋洋。

黃巾軍遭此大敗,又沒了糧草,對於濮陽城的威脅會下降很多。

……

今日,濮陽城東門大開,城內披紅掛綵。東郡太守橋瑁,攜郡中官吏出城迎接陳旭。

郡國府庫已經空虛,很多遷入濮陽城的當地豪強,紛紛湊錢準備獎賞有功將士,撫卹死去的士卒。

陳旭早在出發前就跟橋瑁說過:“若要守住濮陽,必使將士用命;若要將士用命,有功士卒的賞賜決不能拖欠。”

“而今雖說郡國府庫空虛,然士卒豪強家中財富卻是甚多,橋君不妨向這些人借貸。須知,黃巾軍仇視士族豪強,若是城破,這些人家中必定雞犬不留。”

橋瑁聽到陳旭的建議後,心中大喜。

他一直爲郡中缺糧而擔心,若是士族豪強能夠出錢獎賞有功士卒,郡國也可以從他們那裡借些糧草。

須知,大漢國窮得是百姓,富得是士族豪強。

橋瑁召集士族豪強、濮陽富戶以後,向衆人說了自己借錢、借糧的意圖。

纔開始衆人自是不願,待橋宇出聲說出一番話來,衆人才開始慷慨解囊。

橋宇說:“黃巾賊寇,痛恨士族豪強,嫉妒富戶。他們每到一處,猶如蝗蟲過境,本地豪強富戶皆慘遭屠戮,數代積蓄,被一搶而空。”

“濮陽城與爾等身家性命,已經是休慼相關。我父任東郡太守這些年,體恤愛民,深得百姓稱讚。以黃巾軍行事,縱然城破,我父子也能留得一命。卻不知爾等屍首,何人能夠幫忙收斂?”

橋宇的話說得比較重,纔開始有很多人對他怒目而視,然而等他們細細思量以後,頓時感覺亡魂大冒。

以黃巾軍的行事,濮陽城若是果真被破,他們這些人必定難逃屠戮。

相比而言,黃巾軍雖是反賊,對於那些有名望,以及受百姓稱讚的官吏,往往卻是秋毫不犯。

橋氏雖然率軍抵擋黃巾,以他在百姓之間的威望,城破之時也不見得會丟掉性命。

而其他人下場會如何,卻是不敢想象。

畢竟現在不同於後世的諸侯爭霸,諸侯之間不管如何交戰,他們都是代表的士族以及豪強的利益,哪怕破城,只要在場這些人改換旗幟,對方也不敢對他們逼迫過甚。

否則就是與天下士族、豪強爲敵,得不到這些人的支持,諸侯欲要取天下,卻是困難。

想通這些事情以後,這些人雖然肉痛不已,卻是個個慷慨陳詞:“郡國有難,我等怎可坐視不理?願與濮陽共存亡。”

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說法,但是這個道理衆人卻懂。

濮陽城如果真的被攻破,這些人的下場必定悽慘,他們爲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不得不忍痛割肉。

www ▪ттκan ▪co

想起倉庫如今堆積如山的錢糧,橋瑁就感覺心情非常好,雖然他名義上是向這些人借的,但是卻從未打算還過。

橋瑁雖然亦是士族,但是對於那些搜刮錢財,爲禍鄉里的士族卻是沒有一絲好感。好不容易能從這些國家的蛆蟲身上,剜下一塊肉來,他又怎會再吐出去?

此時他又不禁佩服起自己的伯父,橋玄的眼光果真毒辣,一下就看出了陳旭的才能,文能安邦,武能定國。

路上灰塵大作,放眼望去,只見一杆‘陳’字大旗隨風飄揚。

橋瑁心中一喜,謂衆人言:“快隨我前去迎接文昭。”

橋瑁如今真心把陳旭當做自家後輩,不然也不會親切的喊陳旭的字,而是該說‘迎接陳將軍’了。

雖然陳旭只是義軍首領,當不得‘將軍’的稱呼,然而爲了好聽,很多官職達不到‘將軍’的武將,往往也會被人稱作‘將軍’。

凱旋而歸地郡國士卒,看到太守親自率人出城迎接,一個個昂首挺胸,臉上滿是驕傲之色。

……

這場勝利,對於久未經過戰事的東郡來說,無異於一場空前絕後的大勝利。

特別是在黃巾軍侵掠州郡,大破官兵的這個關頭,這場勝利,更是擁有非凡的意義。

校場上,八百多名劫營的士卒昂然而立,個個面露希冀之色。

橋瑁站在臺上,高聲唸到:“義軍首領陳旭,率軍大破黃巾,賞百金,絹十匹,兩石強弓一張,良馬一匹。”

如今的大漢官職,特別是能領兵的實權官職,橋瑁雖是東郡太守,亦不能隨意封賞。

然而陳旭畢竟立下功勞,若不封賞,於理不合,所以就在其他方面補償陳旭。

郡中對於陳旭的賞賜不可謂不重,百金相當於9600錢,倒也不多,然而絹十匹,至少也值一萬多錢。

陳旭上陣之前,雖然用的是兩石強弓,但畢竟是郡國所有,而今賞賜給他,以後就成爲他的私人物品。雖說弓的價格比較便宜,但是兩石強弓卻是價值不菲。

更爲重要的賞賜是那匹好馬,一匹好馬千金難求,至少也值二十萬錢以上。

封賞完畢陳旭以後,橋瑁繼續念道:“陳靜率兵燒燬敵軍糧草,賞百金,絹十匹,記大功一件。”

“陳虎奮勇殺敵,斬殺賊人十餘人,賞五十金,絹五匹。”

“其餘士卒,殺敵一人者,賞錢五千。”

“戰死者,撫卹金一萬錢。”

……

郡中對於士卒的賞賜,可謂是非常之少。橋瑁剛剛將賞賜結果報出來,士卒們一片譁然。

殺敵一人,才賞五千錢;戰死的撫卹也只有一萬錢。

現在戰亂四起,就連最便宜的粟米,一石也要400錢,一家五口即使省吃儉用,加上其他方面的消耗,一萬錢也不夠一年所用。

而這些錢財,卻是士卒們拿命換來的。

要知道,黃巾起義以前,殺一個賊人,就可以到官府領賞五萬錢;活捉的話,甚至可以得到十萬賞錢。

相比而言,如今士卒們殺敵所得的賞錢,何其稀少?

陳旭看到帳下士卒個個義憤填膺,暗道不好,連忙出聲問道:“郡守大人,士卒賞賜爲何如此之少?”

此時陳旭也顧不上其他了,若是不爲士卒討個說法,他在軍中必將威望大跌,以後還如何能夠領軍。

橋瑁苦笑一聲,只得硬着頭皮說道:“郡中府庫錢糧本就所剩無幾,殺敵一人賞五千錢,你們如今斬首一千,就要拿出五百萬錢,如此賞賜,若是全殲卜己,光賞錢就要花去七千五百萬錢。”

“雖說官府向郡中士族、豪強借了很多錢糧,但是這樣賞賜本就捉襟見肘,若是賞賜再多一些,郡中根本無法支撐啊。”

陳旭這時才發現自己失算了,他沒想到打仗居然如此耗費錢財。

若是按照黃巾起義以前殺賊領賞的算法,一顆首級五萬錢,殺敵一萬,光是賞錢就要花去五億錢。再加上糧草、甲冑消耗,戰後撫卹,這可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時他才明白,爲何漢武帝時北擊匈奴,居然消耗掉大漢帝國數代積累的財富,惹得天怒人怨,義軍四起。若非漢武帝下罪己詔,恐怕大漢帝國早就亡國了。

這時他也明白了孫子兵法中爲何說:兵貴速不貴久。

不是將士們無法打持久戰,而是沒有哪個國家打得起持久戰,一場戰爭下來,每天消耗的錢糧都是天文數字。

後三國時代,諸葛亮七出岐山,姜維九伐中原。他們兩個每次空耗國力,卻無功而返,怪不得蜀國國力強於東吳,卻會最先亡國。

不僅是陳旭,就連那些沒讀過書的士卒,也明白七千五百萬是個多麼龐大的數字,若果真全殲卜己,郡中消耗的錢糧,甚至是好幾個七千五百萬。

一時間,校場之上鴉雀無聲無聲。

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925章 改名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193章 心思第268章 棺木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57章 驚變第237章 借貸第185章 高順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620章 追與逃第317章 謀關中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500章 新法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62章 孤膽英雄第72章 華雄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65章 譁變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85章 張角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677章 拒絕第62章 孤膽英雄第35章 燒糧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241章 殺意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69章 程昱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249章 匯合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81章 董卓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338章 弒帝第258章 吃嫩草第779章 下戰書第565章 密謀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101章 詭異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281章 往事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567章 玉門關第76章 文昭論戰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48章 東阿危急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302章 戲志才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15章 買糧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51章 欲擒故縱第273章 甘寧第663章 遊行法第70章 報仇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370章 詐城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117章 交談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97章 清河絕唱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216章 內亂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534章 憂慮第866章 孫權
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925章 改名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193章 心思第268章 棺木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57章 驚變第237章 借貸第185章 高順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620章 追與逃第317章 謀關中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500章 新法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62章 孤膽英雄第72章 華雄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65章 譁變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85章 張角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677章 拒絕第62章 孤膽英雄第35章 燒糧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241章 殺意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69章 程昱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249章 匯合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81章 董卓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338章 弒帝第258章 吃嫩草第779章 下戰書第565章 密謀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101章 詭異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281章 往事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567章 玉門關第76章 文昭論戰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48章 東阿危急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302章 戲志才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15章 買糧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51章 欲擒故縱第273章 甘寧第663章 遊行法第70章 報仇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370章 詐城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117章 交談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97章 清河絕唱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216章 內亂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534章 憂慮第866章 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