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回去官

卷一 順流逆流 四十三回 去官

鄧仕興聽得他問出這句話來,嘆道:“若是章奏上寫明瞭這些前後因由,或者還有一分指望。只是那劉詔爲人很是陰毒,他若參劾大人,必定不會提及我軍大捷,反倒可能誣栽大人盜糧私糶。”桓震卻不明白私糶是甚麼意思,當下反問了一句。鄧仕興道:“私糶便是說暗地裡將糧食賣給韃子了。”桓震大吃一驚,那不是跟後來范文程使反間計,騙得崇禎殺袁崇煥時候的罪名一樣了麼?他雖不懂得甚麼大明律,袁崇煥的下場卻是久已如雷貫耳了的,然而那時袁崇煥畢竟距離他十分遙遠,並沒甚麼切身感知,現下耿如杞卻是自己的主官,驟然間告訴他這話,叫他安得不驚?

定了定神,問道:“既然他能上表彈劾,難道我們便不能上表辯白了麼?”鄧仕興嘆道:“談何容易!莫說耿大人只是個兵備,不能直接上書陛下,就算上得書去,也是一般無用。”頓了一頓,壓低聲音道:“那劉詔現下抱上了九千九百歲的粗腿,風光得緊呢!耿大人的奏章來不及到兵部,便要給他們截下了。”桓震想得一想,才明白九千九百歲便是魏忠賢,心中不由得苦笑不已。想起前些日耿如杞大罵劉詔居官無恥,不論怎麼說,這兩人也沒有盡釋前嫌的可能,看來這一本是參定了的。然而自己既然做了人家的幕僚,難道眼睜睜瞧着主官被參?他對明代官場中事不甚了了,當下請教鄧仕興該當如何纔好。

鄧仕興沉吟道:“爲今之計,只有學那劉詔一般辦法。”桓震道:“仲成兄的意思,是要結好魏忠賢?”鄧仕興點頭道:“便是這麼說。只是以耿大人的脾氣,哪裡肯做這等事?以往仕興也曾婉轉提過幾次,每次都給他好一頓訓斥。”桓震一拍桌子,道:“事急從權,耿大人當真便如此固執麼?”鄧仕興微微苦笑,道:“這個世道便是如此。其實衆人皆醉,我又何必獨醒?”

桓震一面聽他大發感慨,一面心中卻在計算,距離明年魏忠賢倒臺,還有多少時日。按照正常的歷史,天啓將會在八月二十二駕崩,這個時間,恐怕是自己沒有能力提前的。而天啓駕崩之後,崇禎也並沒立即對魏忠賢下手,一方面是懾於魏忠賢在朝中黨羽衆多,兵部、錦衣、東廠都掌握在他手中,恐怕操之過切將他激反,另一方面也是因爲並沒掌握他的確實罪證,雖然朝野正人,個個皆知他矯詔自重,可是畢竟每一份詔令上都蓋了天子玉璽,無憑無據,貿然動手,卻也搬他不倒。他想了又想,只是記不起歷史上耿如杞這個人來,也難確定他這一次究竟是否能逃過一劫。

苦思半晌,始終覺得還是眼前自保要緊,袁崇煥爲了不受掣肘,尚且要巴結宦官,何況耿如杞乎?斧鉞加於前而不避固然是英雄氣概,然而英雄之後卻甚麼也沒留得下來,又有甚麼用處了?氣節這種東西,在他現代人觀念之中,佩服固然是佩服,但要照着做去,便覺得十分不值了。除此之外,他心中還存了另外的打算,只是此刻尚不知行得行不得。但想那耿如杞是個擇善固執之人,如何能說得他動,倒叫人頗費思量。鄧仕興突然道:“不如去請耿夫人勸說一番,或能奏效。”桓震連連搖頭,道:“這法子不好。你去見耿夫人,難道無須耿大人知道的麼?”努力回憶從前看過的史書、評話之類,想要找出一個兩個討好上官成功的例子,豈知想來想去都是些陳年貨色,不由得大嘆中國人拍馬屁的工夫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又想不知是否能求朱由檢幫忙在京中疏通一番,但想起他在信邸時候對魏忠賢的懼怕之狀,大約也不會有甚麼法門。

忽然靈機一動,說道:“莫如我二人瞞了他做去,如何?”鄧仕興驚道:“不可!百里莫要胡來,萬一事情不成,反要給耿大人惹禍上身。”桓震唯唯答應,心中卻自有另一番計較。又談片刻,鄧仕興說是將房間讓給他養傷,自行別居,告辭離去。桓震一人躺在牀上,腦中來回盤算,不覺又睡着了。

到了次日,桓震安排一番之後,便要兩個兵丁將他擡了,到耿如杞房中求見。耿如杞連忙叫請,擡眼看時,卻見他一身素衣,頭上繫了一根麻繩,腰間也是麻繩,不由得大驚道:“百里這是何故?難道家中……”桓震知他疑心錯了自己家有喪事,當下搖頭道:“震這身打扮,並非別故,乃是特意來吊大人和這一營官兵的。”

耿如杞臉上變色,不悅道:“這是何意?莫非本道死在旦夕了麼?”桓震故作奇色,反問道:“難道不是?”耿如杞臉色愈加難看,將手中茶杯重重一頓,道:“本道傷勢未愈,有些疲倦了。”桓震知這便是對自己下逐客之令了,當下硬着頭皮笑道:“大人當真不願聽震說幾句話?”耿如杞兩手掩了耳朵,搖頭道:“不聽!”

桓震嘆道:“也罷。大人既然不肯聽,震也無話可說。大人慷慨赴義之後,震當年年祭掃,供奉酒漿。”耿如杞大怒,雖說桓震是自己座師的好友趙南星推薦來的,但像他這般出言無狀,又有誰能不惱?當下喝道:“本道死與不死,天下自有公理在,無須桓先生替本道操心!”桓震聽得他說這種迂話說得慷慨激昂,不由得長嘆一聲,道:“也罷。大人自認,比楊大洪如何?”楊大洪便是楊漣了,他彈劾魏忠賢大罪廿四,事情敗露,給魏忠賢陷害入獄,活活拷打而死,是明末人人皆知的一個忠臣。

耿如杞不假思索,答道:“那自然遠遠不如。楊大人爲人磊落,志節清高,我如何能與他比?”桓震聽得他這“爲人磊落,志節清高”八字讚語,想到楊氏後人的境遇,不由得略略嘆息。旋道:“然則大人自認,比韓淮陰何如?”韓淮陰說的是韓信,早年韓信未發跡之時,曾經忍胯下之辱,後來終於爲劉邦所用,成就大業。耿如杞聽得他拿自己與韓信相比,殊覺不倫不類,暗道韓信乃是一代名將,一大反王,你怎地將我同他相提並論起來?微微皺眉,道:“不如。”

桓震又想再說,卻給耿如杞揮手止住,道:“本道知道你的意思,是要本道暫且屈身事閹以圖後計,然而本道做人,自有爲人的道理在。你也不必再勸。”說着將手一伸,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桓震本就沒指望能說服他,當下說了幾句廢話,悶悶辭出。出來去尋鄧仕興,說了這般經過,鄧仕興也是束手無策,只得將這樁事情暫且擱起。

又過得幾日,桓震傷勢逐漸痊癒,已經可以下地出門。在這幾日之間,他每天都跑到耿如杞的病牀旁邊聒噪不已,指望能煩得他讓步投降,耿如杞倒像無事一般,只是充耳不聞。與哈剌慎一戰,投降的俘虜八百有餘,桓震與鄧仕興一一甄別登記,也就花了不少時候。此外自己軍隊這邊,撫卹死傷,重新編制,也都是十分麻煩的工作,桓震每日跟着鄧仕興,倒也學會了不少東西。至於俘虜究竟如何處理,耿如杞未得上司批覆,不敢擅斷,只得暫且押在營外,支了帳篷給他們居住。

日子一天一天忙碌過去,眼看年關將近,衆人每日既盼朝廷詔令,又怕詔令來時竟是要將耿如杞逮京治罪,都是提心吊膽。只有耿如杞一個行若無事,每日仍是批點公文,練習書法,很是自得。桓震一得機會,便去暗地窺視那個救了自己一命的枯瘦老兵,然而日日注意下來,並不覺他有什麼異常,雖然心中懷疑他便是鬧餉的真正主使,但手中苦無憑據,問孟豹時寧死不說,直接去問那老兵又怕打草驚蛇,只得不動聲色。

這一日是臘月二十三,桓震正在打點祭竈,忽然一個士兵衝將進來,語無倫次地大叫不好,桓震好容易聽得明白,竟是奉命逮耿如杞入京的緹騎到了。他吃了一驚,本以爲即使朝廷降罪,也要待到年後,不想竟然連年也等不及過了。當下隨着那士兵出去,只見校場之中圍了一圈官兵,有些已經跪在地下,不時有人低聲哭泣。耿如杞已戴上了枷,站在囚車之中,見得桓震出來,遠遠向他這邊望了一眼,似乎有話要說,未及出口,囚車已經趕着走了。衆官兵放聲大哭,也許在他們心目中,已經把耿如杞當作活命父母一般看待了。

桓震瞧着囚車漸漸遠去,心下茫然若失,不知道自己應當做些什麼,才能讓耿如杞避免這一場禍事。正在那裡出神,忽覺一人推了他一把,擡眼看時,卻是不曾見過的,穿了一身官服。問身邊一個軍士,卻是原本營中該管的參將徐兆。他雖然是耿如杞的幕賓,但徐兆自是此地主官,卻也不能毫不爲禮,當下上前參見。那徐兆神色間甚是傲慢,敷衍了幾句,只說營中不缺人手,閒人不可逗留,要兩人明日一早便即離去。桓震心下惱怒,卻是無話可說,只有收拾包袱準備走人。耿如杞關心遼事,雖然不懂軍事,卻喜歡蒐集遼東形勢消息。桓震在他書房中搜羅一番,將有關的筆記全都找出,一併也帶走了。

他記得耿如杞家人尚在遵化,當下便邀鄧仕興同去探望。哪知鄧仕興推說要回山東老家,一力推辭不已。桓震暗歎人情涼薄,只得由得他去。自去找到耿家時,卻已經是人去屋空,原來耿如杞被逮之時,家眷也一起給鎖拿進京了。他只覺此事非小,猶豫片刻,便決定隨進京去瞧瞧。想到自己原本立心要在耿如杞幕中有一番作爲,哪知道方來不久便遇到這等事情,離京不過一月又要回去了,着實是造化弄人。

囚車行路甚是緩慢,桓震一路換馬,加鞭追趕,不兩日便將囚車遠遠拉在後面,終於大年三十這天,給他趕到了京中。

歷史上的耿如杞,是在天啓七年,劉詔建薊州生祠的時候,面對魏忠賢像長揖不拜,而被誣陷爲貪污六千三百兩,下獄論死。

一百三十二回八十九回二十回攘金州鵲巢鳩佔立新軍誓天應命一百二十七回十七回臨陣四十九回三鳳一百零一回四十三回二十四回前路二十八回乃翁一百零四回六十八回151156一百三十六回三十九回餉變楔子天災一百零九回二十三迴歸去149十四回單刀赴會入虎穴軟硬兼施伏文龍一百零六回第1回 越空五十回立威一百零三回三十四回義方四十六回屈身153八十八回韓效非大言學法家齊東野慧眼識良機六十四回二十九回賭命一百三十九回十八回周旋十七回臨陣五十三回一百零九回153二十二回舌辯四十五回營求三十九回餉變一百三十六回二十二回舌辯七十六回一百四十回一百一十二回一百一十二回一百四十五回三十六回亂君四十九回三鳳二十二回舌辯一百三十九回一百零二回一百二十回一百零四回四十一回破虜五十五回九十四回151十九回危局二十二回舌辯五十二回三十七回密議三十三回叛朝廷撫幕爭執第5回 文震孟當廷中風 韓象雲北疆逃歸八十三回十九回李經緯取死有道桓百里殺人自存七十回152一百三十一回八十六回一百零五回四十五回營求二十五回帝都十二回落草一百零一回十七回臨陣七回周性如咎由得痛斥溫體仁做賊喊捉賊一百零六回八十九回八十六回一百零九回七十九回五十六回四十二回遭劾八十七回一百二十六回十二回謫戍臣擇善固執新巡撫舉火燒天一百二十六回四十三回第10回 國蠹四十回一百四十八回四十四回第2回 議經濟廷揚遭縲紲 識人才百里辨冤枉七十七回一百二十七回一百三十七回七十回一百零四回
一百三十二回八十九回二十回攘金州鵲巢鳩佔立新軍誓天應命一百二十七回十七回臨陣四十九回三鳳一百零一回四十三回二十四回前路二十八回乃翁一百零四回六十八回151156一百三十六回三十九回餉變楔子天災一百零九回二十三迴歸去149十四回單刀赴會入虎穴軟硬兼施伏文龍一百零六回第1回 越空五十回立威一百零三回三十四回義方四十六回屈身153八十八回韓效非大言學法家齊東野慧眼識良機六十四回二十九回賭命一百三十九回十八回周旋十七回臨陣五十三回一百零九回153二十二回舌辯四十五回營求三十九回餉變一百三十六回二十二回舌辯七十六回一百四十回一百一十二回一百一十二回一百四十五回三十六回亂君四十九回三鳳二十二回舌辯一百三十九回一百零二回一百二十回一百零四回四十一回破虜五十五回九十四回151十九回危局二十二回舌辯五十二回三十七回密議三十三回叛朝廷撫幕爭執第5回 文震孟當廷中風 韓象雲北疆逃歸八十三回十九回李經緯取死有道桓百里殺人自存七十回152一百三十一回八十六回一百零五回四十五回營求二十五回帝都十二回落草一百零一回十七回臨陣七回周性如咎由得痛斥溫體仁做賊喊捉賊一百零六回八十九回八十六回一百零九回七十九回五十六回四十二回遭劾八十七回一百二十六回十二回謫戍臣擇善固執新巡撫舉火燒天一百二十六回四十三回第10回 國蠹四十回一百四十八回四十四回第2回 議經濟廷揚遭縲紲 識人才百里辨冤枉七十七回一百二十七回一百三十七回七十回一百零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