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

本來想先去乾清宮的胤礽, 卻是被黃履莊派人來緊急的喊了過去。

利索的處理完了玩具處的事兒, 臨走的時候, 胤礽又想着大格格一個人孤單單的在宮裡, 或許有個可以談得來的朋友比較好, 就吩咐人把熊家小姑娘叫到跟前,細細的囑咐一番, 讓她明天去拜見一下大格格。

現在已經變得和其他學徒一樣,不敢對着太子殿下的美-色直視的熊姑娘, 雖然每天矜矜業業的一邊刻苦學習一邊努力做研究, 可還是難改女兒家對於世間至美的嚮往。她一聽大美人格格進宮,太子殿下還允許她有空去陪伴一下,當下簡直不要太激動。

大美人笑起來美的不要不要的,就好像是神秘的幾何線條組成的生命樹一樣, 自由生長出枝繁葉茂,變幻無窮的圖案圖形, 散發着生生不息的純粹生命力。

她不光沒有太子殿下身上這個嚇死人的冷峻氣勢, 脾氣還特別好, 任由她盯着目不轉睛的看, 癡迷的欣賞, 也一點兒都不介意。

小姑娘在心裡越想越興奮難耐, 漲紅着臉, 大聲答應:“太子殿下,你放心,我一定用心努力的陪大格格。”

面色發紅, 兩眼放光,熊姑娘就好像是突然有了算法靈感似的激動興奮,忘乎所以。胤礽把她這個模樣看在眼裡,對於她如此莫名其妙的反應心裡非常疑惑不解,不由的就多瞧了熊姑娘一眼。

本來就對胤礽敬畏非常的熊姑娘因爲這一眼,心口一突,瞬間緊張的不行,低下頭手搓着衣襟,磨磨蹭蹭的,小小聲的解釋道:“大格格好看。”

耳力過人的胤礽當然聽到了小姑娘說的這五個字,當下就直接怔楞住了,不過他很快回過神來,留下一句“大格格住在慈寧宮”,就離開了玩具處,邁開大步直奔乾清宮。

御書房裡頭,康熙皇帝正獨自一個人全神貫注的埋頭批覆奏摺,聽到胤礽給他行禮,他也沒動彈,只是簡單的“嗯”了一聲作爲迴應。知道康熙皇帝這幾天非常忙碌的胤礽也沒多說什麼,隨手拿起一些還沒批過的奏摺,放到自己的桌案上,安安靜靜的批覆起來。

等康熙皇帝把手裡的這本摺子批覆完畢,伸手一摸,什麼也沒摸到,擡頭一瞧,才發現他手邊的那一小疊奏摺都跑到兒子的桌案上,眼睛裡有笑意一閃而過,他也沒說話,活動活動手腕後,又搬過來另外一摞摺子繼續批覆。

說起來,有個天才兒子幫忙的康熙皇帝,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忙碌了。

兒子這一受傷,他心裡掛念着寶貝兒子的傷勢,又要一力處理所有的這些大小事兒,還真的是有些不大習慣。關鍵是,他只是一個正常的普通人,沒有兒子處理各種事務的那個果斷和速度。

一時間整個乾清宮都是靜悄悄的,御書房裡頭只能聽到那時不時的沙沙寫字聲音。大約半個小時後,父子倆終於把所有的摺子批覆完畢,康熙皇帝這才慢慢起身,伸胳膊伸腿動動有些僵硬的手腳。

等到進來送茶送水的宮人們都退下後,康熙皇帝笑了笑,語氣裡帶着點兒意味深長的味道,問道:“阿茹娜把有關你長相的事兒,都告訴你了?”

剛剛要起身把摺子搬回到御案的胤礽聞言一愣,隨即就反應過來,手裡活兒沒停,嘴上誠實的回答:“嗯。”

“她是不是又是七想八想的一大通?然後你又頭疼的開解她?”

胤礽發現康熙皇帝眉眼促狹,笑的一臉興味好奇,小眉頭微皺,一時沒有搭話,等他收拾好自己的桌面,在康熙皇帝對面坐定,又慢慢的抿了一口溫熱的奶-子茶後,才慢慢的開口。

“這麼說,您是故意嚇唬她?”少年太子瞧見自家皇阿瑪一臉的不以爲然,眼神中就帶上了一絲絲無奈,“皇阿瑪,您明知道大格格內心深處對於紫禁城的陰影和害怕,還成心和她說這個?兒臣爲此安慰了她好一會兒。”

大格格不管在外頭怎麼張揚肆意,一到宮裡就變得束手束腳,條件反射的全身警戒。胤礽看的分明,卻一直沒有多說什麼,因爲他知道,這個傷口只能通過時間來慢慢緩解。

康熙皇帝對於兒子眼裡的不認同和無奈渾不在意,絲毫沒有覺得自己需要愧疚不忍的他,非常理直氣壯的反對,“她老是這麼放不開,放不下怎麼行?”

有些人,比如大格格,不管她活了幾輩子,她也沒有能夠決定自己人生,並且堅持住支撐起來的自主能力。再聰明再有才華也沒用,沒有人給她依賴,做她的主心骨,她就會變得渾渾噩噩,沒有生活目標。兒子還指望她能獨立,壓根兒就沒戲。

胤礽無言,這兩個人,明明還是關心對方的,就不能和和睦睦的相處嗎?不過他想到自己離開毓慶宮的時候大格格的那個表現,也是嘆氣,“兒臣好像真的是有些太慣着她了,今兒本來想教訓她一番,結果又心軟了。”

康熙皇帝驚訝不已。今兒兒子睡得太久,他心裡擔心就一直派人盯着毓慶宮,當然知道兒子是在阿茹娜進了寢殿一個小時後再起牀梳洗的事兒。可是瞧瞧他聽到了什麼?一向古板守禮的兒子居然沒有教訓她,還又心軟了?

胤礽看到康熙皇帝這個表情,頭疼的按了按眉心,“兒臣也知道應該說說她,畢竟還沒有大婚,她留在宮裡頭本身就不大合適。可是兒臣看她那個真心歡喜的模樣,實在說不出口。”

“這些事兒你都不用擔心,定親後大婚前不得見面的風俗,已經改了。今兒早朝上已經和其他新的婚姻條文一起被公告天下。太皇太后那邊,也都在安排。”

“兒臣謝皇阿瑪體諒。”這樣,大面上就不怕有人對着大格格的名聲說嘴了。

康熙皇帝心裡嘆氣,因爲兒子受傷,他心情不好,學乖了的那些大臣們哪怕心裡再不願意,也不敢吭聲反對,婚姻改制的事兒的就這麼輕鬆的公佈了出去。

“把你自己的想法和皇阿瑪說說。就大格格那個恃寵而驕的性子,你給她一點好臉,她就會爬到你頭上撒嬌賣傻。你老這麼心軟怎麼行?皇阿瑪可不想將來有一個名聲懼內的兒子。”

“皇阿瑪,大格格心裡有分寸。”胤礽認真的回答,他心裡也非常清楚明白,並且堅信這一點。不管大格格怎麼跟他胡鬧,都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兒罷了,他就是多寵寵又如何?按照他們的關係,這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康熙皇帝恨鐵不成鋼,“恃寵而驕的分寸?”

想到這個時代男子的大男子主義以及他們對於女子的要求,把手裡這一小杯奶-子茶喝完後,胤礽慢慢的開口說明,“這不是懼內,皇阿瑪。兒臣也不是毫無原則的嬌慣她。”

“兒臣只是想着,大格格在家裡被倭黑大人和鈕鈷祿福晉當做明珠一樣嬌養長大,嫁進宮來後卻是要每天辛苦的打理毓慶宮各種繁瑣的事務,兒臣沒有多少時間陪她不說,更不會甜言蜜語哄她開心,生活中能讓讓就多讓讓她。”

聽明白了這話裡意思的康熙皇帝,吃驚之下嘴裡的茶湯差點兒噴出來,艱難的茶水嚥了下去,緩過氣來的他,瞪大眼睛,一臉不敢置信的對着氣定神閒的寶貝兒子,不知道說什麼好。

惹得胤礽也是一臉疑惑的回看康熙皇帝,他的話有哪裡不對?皇阿瑪這般震驚的模樣?

呆了好半天,康熙皇帝才憋出來一句,“就算太子妃不是阿茹娜,你也這麼個想法?”胤礽當真嚴肅的思索起來,片刻後,就聽他語氣真摯的回答,“其他人做太子妃,應該不會也不敢和兒臣這麼鬧騰。當然,作爲男子總是要多讓讓女子。”

說到這裡,少年太子微微一頓,因爲他發現康熙皇帝的眼睛閃爍了一下,怕自家皇阿瑪因爲他這句話心裡產生什麼其他的想法,胤礽當下神色一變,眼神嚴肅的鄭重聲明道:“皇阿瑪,兒臣現在不會同意換太子妃人選,兒臣既然答應了大格格,自當努力做到。”

自個心裡也明白此事已成定局的康熙皇帝嘆氣,“那皇阿瑪問你,你真的不打算要側妃和侍妾,就要阿茹娜一個?哪怕你們倆將來沒有嫡子?”雖然臉上神色如常,可是他心裡卻是非常的重視這個事兒,這可關係到大清的江山社稷傳承。

“皇阿瑪,兒臣不想欺瞞您。就算不是大格格,兒臣最多也只是娶一個妻子,不會有第二個女子。如果將來沒有嫡子,那就考慮立皇太女;如果嫡女也沒有,乾脆就從兄弟們家裡選一個最合適的男孩兒過繼,反正他們都是您的孫子。”

康熙皇帝眼睛發直,呆呆愣愣的,打他聽到“立皇太女”就那麼愣怔在那兒,一直到兒子把話說完也沒回過神來。胤礽見此就伸手捏起一塊點心慢慢的品,等着被他嚇到的康熙皇帝回神。

過了好一會兒,胤礽都吃完了三塊點心,康熙皇帝才猛地驚醒過來,他看着兒子一臉理所當然的平靜,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麼好,用他經常說胤礽的“牛飲”的姿勢,不知滋味的端起自己面前的茶盞一飲而盡後,堪堪問出來一個最不重要的問題,“皇太女不嫁人?”

“不嫁,咱娶進來一位皇父就好。”大格格若是真的願意生孩子,不管男孩女孩,他自當都是一樣的,把他們全部放在手心裡疼愛,女兒若有這個志向和才幹,立個皇太女又何妨?

康熙皇帝擡手揉揉眼睛,仔細的瞅了瞅,一臉淡定的坐在他的對面,說給女娃兒娶皇夫就跟給男娃兒娶皇后一樣天經地義的兒子,嗯,還是那個俊俏無雙的小模樣兒,大清國獨一份,確實是如假包換的大清國太子。

可是他就納悶了,他兒子怎麼會有這麼個膽大包天的想法?還是說兒子一直是這樣異於常人,只是他以前沒問,他也想不到巴巴的說這些事兒?

果然天上金童下凡就是和吾等凡人不一樣。

可是這也不對啊,康熙皇帝隨即又想到,他現在知道了兒子這些驚天動地的想法也沒用,那個時候他早就魂歸地府了,兒子就是天天把大清國翻來覆去的,給孩子們翻跟頭玩,他也管不着了啊。

特別鬱悶,非常憋屈,只覺得自己胸口悶得透不過氣來的康熙皇帝,抖着嘴脣滿含期待的問道:“你,你就不能納幾個側妃?生幾個庶子?”

胤礽輕輕搖頭,當初不過是因爲顧忌康熙皇帝的情緒,姑且勉強同意了娶個太子妃的要求。

大格格會對自己動心,實在是出乎意外之外,大格格的堅持,更是一個很大的意外。當年自己在孝東陵沒直接拒絕她,真心沒有想到會有今日的發展。可是既然他已經答應了大格格,不說自己對於婚姻的原則,就單論大格格的這一份至純的真情,他也不可能納其他女子進門。

“皇阿瑪,當初要不是因爲您的要求,兒臣一個也不想娶。而且,庶子的繼承權在嫡女後面。”

少年太子神色安然的說出來這句話後,就姿態自然端起他的奶-子茶小口啜飲。康熙皇帝卻是被氣的差點兒吐血,難道他還要慶幸世祖皇帝沒有留下個嫡女不成?

新版《大清律》裡頭明確規定,家有嫡女沒有嫡子的情況下,如果嫡女要嫁人,可以帶走一半的家產做嫁妝,如果嫡女要立女戶,那就是有着和嫡子一樣的繼承權。庶出,養子,可以分得一小部分家產安身立命,外室所出子女沒有任何繼承權。

深切的感受到自己又被兒子坑了的康熙皇帝,在這連番打擊之下,終於坐不住,憤怒的站起身來,在御書房轉圈圈。

第一圈,兒子現在身受內傷,不能打不能罵,不能讓他心情不愉快;第二圈,兒子這馬上大婚了,十六歲就圓房,小夫妻倆感情好,一口氣生個五六個孩子,總不可能都是女娃兒。

第三圈,兒子說的也確實是這麼個道理,嫡出總是貴於庶出。不說老百姓家,就算是在皇家,嫡出的固倫公主那也是天生就位同親王的尊貴,哪怕庶出的皇阿哥將來憑藉功勞被晉封爲親王,也比不過這個天然的出身體面。

運氣,運氣,胸腔起伏不停的康熙皇帝不停地運氣,讓自己鎮定下來。滿天神佛,列祖列宗們,保佑玄燁有個嫡出的皇太孫。玄燁每天給奉天殿的祖宗牌位,誠心誠意的各燒三炷香。

還好他四年前手腳麻利的把大格格給定下來,讓他們今年就舉行大婚之禮。就兒子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冷清模樣,如果等到他長到十六歲以後,小翅膀硬了,和吳正治的小兒子一樣,堅持什麼先立業再成家,他能拿他怎麼辦?

可是不管怎麼安慰自己,康熙皇帝還是不甘心,“你就不怕皇阿瑪把那位異域女子給找出來威脅你?”

眼裡劃過一抹深沉真切的懷念,少年太子輕聲說道:“皇阿瑪,要是可以找到,兒臣自己早就去找了。”

“你小子肯定沒說實話。”康熙懷疑,他要是真的決心在大清國尋找一個普通的小女子,還有可能會找不到?

胤礽擡手拿起大茶壺給自己續杯奶-子茶,身體微微傾斜,眉眼低垂,長長的眼睫毛在臉上留下兩小圈光影,遮住了那雙桃花眼裡所有的思緒,聲音低沉,真摯,緩緩說道:“真的,兒臣不騙您。”

“您要威脅兒臣,還不如直接拿住大格格比較好。世事變遷,很多事兒都不一樣了。就算找到了又如何?彼此各自安好就好。”

發現寶貝兒子情緒低落,康熙皇帝也是暗自嘆息,這倆孩子的前世今生確實都大不一樣了,還是顧好當下和未來最重要,不,還是求老天爺給他個嫡孫最重要。

“朕知道你不捨得阿茹娜受生產之苦,可是身爲女子,生兒育女天經地義。不管你們生幾個,總之,朕要嫡孫孫,沒有嫡孫孫,皇阿瑪百年後怎麼都無法閤眼。”

康熙皇帝決定,這個事兒他一定要盯緊了。如果真讓無法無天的寶貝兒子弄個皇太女出來,他就是到了地府,也會被列祖列宗們一人一腳給踢回陽間。

胤礽失笑,生兒還是生女,應該是在乎男方而不是在乎女方?不過他看着自家皇阿瑪橫眉豎眼的,把自己憋得臉色漆黑還不捨得教訓他一句,心裡也很是不忍。“行,兒臣答應您,一定努力就是。”

“不是你努力,是你要讓阿茹娜生孩子。”康熙皇帝眼睛瞪得老大。他敢說,就兒子這個正常人無法理解的“神仙”性子,就算是阿茹娜要生,他也可能會說太危險了,太痛了,不生了,乾脆過繼一個得了···

如果自己不給看緊了,百年後他可能連個嫡孫女都沒有。

胤礽起身,惦着腳伸着胳膊給康熙皇帝順氣,“皇阿瑪,其實從生育說上講,生男生女真的在於男子而不是女子。不過兒臣答應您就是,保證給您生個嫡孫出來給您抱。”

被兒子這突然的孝順感動的眼眶溼潤的康熙皇帝,不敢相信的問了一句,“真的保證?”胤礽哭笑不得的連連點頭,“保證,兒臣給皇阿瑪保證。兒臣明兒就和大格格提這個事兒。”

這下康熙皇帝是高興的轉圈圈了。寶貝兒子來歷非凡,手段高明,他說保證,那就是保證。想到自己將來會有一個軟軟糯糯,白白胖胖的嫡孫孫,跟他阿瑪一樣,穿着一身兒明黃衣裳,奶聲奶氣的喊他皇瑪法,他簡直是興奮,高興的哭出來。

太子不納側妃侍妾算什麼?一打兒庶出也抵不過半個嫡孫。

胤礽滿心無奈的掏出一個手帕給康熙皇帝擦了擦眼角,“皇阿瑪,是您要嫡孫,兒臣答應您了,您怎麼還哭了?”本來還有些難爲情的康熙皇帝聽了這話,直接睜大眼睛,中氣十足的反駁,“無知的呆小子,皇阿瑪這是喜極而涕。”

一直擔憂的大事終於在今天有了這個好的結果,堵在心裡的大石頭沒了,自覺特別暢快舒坦的康熙皇帝終於想起來還有正事兒沒談,看了看時間,距離三點半就只有十來分鐘了,趕緊的清清嗓子,把最主要的事兒先說說。

“朕今兒上午召見了第一批去歐洲求學歸來的學子,很不錯,古人說讀萬卷書走萬里路,真的是至理名言,出去轉了一圈,見識氣度就是不一樣。”

胤礽聞言,當然也是高興,“兒臣恭喜皇阿瑪。”

康熙皇帝搖頭,“皇阿瑪可不敢當這個功臣。你都不知道,英吉利現在發展成什麼樣兒了?還有那個法蘭西也在大力發展工商業。我們大清國要是沒有你製造的蒸汽機,皇阿瑪真的沒有臉面派學子們走出國門,到別人國家晃悠。”

別人國家的老百姓都有,就你沒有,你還坐家裡不知所謂的自得自樂,守着自己的大-刀長矛自豪的不行,想想就丟人的很。

胤礽一看自家皇阿瑪這個難過懊惱的神色,趕緊安慰,“皇阿瑪,這不是您個人的問題,您已經做得夠好了。真的,您是一位非常好的好皇帝。”歷史的侷限性,出身的侷限性,身爲滿清帝王的康熙皇帝,在古華夏曾經的歷史上,真的稱得上是一位好皇帝。

擺了擺手,康熙皇帝心領了兒子的寬慰,卻是不認同兒子的說法。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作爲一個好皇帝,最關鍵的是要有過人的胸襟,眼光以及魄力,會識人用人。而不是說要多麼勤政,多麼精明,摺子有內閣批覆也一樣,大小國事也可以放權內閣,這些都不一定非要皇帝本人。

這方面,兒子就是做的比他好,哪怕他不是重生的人,他也有這個天賦直覺,有這份果斷和毅力。

“不說這個喪氣的事兒了。咱們大清國因爲你,這一回可算是跑到這些西方強盜們的前面去了。這些學子們見到朕後,都情緒激動的喊着要見你,一個個眼淚鼻涕,哭着喊着的,被朕給攔下了。”

“你目前最主要的事兒是養傷。皇阿瑪先安排他們去參與大辯論。你昨兒不是說要把大辯論的主題打開,讓他們隨意擴展自由發揮嗎?正好這夥兒年輕人回來,加入他們一起,讓這些學子們耍耍嘴皮子試試。不要出去幾年,連大清官話都不會說了。”

國家花這麼多銀子派他們出去進學的目的是什麼?是學好別人國家的優點長處,回來給朝廷和老百姓效犬馬之勞的,如果不能融進老百姓中間,和朝廷的行動保持一致,學以致用,學以實用,學的再好也沒用。

胤礽思索片刻,覺得皇阿瑪說的這個還真有可能。“確實是要先看看,不能出去學了幾句洋話,就把自己的根給忘了。更不能學了人家的學問,就把自己家的學問給丟了。”

“皇阿瑪,這些留洋的學子帶回來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有人開始整理了嗎?上次兒臣和您提到的,人才引進的事兒,他們都有什麼好主意沒有?”

說到這個,康熙皇帝就嘿嘿直樂,他伸手拍了拍兒子的小肩膀,有點兒神秘的說道:“兒子,你絕對想象不到他們帶回來了什麼,朕也實在是沒有想到。”

胤礽還沒問出口,就聽到自家皇阿瑪以一種非常驕傲自豪的語氣,滔滔不絕的一一分說給他聽,“你五皇叔帶着人去看了看,回來和朕彙報說,光是那些書籍典故等等,就需要兩三個月才能完全的整理出來。如果都要正確的翻譯出來,不知道要更久。”

“現在商學院裡頭懂西方語言的孩子們,都已經被常寧叫去幫忙。還有那些各個大小國家的王子公主,親王大公們等等,加在一起幾百口子人,理藩院都住不下。朕現在也沒心思接見他們,一部分塞到了學院學習官話,一部分送到了基督教教堂。”

“皇阿瑪琢磨着,等你大婚後,咱們再統一舉辦一場正式的歡迎儀式。就按照他們西方人的習俗,叫阿茹娜辦個別開生面的PARTY,也好讓那些紅毛們長長見識,省的一個個都跟鄉巴佬進城一樣,在京城不管看到什麼新事物都只會長大嘴巴哇哇哇的大聲叫喚。”

作者有話要說:  吼,看了那位出軌報警的大明星吳波的事兒,我的一個律師同學居然說,這個女的真傻,7年了不知道生個孩子分家產。是的,中國的繼承法改了,私生子和婚生子一樣的繼承權。

我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也不知道這個法律規定出臺後,婚姻的意義還剩下什麼?或許,大人物們有大人物的考慮,小老百姓安心碼字。嘿嘿嘿嘿嘿嘿

PS, 想寫一個強大的華夏國家,讓西洋人一臉嚮往的來學習然後捨不得走。讓華夏人走出國門後,一臉驕傲的說,我來自東方,讓華夏的護照變得暢通無阻。來自一個審籤苦難戶的怨念。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