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

百度的退場是陰差陽錯的偶然也是時代的必然。

華人在硅谷創辦的大型企業,最終的結局要麼衰落,要麼以各種形式被其他族裔接管。

以至於到了二十年後,從工作能力上明顯要領先不止一籌的華人,在硅谷的職場上被阿三們打得找不着北。

也許推特上的中文博主們會告訴你各種各樣的原因,什麼阿三的高種姓優秀程度不亞於華裔,阿三們天生更加擅長社交和管理,華裔都是書呆子。

這些是部分原因,但是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華人華裔們背後有個強大的祖國,祖國的存在讓他們天然在往管理層進軍的時候面臨着厚厚的天花板。

更別說像百度這樣掌握着巨大輿論工具的互聯網企業,即便這次Robin不被鬥走,下次同樣會被鬥走。

無非是走的方式是否體面。

周新後世在華盛頓當中興特權代表的時候,對於這一點體會的格外深刻。

因爲工作緣故,接觸過形形色色的華人華裔和華盛頓的上層階級們,他很能體會到華國崛起背後影響了無數人的人生軌跡。

作爲在國外和國內都生活過的人,周新同樣對於華國很多社會現象看不慣,不認同。

但是華國曆史過於悠久,文化傳統過於強大,凝聚的民族共識以及對外構建的這種民族形象,決定了只要華國存在,那麼所有華人都在一艘船上。

好吧,至少大陸出身的華人都在一艘船上,這艘船決定了每個個體發展的上限和下限。

在這樣的認識下,周新回到這個年代,他認爲幫助華國在芯片鐵幕下實現突圍是他的歷史使命,哪怕沒有系統給他任務,他自己也給自己設置了這樣的目標。

當然沒有周新,華國也能實現半導體技術的突圍,只是時間上會慢很久。

而時間上的慢,會進一步導致華國在AI競賽中落後,一步慢步步慢,華國和阿美利肯的技術差距有可能會進一步拉開。

AI將會是決定未來科技實力的關鍵。

而AI的三大要素,數據、算力和算法,只有華國和阿美利肯同時具備,現在阿美利肯要把算力給抽掉。

“老闆,現在市面上有太多赫赫有名的大公司都在破產的邊緣,或者說已經破產了,這對手握海量現金的新興投資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機會。”

沃倫·詹森已經對自家老闆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從宏觀經濟或者身邊的細節進行觀察,很多人都能嗅到金融危機的到來,或者說意識到現在的經濟環境是不正常的,我們有可能要面臨危機。

但是精確意識到時間點並且付出行動的個體,少之又少。

更別提像新興這樣千億美元體量的投資機構了,要能在金融危機來之前逃頂那就更困難了。

因爲這個體量已經不是蝦米,蝦米的動向羣體是不會做出劇烈反應的。

這就好比魚羣在向出生地洄游,小蝦米覺得前面是死路不能再往前走了,於是迅速掉頭,其他魚是不會在意的。

就好比保爾森,這是另外一個保爾森,約翰·保爾森,他和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有沒有關係不清楚,至少他們明面上沒有關係。

約翰·保爾森此時不過是小人物,2007年前知道約翰·保爾森的人不會很多,他的公司Paulson &Co.有60名員工,管理着10億美元規模的對衝基金。

10億美元對普通人來說是天文數字,但是作爲一家對衝基金,在華爾街的生態裡是不折不扣的小蝦米,充其量算是小魚。

他在今年靠着瘋狂做空阿美利肯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一年賺了37億美元,370%的回報率。

在2006年初,華爾街普遍認爲,現在的信貸標準太寬鬆了。

如此寬鬆的貨幣政策值得警惕,但房地產和信貸市場不會因此產生大麻煩。

大量華爾街的著名金融機構都在這個樂觀的陣營中。加上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讓所有金融機構有理由樂觀。

新技術、新的應用場景、大量充滿想象力的可能性,讓絕大多數金融機構都非常樂觀。

90年代造就了納斯達克大牛市,當時很多互聯網公司是泡沫,營收和利潤很低,市值卻很高,現在不一樣,大量的互聯網企業營收和利潤都上來了。

以百度爲例,每年利潤超過一百億美元,堪稱現金奶牛。

哪怕是上市不久的臉聊,年利潤都超過10億美元。

智能手機-互聯網應用-半導體技術,這樣的正向循環,讓金融機構們非常樂觀。

有泡沫,適當的泡沫有利於經濟繁榮,經濟學家們如是說道。

約翰保爾森逆勢操作沒人關心,新興投資這樣操作,那壓根不會有人跟你做對手盤。

因此新興投資只能通過投資黃金、投資能源類企業來規避風險。

但是一旦判斷失誤,那虧損也會很嚴重,對於如此龐大體量的資金來說,不賺就是虧,因爲你虧利息也是虧。

結果就是黃金暴漲,能源類企業在暴跌的股票市場中穩住了,新興投資是罕見的業績不錯的大型金融機構。

無數次判斷準確,讓沃倫·詹森懷疑自己是自家老闆還是不是一個物種。

甚至周新隨便的一句話,讓新興投資賺到了5億美元。

在2006年年初,沃倫·詹森來張江聽今年工作安排的時候,周新說:“我們可以嘗試着搞一隻對衝基金來做空ABX。”

周新隨口一提,沃倫·詹森記了下來,後面新興投資在市面上募集了1.5億美元去做空ABX,他們自己投了7千萬。

ABX是次級房屋貸款債券價格綜合指數/次貸衍生債券綜合指數,也就是次級房貸市場的“晴雨表”,其指數隨次貸證券資產風險升高而下降。

開始的時候房地產市場依然繁榮,這隻新的對衝基金一直在賠錢。

索羅斯也投資了這隻基金。

到了2006年底的時候,ABX開始下跌,基金升值了20%。2007年2月,阿美利肯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企業新世紀金融公司預報季度虧損。新興投資的對衝基金累計獲利已經超過80%了,僅僅一年時間。

而後續收益還在持續上漲,到現在周新來阿美利肯的這個時間點,這隻1.5億美元的對衝基金累計收益接近200%。

沃倫詹森自己也跟投了一百萬美元,他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後悔沒有多投一點。

老實說新興投資因爲業績太好,所以不缺客戶,很多產品自己內部高管和員工就能消耗掉。

但爲什麼這隻去年創建的做空ABX的對衝基金索羅斯還能買到,因爲即便是新興投資的內部員工都不相信次級貸款會暴雷,阿美利肯的房地產指數會暴跌。

這隻對衝基金的超高收益率,讓今年新興投資在市面上募資的時候更加火爆了。

因爲新興投資在華爾街一直以來給外界的印象更多還是穩健爲主,大量從華爾街募集到的資金,被投入了新芯科技,變成了華國的晶圓廠。

晶圓廠屬於製造業,即便像半導體這樣高投入高回報的製造業,它的收益和對衝基金比起來也不算高。

所以新興投資的做空基金給了華爾街新的認識,沒想到伱還會這一手。

周新說:“我們現在只需要觀望,這場危機還沒結束。

遠遠不到結束的時候。”

破產邊緣?得有幾家大的金融機構倒閉祭天才算接近尾聲了,現在才哪到哪。

“我們要不要收購銀行?

我們現在的業務模式就差商業銀行就完整了。”沃倫·詹森問。

沃倫·詹森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加入新興投資能把這家機構發展到這個規模,光是阿美利肯的分部就有超過五百名僱員,管理超過千億的資產。

這可比之前在亞馬遜當財務主管要帶勁得多,無論是待遇還是掌握的資源都不可同日而語。

亞馬遜因爲面臨着沃爾瑪、家樂福等傳統零售線上化的競爭,阿里同時也進軍了阿美利肯市場,因此它的發展遠不如後世那麼輝煌。

周新說:“不用,我們不缺資金,不需要再去收購商業銀行。

我們現在的規模和模式已經很完美了,可以投資但是不需要收購。”

NewPay收購商業銀行,是因爲他的業務模式本身就是To C的,收購商業銀行之後能讓他的業務變得更加完整,提供的服務更加多元。

新興投資壓根不需要,這就好比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去收購銀行一樣,沒有任何意義。

沃倫·詹森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爲他想把新興整成和花旗那樣的財團。

周新以及NewPay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的表現,讓他們在阿美利肯人心目中已經建立了很好的形象。

收購商業銀行改名新興銀行之後,有用戶基礎之下能很快地把規模擴大。

沃倫詹森甚至還想把微信支付給剝離出來,然後併到新興投資裡去。

如果周新是阿美利肯人,這樣操作沒有問題,未來依託新興投資和新芯科技,逐步影響華盛頓的政治局勢,成爲阿美利肯的家族。

但問題是他在阿美利肯就呆不了多久,搞商業銀行,他管理不過來,新興投資不像NewPay,把利益都分出去了。

要是新興投資整什麼商業銀行,一旦被商戰,那將非常被動。

所以對周新來說,資產管理加投行的模式足夠了。

“沃倫,你多關注市面上的科技企業,有合適的價格,你把資料發我,我們可以投資一些有潛力的科技企業。”

“老黃,我們也有一段時間沒見了,我認爲英偉達需要專注到顯卡領域,而不是去做我們根本不擅長的事情。”

見黃仁勳是這次來阿美利肯排名前幾的目的,周新希望讓英偉達把部分核心關鍵的研發部門轉移到華國。

因爲金融危機下,英偉達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們內部已經決定要大裁員來實現進行戰略收縮。

加上之前英偉達的最大競爭對手ATI,被AMD以54億美元收購了,他們此時的壓力巨大。

“並行技術我認爲沒問題,但是英偉達把太多精力放在移動芯片上,這完全沒有必要。

也許你會認爲我旗下的另外一家企業新芯半導體專注於移動芯片的研發,所以我覺得英偉達沒有必要做這件事。

但即便新芯半導體和我沒有任何關係,我也認爲英偉達不應該搞移動芯片。”

英偉達現在還不是後世獨佔顯卡領域的地位,顯卡也遠沒有後世那麼重要,重要到4090都要限制。

現在顯卡和AI的關係還沒有被髮掘。

老黃很無奈,“我們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是因爲智能手機越來越發達,手機上的遊戲對性能要求越來越高。

所以我們想着把在顯卡上的優勢移植到移動芯片上,打造專注於手機遊戲的移動芯片,去做這個細分市場。

這不僅能做智能手機芯片,同時還能面向掌機銷售。

金融危機的到來讓我們的現金流一下子變得非常緊張,同時市場環境的顯著下降、我們低估了移動芯片的難度,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我們現在初步想法是把移動芯片整個部門給裁掉。”

英偉達移動芯片的研發部門在張江,因爲新芯在張江,導致張江在移動芯片這一半導體細分領域是全球最發達的地區,裡面隨便一家不知名的公司,都能給你設計一塊過得去的智能手機CPU。

他們去攻佔的是更加底層的市場,比如燕雀要賣500元一片,那我們的報價是300元,選購這類芯片的手機廠商則把手機價格壓低到800元,賣到華國的三四線城市去。

龍頭帶來的集羣效應導致高通、三星、德州儀器紛紛在張江成立研發中心,專注於移動芯片的研發,英偉達自然也不例外。

“Newman,你說的沒錯,我們確實要把精力全部放在顯卡上,目前我們已經制定了超過四百人的裁員計劃,把資源進行整合聚焦。”

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35章 聖誕節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47章 反響強烈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09章 連環雷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367章 MIPad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286章 艱難的抉擇第8章 分享利益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6章 riot拆分第123章 CAAS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192章 野望(4K)第286章 艱難的抉擇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345章 訪談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88章 規模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331章 採訪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321章 合作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252章 Mphone2第327章 優勢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315章 優勢第31章 閒聊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33章 達成合作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57章 關鍵鷹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35章 聖誕節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47章 反響強烈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319章 含金量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8章 分享利益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43章 NewPay第321章 合作
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35章 聖誕節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47章 反響強烈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09章 連環雷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367章 MIPad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286章 艱難的抉擇第8章 分享利益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6章 riot拆分第123章 CAAS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192章 野望(4K)第286章 艱難的抉擇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345章 訪談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88章 規模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331章 採訪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321章 合作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252章 Mphone2第327章 優勢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315章 優勢第31章 閒聊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33章 達成合作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57章 關鍵鷹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35章 聖誕節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47章 反響強烈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319章 含金量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8章 分享利益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43章 NewPay第321章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