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

原來,這豹爺有一個十六歲的女兒,名叫柔柔,被楊萬洛看中之後,已經定下了親事。所以,嚴格說起來,楊萬洛稱呼豹爺是“未來的老丈人”,並沒有一絲不妥。

仔細想想也是,豹爺要不是和楊萬洛有這樣一層關係在裡面,怎麼可能會勞動對方,大張旗鼓地來救援。

楊萬洛看着面前仍然處於昏迷狀態的豹爺,左手小臂上有一道傷口,而且還往外面滲着血,這些場景無不刺激着他的神經。他心裡很清楚,若是柔柔知道她父親受了這麼重的傷,肯定會和自己沒完的。

想到這裡,楊萬洛再也忍不住了,他撲到豹爺身邊,一邊搖晃着對方的身體,一邊大聲喊到:“豹爺,你醒醒,你快醒醒啊……”

連續搖了幾遍過後,豹爺終於悠悠然醒了過來。估計是被搖醒的,因爲那幅呲牙咧嘴的樣子,無不昭示着他現在很痛。

在看清楚眼前的人之後,豹爺哭喪着臉,“公子,你可要給我做主啊!你看看我的左手,多半是要廢了。”

楊萬洛小心安撫着對方的情緒,聽着豹爺的抽泣聲,他怒火攻心:咱“京師小霸王”何曾被人如此欺辱,要是不找回這個場子,以後還怎麼混。

一念至此,楊萬洛大手一揮,“兄弟們,給我打!”

得了命令的三四十個小弟一涌而上,其中大部分都是楊府的家丁,只有十來個人,是“天順賭坊”的打手。

無論是楊府的家丁,還是賭坊的打手,他們的性質都差不多,主要任務就是打架——只是和“新軍營”的士兵們比起來,他們的“業務水平”就只能算是業餘水準了。

儘管最近“新軍營”的士兵們,沒有參加什麼戰爭,可是日常操練卻是沒有落下一天。在這一點上,他們和三大營的“老爺兵”們可不同,所以雙方剛一交手,楊萬洛的小弟們就吃到了苦頭。

事實證明,能打好仗的人,打起架來肯定不會太差。何況“新軍營”的兵,大多都是久經考驗,特別是此時這一潑人馬,幾乎都是“鍾家軍”的老人,無論是個人身手,還是配合默契度,都是上上之選。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楊萬洛的人馬,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潰敗下來。不僅如此,“新軍營”強悍的戰鬥力,也給這些人留下了陰影。

楊萬洛也知道“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眼見打不贏,率先丟下一幫爪牙,自己先行逃到了遠處。

崔大正本就沒把這幫烏合之衆放在眼裡,打垮對方之後,也不追擊,任由他們四下逃竄。不僅如此,他還大聲說道:“別把你們的豹爺給忘了,我這裡可沒有多餘的糧食,供他們吃喝!”

楊萬洛指揮着十多個家丁,試探着擡回了九具擔架。待逃得遠些了,他才叫嚷着,“你們給我等着,惹到了小爺我,有你好受的!”

對於對方的叫囂,崔大正不以爲意——這是街頭混混們的行事作風,他哪裡不知。不過無論是打仗還是打架,實力纔是最重要的,他相信自己手下這幫士兵,在京師範圍內,是所向披靡的。

“新軍營”又重新安靜了下來。

崔大正和陳克朋坐在一起,討論着今天的事情。

“三弟,今天的事情,要是被荊將軍知道了,會不會責備於你?”陳克朋有些擔憂。

“大哥,今天的事情,本來就是‘天順賭坊’的人挑釁在先,何況他們還重傷了你。別說荊將軍也是二哥手下的將領,就是沒這層關係,他也不至於‘胳膊肘朝外拐’的,否則的話,軍營裡的兄弟,誰還會服他!”崔大正倒是把形勢看得很清楚。

“也是!”陳克朋鬆了口氣。

“大哥,你就別擔心這些事兒了,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的手。我已經差人去薊州請李時珍先生了,想來,明日李先生就能到軍營,只希望他能妙手回春,治好你的傷勢。”崔大正憂心忡忡地說到。

“但願如此吧!”陳克朋語氣平靜,“不過,就算我的左手真的治不好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是還有右手嗎?我又不是左撇子,右手沒問題就好!”

“大哥,我可沒你那麼大度。”

“我也不是大度。”陳克朋摸着自己左手的傷口,“如果真的治不好的話,就算是給自己的一個教訓吧!”

“那這個教訓也有些重了。”崔大正爲自家大哥鳴着不平。

陳克朋微微一笑,似乎已經看開了。仔細想想,這未必是一件壞事。人生那麼長,總會有一兩件大事,會影響着接下來幾十年的動向。

就拿陳克朋這次的事情來說,即使他的左手真的殘廢了,可是因此卻改掉了嗜賭的惡習,並且知道了他以後的人生方向,又未嘗不是好事一件。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去想。陳克朋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因爲他頓悟了,就像那些學武之人,在某個意外的契機之下,參悟了高深的武學。只是不同的是,陳克朋參悟的是人生。

這段時間,“新軍營”都是由崔大正當值,畢竟沒有戰事發生,所以三個最高負責人,並沒有必要都一直待在軍營。荊天楚更是請了長假,回老家探親去了。

次日,崔大正起牀後,仍舊是先去探望大哥的傷勢。

午間時分,李時珍趕到。他經過仔細診斷後,也確認:陳克朋的左手,即使經過治療,仍然經無法恢復到最初的狀態。換言之,陳克朋會成爲一個左手半廢的殘疾人。

儘管陳克朋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可是真正聽到宣判之時,多少還是有些遺憾和傷感。好在他如今的心境高了不少,不一會兒,就基本釋懷了。

陳克朋還勸解着崔大正,“冤家宜解不宜結”。既然已經將豹爺等人收拾了一頓,那不如就此打住,沒必要把事情繼續鬧大。雖然崔大正打心底不願意,可見到大哥極力堅持,也只能遵從對方的安排了。

只是,陳克朋一方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天順賭坊”那邊卻並不給他機會。

下午,“新軍營”外出現了大約一哨的士兵,楊萬洛和他的幾個小弟,也在這隊人馬之中。不問可知,這是來給他助拳的。

只是,讓崔大正不解的是:楊萬洛怎麼會有如此大的能量,居然可以調動大明王朝的軍隊士兵。

崔大正還在猜想楊萬洛的確切身份,卻聽得對方陣營中,一個將軍模樣的人發話了。

“我們是‘神機營’的。你們好大的膽子,竟然敢毆打張公公的乾兒子,看我今天不給你們點教訓,還真不知道‘馬王爺有三隻眼’!”

“張公公,哪個張公公?”崔大正有點疑惑。

怪不得崔大正很疑惑,因爲在當時宮裡的太監裡面,“張”姓是一個大姓。無論是已故的張宏,還是現在的張鯨、張誠,他們下面都有一大幫子太監,跟着姓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算是他們的後輩。

由於在古代,太監無法生育,可是又希望自己能有後人,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一種現象:新入宮的太監,在“淨身”之後,都會拜入某個老太監的名下。這樣一來,就算是認了對方爲父,之後便會受到這個老太監的保護;作爲回報,這個新太監就要像兒子一樣孝敬對方,甚至要給對方養老送終。

由於曾經的司禮監大太監張宏,在後宮當差多年,拜入其名下的太監無數,再一層一層地開枝散葉,於是就有了多如牛毛的“張公公”

了。包括張鯨和張誠,都算是張宏的子侄輩。

如今張姓太監當中,最牛的就是執掌東廠的大太監張鯨。所以,儘管張公公衆多,可是很多時候,這一稱呼,是特指張鯨或者張誠兩人的。

“還能是哪個張公公,當然是張鯨張公公了!”那將領得意洋洋地回答到。

神機營的帶隊將領姓金,大名金不奐,是個遊擊將軍的職務。這一次,是被神機營的老大闞立偉派來,幫助楊萬洛找回面子的。

金不奐原以爲對方聽到張鯨的名號之後,肯定會主動求饒,這樣一來,雙方也就不必大打出手。畢竟,他可是聽說過“新軍營”的威名,知道對方戰力強悍,己方“神機營”的兄弟,未必能幹得過呀。

其實,包括“神機營”在內的京師三大營,和“新軍營”的關係都不怎麼樣。雖然同屬大明王朝的軍隊體系,可是三大營的將士,從來就看不起新軍營的人。原因無他,新軍營是剛成立不久的番號。

不僅如此,新軍營初來乍到,就拿着和三大營一樣的餉銀,使用的裝備,甚至超過了神機營。這怎麼不讓自詡爲“老資格”的三大營頗爲不滿——憑什麼你這後來的小輩兒,待遇還比我們高?

所以,三大營和新軍營,在私下裡總有比一比,掰掰手腕的念頭。對於當兵的來說,他們信奉的是強者,相信“拳頭纔是硬道理”。

如今,機會似乎來了!

第六十三章 偷窺事件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三十七章 大軍壓境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十四章 陳克朋成家了第三章 洋郎中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七十三章 汪尚書第十六章 立下奇功第十四章 陳克朋成家了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七章 出大事兒了第一章 奇怪的車禍第八十三章 樓棟的大生意第二章 做了陪讀第一章 尚書大人的煩惱事兒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五十三章 被綁架了第七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四章 要成家了?第七章 殊榮第六十一章 鄭貴妃第四十一章 進京上任第七十二章 龍泉寺(加更)第六十二章 休假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五十七章 脫身第五章 李太后第三章 洋郎中第十章 陳克朋和崔大正第四十五章 杖責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八章 天順賭坊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九章 遠行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七十六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七十八章 鍾府四美第十六章 沈一貫的宴請第六十五章 船引第四十九章 拉人入夥第十章 陳克朋和崔大正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三章 洋郎中第六十一章 鄭貴妃第五十七章 脫身第三十六章 李時珍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四十三章 轉折第十二章 京師第一軍第五十八章 國子監第四十章 戛然而止第七十章 又換人了第五十九章 孫承宗第五十章 房東和房客第一章 奇怪的車禍第七十八章 鍾府四美第二十三章 白蓮教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七十一章 衆議院的誕生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五章 李太后第三十六章 李時珍第六十三章 偷窺事件第一章 奇怪的車禍第六十二章 休假第二章 做了陪讀第二十三章 白蓮教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六十五章 船引第十三章 退伍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第三十九章 內亂第五章 何師爺的騷擾第十一章 杜小曼第二十三章 白蓮教第九十一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二)第四十九章 拉人入夥第四十七章 神奇的事第六十五章 船引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第十八章 又立新功第六章 少夫人周冰兒第六十四章 東昌故人第二章 做了陪讀第十章 事兒鬧大了(一)第五十六章 放了一馬第六十章 血濺金鑾殿第二十二章 另類臣子第七十八章 鍾府四美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八十二章 許茂橓第七十二章 龍泉寺(加更)第九十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一)第四章 裡傑斯和約克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
第六十三章 偷窺事件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三十七章 大軍壓境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十四章 陳克朋成家了第三章 洋郎中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七十三章 汪尚書第十六章 立下奇功第十四章 陳克朋成家了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七章 出大事兒了第一章 奇怪的車禍第八十三章 樓棟的大生意第二章 做了陪讀第一章 尚書大人的煩惱事兒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五十三章 被綁架了第七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四章 要成家了?第七章 殊榮第六十一章 鄭貴妃第四十一章 進京上任第七十二章 龍泉寺(加更)第六十二章 休假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五十七章 脫身第五章 李太后第三章 洋郎中第十章 陳克朋和崔大正第四十五章 杖責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八章 天順賭坊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九章 遠行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七十六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七十八章 鍾府四美第十六章 沈一貫的宴請第六十五章 船引第四十九章 拉人入夥第十章 陳克朋和崔大正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三章 洋郎中第六十一章 鄭貴妃第五十七章 脫身第三十六章 李時珍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四十三章 轉折第十二章 京師第一軍第五十八章 國子監第四十章 戛然而止第七十章 又換人了第五十九章 孫承宗第五十章 房東和房客第一章 奇怪的車禍第七十八章 鍾府四美第二十三章 白蓮教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七十一章 衆議院的誕生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五章 李太后第三十六章 李時珍第六十三章 偷窺事件第一章 奇怪的車禍第六十二章 休假第二章 做了陪讀第二十三章 白蓮教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六十五章 船引第十三章 退伍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第三十九章 內亂第五章 何師爺的騷擾第十一章 杜小曼第二十三章 白蓮教第九十一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二)第四十九章 拉人入夥第四十七章 神奇的事第六十五章 船引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第十八章 又立新功第六章 少夫人周冰兒第六十四章 東昌故人第二章 做了陪讀第十章 事兒鬧大了(一)第五十六章 放了一馬第六十章 血濺金鑾殿第二十二章 另類臣子第七十八章 鍾府四美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八十二章 許茂橓第七十二章 龍泉寺(加更)第九十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一)第四章 裡傑斯和約克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