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五十年,趙成王十年。

八月,王齕率軍強攻邯鄲。

九月,秦軍死傷過半,補給匱乏,攻城不果。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秦軍久攻不利,白起預料的情況也發生了。

楚國的春申君,魏國的信陵君率數十萬大軍救趙。楚、魏兩國密謀從東、南兩個方向合圍秦國,趙國也由邯鄲城內發兵接應,秦軍腹背受敵,被迫撤退。王齕率領部隊向西急退數百里,聯軍依然緊追不捨,將秦軍趕過汾水,收復了河東幾百裡的趙土。

獨步江湖很多年的秦國終於吃到了敗仗。

如果這個世界上還有能讓白起高興的事,那就是看到秦昭襄王吃癟。聽到秦國戰敗的消息,白起一時控制不住情緒,發了幾句關於秦昭襄王的牢騷,結果把自己置於死地。

本來這個時候,白起應該韜光養涵,別引起秦昭襄王的注意,就算想笑也要躲個沒人的角落。

白起不這樣做。

也許真是被秦昭襄王壓抑的太過分,白起必須要出言挖苦秦昭襄王,才能泄憤。他就散播了幾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類的風涼話。

帝王的尊嚴豈容輕易褻瀆?白起被秦昭襄王革除了所有的爵位,成了一名白丁。這次可能是真被打擊的生了病,在牀上躺了3個月才能下牀。白起感到在秦昭襄王身邊太危險了,就拖着病體準備離開咸陽。

哥們義氣害處大呀,白起的老戰友們聽說他要走,都來送行。

這件事落入了範睢的眼,又傳入秦昭襄王的耳。一個落魄的病人,還有這麼高的威信,秦昭襄王決定不能留下後患。

王賜三尺劍,自刎謝餘生。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一代武曲星於秦都咸陽外十里壽終正寢,經過現場勘查,系自殺身亡。

跟君王對着幹,大多數人都要落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關於白起,梁啓超曾做過一個讓人沉重的技術統計。戰國期間共戰死200萬人,其中白起經手的就佔了二分之一。這個數字有很多含義,白起的能力、白起的殘忍、白起對歷史格局的作用......讓我們無法否定他,更無法肯定他。

說完了白起,我們再說說那位必死卻沒死的幸運者。

嬴子楚已經不是第一次經歷死亡的威脅了,上一次秦趙兩國交鋒的時候,他還叫做嬴異人。曾經有過類似的經歷,並沒有讓他的恐慌減弱,反而更加驚亂了。

原來的嬴異人,無權無勢、無牽無掛,活着沒人疼愛,死了也無所謂。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

現在卻不同了,嬴子楚是大秦王朝太子妃的嫡子,秦國未來的繼承人,死亡已經不是簡單的生命消逝,隨之消失的還有得來不易的地位,這讓他難以割捨。

當你未曾擁有的時候,人也許不會想得到。但當你一旦得到的時候,卻絕對不會想放棄。

嬴子楚這次不準備再坐以待斃,他找來了萬事通呂不韋商量對策。

嬴子楚:“呂先生,我現在已經是秦國的順位繼承人了,要不要給爺爺寫封信,讓他顧及我的安危而罷兵?”

呂不韋嗤之以鼻:“秦昭襄王眼裡只有天下,縱使你被趙國殺了,他兒孫多的是,不過是再立一個嫡世子罷了。這時候任何外人都靠不住,能救我們的只有自己。”

嬴子楚:“先生可有良方?倘若能僥倖餘生,子楚願與先生共江山、同富貴。”

呂不韋:“趙國的地盤上不能久留了,夜長夢多,趙成王已經磨刀霍霍,隨時都有可能對你下手。三十六計走爲上,我今天晚上安排咱們跑路。”

金錢又一次在歷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趙國的門衛工資普遍不高。當呂不韋獻上他的“誠意”後,門衛問也不問的放行了。

呂不韋和嬴子楚剛準備離開,卻被門衛大聲喝住。就在他們戰戰兢兢的回頭,以爲逃跑失敗的時候,身後傳來了門衛溫馨的叮嚀:“外面都是秦軍,哥倆小心噢!”

這次有驚無險的逃逸,結束了嬴子楚這輩子所有的悲苦。此後的他,在秦國度過了一段難得的平靜生活。不再費心爲生存堪憂,也不必竭力攀附權貴,他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等待坐上大秦國的王位。當然,這段等待的時間裡,還有着對妻兒的思念。

如果日子過的舒舒服服,誰也不會扔下老婆孩子不管。當時的情況緊急,如果拖家帶口可能降低逃生的成功率,所以嬴子楚毅然決然的自己走了。

被丈夫和情夫拋棄的趙姬,並沒有因此而絕望。她整天抱着兒子,跟趙國的糾察隊打起了麻雀戰,爲了躲避搜捕,常常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樣的生活對於一個弱質女流來說,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但爲了兒子,她還是咬牙堅持着。

趙姬雖然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婆,但絕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嬴子楚這一去就是九年,始皇帝的童年可以說是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中。正是因爲沒有父親的緣故,始皇帝比別的孩子更早理解了男人的含義,他必須要儘早站起來,撐起家庭的天。

雖然趙政成長的過程中,比其他孩子都早熟那麼一點,這僅僅爲他的成熟帶來了一點點優勢,還不足以讓他在九歲前,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這時候的天下還不屬於他。

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六十七 亡趙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七十六 亡魏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八十九 焚書案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玉皇大帝那些事兒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九十四 李斯入甕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十 白起功高震主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一 嬴異人的煩惱九 長平之戰(3)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七十五 軍權傾扎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五十四 魏楚大戰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七十六 亡魏八十 亡齊八十九 焚書案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七十七 亡楚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九 長平之戰(3)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九十四 李斯入甕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九十四 李斯入甕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七十七 亡楚六 包裝嬴異人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八 長平之戰(2)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
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六十七 亡趙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七十六 亡魏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八十九 焚書案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玉皇大帝那些事兒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九十四 李斯入甕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十 白起功高震主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一 嬴異人的煩惱九 長平之戰(3)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七十五 軍權傾扎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五十四 魏楚大戰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七十六 亡魏八十 亡齊八十九 焚書案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七十七 亡楚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九 長平之戰(3)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九十四 李斯入甕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九十四 李斯入甕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七十七 亡楚六 包裝嬴異人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八 長平之戰(2)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