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居心

這聲音油滑中帶着諂媚,彷彿剛從水裡撈出的肥肉,我聽了便不舒服,循聲一望,不是阿合馬卻又是誰?

忽必烈今天心情並不痛快,對他也無好聲氣,只道:“你又有何事?”

他的冷淡態度卻無損阿合馬的熱情,那廝鬍子抖了幾抖,上前道:“大汗建都、攻宋事宜,都需財賦調配,爲便宜計,不如專立制國用使司,職掌財賦。如此,可通漕運,謹出納,充府庫,實倉廩,百姓富饒,國用豐備,此制國用之職也。”(1)

他此言一出,諸人神色都是微微一變,儒臣派的,許衡、姚樞、張文謙等,態度尤爲明顯,雖不出聲,鄙夷之色明顯寫在臉上。真金也冷冷盯視着他,大概在想這個奴才又在想什麼幺蛾子吧。

殿中氣氛有些微妙,忽必烈環視了一下衆人,將各人臉上的表情看了個遍,沉吟片刻,而後問道:“若立制國用使司,誰可爲官長?你可有提議?”

聽了這話,阿合馬突然神情一肅,鄭重道:“臣雖不才,卻有識人之明,大汗若有心思,臣可爲大汗舉薦賢能,理算財賦。”

看他凜然的神色,忽必烈忍不住哼了一聲,神色一弛,半真半假地說道:“都堂之中,經理財賦,誰人可比你阿合馬?若另立新司,不用你爲長,卻要用誰?你心裡也是這麼想的罷!好個心口不一的奴才!”

阿合馬聞言,故作惶恐,迭聲道:“大汗折煞我也!臣豈敢藏匿這般心思?臣提議立新司,也非爲私心,只想實國家之用罷了!”

他這麼一說,不僅儒臣們面露鄙夷,真金的臉幾乎都黑了,拳頭緊緊攥起,見他這般,我連忙扯扯他衣袖,示意他不要作色。

忽必烈卻不以爲意,臉色反而和緩下來,笑了笑,隨即揚聲道:“眼下朝中事務繁劇,錢穀出納頻繁,不如依阿合馬所言,另立新司,專職財賦,諸位意下如何?”

我聞言一驚,望向忽必烈:他這回可不是說笑的意思,對阿合馬的提案,幾乎不假思索的同意,難道阿合馬早已私下向他提過此事?這奴才竟然事先不稟報安童。今日驟然提出,恐怕就是爲了給羣臣一個措手不及。前番省中議事,阿合馬的提議多爲許衡阻擾,出此一策,莫不是想另立門戶,甩手單幹?

果然此言一出,伯顏和安童的臉色都不好了,他們哪知阿合馬平日裡畢恭畢敬,今日卻使出這麼一着,竟是毫無防備。而忽必烈明顯支持阿合馬,難道他也嫌儒臣們礙手礙腳?

幾個丞相眉頭緊皺,臉色沉冷。中書左丞張文謙卻已上前一步,率先發難。這位也是藩邸舊臣,昔日曾與王文統有過過節,他與許衡等人私交甚密,算來也是漢法一派的儒臣代表。

“平章大人以富國爲名,倡立新司,實是用心難測!”

得!張文謙開口就沒好話了,想必素來與阿合馬交惡,也懶得與他虛與委蛇。他也不顧忽必烈的臉色,繼續說道:“昔日阿合馬領左右部,總司財賦,凡事不關白中書省,徑自奏聞陛下(2),已是逾制,大汗亦不贊同。今日舊事重提,還要另立門庭,竟是何意?莫不是嫌中書省掣肘?會決朝政要務,由省衙議事已是定例。財賦雖關係重大,經都堂圓議即可,何須另立衙門?平章大人莫非另懷心思?爲國家計,某不得不探問明白!”

阿合馬聞言一噎,正欲反駁,又被張文謙駁了回去:“分制財用,古有是理。不關預中書,無是理也。今另立新司,則財賦一事,中書不敢詰,則天子將親蒞之乎?(3)”

一句話,你阿合馬單搞一套,想置中書省於何地?

張文謙說完,許衡立馬開始了第二輪攻擊:“中書省總管朝政,條舉綱維,著名紀律,總百揆,平萬機(4)。財賦諸事,本是中書所領。如今平章大人慾立制國用使司,不遵古制,實是亂政之源。唐時宇文融欲爲玄宗行聚斂之事,自任爲勸農使,不經三省,領勸農判官二十人檢括戶口,攪擾天下;王安石拜相,另立制置三司條例司,大興財利,變亂祖宗舊法,開禍國之源。而今平章大人以功利之說迷惑聖聽,居心何在?以臣之見,其心也爲險,其計也爲巧,仿效前朝功利之臣,窺人君之喜好而迎合之(5),實欲擅興威權,以公謀私。如此,豈不是叫聖上蹈前車之覆?如此用心,某實不敢苟同!”

老先生出手狠辣,三言兩語,就將阿合馬的提案上升到危害國家安全的高度,忽必烈聽了,面色也愈發沉冷,他凝視諸人,卻不作聲色。許衡言辭慷慨,還在細數阿合馬的種種不是,包括意欲增收太原等地鹽稅銀子等等,卻不見忽必烈只是冷眼看他,嘴角噙着一絲冷笑。

見他這般神色,我心裡愈發不安,忽必烈若大發雷霆還好,怕的就是這樣冷笑着不說話,每每這時,他基本都已打定主意,沒有再商量的餘地了。許老先生用心是好,可實在不識事機。

耐心地聽他陳奏完畢,忽必烈目光瞥向阿合馬,問道:“阿合馬,張左丞、許右丞說你別有用心,你可有話辯白?”

阿合馬被兩人駁斥半晌,先前還被噎的面紅耳赤,此刻卻已鎮定下來,絲毫不見窘迫慌亂,只是上前一躬,舉手投足竟頗爲從容,語氣也不見了諂媚之色,全然一副忠臣模樣:“阿合馬用心爲何,大汗最爲清楚。阿合馬本是大哈屯位下媵奴,蒙大汗賞識,方得超拔。如今居平章之位,靠的不僅是理財的本事,更是對大汗的一顆忠心。

昔日王文統以布衣拜相,頗得聖眷,誰料後來竟私通李璮,意欲反叛,終落得身死名裂的下場。阿合馬每每以此事爲戒,從不敢忘了對大汗盡忠。奈何都堂諸臣鄙棄臣出身低微,每每以詞鋒相迫。縱使議事,也往往遭其攻訐。太原等地私鹽盛行,官鹽滯銷,鹽稅減損。臣請增派鹽稅,僧道諸戶一律繳納鹽稅銀子,爲的也不過是充實國用,救濟小民,竟被許先生誤認爲行聚斂之事。如此,臣縱然有心,也沒辦法爲大汗盡忠。又恐誤了國事,不得不出此下策。

眼下,建都諸事一一提上日程,財賦一日不可短缺,臣百般思慮,方得一策,不如另立新司,擇選賢才,專職財賦,也免於誤國誤民。至於許先生所言,變亂祖宗舊法,阿合馬實在不解。所謂舊法,是爲何法?蒙古法,抑或漢法?臣倡立新司,欲以回回理財術富民,似乎有違漢法,然而蒙古帝國畢竟不只是漢人天下,何必因循漢法?蒙古自有祖制,何必屈就亡國之俗!阿合馬之心,還望大汗明鑑!”

他此言一出,竟是把話題轉到行漢法還是蒙古法這個敏感問題上,可謂是摸透了忽必烈的心思,許衡聞言,神色一頹,臉上泛白。

忽必烈卻不容情,目光冷冷一掃,話語已十分不善:“許右丞,你可有話要講?朕倒要問你,所謂祖宗舊法,是蒙古法,還是漢法?”

“大汗!”許衡拱手一拜,惶惶開口,言辭懇切,“臣自不敢建言大汗廢置蒙古法,然而自古北方奄有諸夏,無不行中國之道,方爲中國之主。遼金二朝,可以爲鑑!大汗素來所行,不就是仁政愛民的王道?眼下,江南未附,北方尚有流民荒田,應以休養生息爲要,何故爲小人所惑,偏信功利之說?”

“遼金二朝,已如逝水東流,你竟然還拿來爲朕說教!”忽必烈霍然起身,厲聲指斥許衡,“朕坐擁四海,豈獨爲中國之主?朕乃世界之主!”

“砰!”只聞一聲脆響,忽必烈順手拂掉了案上的銀壺,酒水四濺,甩了許衡滿身,他一動也不敢動,瘦削的身板宛如風中枯葉,灰敗的臉色亦如死灰般枯槁。

“大汗息怒!”

“大汗息怒!”

安童、伯顏同時出班,爲許衡求情,阿合馬只是負手看着諸人,面露洋洋之色。真金看了,咬牙切齒,但迫於君威,並不敢出頭。

“你們還來勸朕行中國之道?眼孔如是小,也枉爲宰執!”忽必烈咄咄上前,一腳踢走銀壺,來自二人跟前,厲聲責問。地面一片狼藉,怯薛官有心上前收拾,卻被忽必烈喝退,遂默默退至一隅。

我站在一側,看着兩人乾着急,忽必烈正在氣頭上,小表哥可別在這個時候犯傻犯倔啊!

“臣不敢。”安童躬身回答,聲音也略略發顫,但還勉力穩住情緒,“立制國用使司並非全無商量的餘地。只是有一二事須得分辯明白,方不致使朝綱紊亂。”

“還有什麼需商量?”忽必烈在殿中來回踱步,靴子篤篤作響,已十分不耐。

“制國用使司專掌錢穀之事,那麼新司官僚如何銓選?是經由中書選定,還是由新司長官自選,抑或陛下親擇?官僚考覈、遷謫,又由何處職掌?中書?抑或陛下親自爲之?”安童沉聲回道。

忽必烈聽了,驟然回頭望他,目光帶着探尋的意味,安童也坦然地望回去,解釋道:“庶務不明,唯恐生亂。中書若是過問銓選,恐有逾職之嫌,若放任不理,別人又要說臣瀆職。還望陛下給個明示。”

明白了,他這是跟忽必烈爭取人事權呢,若是銓選仍歸中書,在一定意義上,都堂仍能控制阿合馬,事情還不至於太壞。

見忽必烈默然不語,安童又言:“若陛下自擇官僚,中書省亦不敢過問。然而錢穀事務繁劇,恐陛下不堪其擾,爲防小人營私舞弊,不如設御史臺專司監察,劾有司官員不法事,以清壅滯,暢通言路。”

阿合馬聽了,臉色喜色俱無,他似乎沒想到漢人還有監察體系這一套,縱然放權給他,也能分權治他。

忽必烈看了安童半晌,方點點頭:“立制國用使司,朕意已決,立御史臺,也勢在必行。制國用使司官員銓選仍由中書,御史臺專事監察,爲朕耳目。”他又望望許衡,問:“如此,卿可有異議?”

許衡愣了一愣,緩緩搖頭:“臣……無異議。”

“如此,集議到此爲止。”忽必烈拋下一句話,擡腳走向後.庭,再不回顧。

第51章 叛亂第246章 夜襲第169章 舊情第74章 漕渠第165章 雜劇第5章 試探第20章 選馬第180章 諷喻第89章 奏對第55章 歸降第180章 諷喻第193章 彈劾第206章 秋山第102章 樂舞第54章 浸潤第70章 要挾第14章 點兵第119章 雪原第174章 歲末第55章 歸降第183章 私心第23章 日常第214章 雅集第237章 探病第119章 雪原第62章 圖謀第22章 出征第212章 孤臣第160章 說服第43章 夜訪第119章 雪原第212章 孤臣第92章 圓議第199章 分別第221章 春光第105章 鬥鷹第58章 狩獵第225章 夢醒第37章 鈔法第172章 求教第232章 夜雨第185章 篝火第44章 看戲第206章 秋山第128章 盟誓第230章 月色第29章 表態第234章 嚴懲第85章 治道第60章 真心第105章 鬥鷹第232章 夜雨第104章 爭執第48章 交心第1章 莽原第177章 夢魘第106章 柔情第69章 國事第243章 平叛第190章 宴請第11章 挑釁第177章 夢魘第13章 結交第237章 探病第202章 入覲第207章 受命第165章 雜劇第174章 歲末第219章 忠烈第101章 提點第23章 日常第134章 緩和第183章 私心第91章 心志第24章 過年第85章 治道第233章 公平第195章 痛打第89章 奏對第141章 套問第3章 和林第238章 解脫第26章 養病第62章 圖謀第146章 征伐第91章 心志第129章 利害第3章 和林第242章 鉤考第237章 探病第208章 立誓第30章 決定第71章 斥責第125章 重逢第207章 受命第165章 雜劇第35章 叮囑第48章 交心第116章 出嫁第51章 叛亂
第51章 叛亂第246章 夜襲第169章 舊情第74章 漕渠第165章 雜劇第5章 試探第20章 選馬第180章 諷喻第89章 奏對第55章 歸降第180章 諷喻第193章 彈劾第206章 秋山第102章 樂舞第54章 浸潤第70章 要挾第14章 點兵第119章 雪原第174章 歲末第55章 歸降第183章 私心第23章 日常第214章 雅集第237章 探病第119章 雪原第62章 圖謀第22章 出征第212章 孤臣第160章 說服第43章 夜訪第119章 雪原第212章 孤臣第92章 圓議第199章 分別第221章 春光第105章 鬥鷹第58章 狩獵第225章 夢醒第37章 鈔法第172章 求教第232章 夜雨第185章 篝火第44章 看戲第206章 秋山第128章 盟誓第230章 月色第29章 表態第234章 嚴懲第85章 治道第60章 真心第105章 鬥鷹第232章 夜雨第104章 爭執第48章 交心第1章 莽原第177章 夢魘第106章 柔情第69章 國事第243章 平叛第190章 宴請第11章 挑釁第177章 夢魘第13章 結交第237章 探病第202章 入覲第207章 受命第165章 雜劇第174章 歲末第219章 忠烈第101章 提點第23章 日常第134章 緩和第183章 私心第91章 心志第24章 過年第85章 治道第233章 公平第195章 痛打第89章 奏對第141章 套問第3章 和林第238章 解脫第26章 養病第62章 圖謀第146章 征伐第91章 心志第129章 利害第3章 和林第242章 鉤考第237章 探病第208章 立誓第30章 決定第71章 斥責第125章 重逢第207章 受命第165章 雜劇第35章 叮囑第48章 交心第116章 出嫁第51章 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