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回李經緯取死有道桓百里殺人自存

卷四 明謨諧弼襄一人 十九回 李經緯取死有道 桓百里殺人自存

新書《漢魂》有請諸位多多支持!

他這一晚輾轉反側,幾乎不曾睡,次日天尚未亮便爬了起來,徑去牢裡提了李經緯,劈頭問道:“我來問你,你既然明知我是另外歷史的後世來人,又豈能不知我所來的歷史與你所在的歷史本是兩樣?既然我的存在能令歷史有如此之大的變動,難道你便不能?昨夜所言,必有不盡不實之處,從實招來,你我或可商榷,再要虛言瞞哄,立時便斬了。”

李經緯臉色慘白,仰天長嘯,黯然搖頭道:“如今我纔算當真服了你。”澀然一笑,道:“實對你說,在我那個歷史之中,你並不是病死的,昨日所說,全是編造。在那段歷史裡,你聽從了李某的話,扶保福王登基,以策立之功,賜爵武靖侯,出任首揆,確實是威風權勢,及於至極,成了不可一世的人物。國家也因你富強,開海通商,堪稱盛極一時。可是十二年後,一夥文臣武將擁立廢太子慈焤復辟,彼等懼你之威,未除去你之前不敢起兵,是以買通了你的家僕,在你飯菜之中下蒙汗藥,此後便將你囚禁,一口氣關了五十多年,直到老死。你滿門幾十口,盡數充軍流放。甚麼未來歷史的事情,都是你在獄中神智昏亂,自己說出來的。旁人都道你是發瘋,沒一個肯理睬,可是我看了前人留下的記載,卻相信你說的全是真話。”

桓震一壁聽,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慄然自危,暗想虧得不曾與李經緯一同助福王起兵,否則豈不當真要落得那種下場?忽又想到,眼下福王分明是已經死了,難道這與自己不肯參與他的叛亂有甚麼關係不成?

李經緯似乎瞧出了他心中疑問,慘然笑道:“我本以爲就算沒有你,只要有我這個能知過去未來之人代替,王爺起兵照樣可以獲勝。沒想到華克勤那廝……”一時氣塞咽喉,哽了一哽,這才說將下去:“那廝嫉妒我深受王爺信任,用爲心腹,竟下手將王爺鴆死了,脅迫世子向朝廷投誠。”捶胸道:“可恨那廝,害了王爺一宗滿門,福籵竟被他搞得絕了祀了!”黯然道:“福王既敗,你又在遼東做起獨大一頭的巡撫來,一切全與原先的歷史不同,我實在是沒了法子,想來想去,咱們兩個原本便是同病相憐,自然應當攜手共濟,何必鬥來鬥去沒完沒了?況且我之所長並不在行軍打仗,就算華克勤不來搗亂,也未必就能打得過你。”

桓震怔怔地站着,李經緯在他心中曾經是最神秘、最危險的一個敵人,到如今卻覺得他與自己境遇一般,都是一個迷失在歷史長河無數支流之中的一個可憐人罷了。嘆了口氣,將他的鐐銬打開,揮手道:“我不殺你,也不會替你去滅建虜。你就此去罷。”李經緯望着他,忽然脫口道:“你不想知道我爲甚麼要滅去建虜一族麼?”這一點桓震確實深感好奇,神色間卻仍是淡淡的道:“你若想說,便說好了。”

李經緯長嘆一聲,忽然伏地大哭。桓震自認得他以來,一直覺得他嬉皮笑臉,是個臉皮比城牆拐角還要厚三分的貨色,沒想到他竟然也會這般大哭。李經緯哭了一陣,抹一把眼淚,道:“李經緯其實並不姓李。在我的那個時代,我本是個蒙古人,因爲幼年時蒙古給韃子盡數掃平了,便遷到明境居住。那時的明相十分軟弱,一味只知締約避戰,原本你在的時候已經將韃子趕到了黑龍江北,因爲邊備漸弛,又被他們入侵遼東,佔了整個蒙古,而且一路殺進京來。明相畏懼求和,將整個黃河以北盡數割給了韃子。朝廷雖沒骨氣,河北的官兵百姓卻不願屈服,你的後代桓麟更是揭竿爲旗,聚衆四處遊擊,那時候我便是桓麟手下的一員文官,專司軍需供應。可惜獨木難支,朝廷又說他是叛逆之後,無論如何不肯發以援兵,不久義軍便給虜兵圍剿,全軍覆沒,桓麟力戰而死,我也給俘了去斬首示衆。”

桓震聽到斬首示衆這幾個字,不由得大奇,忍不住注目去瞧他的頸子。李經緯搖頭道:“這副身子壓根不是我的,怎麼會有傷痕?”吁了口氣,又道:“我也不知是怎麼回事,總而言之,劊子手一刀砍來,我便睡了過去,迷迷糊糊地一覺醒來,自己便成了晉商李經緯了。”忽然道:“你當我喜歡你呆在我軀殼中麼?”換了一種聲口,又道:“莫吵,我與桓大人說幾句話。咱們不是早商量好了麼?”桓震愕然,指着他叫道:“雙重人格?”

李經緯不解道:“雙重甚麼?”無奈嘆道:“原本的李經緯還不曾離魂,總是出來同我搗亂。只不過他的魂魄太弱,時時給我壓制回去。”桓震連連搖頭,叱道:“甚麼魂魄,一派胡言!”李經緯笑道:“我原本也是不信,只不過事情已然如此,不信也得信了。”桓震嘆了口氣,心想自己一個大活人都能穿越時空,說他魂魄附身又有甚麼不可?

問道:“那麼你本來的蒙古名字叫做甚麼?還有,我怎知道何時纔是李經緯,何時纔是蒙古人?”李經緯笑道:“我叫圖堅帖木兒。”桓震聽得帖木兒三字,不由問道:“難道你是成吉思汗後嗣?那你爲甚麼要幫助大明抵禦韃子?”圖堅帖木兒搖頭笑道:“雖說是成吉思汗的後代,也有親疏之分。再說幾百年過去,仇恨早也淡了。何況你的……”屈指算了一算,道:“該是五世孫子桓麟待我猶如親生手足,我雖不是武人,但蒙古好漢沒有不講義氣二字的,他以性命推誠待我,我自然以性命報他。”桓震點頭嘆息,忽又想起一事,問道:“你究竟多大歲數?”圖堅哈哈大笑,道:“老夫享年七十有二!”桓震愕然,卻見他又做個鬼臉,道:“說笑而已。”想了一想,道:“李經緯不常出來,多數都是圖堅同你交談。不過不論你對誰說話,我們兩個都是聽得見的。”

桓震便想帶他出監,卻不知該當如何對島上衆人引薦。說這是李經緯麼,李經緯目下還是朝廷的欽犯;說這是李經緯軀殼裡附着的圖堅麼,多半除了自己之外不會有人相信這種“鬼”話。一時腦袋大痛不已,苦笑道:“你當真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圖堅笑道:“我本想將你未婚妻子扣留在別處,待你替我洗脫罪名之後才交還給你。現下不單把她好好替你送了回來,還將她勸得乖乖聽話,再不鬧着出家。所謂投桃報李,我既仁義在先,你難道還好意思不聞不問麼?”桓震恍然,怪不得雪心並沒再怎麼堅持出家之類的,原來是圖堅早做過了手腳。只不知他卻是怎樣勸說雪心的?忍不住便問起來。圖堅笑道:“也沒甚麼,只不過告訴她二十年後的事情而已。”桓震啊地一聲,追問道:“二十年後怎樣?”圖堅眨眨眼睛,搖頭道:“佛曰,不可說!”

桓震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想了一陣,嘆道:“實在沒法子了。反叛大罪豈是輕易消解得的?我若有那等能耐,恐怕也早是朝廷首輔了。”注視他良久,搖頭道:“以往被你騙得多了,我也着實不敢信你。”一時間心中轉過了數個念頭,忽而覺得此人若能收爲己用,絕對是一大助力;忽而又覺他滿口胡言,沒一句真話,說的全是無從判別真假之言,若是不假思索地信了,是真的還好,倘若上了他當,恐怕要死無葬身之地。何況他預知未來之能可以爲自己所用,自然也可以爲敵人所用,這種人少一個是一個,何必自尋苦惱?想了又想,終於狠下心來,咬牙道:“我非殺你不可。”提劍照準他心窩便刺。

兩人關係本來已經緩和,李經緯不料桓震竟會在此際突下殺手,絲毫不曾防備。他鐐銬雖去,卻仍是與桓震同處一間囚室之中,地方狹窄,他身體又極笨重,全然旋轉不開。桓震第一劍刺了個空,又是刷刷刷一連三劍刺去,最末一劍正刺在李經緯的胸膛正中。李經緯啊地叫了一聲,身子慢慢軟倒,口角噴出血沫,雙脣蠕動,喃喃道:“告……告訴你……李……李……”眼睛一翻,一句話梗在喉嚨中間,再沒說得出來。桓震不明白他想說李甚麼,又或者只是“李經緯”而已,用力抽出劍來,在他身上擦抹乾淨,瞧着他屍身嘆道:“若不是你自作聰明,騙了我一回又一回,咱們兩個原是可以做好朋友的。”拜了一拜,道:“我殺你實出不得已,你在天有靈,不可怪我。”說着叫守衛過來,令將他運回寧遠去厚加埋葬。

他殺卻李經緯,只覺心頭忽然去了一副重擔,可是霎時間卻也覺得胸中空落落地似乎被人掏去了一塊東西。推己及人,這才明白當初袁崇煥知道自己身份之後,將自己扣押起來準備一殺了之,實在是極正常的手段;而後來終於決定不殺,更將整個遼東乃至大明託付給他,又實在是極令人崇敬的。不由暗自咬牙發誓,有生之年必要袁崇煥親眼瞧見,當初留下自己一條性命,是今生最正確的一次抉擇。

一頭沉思,已經信步走回自己住處。雪心迎了出來,見他身上血跡斑斑,掩口驚呼道:“桓哥哥,你受傷了?”桓震微笑搖頭,道:“沒有。只是殺了一個人。”雪心聽說“殺人”,面色微白,問道:“是壞人麼?”桓震仰頭嘆道:“不算是壞人,只是一個不該活着的人。”他這句話下面還有半截,不曾說得出來,那是“便如同我一般”。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一百二十四回四十七回歧路四十回七十九回二十五回一百零一回第3回 溫閣老調虎去敵羽 徐子先辯駁陳得失150二十三迴歸去一百二十一回八十一回一百零八回四十六回屈身四十一回四十四回三十三回叛朝廷撫幕爭執一百四十一回七十一回六十九回四十回六十二回九十四回四回王嘉胤襲破黃甫川姜思睿備陳三大弊一百一十七回一百零八回二十六回佳人一百四十三回六十二回三十四回義方五十二回第4回 蝗蟲一百四十六回一百四十七回八十四回十二回謫戍臣擇善固執新巡撫舉火燒天六十六回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四十二回第十回第6回 東林黨交章彈劾 桓百里暗箭難防十四回盟友第7回 囹圄六十三回一百一十九回七十九回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三十六回亂君八十一回九十三回七十二回六十五回三十二回四十七回歧路第3回 逼婚六十二回八十六回第十回 上一百二十三回韓效非大言學法家齊東野慧眼識良機六十九回十五回妒婦人因嫉生恨賢女子委曲求全十一回窮途三十八回北地十七回九十七回四十二回遭劾八十八回八十三回一百三十四回十三回破軍十二回落草三十二回五人第十回 上四十回寇邊二十回攘金州鵲巢鳩佔立新軍誓天應命七十五回二十四回前路153五十三回四十二回遭劾三十三回叛朝廷撫幕爭執二十二回妙才施計耍無賴試官入院通關節三十五回再會154四十二回遭劾一百一十回九十八回四十八回冰山七十三回第9回 傷逝五十三回九十六回四十七回歧路三十九回二十一回一百二十一回三十九回十七回一百零三回一百四十一回
一百二十四回四十七回歧路四十回七十九回二十五回一百零一回第3回 溫閣老調虎去敵羽 徐子先辯駁陳得失150二十三迴歸去一百二十一回八十一回一百零八回四十六回屈身四十一回四十四回三十三回叛朝廷撫幕爭執一百四十一回七十一回六十九回四十回六十二回九十四回四回王嘉胤襲破黃甫川姜思睿備陳三大弊一百一十七回一百零八回二十六回佳人一百四十三回六十二回三十四回義方五十二回第4回 蝗蟲一百四十六回一百四十七回八十四回十二回謫戍臣擇善固執新巡撫舉火燒天六十六回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四十二回第十回第6回 東林黨交章彈劾 桓百里暗箭難防十四回盟友第7回 囹圄六十三回一百一十九回七十九回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三十六回亂君八十一回九十三回七十二回六十五回三十二回四十七回歧路第3回 逼婚六十二回八十六回第十回 上一百二十三回韓效非大言學法家齊東野慧眼識良機六十九回十五回妒婦人因嫉生恨賢女子委曲求全十一回窮途三十八回北地十七回九十七回四十二回遭劾八十八回八十三回一百三十四回十三回破軍十二回落草三十二回五人第十回 上四十回寇邊二十回攘金州鵲巢鳩佔立新軍誓天應命七十五回二十四回前路153五十三回四十二回遭劾三十三回叛朝廷撫幕爭執二十二回妙才施計耍無賴試官入院通關節三十五回再會154四十二回遭劾一百一十回九十八回四十八回冰山七十三回第9回 傷逝五十三回九十六回四十七回歧路三十九回二十一回一百二十一回三十九回十七回一百零三回一百四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