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趙士禎

秋香隨鍾南到薊州後,便過上了穩定的居家生活,平日裡除了帶帶小地瓜,就是在家做女紅等家務。鍾南一直擔心自己太忙,忽略了對秋香的關懷,好在古代的女子結婚成家後大抵如此,秋香並沒有因此介懷。

如今兵工廠建了起來,鍾南想讓秋香去負責財務這一塊兒,和她通氣後,秋香欣然前往。之所以將兵工廠的財務抓在手裡,倒不是爲了日後方便做手腳,而是擔心被別人做了手腳。雖然此時貪墨成風,諸如國有的鹽廠、陶瓷廠、船舶司等單位,都滋養了大批蛀蟲,鍾南仍希望薊州兵工廠能夠獨善其身,至少不要壞了王朝的軍工基業。

春節剛過,鍾南走馬不停蹄地投入了兵工廠的工作當中。最近兩個月,他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軍火研發和改良之中,隔三差五都會去兵工廠裡視察,瞭解各項研發的進度。

正月十八上午,鍾南正在軍營裡查閱文件,徐萬州進門來報:說是兵工廠有了重大突破。鍾南丟下手上的文件,帶着一幫親兵騎馬去了兵工廠。

到得目的地,洪天亮已等在了大門口,見到鍾南後,他並沒有多說,直到進了機要室,才簡單彙報了一下情況。

事情還得從之前說起。薊州兵工廠建立伊始,由於缺乏能工巧匠,鍾南便發文一道,說是軍營裡的每個將士以及兵工廠的老員工介紹熟手前來,可得二兩銀子的賞銀,於是大家踊躍投入了這場招工運動中。

兵工廠裡有個叫康樂的工匠,介紹了他的一位遠房表哥前來,經過洪天亮等人的評定,讓其進入了兵工廠的研發部門。研發部門可不是隨便哪個阿貓阿狗都可以進的,按照鍾南的標準,必須得有火器相關從業經驗三年以上,或者對火器研發有獨道見解之人方可進入該部門。

研發部門的研究人員都是工程師級別,從一等到六等按至高而低排列,要是能當上一級工程師,其收入幾乎能趕得上軍營裡的遊擊將軍了。康樂介紹的這個人一進研發部門就給了個四級工程師的待遇,這是洪天亮和爲數不多的三個一級工程師評定的。

昨天晚間,這位四級工程師將火銃的擊發裝置成功改良,之後連夜報告給洪天亮。洪天亮吃住都在兵工廠,他在第一時間知道消息後,先是查看了實物,確認無虞纔在早間派人去通知總兵大人。

聽了洪天亮的簡短說明,鍾南讓其把那位四級工程師和改良後的火銃一同帶過來。片刻過後,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和洪天亮一起來到了機要室,鍾南打量了一下對方,只見這人個子不高,有點清瘦,臉略長,有點後世理工男特有的那種味道。中年男人見鍾南一直觀察着他,有點侷促不安,待洪天亮介紹了鍾南的身份,他顯得更加緊張。

鍾南見此情形,語氣平和地問道:“敢問高姓大名?”

中年男人擦了擦額頭,恭敬回答道:“回稟總兵大人,小的……小的趙士禎。”

“趙士禎?”鍾南驚訝不已,站立起來再次打量着這個叫“趙士禎”的四級工程師。這可由不得他不驚訝,作爲和李時珍、徐光啓、宋應星等科學家齊名的人物,趙士禎本是晚明時期的火器專家,爲大明王朝研製出了多款新式火器。

鍾南上前兩步,再次確認道,“可是浙江樂清人士?”

叫“趙士禎”的中年男子一聽,頓時嚇得哆嗦起來,豆大的汗珠如下雨似的滴落到地上。不到半分鐘,他像是下定決心般,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大人,小的……小的知錯了,我再也不想這樣躲藏下去了。”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搞得兩位廠主一頭霧水,鍾南更是不明所以,原本他以爲這個“趙士禎”就是火器專家趙士禎,可是如今有點不敢確認了。

一旁的洪天亮上前扶起了“趙士禎”,開解了對方一番,情緒慢慢平復下來的“趙士禎”才竹筒倒豆子,說了起來。

原來這個“趙士禎”早年在浙江樂清老家,因配置火藥發生意外,釀成了一場事故,死傷不少人。當時他就逃離了樂清,之後四處漂泊,只是再也不敢回老家。

十年前,他投奔了薊州的遠房表親康樂。這康樂也是製造火藥的手藝人,從父輩開始便在薊州生根安家,自是不知道樂清老家發生的那場事故,念在兩人多少有點沾親帶故,加上“趙士禎”對火藥也是門兒清,就讓他在自己的火藥鋪子裡工作。

去年,鍾南大肆招攬兵工廠的各類工匠,由於待遇確實不錯,康樂便關停了生意不好的鋪子,進了兵工廠做工。“趙士禎”一時半會兒找不到事情做,只得在薊州附近做零工,後來康樂看到給兵工廠介紹一個熟手,能得二兩銀子的賞銀,就想起了自己的遠房表哥,拉他進了兵工廠。

原本“趙士禎”以爲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的事故即使發了海捕文書應該也被大家淡忘了,哪知今天鍾南先是聽到這個名字十分驚訝,隨後又問他籍貫,這“趙士禎”還以爲東窗事發。由於十多年間一直擔驚受怕,加上已習慣在薊州的安穩生活,不想在不惑之年再次踏上逃亡路,所以才下跪投案自首。

聽得事情經過後,鍾南已確定這個“趙士禎”就是原本時空中明朝的科學家趙士禎。可能是自己的穿越造成對方人生軌跡出現了變化,本來應該在朝廷當着小官兒的他,卻顛沛流離了十多年。

好在趙士禎並沒有因爲這些改變而改操他業,仍是在火器這一行裡滾打摸爬。鍾南並不想去深究趙士禎的案子,他在意的是對方剛改良過的新式火銃。

“趙師傅,十多年前的事情我不會去追究,你也不必太過介懷,之後只要在廠裡踏實工作,我自當保你安然無恙!”鍾南做出了擔保。

“多謝總兵大人,多謝總兵大人,小的以後定會盡心盡力,以報大人之恩!”既然鍾南發了話,趙士禎相信自己這點案底肯定不是事兒,隨後便拿出自己的作品,向上司介紹了起來。

趙士禎的新式火銃是仿造的魯密銃,其原型是土耳其魯密國(奧斯曼帝國)所進貢的火繩槍,吸取了魯密銃和歐洲佛郎機的優點。這是一種單兵燧發槍,銃長約六尺,重大約五斤,採用了後裝子銃的形式,有子銃五個,可以***。

該火銃的擊發裝置與魯密銃不同,是撞擊式燧發槍,其他的諸如構造和性能並無太大差異,主要是改進了擊發方式,將火繩點火法,改進爲燧石發火。擊錘上夾燧石,扣板機龍頭下壓,因彈簧的作用與燧石摩擦發火。這樣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射擊精度更爲準確,在各種條件下,隨時都可發射。同時在火銃下方下加有護圈,子銃預先裝填好,輪流裝入槍管發射,加快了射擊速度。

鍾南仔細查看了擊發部分的構造,隨後不得不感嘆趙士禎的天才之能。雖然目前看來,這種擊發裝置還有侷限性,主要是不能保證每次擊發都能引燃引繩,不過只要能找到上好的火石,並且增加彈簧的彈力,肯定能大大提升該火銃的威力。

趙士禎聽鍾南短時間內就說出了這把火銃的不足之處,心裡也佩服萬分。看來自己上司的上司搞不好也是專家呢,只是總兵不是專門負責打仗的嗎?

趕走心中的雜念,趙士禎和鍾南討論起來,他本就對火器製造有多年的實操經驗,又有了鍾南這個穿越者的幫助,雖然這個穿越者所知不多,仍然產生了許多有用的點子。比如給槍管增加膛線,比如****等等,兩人越聊越投機,鍾南也越來越佩服對方的理解能力和舉一反三的頭腦。如此看來,天才就是天才,只要稍加點撥,便能在他的世界裡推開一扇大門,產生許多妙不可言的點子。

鍾南只負責說,至於這些創意什麼時候能實現,這就要看趙士禎和洪天亮等一衆人的能力了。如今的趙士禎在和鍾南的一番暢談後,已發生了質的蛻變,他不再侷限於頭腦中曾經的條條框框,假以時日,必將造出跨時代的火器。

離開兵工廠時,鍾南心情大好,前不久還在想怎麼沒碰到那些記憶中的科學家大佬們,今天就碰見了一個,怎麼能讓他不興奮!他在腦海裡回想着那些大家們的名字,趙士禎、徐光啓、宋應星、王徵、李時珍……

等等,鍾南想着想着,驀然發現有一個名字似乎剛聽過不久。對了,李時珍不就是自己軍營裡的那位軍醫嗎?看來之前可能太忙,這種名震古今的牛人在面前出現,自己居然沒當一回事兒,這也太不應該了吧!

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八十八章 魚兒上鉤了第八十八章 魚兒上鉤了第十六章 沈一貫的宴請第五十章 房東和房客第二十七章 走私第八章 被判充軍第十三章 退伍第八十章 何姑娘和藏寶圖第九十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一)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十二章 施長廷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四十二章 悅來酒家第四章 裡傑斯和約克第十五章 預言成真第十七章 姐妹花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五十六章 放了一馬第六十四章 東昌故人第八十五章 薊州兵變(二)第九十二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三)第八十九章 麻貴第五十五章 營救(二)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七十四章 借題發揮第二十八章 薊州總兵第一章 尚書大人的煩惱事兒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九十二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三)第十二章 京師第一軍第十章 陳克朋和崔大正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三十章 大佬齊聚第六十三章 偷窺事件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七十七章 最後一個房客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二十章 再見秋香第六十五章 船引第三十三章 轉正第五十六章 放了一馬第三十章 大佬齊聚第十三章 退伍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九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八章 國子監第十五章 攻克蘆門第七十一章 衆議院的誕生第八十四章 薊州兵變(一)第三章 洋郎中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五十九章 孫承宗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二章 做了陪讀第七十七章 最後一個房客第八十一章 新鮮出爐的特務頭子第二十六章 籌措軍費第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七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五十一章 侍郎大人的新府邸第五十九章 孫承宗第八十五章 薊州兵變(二)第三章 洋郎中第八十三章 樓棟的大生意第二十二章 另類臣子第七十一章 衆議院的誕生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七十三章 汪尚書第八十八章 魚兒上鉤了第五十一章 侍郎大人的新府邸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七十四章 借題發揮第十五章 攻克蘆門第六十一章 鄭貴妃第四十五章 杖責第四十二章 悅來酒家第十三章 退伍第十八章 又立新功第三十三章 轉正第三十七章 大軍壓境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十章 事兒鬧大了(一)第三章 洋郎中第二章 皇帝受傷了第二章 皇帝受傷了第六十八章來了個新房客第九章 遠行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十六章 沈一貫的宴請
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八十八章 魚兒上鉤了第八十八章 魚兒上鉤了第十六章 沈一貫的宴請第五十章 房東和房客第二十七章 走私第八章 被判充軍第十三章 退伍第八十章 何姑娘和藏寶圖第九十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一)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十二章 施長廷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四十二章 悅來酒家第四章 裡傑斯和約克第十五章 預言成真第十七章 姐妹花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五十六章 放了一馬第六十四章 東昌故人第八十五章 薊州兵變(二)第九十二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三)第八十九章 麻貴第五十五章 營救(二)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七十四章 借題發揮第二十八章 薊州總兵第一章 尚書大人的煩惱事兒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九十二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三)第十二章 京師第一軍第十章 陳克朋和崔大正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三十章 大佬齊聚第六十三章 偷窺事件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七十七章 最後一個房客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二十章 再見秋香第六十五章 船引第三十三章 轉正第五十六章 放了一馬第三十章 大佬齊聚第十三章 退伍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九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八章 國子監第十五章 攻克蘆門第七十一章 衆議院的誕生第八十四章 薊州兵變(一)第三章 洋郎中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五十九章 孫承宗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二章 做了陪讀第七十七章 最後一個房客第八十一章 新鮮出爐的特務頭子第二十六章 籌措軍費第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七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五十一章 侍郎大人的新府邸第五十九章 孫承宗第八十五章 薊州兵變(二)第三章 洋郎中第八十三章 樓棟的大生意第二十二章 另類臣子第七十一章 衆議院的誕生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七十三章 汪尚書第八十八章 魚兒上鉤了第五十一章 侍郎大人的新府邸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七十四章 借題發揮第十五章 攻克蘆門第六十一章 鄭貴妃第四十五章 杖責第四十二章 悅來酒家第十三章 退伍第十八章 又立新功第三十三章 轉正第三十七章 大軍壓境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十章 事兒鬧大了(一)第三章 洋郎中第二章 皇帝受傷了第二章 皇帝受傷了第六十八章來了個新房客第九章 遠行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十六章 沈一貫的宴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