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行業反響

免費遊戲和付費遊戲是兩個對立的極端,甚至讓玩家們產生了距離效應。

西方國家的遊戲以付費遊戲爲主,他們會覺得免費遊戲簡直太棒了,能夠免費玩到爽根據自己需要決定要不要付費購買,這種自己掌握命運的感覺真好。

而以免費遊戲爲主的華國玩家們則覺得付費遊戲纔是遊戲的真諦,免費遊戲是資本毒瘤,設置各種各樣的氪金點來誘惑我付費。

雙方會產生這樣的錯覺完全是因爲距離效應,阿美利肯的消費者經歷過雅達利大崩潰,雅達利大崩潰雖然是1983年的事情,但是大量粗製濫造的電子遊戲給北美玩家們留下的記憶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後來阿美利肯市場常年以付費遊戲爲主,付費遊戲並不是都是精品,同樣存在大量質量較差的產品,你付費之後想反悔都不行。爲什麼在國外遊戲展會、遊戲CG、、開發商口碑、發售前的宣發特別重要,很大程度是因爲玩家們只能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判斷一款遊戲到底好不好玩。

玩家們需要通過這些要素綜合考慮,才能成功排雷。

至於華國的玩家們所熟知的付費遊戲幾乎都是精品,不存在從屎裡找糖吃的經驗,更別說早期的這些精品付費遊戲都有各種渠道去下載盜版,憑什麼讓我付費?

國產免費遊戲則號稱免費,實際上各種誘導付費,華國的玩家們深知表面上是自己掌握命運,實際上是自己的人性被遊戲廠商們玩弄。

簡單來說,想法是經歷導致的,約瑟夫更有錢,因此作爲遊戲愛好者,只要是看上去不錯的遊戲,他就爲其付過費。

看上去是巧克力,實際上是shit的經歷不在少數。查爾斯對於金錢更加謹慎,他一般爲電子遊戲買單,需要遊戲已經大受好評或者是自己在朋友家體驗過覺得不錯之後纔會爲其付費。

查爾斯說:“也許你是對的,但是我的觀點和你不一樣。

我們都知道拳頭是Newman創辦的遊戲開發商,他靠着拳頭獲得了第一桶金,Mphone同樣是Newman旗下企業發售的產品。

我們可以把拳頭看做是Newman個人意志和想法的外延。”

約瑟夫不太清楚查爾斯想說什麼,他們之前明明在說付費遊戲和免費遊戲,怎麼突然跳轉到了Newman和拳頭遊戲上面。

不過他保持沉默,掃了一眼他們處於整個長龍中的具體位置,然後看了眼遠處幕布裡的激烈對戰,然後回過頭來看着查爾斯,示意他繼續說。

“所以無論是《地鐵跑酷》、《神廟逃亡》還是這款複雜得多的免費遊戲《英雄傳奇》,可以看做是Newman對手機遊戲的定義。

你有沒有一種感覺,就是Mphone2屏幕比掌機更好,性能應該也比掌機更好,但是遊戲性卻不如掌機。

以我們剛剛體驗的《英雄傳奇》爲例,他設置體力值這個概念,好像是刻意爲了讓玩家們短時長高頻次的體驗。

它和掌機遊戲截然不同甚至和傳統的電子遊戲都有着截然不同的邏輯。”

約瑟夫有些詫異:“難道不是嗎?

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嗎?至少到目前爲止對手機而言,手機遊戲是補充部分,人們在通過手機玩遊戲的時候隨時有可能被電話打斷。

之前Mphone1的應用商店裡的遊戲也大多是類似的性質,隨時可以中斷,中斷後再繼續沒有任何問題,遊戲本身不存在較強的關聯性。

像《波斯王子》那樣的rpg遊戲是極少數。

這是手機遊戲的特性,從最早的貪吃蛇、打磚塊都是如此,隨着Mphone進入到遊戲市場之後,手機遊戲的遊戲性在提升,但是還沒有那麼快趕上掌機。

畢竟掌機的發展時間比手機遊戲久得多。”

約瑟夫和查爾斯在討論Mphone2的遊戲性的時候,《英雄傳奇》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過去一週時間,最受關注的電子遊戲是什麼?毫無疑問是火烈鳥遊戲基於《雲頂之弈》世界觀推出的卡牌類手機遊戲《英雄傳奇》。

這一遊戲由Mphone2獨佔,在過去短短一週時間成功登頂Mphone應用商店的榜首,周流水突破了兩百萬美元,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因爲要知道Mphone1不支持《英雄傳奇》下載.”

阿美利肯的電子遊戲雜誌們更加關注《英雄傳奇》的商業成績,因爲在他們看來,這款遊戲本身的遊戲性乏善可陳,遊戲內容勉強算得上豐富,在玩過太多遊戲的編輯眼裡實在是缺乏稱道的地方。

但是卻能在手機遊戲市場上大獲成功,之前火烈鳥推出的手機遊戲大多定價在0.99美元到5美元之間,走的就是低價路線。Mphone1全球銷售額都沒有破千萬,0.99美元定價的遊戲營收的天花板就擺在那。

但是免費遊戲沒有天花板,靠着販賣內容的《英雄傳奇》給了媒體和開發商們新的思考。

“《英雄傳奇》靠着販賣虛擬商品在商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在Mphone2用戶數只有50萬的基礎上,實現了兩百萬美元的周營收,後續隨着Mphone2在全球市場上的攻城掠寨,《英雄傳奇》的營收上限就是Mphone2的營收上限。”

Mphone2的首周全球銷量爲50萬臺,把Matrix團隊提前準備的50萬臺備貨量消耗一空,Mphone2來自全球的供應鏈正在加班加點爲Mphone2配貨。

短短一週時間,不僅《英雄傳奇》呈現出大爆的態勢,Mphone2更是完全一副要一統手機市場的架勢。

如果說Mphone1是Matrix花錢請名人來爲它代言,請名人們使用微博,在微博上創建個人賬號,那麼到了Mphone2之後北美的名人羣體們以使用Mphone2爲榮,微博的名人數量和質量再次上了一個臺階。

“很難想象Mphone2是2003年的產物,Newman再一次創造了奇蹟。”這是馬斯克在微博上的發言,他提前了好幾年在社交媒體上註冊賬號。

準確來說,在Mphone1剛推出的時候,馬斯克就是微博的忠實用戶,經常在微博上大放厥詞,類似X.com是比NewPay更好的支付軟件,X.com市場佔有率之所以太低是因爲NewPay有先發優勢等等。

和NewPay相比,X.com更捨得給其他互聯網巨頭們分享利益,亞馬遜、ebay、雅虎、微軟等幾乎都持有X.com的股份,電子支付市場不能只有NewPay一個聲音,這是硅谷科技企業和華爾街金融機構們的共識。

這一共識就是X.com存在的價值,有共識存在,X.com能夠持續存活,甚至活得還不錯,除了和NewPay之間的差距沒有被拉近外,但是把其他電子支付軟件市場份額消滅的差不多了。

ebay的電子支付軟件已經下架了,投入和產出完全不成正比,亞馬遜的電子支付軟件還在苦苦支撐。

也正因如此,馬斯克把手上的X.com股份慢慢變現,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創辦了SpaceX。

“對Mphone來說,成功的關鍵在於Newman的格局足夠大,捨得給其他互聯網企業分享利益,共同打造一個完整的互聯網生態。”

“Mphone更多的讓我想到初期的windows。”這是楊致遠在微博上對Mphone的看法。

納斯達克泡沫破裂,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互聯網企業都處於寒冬之中,但是互聯網本身並沒有受到影響,互聯網的內容依然在呈指數級增長。

在此背景下,雅虎頹勢盡顯,資本市場獲得不到足夠的融資,門戶網站面臨來自搜索引擎的直接競爭,百度上市後一直在擠壓雅虎的生存空間。

無論是雅虎還是百度,利潤都來源於廣告商,企業們發現百度投放廣告的效果要好於雅虎後,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轉向雅虎。

雅虎的危機空前嚴重,楊致遠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重新成爲雅虎的CEO,並定下了整體轉向的策略,他認爲在傳統互聯網市場上,雅虎對上百度是死路一條。

之前的用戶優勢也已經消耗殆盡,但是移動互聯網還是一片藍海,雅虎要戰略轉型,轉向移動互聯網。

無論是和諾基亞、摩托羅拉合作,還是說在Mphone應用商店裡大量推出雅虎系的手機應用,都屬於這一戰略的組成部分。

因爲這一戰略,楊致遠也經常玩微博。

但是雅虎不做微博這樣的生態,他們選擇的是把傳統互聯網應用進行改造,依然是面對自己熟悉的生態,接連推出了雅虎新聞和雅虎社區。

“我們很難在實時內容型應用上和微博競爭,並不是因爲懼怕Newman,不想和Newman直接競爭。

而是因爲微博天然有平臺的優勢,它可以藉助Mphone無限擴張,Mphone手機預裝載微博給了他們極大的優勢,加上之前積累的用戶和內容優勢,如果我們再進入這一領域,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爲什麼不和其他手機品牌合作,在他們的手機上推出類似的應用?因爲不管是摩托羅拉還是諾基亞,他們都推出了自己的實時內容型應用,不會給雅虎機會。

剛剛我提到不是因爲懼怕Newman,無論是對雅虎還是對我本人來說確實如此,但是不得不從承認Newman在互聯網應用上有巨大的影響力。他推出了微博,所有人都認爲微博這類應用有着巨大的商業價值。

所以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這些手機廠商們都希望復刻微博的成功,藉助自己的硬件平臺推出自己的微博類應用,就好比ie瀏覽器在瀏覽器領域對網景做的那樣。

和網景相比,Mphone同樣背靠一個足夠大的平臺。

不不不,雅虎自然也有自己的優勢,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是純粹的互聯網公司,我們不涉及硬件,雅虎的互聯網應用可以同時存在於Matrix、摩托羅拉、諾基亞等等不同手機品牌的智能手機裡。

這是雅虎獨有的優勢,所以我們推出了雅虎新聞和雅虎社區。”

這是雅虎2023年一季度財報公佈後,楊致遠在華爾街接受媒體採訪時的公開發言。

雅虎藉助移動互聯網正在煥發新的生機,但是這種生機並不被市場所認可。

“我承認雅虎今年一季度財報唯一的亮點在移動互聯網上,雅虎新聞有超過一百萬的用戶,雅虎社區有兩百萬的用戶,但是我們的營收卻沒有本質上變化,甚至還在進一步下滑。

百度正在傳統互聯網領域逐步蠶食雅虎的市場,雅虎面臨着非常大的壓力,這些都是現實中的困境。

我想說的是,之所以會面臨這樣的困境,是因爲移動互聯網的商業價值還沒有顯現。”

隨着周新把Mphone以及對標Mphone推出的手機定義爲智能手機後,媒體們推出了移動互聯網的概念。這是因爲在北美的主要大城市裡低頭族越來越多,在地鐵上掃一眼至少百分之三十的人都在埋頭看手機。

移動互聯網的概念也受到廣泛認可。

“爲什麼說移動互聯網的價值沒有體現,看上去這是商業問題,本質上是技術問題。

我和Newman私下討論過很多次,他和我是一樣的看法,移動互聯網存在着巨大潛力,潛力沒有兌現,沒有轉化成商業價值,是因爲網速限制。

移動互聯網之前還處於2G網絡階段,網速限制大部分應用以文字類應用爲主,和傳統互聯網的圖片廣告相比,商家們投放文字類廣告的意願很弱,價格也很低。

這也是爲什麼百萬級的用戶數,帶來的營收才一百萬美元。

這個問題能隨着2G網絡進化到3G網絡後,得到根本上的解決。Mphone2是第一款支持3G網絡的智能手機,但是不是唯一一款,我相信隨着3G網絡的普及,雅虎的困境將從本質上得到解決。”

喬布斯則發微博表示蘋果也要製造自己的智能手機:“蘋果將在明年或者後年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機,在接觸Mphone2之後我認爲這就是我理想中手機的形態。”

“蘋果會在Mphone2的基礎上做出自己的特色,就像全球有無數的音樂播放器品牌,蘋果依然能做出自己的特色一樣。”

ipod2和ipod zero的成功讓蘋果重新獲得了大量的現金流,讓喬布斯有了進軍智能手機市場的底氣。

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85章 Mphone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232章 宿敵第372章 終章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8章 分享利益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21章 看穿第113章 Quora金選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189章 A1E芯片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184章 發佈會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48章 天使投資第312章 價格戰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51章 參觀谷歌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8章 分享利益第70章 A/B股架構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319章 含金量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367章 MIPad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255章 E3展會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163章 交易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184章 發佈會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321章 合作第329章 上市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327章 優勢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7章 售價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280章 三條路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337章 交易
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85章 Mphone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232章 宿敵第372章 終章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8章 分享利益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21章 看穿第113章 Quora金選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189章 A1E芯片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184章 發佈會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48章 天使投資第312章 價格戰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51章 參觀谷歌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8章 分享利益第70章 A/B股架構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319章 含金量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367章 MIPad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255章 E3展會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163章 交易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184章 發佈會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321章 合作第329章 上市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327章 優勢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7章 售價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280章 三條路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337章 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