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 請放心, 孤已經和皇阿瑪提過索額圖大人的事情, 皇阿瑪也說只要有郭洛瑪法在,就無需擔心赫舍裡家。”

“而且現在長泰舅舅管着一部分內務府的精油香水研製和新建成的精油香水作坊, 綸布舅舅跟着五皇叔恭親王跑境外商貿,都有真正的事情做, 也很是漲了一些不一樣的見識。應該是不用擔心。”

“那就好, 只要太子殿下您好好的,他們就算是平庸了一點兒也沒事, 不惹是非就很好。” 兩人邊走邊聊, 很快的就到了乾清宮。

康熙皇帝還在和議事大臣們商量國事。小太子帶着阿茹娜格格在偏殿落座後,鄭重的向阿茹娜小格格道喜:“孤還沒正式和格格道喜。恭喜格格《藤蘿日報》正式開始發售, 開門紅。”

“謝謝太子殿下,其實是阿茹娜應該向你道賀纔是。這一切都按照你的規劃在進行。”

“是孤的計劃, 卻是格格的功勞。格格才華過人, 學識淵博, 實在是讓孤佩服。” 胤礽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他對於舞文弄墨這一方面實在是笨拙, 只能稱得上能讀能看。平時的學習全靠過人的記憶力支撐。

“說到才華, 我到是想起來一件事,《藤蘿日報》向天下文人學子徵文求稿勢在必行。否則就靠我們幾個和翰林院, 總有江郎才盡的那一天。”

“格格儘管安排,有什麼需要幫忙之處但請直言,或者讓三姐姐代爲轉達。”三姐姐這纔去“抄寫房”幾天就越發的精神爽利了,有了點後世女強人的味道。

“太子殿下放心, 阿茹娜不會和你客氣。”阿茹娜格格捧着御茶房送上來的大玻璃杯奶-子茶喝了一口,暗暗點頭,不愧是御茶房的手藝,確實是比自己家做的好。

想起今兒她額娘看到她的報紙以後,給她講的當年外祖母外祖父的事兒,現在還覺得挺荒唐可笑的,正好拿來和小太子分享,於是就笑了笑:“皇上在忙,我們難得有空閒聊,太子殿下可有興趣聽段我的外祖父母們那一輩人的故事?”

小太子有點兒好奇:“格格請講。格格的外祖父可是大將軍額亦都的兒子,太宗皇帝時期有名的圖爾格大將軍?”

“是的,難爲太子殿下記得住這些關係。我的外祖父正是圖爾格將軍,外祖母的父親是大將軍何和禮,外祖母的母親卻是大將軍的原配妻子。”小格格笑了笑。從□□皇帝開始,皇家辦的這些事兒真的是讓人啼笑皆非,卻又無可奈何。

“太子殿下也知道,□□皇帝和太宗皇帝都特別的喜歡,把皇家宗室的格格們嫁給他們喜歡的這五位大將軍以及大將軍們的子嗣後人。”

小太子摸了摸鼻子,心裡也有點兒無奈,事實確實是如此。

人類自古以來就信奉血緣的紐帶力量。把聯姻看做是各種盟約的有力保證,看成是最牢固的利益捆綁。不管是公元前的遠古時期還是未來的星際時代,聯姻在各個階層的人們之間都是非常的盛行。

“一開始我的外祖父圖爾格將軍也是因爲父輩的關係,娶了一位宗室的和碩格格,他們雖然有了一位女兒,但是二人感情卻是非常的冷淡。後來外祖父因爲“教女不嚴”這個罪名,不光是都統的位子被太宗皇帝給撤了,還差點兒進了大牢把命丟了。”

“雖然很幸運的也因此罪名結束了他與和碩格格的痛苦婚姻,但還是消沉了好些日子,於是就經常和他的好友,特別能理解他的蘇和泰將軍一起喝酒消愁。”

“而這位蘇和泰將軍之所以能對我外祖父的遭遇感同身受,乃是因爲他的家庭出身,他的母親正是何和禮大將軍的原配妻子。”

“當年,何和禮大將軍和□□皇帝君臣二人一見如故,何和禮大將軍直接帶着兵士投到了□□皇帝的麾下,□□皇帝非常高興的要把長女東果格格下嫁,何和禮大將軍也當場答應了下來。”

“這本是一段君臣佳話,可是蘇和泰將軍的母親在得知何和禮大將軍另娶她人的時候,卻是非常的傷心。一怒之下,帶着董鄂部族士兵直接和大將軍在沙場上激烈的打了起來。據說後來還是□□皇帝親自出面調解,這對夫妻的戰爭才告結束。”

“而這位福晉之所以被人稱爲滿洲的奇女子,行事當然是異於常人。我覺的她最讓人敬佩的地方在於,她明知道□□皇帝對她不喜,覺得她沒有謙讓包容之心,還稱呼她爲“厄嚇媽媽”,可還是牢牢的坐穩了何和禮原配發妻的位置,把她的子女們也都教育的很好。”

“蘇和泰將軍自小受到這樣一對父母的言傳身教,當然是自有一番不同常人的見識。作爲我外祖父的好友,又對我外祖父的事兒很是同情,就在有一天喝酒的時候,同我外祖父說,他的妹妹,帶着兩個年幼的孩子寡居在家。”

“我外祖父當時醉醺醺的,聽了之後真是感動的稀里嘩啦,抱着蘇和泰將軍哭嚎,最後拍胸脯發誓一定會重新做回都統之位,一定會對孩子們都視作親生。”

“外祖母年輕的時候就是滿洲有名的美人兒,不光嫁妝資產非常的豐厚,交際應酬,管家理事也是樣樣精通。雖然成親沒幾年丈夫就戰死沙場,可是在孃家,夫家的幫襯下,自己帶着兩個孩子也把日子過得挺舒坦。”

“而且那時候,太宗皇帝已經開始推崇漢人的禮儀制度,外祖母受到漢家文化的影響,加上自己從小看着父母的婚姻狀況長大,本來對婚姻就沒有多大的期待,就打算一輩子守寡算了。”

“可是蘇和泰將軍卻是很不認同,他覺得漢人的文化裡面,對於女子的歧視和限制都是很沒有道理的,更認爲女子的最好歸宿還是嫁人。於是就不顧外祖母的反對,強行的把這樁親事給做成了。” 阿茹娜格格說到這裡,終於維持不住臉上的笑容,勉強的扯了扯嘴角。

“當然,後來外祖父也確實是重新振作了起來,真的又做回了都統之位,成爲太宗皇帝手下的一位名將。額娘說,在她的印象中,外祖父確實都是一直對外祖母很好,對外祖母帶去的兩位小舅舅也都和另外兩位大舅舅一樣的教養。一直到外祖父去世,他們都沒有因爲任何大小事兒吵過架,鬧過什麼不愉快。”

胤礽皺了皺眉,“格格,圖爾格將軍是位讓人欽佩的巴圖魯。不管過程如何,難得是最後圖爾格將軍夫婦一起把日子過得更好。”

“豪門世家的兒女自小享受了普通人沒見過的各種好處,當然也會要承受比別人更多的責任和煩惱。就好像販夫走卒每天爲自家的柴米油鹽發愁一樣,宗室勳貴每天都要爲整個家族的榮華富貴去拼搏奮鬥。”

“不過格格請放心,有皇阿瑪和孤在,不會讓格格將來被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牽扯,受委屈。格格只要每天開開心心的就好。”對於滿清的“選秀指婚”制度胤礽當然也是不大認同。可是就算法律明文規定一夫一妻,自由戀愛的未來,也還是有很多人婚姻不幸福。

人們對於滿足自身各種夢想和私慾的追求,以及對榮華富貴,權勢過人的嚮往,總是讓大多數人都做出一些傷人傷己的行爲和決定。

“太子殿下,阿茹娜沒事兒。我們就是閒聊聊。”

胤礽默默的在心裡嘆了一口氣,他看到了格格眼睛裡那一瞬間的黯淡,也感受到了她的不甘和憤怒。可是對於□□皇帝和太宗皇帝,甚至是蘇和泰將軍的“霸權主義”,“大男子主義”,胤礽也無法做出什麼評定。時事造人罷了。

而且他始終相信,存在即是合理,哪怕是他最不認同的“三綱五常”,“裹小腳”這些風俗,也是有能讓它們存在並且延續發展下來的理由和道理。

小太子緊皺着眉頭,想不明白,格格才九歲好像?就算是參加選秀,也是要至少四年後,爲何現在就煩惱這些?而且格格似乎不相信他的保證了,明明上次見面聊天的時候還好好的。短短的幾天裡,發生了什麼?或者說皇阿瑪做了什麼?

恰巧這個時候康熙皇帝過來了,小太子趕緊的喝完自己的那杯奶-子茶,去暖閣梳洗準備午休。阿茹娜格格今兒的怨氣真的是有點兒兇猛的嚇人,這都擴展到他這個外來的太子殿下身上了,還是讓皇阿瑪來承受。

“阿茹娜,你說了什麼把太子嚇成這樣?” 康熙皇帝對於兒子這種有點兒像是落荒而逃的模樣兒有點驚訝。

“就說了說外祖父母當年的趣事而已。”小格格抿了抿脣,好像沒注意到小太子的表現,只是盯着面前的這杯奶-子茶看,似乎在想什麼,卻又像是什麼也沒想。

康熙皇帝頓感無奈,他當然知道她外祖父母兩個人身上牽扯的那兩樁公案。“你啊,是不是聽你阿瑪和額娘說了我們對於你將來前程的安排?”

看着阿茹娜格格露出一副倔強的,不甘心的小模樣,好像在無聲的抗議他們這些大人的決定。康熙皇帝就覺得更煩悶了。

捏了捏眉心,思考了一下,才語重心長的慢慢開口:“阿茹娜,你自己想想,這滿大清,除了太子,還有誰,能對你說將來不讓你受委屈?除了父母親人,誰還會像太子這樣事事想着你,護着你?”

“就你這倔脾氣和折騰勁兒,真愁人。反正你們倆都還小,朕現在也不逼你。” 頓了頓,看着小格格的火氣瞬間有要上升噴發的趨勢,到底是康熙皇帝一腔慈父心腸,忍不住改了口,“將來朕也不會逼你。”

“不過,朕可要提醒你,將來太皇太后若是能撐到太子長大,朕會讓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親眼看到太子大婚,走的更安心些。”

胤礽不知道他走後康熙皇帝和阿茹娜格格說了什麼,起來後發現小格格已經走了,輕輕的送了口氣。以皇阿瑪對格格的關心愛護,就算沒把格格的煩惱給解決,至少也會把格格的憤怒給平息了?

和康熙皇帝像往常一樣安靜的用完晚膳後,胤礽一邊拿着太醫院新送來的橡膠樣品仔仔細細的端詳,一邊和捧着阿茹娜格格送來的《藤蘿日報》看的津津有味的康熙皇帝,隨意的聊天。

“皇阿瑪,這次的橡膠確實有點兒摸樣了,兒臣聽說太醫院的青蒿素研究也取得很大的進展了。恭喜皇阿瑪。”

“恩,確實是大喜事。胤礽,這個《狗和麻雀》的故事挺好。一隻小狗和小麻雀是好朋友,結果小狗慘死在車伕的車輪下。小麻雀用智慧殺死了愚蠢殘忍的車伕給小狗報了仇。以此來告訴孩子們,胡亂殺生是會有報應的,要愛護小動物。很新穎的寫法兒,思考的方式也很是別出心裁。”

“皇阿瑪,您可別誇了,您也知道這不是兒臣的功勞。”小太子有點兒難爲情,這些可都是後來的那些聞名世界的文豪大家寫的,他只是“拿來照抄”。別人不知道也就罷了,皇阿瑪明明知道還說這個。

“皇阿瑪自是知道你的破水平,幸虧是記性好。靠着死記硬背,也就剛剛能把平平仄仄寫出來而已。可是今兒個滿朝文武都在皇阿瑪面前誇你,皇阿瑪聽着還是高興。”康熙皇帝也覺得可樂,他這個兒子,在寫文章方面真的是沒有一丁點兒靈氣。讓他寫個詩詞歌賦,簡直就好像要他的腦袋。

胤礽皺着眉頭,“兒臣還想着怎麼給女子學院寫一本教材那。還有那個律法,明天午休前就開始。兒臣這幾天把現在使用的《大清律》看了一遍,打算就按照這個版本,把不同之處還有疏漏之處都給補上來。”

“女子學院的教材,你現在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兒?真的不教讀四書五經?”康熙皇帝從報紙裡擡起頭來,雖然他看了那份關於女子學院的奏摺,可還是不大理解,既然是讀書,哪有不讀四書五經的道理?

“皇阿瑪,兒臣覺得那些女娃兒不需要怎麼學習儒家文化,她們又不要去考八股文章。熟讀《大清律》,背背《弟子規》,學學《論語》,《道德經》就好。一般的書籍能看懂,會寫會表達就行。尤其是程朱理學的那些什麼“存天理,滅人慾”,怎麼能教給那些女娃兒。”

“關鍵的是,兒臣想要首先培養一批會說英吉利語,法蘭西語,等各種西方國家語言的人才。至少要把《幾何原本》給翻譯完整了。其次是《天工開物》,《本草綱目》,《齊民要術》這些技術方面的書,教教她們,看看能不能發現幾個,在器械研究或者石油提煉這些方面有天賦的好苗子。”

“最後,也是最着重培養的,女子醫學院這一塊。簡單的分爲中醫和西醫兩個方面,再加上一些藥草配藥方面的知識。當然,對於她們的學習水平評定,自有各個行業的前輩琢磨。”

“所以,會需要安排幾個學問好的西洋傳教士們,太醫院的太醫們以及工部的一些官員們去協助教導。如果能請來幾個開明的心學文豪過來就好了,請不來也沒事兒,就拿《大清律》和西方的律法書作爲主教材,培養法家人才。”

···“學習法家的文化也行。但是你不能折騰出太大的動靜兒,對於程朱理學暫時也不要說什麼。朕還打算什麼時候去山東孔府拜祭孔聖人一番,你也要跟着。”

“皇阿瑪聖明。我們悄悄兒的做事不聲張。前些日子是兒臣自己繞圈子了。您看這明明是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趨勢,爲何我們還一定要揪住儒家不放?” 小太子有點兒鬱悶,他前天讓徐文元大學生傳達給萬斯年先生的問話,至今沒有答案。還好施大人答應了來女子學院擔任職務。

“我們現在明明應該是要培養目前最急需的法家,墨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醫藥學家等等,甚至是橡膠學家,石油學家這些專業的技術性人才。”

這萬一真的培養出來一位華夏的“居里夫人”那?小太子覺得有點兒夢想也挺好。

“以後啊,兒臣就多注意和弟弟們講解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發掘一下弟弟們的興趣愛好,特長天賦什麼的。”

“恩,不錯,這想法挺好,等幼童官學建設好了,朕吩咐下去,如果要分班,就先給孩子們做做天賦測試,再分班。”既然這“工商”是註定的要興起,和“士農”四分天下。那就從幼童開始培養好了。

“皇阿瑪您英明神武。兒臣抽時間整理一份相關的資料出來。” 未來的世界對於個人天賦的開發簡直是真的到了絲毫不差,分毫無誤的地步。就算這裡沒有未來的那些檢測天賦的各種機械儀器,可是光理論知識也大約夠用的了。

自覺想通了的小太子是神清氣爽,即使是從乾清宮出來,來到箭亭後,還是難掩開心的模樣。對着達哈塔老師,大哥三弟,伴讀們的請安問禮也是開開心心的挨個叫起。

“太子二哥,什麼事兒這麼開心?說來弟弟也開心一下。”三阿哥胤祉首先忍不住,太子二哥可是很少這樣喜形於色的。當然三阿哥也確實是在場的少年中和太子殿下的關係最好的。大阿哥不算,大阿哥一般只“哼”不說,哪怕是在皇阿瑪面前也是沉默居多。

胤礽看着三阿哥好奇的小眼神兒,又注意到其他少年甚至那位喀爾喀蒙古的小貝勒都豎起了耳朵,笑了笑,“等功課結束,孤和你們討論。”

···三阿哥雖然覺得太子二哥確實有點兒耿直不知道變通,悄悄兒說說話又怎麼了?可是他轉頭髮現達哈達老師看向他的那個嚴厲的眼神兒,嚇得趕緊的閉緊嘴巴。對於達哈塔老師來說,他這個三阿哥自己走神不專心沒事兒,打擾到太子殿下的學習卻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終於熬過了這節漫長的騎射課,正好康熙皇帝也已經派人來通知,他今天忙就不過來檢查衆人的功課了。三阿哥歡呼一聲,竄到小太子面前,“太子二哥,快說說,都有什麼好事兒?”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晚上的時候已經打了5000多字,結果修改的時候,不知道碰到了那個鍵,全沒了一下。 差點兒原地爆炸。 啊啊啊啊 。 今天重新碼字的感覺,真的是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