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 亡趙

公元前228年,李牧死後三個多月,發春,花枝吐翠,大地如新。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王翦發動了對趙的全面進攻。

李牧在世的時候,趙國全民皆兵。百姓就是最好的斥候,秦軍的有任何風吹草動,兵力轉移和部署,甚至兵種安排都會馬上被李牧知道的清清楚楚。秦軍除了跟趙國的正規部隊作戰,還經常遭到民兵組織自殺性進攻的打擊。

隨着李牧的死,趙國邊防制度徹底癱瘓。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李牧的繼任者趙蔥是趙王遷的本家,並無將才,派他來接替李牧,僅僅是因爲趙王遷對他比較信任,很快就被王翦陣前誅殺。司馬尚的繼任者顏聚更加不堪,他本身乃是齊將,怎會替趙國效死命?秦軍尚未開至,他早已經棄城而逃。

秦軍的強攻再無人敵,王翦一路攻城掠地,直取東陽,秦將羌瘣負責追擊逃竄的趙軍,在佔領區建立新興的臨時政權。十月,他們同楊瑞和率領的南路大軍勝利會師,兩軍合兵一處,一舉攻破邯鄲,把濃睡不消殘酒的趙王遷俘虜在臥榻之上。

亡國之君的心境,南唐後主李煜牢騷最深: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爲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趙國亡了,趙王遷揮淚作別宗廟,從此只能在咸陽中秋煮酒,感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有一個人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就是被趙王遷擠落王位的前太子趙嘉。命中註定他跟九五至尊有段淵源,在宗族數百子弟的保護下,趙嘉居然逃脫了秦軍的搜捕。他流亡燕、趙相接的代地,開設了趙國流民收容所,自封爲代王,終於圓了自己的君主之夢。

趙嘉屯兵上谷,東與燕軍相聯,堂堂趙國二把手,淪落到仰仗燕國鼻息的地步,何其哀哉。他的代王做的名不正、言不順,絲毫不能改變趙國覆滅的事實。趙國曆經二百五十餘年興衰承折,終於因爲經營不善,宣告破產。

王翦佔領邯鄲後,依照大秦律例劃地爲郡,這座戰國曆史上最繁華的都市,徹底告別了曾經的輝煌。爲此,蘇老泉還特地在他的《六國論》中感懷一番,“洎牧以讒誅,邯鄲爲郡”。

站在邯鄲最著名的學步橋上,你可以看到歷經戰火洗禮後,邯鄲城的鉅變。沿街依然樓坊林立,卻少人進出,再沒有行人摩肩接踵、揮汗如雨的畫面。大街上只有三三兩兩的殘兵敗勇沿路乞討,家園早已破落,又無仗可打,他們只能靠着發善心的百姓接濟度日。

唯一沒有變化的就是邯鄲城的八大胡同,絲竹管絃、聲色不歇。越是國難當頭,越有人尋花問柳、求歡買醉,只有流連教坊才能暫時忘卻痛苦。縱然青樓人來人往,不夜如舊,你卻聽不到歡歌笑語,入耳都是淒涼的亡國之音。

就在趙國山河破敗、百業待興之際,邯鄲迎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或者我們該稱之爲主人。始皇帝王駕親臨,到前線視察軍情,瞭解國際形勢。

秦國已經成功滅韓除趙,秦國大一統的格局日漸明朗。作爲這一系列卓越成就的最高領導者,始皇帝有必要巡視領地,一方面可以穩定軍心、對秦軍起到激勵作用,另一方面,他也要趁機決定秦國接下來的進攻方向。

把趙國收入囊中之後,秦國領土北至燕國,東接齊國、中通魏國、南臨楚國,這些諸侯國都成爲秦國的進攻系統可以直接攻打的目標。綜合其中的利害,我們先把齊國排除在外。雖然秦國可以從趙境伐齊,但是中間隔着魏國,北面又有燕國的威脅,打起來顧及太多。如此一來,秦國就有三個選擇:

一,攻打距離中原最遠的燕國,它國難以馳援,一統北方之後,由上至下對魏、楚、齊施加壓力。

二,攻打距離秦國最近的魏國,拿下中原腹地之後,可以成功的把燕、齊、楚分隔開來,方便日後各個擊破。

三,攻打偏安南方的楚國,先消除秦國最大的隱患。而且楚國與列國關係疏離,伐楚之時,不慮有其他國家會協助楚國。

就在始皇帝衡量利弊,爲討伐哪個國家發愁之時,老天給他送來兩份大禮。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魏景湣王辭世,其子魏王假繼位。

隨後不久,楚幽王也死了,他的繼任者楚哀王登基不足兩個月,就被庶出的王子負芻攜其黨羽擊殺。

兩個突然的變故,使魏、楚兩國愈發風雨飄搖,變得國勢不穩、政局混亂。秦國正好趁虛而入,從中漁利,這簡直是天賜良機,錯過可惜。

剛剛自立爲楚王的負芻做了一件可笑的事,始皇帝還沒跟他動手,他到首先不安分起來。爲了改變幾代楚王不思進取的形象,負芻率先發難,進攻秦國南郡。

南郡之稱始於白起伐楚,當時他攻克鄢城、拿下楚國郢都,西燒夷陵,東侵競陵。楚國爲了讓白起退兵,向秦國進獻了青陽以西的領土,秦國遂在這裡建立南郡。

負芻實在是個二愣子,別人避猶不及,他偏偏把腦袋往槍口上送,這不是逼着始皇帝拿楚國開刀麼?

大家還別笑,比負芻更缺心眼的大有人在,就是下面這個人,導演了戰國曆史上最有看點的歷史事件。替負芻兩肋插刀,救楚國於將亡之人到底是誰呢?

祝願正在閱讀本書的朋友身體健康、家庭和睦!歡迎大家在書評區給本書留下指導意見,賈某將不勝感激!

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九 長平之戰(3)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六十四 亡韓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三十六 蒙驁之死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九十四 李斯入甕一 嬴異人的煩惱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十 白起功高震主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玉皇大帝那些事兒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四十一 嫪毐反了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十 白起功高震主七十 荊軻刺秦王(3)一 嬴異人的煩惱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一 嬴異人的煩惱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二十 東周的滅亡(1)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六十四 亡韓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六十四 亡韓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八十 亡齊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九十四 李斯入甕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九 長平之戰(3)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八十 亡齊二十 東周的滅亡(1)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五十四 魏楚大戰八十九 焚書案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
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九 長平之戰(3)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六十四 亡韓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三十六 蒙驁之死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九十四 李斯入甕一 嬴異人的煩惱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十 白起功高震主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玉皇大帝那些事兒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四十一 嫪毐反了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十 白起功高震主七十 荊軻刺秦王(3)一 嬴異人的煩惱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一 嬴異人的煩惱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二十 東周的滅亡(1)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六十四 亡韓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六十四 亡韓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八十 亡齊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九十四 李斯入甕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九 長平之戰(3)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八十 亡齊二十 東周的滅亡(1)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五十四 魏楚大戰八十九 焚書案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