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

黃章對於魅族的成績還是很自豪的,因爲衆籌這種方式能夠吸引消費者的就只有產品本身的品質。

而且魅族還開了三期,一二期都湊齊了衆籌網站支持的最高臺數-5000臺。

在互聯網時代,完全依賴於線上渠道的產品,一旦口碑不行,後續是不可能繼續獲得這麼多消費者的。

像聯想,即便在互聯網上的口碑不行了,還能依靠線下渠道活下去,但是像一加這種純粹依賴線上渠道的品牌,口碑壞了等於死了一半。

坐在黃章對面的趙經理顯然很明白這個道理,他是新興資本下面常年活躍在珠三角地區的項目經理。

他看過最多的項目也是互聯網項目,之所以會對魅族這個項目感興趣,也是因爲在和衆籌網站談的時候,聽對面在介紹他們成功案例的時候,聽到了魅族這個品牌。

“我們在2002年9月上線,在9月以前沒有電子支付,衆籌這種模式從底層邏輯上就不可行,本身衆籌網站的利潤就很低。

我們沒辦法像騰訊、網易、盛大這些互聯網公司那樣去找點卡聯盟合作,只有電子支付才能把我們的成本壓下去。

再說,一些價格上千元的衆籌商品,你讓消費者通過點卡,衝個10張點卡,這有些不現實。會對衆籌感興趣的消費者,在花錢的瞬間實質上是一種衝動型消費。

如果他通過點卡充值,在付費的時候把時間拉長的話,這種衝動型消費可能在完成點卡充值之後就消退了。

所以我們前期一直在做準備工作,網絡論壇上的宣傳,打磨我們的網站設計等等。

好在我們上線後的第一個季度營收就突破了一千萬rmb,在今年的上半年營收更是突破了五千萬。”

衆籌網站的負責人介紹完,給趙經理看了他們衆籌網站合作企業營收前十名,其中魅族靠着一千多萬的營收赫然排在第一名。

新興資本最強調的就是嗅覺,這也是當年周新教吳世強的看家本領,趙經理迅速捕捉到了這個信號,這家叫魅族的企業爲什麼能吸引這麼多消費者來付費?

發起了三輪衆籌,共計募集了超過一千萬的資金,這對於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來說是很難的一件事。

“您是說魅族嗎?這是一家很有特色的企業,當時他們來找我們談合作,其實我是不想答應的。

因爲他們是做手機的,希望定價一千元,然後衆籌五百臺,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他們一次性要募集五百萬元。

我之前跟您也介紹過,衆籌網站的商業模式就靠兩點,一是手續費,手續費本身是很微薄的,百分之三的手續費,五百萬也就是六萬的手續費。

衆籌網站賣的東西大多是實物,我們不可能像互聯網企業那樣收百分之三十的手續費。第二就是利差,消費者完成支付動作之後,錢是在我們賬戶上,企業交貨之後我們纔會把錢打給企業。

因此在這中間存在一個利差,我們就靠利差和手續費賺錢,但是當時魅族希望我們先付至少百分之五十給他們,不然他們沒辦法去生產。

這兩個條件都違背了我們的規則,但是五百萬的衆籌對一家新成立的企業來說很重要,包括魅族的創始人他給我看了他們做的概念圖在中關村論壇上的大受好評。

帖子下面全是要買的聲音,最後我們咬牙還是做了這筆生意。

中間是很順利的,魅族在互聯網上營銷做的非常成功,我記得好像一週時間他們就找到了五百個用戶,在我們的衆籌網站上完成了付費。

在把錢打給魅族之後,我們是很緊張的,萬一他們跑路,這兩百五十萬需要我們自己墊付給消費者,說不定我們直接就倒閉了。

爲了怕他們跑路,我們甚至特意派了一個員工去魅族,和他們一起工作,說是給他們的免費勞動力,其實是監視他們別跑路的。

好在最後成功交貨,我們一共合作了三輪,到了第三輪的時候,就不需要先把款打給他們了。”

趙經理反問:“如果魅族跑路,你會跑路還是認栽,把這250萬給自己掏了?”

“不知道,真不知道,感性的角度我肯定得掏,要是我不掏這筆錢,在華國衆籌這種模式名聲就臭了,會打擊整個行業。

從理性的角度出發,我不想掏,掏了這個坑太大。不過好在沒有發生這種考驗我人性的事情。”

對方提起魅族既興奮又後怕,這讓趙經理對魅族產生了興趣,於是找上門來。

黃章在介紹完魅族這家企業之後,趙經理有些失望,因爲光靠工業設計存活的企業,還是專注於手機制造的企業,老實說沒有太多的價值。

現在市面上做手機的企業太多了,整個市場遍佈着大大小小的廠商,拆開一看,就會發現幾乎全是新芯和聯發科的芯片。

在新芯推出集成手機芯片後,聯發科很快跟進,幾乎沒有給新芯多少喘息的時間。

本身把所有芯片集成到一塊主板上,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就是聯發科最早乾的事情,在新芯推出手機集成芯片前,聯發科內部就已經就這個項目立項了。

新芯推出之後,聯發科甚至懷疑內部泄密,於是加班加點推出他們的手機集成芯片。

新芯科技由於有先發優勢,以及背靠周新,佔據了百分之七十的市場份額,聯發科佔據了百分之三十。

雖然新芯科技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是聯發科的增長速度很快,並且在這一領域大打價格戰,試圖藉助價格優勢來獲得市場。

新芯科技有點被迫跟着降價的意思,因爲不降價就得失去市場,對這幫企業來說,他們不關心技術好壞,只關心價格。

當然新芯也不是沒有優勢,因爲新芯科技在消費者羣體裡更有名氣,雖然說是華國企業,但是消費者們會下意識認爲它是一家硅谷企業。

並且新芯是Mphone的供應商,我買搭載新芯科技芯片的手機等於我買Mphone了,多少有點這個意思在裡面。

因此新芯科技的手機集成芯片還是能享受一點點溢價。

趙經理問道:“黃總,剛剛聽你說了一下你們的公司具體情況,我想聽聽你的未來發展戰略。

我們都知道隨着新芯科技推出的手機集成芯片,華國的手機市場陷入了羣雄逐鹿的局面,所有企業都想來手機市場分一杯羹。

不管是做彩電、做冰箱、做電視機,甚至連養豬的企業都要來手機行業插一腳,你認爲魅族的優勢是什麼?”

黃章回答道:“兩個問題其實我認爲是一個問題,魅族未來要轉型。

我們都知道,新總親手開啓了智能手機時代,現在在硅谷,手機領域的巨頭們,像諾基亞、摩托羅拉,他們的高管言必稱智能手機。

說自己未來要做智能手機,而智能手機的三要素,屏幕、操作系統和手機處理器。

我認爲魅族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做智能手機,,並且要在這三要素中有一定的創新。

也正是因爲魅族想轉型,想做智能手機,魅族才需要融資。

如果我們繼續做工業設計上的創新,先通過衆籌的方式把手機賣給消費者,等完成一定的沉澱再開一些線下門店,推出自己的官網,慢慢發展成一家渠道遍佈線上和線下的手機廠商。

其實我完全不需要對外融資,但是如果魅族要進入智能手機領域,那麼我們必須要進行外部融資。

我們要找供應商合作,要進行一定的研發,這需要大量的資金。”

趙經理說:“這步子未免太大了,現在市面上能提供手機處理器的企業很多,像三星、德州儀器、英特爾、新芯等等,但是無一例外都很貴。

而且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需要和手機處理器深度適配,從手機處理器的選型,再到操作系統的打造,都有無數的難點要去克服。

更重要的在於手機屏幕的專利在Matrix手裡,其他供應商暫時都沒有攻克這一領域,你還要投入費用在研發上,這不現實。”

趙經理作爲新興投資的項目經理,對手機行業非常瞭解。因爲新興投資這兩年的重點項目就包含考察智能手機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

Mphone在國內有一批供應商,新興投資需要選取其中有技術含量的供應商進行投資,這些供應商很多都在珠三角地區,趙經理走訪過不少企業,在新興投資內部知識庫裡也看過不少資料。

他深知,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後,現在的這幫手機企業絕大多數都會被淘汰掉,智能手機壓根就不是小公司能玩得轉的。

他來看魅族完全是好奇,現在他有些後悔了,因爲黃章的想法太過於不切實際。

黃章解釋道:“這些技術聽上去複雜,隨着智能手機的發展,會有供應商給解決方案,魅族需要做的只是在這些解決方案裡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

在我看來,這裡面唯一沒有辦法克服的難點是屏幕,因爲和Mphone2效果類似的屏幕技術暫時沒有供應商能給出解決方案,甚至連樣品都沒有。

我在珠三角接觸過的屏幕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無一例外,在靈敏度上和Mphone2差很遠,唯一一家接近Mphone2屏幕的供應商他們的成本還特別高。

這點暫時無法解決,但是處理器和操作系統,都是有辦法解決的,處理器可以和新芯科技聊,我們用不上A系列的芯片,但是可以讓新芯幫我們設計其他的手機芯片。

新芯科技不行的話,我們還可以找三星、英特爾。操作系統現在也有一些開源的手機操作系統,可以拿來做改造。

我們完全可以先推出類似Mphone1的智能手機,等市面上觸摸屏技術成熟之後再推出類似於Mphone2的手機。

在我的規劃裡,如果我拿到融資,我也要做樣品,做營銷,建立官網,和Mphone2一樣分批次發售,在官網上發售。

產品本身我在看到Mphone2之後已經有了無數的想法,手機本身的成本不會很高,需要花錢的地方在於對操作系統進行改造,我們需要招大量的開發工程師。

對操作系統進行選型,然後改造,同時我們還要建魅族官網,需要配合操作系統打造一些應用。”

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也許是一條能走通的路,趙經理想。

由於Mphone的大火,導致最先倒下的行業就是掌上電腦,Mphone2能做到掌上電腦的一切,價格還和掌上電腦差不多,又有通信功能,這導致掌上電腦徹底失去了市場。

在2003年的上半年,幾乎所有涉足掌上電腦的企業都宣佈砍掉這個業務,對於原本主業就是掌上電腦的企業,都選擇轉型。

把原來的掌上電腦操作系統進行改造,改造成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部分企業選擇了將其開源,比如Palm OS。

這也是爲什麼黃章說操作系統和處理器都不是難點,因爲市面上已經有解決方案了。

黃章繼續說:“我想找新興投資,也是因爲新興投資作爲新總旗下的投資機構,參與了新芯科技、小米、永新科技等等。”

永新科技是曹永羅和周新合資成立的公司,周新通過新興投資在其中持股,也是Mphone的供應商之一。

由於永新科技是Mphone的供應商,他們接到了大量同行業的訂單,逐漸成爲手機組裝領域的龍頭,基本上是在複製富士康背靠蘋果崛起的路線。

“新興投資對手機行業上下游的供應商有着很強的話語權和很深的瞭解,我們之間合作,新興投資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比如新芯科技的手機處理器只賣給Matrix,魅族找他們聊,以魅族的體量,他們恐怕理都不會理。

但是有新興投資在裡面做中間人,相信他們至少願意聽聽我們的訴求。”

黃章說完後,趙經理有點興趣了,因爲提出想法和能把想法進行拆解細分是兩碼事。黃章的回答至少從可行性上進行了論證。

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312章 價格戰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372章 終章第1章 天時地利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235章 悲哀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12章 價格戰第319章 含金量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319章 含金量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269章 被坑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34章 聖誕節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26章 riot拆分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297章 畢業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252章 Mphone2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97章 畢業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367章 MIPad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113章 Quora金選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16章 蓄勢待發第232章 宿敵第16章 蓄勢待發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44章 NewPay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37章 反擊第17章 售價第89章 產業升級
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312章 價格戰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372章 終章第1章 天時地利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235章 悲哀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12章 價格戰第319章 含金量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319章 含金量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269章 被坑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34章 聖誕節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26章 riot拆分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297章 畢業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252章 Mphone2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97章 畢業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367章 MIPad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113章 Quora金選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16章 蓄勢待發第232章 宿敵第16章 蓄勢待發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44章 NewPay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37章 反擊第17章 售價第89章 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