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回前路

空明傳烽錄?前傳 昔我往矣 二十四回 前路

桓震伏在路旁,撥開灌木,露出兩隻眼睛來向外觀看,只見一騎飛奔而至,馬上竟似坐的是兩人,天色昏暗,倒看不清面目。那騎愈奔愈近,馬上騎士大聲呼喚“大哥”,卻是傅山的聲音。桓震一躍而出,叫道:“我在這裡!”

傅山勒住馬頭,跳下馬來,跟着卻又從馬背上扶下一人,竟是趙南星。桓震奇道:“這做甚麼?”傅山笑道:“趙老先生有話要與大哥說。”桓震不明所以,望着趙南星,只聽他道:“老夫有一個早年至交,其門人弟子之中,有一個與老夫交情甚好的,如今在遵化做個兵備使,兩位若往投之,老夫可保此人必以客禮相待。”桓震搖頭道:“多謝老大人美意。只是桓震並不想做官。”在他心中,始終覺得明代政治腐敗,早已無法挽救,哪怕自己再怎麼立志要做一個好官造福鄉里,一旦入了官場,要想逆流而上那是再也不能,只有隨波漂浮,卻又對不住自己的良心,是以一口拒絕。趙南星呵呵笑道:“你道官是說做便做的麼?老夫舉薦你去,也不過是充個傭書幕僚,以後進身之途,全要靠你自己打拼,老夫卻幫不得也。”桓震這才明白,心想去去無妨,好在幕客的自由度甚高,若不適意時,自管擡腳便走。忽然想起一事,問道:“老大人如今卻往何處去?”趙南星嘆道:“天子流我於戍所,但教老夫一日不死,便不能擅離,自然是回振武衛去。”

桓震正要答話,卻聽又是一陣馬蹄如鼓點般急響,遠遠有人飛馬而來,轉眼已到目前,那騎士飛身躍下馬來,桓震一瞧,卻是吳天德。他跳下馬背,第一句話便道:“軍師快走!”桓震奇道:“怎麼了?”吳天德怒道:“那班賊廝鳥們,暗地裡商議說軍師知道我寨中許多機關隱秘,倘若就此投了官府,引大軍來攻,山寨必無幸日,是以要糾合部衆,前來追拿。老子實在不忿這般人的作爲,特意趕來送軍師一程。”桓震心中感動,他與這吳天德雖然平日交好,但不過只是一同閒聊談天的朋友而已,在他自己這一面,並不覺有甚麼特別的交情,現下自己有事,吳天德竟特地前來相送,足見義氣深重。當下點了點頭,道:“桓某知道了。現下桓某打算往薊州一行,料想他們也追不到薊州去。”指着趙南星道:“某這裡卻另有一事,要煩懇吳大哥一力承擔。”吳天德見桓震不要自己送行,本來不樂,但聽他又說另有事情相求,當下道:“何事?快說!我怕他們就快追來了。”桓震道:“這位趙大人,請吳大哥送他回代州去。”

吳天德想也不想,一口答應。傅山卻道:“小弟隨大哥同去。”桓震心中一動,想那山中衆人既然對自己如此疑忌,必欲除之而後快,傅山留在那裡,太也危險,倒着實不如與自己同去。當下道:“那好,我們……”一句話沒說完,只聽得遠遠一陣喊聲嘈雜,竟是山寨中人已經追了上來。吳天德急道:“快走,快走!”桓震搖頭道:“不必。”瞧着人馬來向,咬着牙道:“桓某倒要會一會他們。”傅山哭笑不得,心想對方個個都是悍匪,你一個赤手空拳的書生,拿甚麼去會?當下便要強行拖他上馬。桓震左右不肯,正拉拉扯扯間,對方已經趕到,當先一人喝道:“兀那鼠輩,容不得你走!”卻是劉志。

桓震挺身而上,凜然道:“你待怎樣?”傅山暗道不好,哥哥氣昏了頭,竟將自己性命也不放在心上了。劉志冷笑道:“若留得你這廝,必是大大禍害,且除了你。”桓震不怒反笑,道:“爾等今日殺我,明日官軍便至,以我一人的性命,換你全寨兩千餘性命,桓某這筆生意實在大賺便宜,絕不蝕本!”劉志嗤道:“好大話兒!難不成你還有甚麼撒豆成兵,呼風喚雨的伎倆不成?”他雖然口上如此說,但知道桓震身邊有個慣用奇計的傅山,平日雖沒把他放在眼中,此刻卻也暗暗疑心,當下遲疑不進,並不立刻令部下擒殺桓震。

桓震見恐嚇奏效,心想打鐵須趁三分熱,當下道:“你們大將軍是我結義兄弟,雖然桓某今日離了營寨,他必也遣人探問我消息下落。難道你就不怕他懲治你麼?”劉志哈哈一笑,道:“這世間如此之大,少了一個兩個人,又有誰能發覺?”說着兇像畢露,親自擎刀,就要上前砍殺桓震。

吳天德使的是一根白蠟杆子,平日盤在腰間的。見勢不妙,手臂一抖,甩出了白蠟杆,杆頭一點劉志,喝道:“要害軍師,先過姓吳的這關!”劉志咬牙道:“這人已然叛寨而去,你還要叫他軍師,顯見是他一黨。”高聲喝道:“兄弟們,吳天德勾結外人,危害山寨,大傢伙一起上啊!”衆嘍兵轟然答應,一起持刀涌上。吳天德哪裡怕他,使開白蠟杆,高聲呼喝,戰在一處。

他雖然武藝高強,無奈對方勢衆,又礙着三個不通武藝的文人須要時時照護,不多時便落了下風。劉志甚是得意,親自舉刀,劈頭向桓震砍來。

桓震將身一斜,堪堪躲開,劉志第二刀卻又劈來。這一下已經避無可避,桓震輕輕嘆了口氣,閉目待死,突然起了一個念頭,自己身死之後,魂靈會不會又回到原先那個世界去了?又或者是連身體也都一起?想到自己的屍體逐漸透明消失,旁邊衆人驚訝無比的樣子,不由得心中竟感十分有趣。

吳天德給多人纏住,分身援救不及,眼看劉志這一刀便要砍在桓震頸中,傅山趙南星一起驚呼。耳中只聽撲通一聲,卻是劉志仆倒在地,身下汩汩流出鮮血。桓震叫道:“二弟!”一人從地上爬了起來,竟是惠登相。

原來他酒醉醒來,得知了衆人的圖謀之後,立刻飛騎追趕,追到山口,見到雙方一團亂鬥,劉志舉刀向桓震斬下,情急之下雙足一蹬,站上了馬背,飛身撲下,正中劉志後背,順勢扭住他手腕向下一按,刀尖調轉方向,刺入了他自己腹中。

惠登相驚魂初定,只是呼呼喘氣,望着桓震說不出話。桓震醒過了神,心下也是後怕不已。劉志手下見首領已死,兼且還是死在大將軍手下,當即一個個拋了兵器。吳天德便也不爲已甚,收了白蠟杆子。

桓震不願多說,向惠登相道了聲“多謝”,對傅山等人道:“走罷!”順手牽了劉志之馬,正要認鐙上馬,惠登相一步上前,攥住繮繩,道:“大哥當真要走?”桓震默然點了點頭。惠登相心中難過,一時無語。桓震笑道:“不必如此。”想起傅山曾對他說的一句話來,當下道:“一日兄弟,一世都是兄弟。”抖開繮繩,縱馬而去。傅山與趙南星共乘一騎緊隨其後,吳天德向着惠登相抱拳爲禮,也上馬揚鞭追了上去。惠登相站在夜色之中,望着幾人的背影愈去愈遠,心中一片空落落地,不知道自己這二十三年人生,究竟是爲了甚麼?

卻說幾人連夜趕路,離了小五臺範圍,吳天德和趙南星便要轉向西南方向,桓傅兩人卻是東行。趙南星從懷中取出一封預先寫下的薦書,要桓震收好了,帶去遵化交給兵備副使耿如杞。桓震感謝一番,握手而別不提。

這夜兩人宿在長寧鎮,桓震想起蔣秉採,不知他現下如何,心中甚是掛念,便想繞道去一趟靈丘。反正左右無事,也不怕耽擱了行程。靈丘也在西南方向,倘若明日一早上路,或者還能追的上趙南星。豈知次日正要啓程,卻聽得兩個客商閒談,說是蔣秉採因爲滅蝗打殺人命,兩個月前已經被奪官削籍,還鄉去了。他原籍是在江南揚州,想必此刻已然到家了罷。如此一來,再往靈丘已然無益,不如徑去遵化。

要往遵化去,京師乃是必經之路。何況桓震也想在京中打探一下週老祖孫的消息,畢竟雪心與自己曾有婚約,至少也要知道他們現下是否安好,周士昌的氣喘之症有無加劇。當下與傅山說了,傅山聽說要去見未來大嫂,自然無有不可。兩人一路東行,途中並不耽擱,不過十月底間,已然趕到了京師西南的盧溝橋。

這盧溝橋乃是當時京城左近的一個名勝,數百年來“盧溝曉月”一直便是文人墨客吟詠景緻的絕好題材,橋上行人來來去去,既有那“平明騎馬過盧溝”的五陵少年,更多的卻是“車中卻聽渾河水,閱盡歸驂日夜流”的牢騷客。盧溝橋距離京城約莫四十里路,桓震等人趕到的時候,已是未末申初時分,左右是不能在天黑之前趕到北京的了,索性便下了馬緩緩而行,一面走,一面瞧那“蒼龍北峙飛雲低”的景緻,倒也十分愜意。

桓震走到橋上,一手挽繮,憑欄而立,望着盧溝河水滾滾奔流,濁浪拍擊橋墩,發出碰碰之音,心中懷想當年廿九軍抗日將士在此圍困日軍,只待一聲令下,即可全殲,可是等來國民黨執政府的命令卻是:“不要擴大事態”,白白放走了日寇。他知道這件史事爲時已久,心中對於國民黨的畏葸避戰,也是久已十分不滿,可是親眼見到這當年戰場,仍是忍不住扼腕嘆息。想到不久之後,滿人也當長驅直入中原,那時明室南逃,除卻史可法夏完淳等少數幾個忠臣義士之外,一班平日裡道貌岸然的朝中大臣,盡數做了馮道譙周,難道投降便是中國人的本性不成了嗎?

傅山瞧着他呆呆出神,不知他想些甚麼,當下也不打攪,自去瞧那來回行人。桓震出了一回神,忽道:“青竹,萬一國家覆亡,你當如何?”傅山不假思索的道:“若有力,當輔助宗室,以圖再起。若無力,當隱居山林,終身不食周粟。”桓震搖頭道:“我非此意。我所言之亡國,並非亡一家一姓之國,乃是亡一族一種之國也。”傅山面露疑色,想了一回,反問道:“一族一種之國,如何亡得?”

桓震不料他竟有此一語,心中大震,喃喃道:“一族一種之國,如何亡得?如何亡得?”突然間哈哈大笑,道:“正是,正是!一家一姓之國固然能亡,一族一種之國卻是永遠也亡不得的!”他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一直不知何去何從,雖然明知國家前途不妙,可是卻不知道自己能做些甚麼去改變未來,又或者從內心深處,他根本就不以爲未來能夠改變,因此從沒努力嘗試過。顧炎武雖然說過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可是他鑽了牛角尖,卻從不去想。此刻傅山一語道破,無意中竟解開了他心中的一個死結。一時間只覺豁然開朗,天地之大,更無不可爲之事,前途雖然坎坷,自己卻已下定了決心走去,一切再無掛礙。

卷一至此結束。第二卷中,桓震將會到遵化兵備耿如杞的手下做一個小小幕僚。在這幕僚任上,他又會認識很多人,做出很多事,請各位期待吧。另,傅山是山西的一個名人,我對他的事情做了一些戲說,希望不要有傅山的後代看到這本書……如果真的這麼不幸被我中了大獎的話,鞠躬致歉。又另,這裡把滿族入關寫成中國的亡國,那並不是我讓桓震被明人思想同化,而是我個人的歷史觀向來如此。這種思想必定貫穿本書始終,在此向聾聾等滿族讀者鞠躬致歉。再另,又有人可能說,傅山的想法不可能那麼先進。傅山此人是個經學家,曾經將五經都作爲制度史來研究的,簡直是前無古人。你說他的思想能不能達到這一步呢?

154一百一十六回二十一回老臣一百三十五回九十二回八十一回十四回單刀赴會入虎穴軟硬兼施伏文龍六十三回五十七回四十九回三鳳三十八回北地一百四十回十一回窮途第11回 因朝鮮東虜謀和 嚇使臣小邦畏服一百零七回四十四回援手四十一回破虜一百三十四回八十四回一百二十七回二十六回六十五回一百零八回十二回謫戍臣擇善固執新巡撫舉火燒天第十回 上二十七回一百三十九回八十五回一百零八回二十回死戰一百三十三回三十七回密議十三回奸衆意明謀暗搶議開市奪往爭來一百三十七回楔子天災一百回十二回落草一百零六回三十九回餉變一百零二回一百四十二回三十九回餉變第7回 囹圄六十九回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一百二十五回一百三十二回一百四十七回十九回危局第2回 議經濟廷揚遭縲紲 識人才百里辨冤枉156二十五回帝都七十八回一百一十三回六十六回十八回七十九回二十二回舌辯一百一十七回八十五回六十八回一百三十七回一百零七回八十四回三十一回信邸第5回 孀門七十三回九十二回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一百四十六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十九回李經緯取死有道桓百里殺人自存四十九回三鳳一百四十三回十五回妒婦人因嫉生恨賢女子委曲求全三十二回五人四十四回一百二十一回一百回第11回 因朝鮮東虜謀和 嚇使臣小邦畏服一百零三回四十二回二十六回佳人一百四十回一百一十一回第7回 囹圄八十七回149156三十五回溫氏女佯爲賢婦第8回 劫獄一百二十六回第10回 國蠹四十四回援手十七回臨陣二十六回三十一回多爾袞借刀殺人朝鮮國趁火打劫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三十四回十三回破軍
154一百一十六回二十一回老臣一百三十五回九十二回八十一回十四回單刀赴會入虎穴軟硬兼施伏文龍六十三回五十七回四十九回三鳳三十八回北地一百四十回十一回窮途第11回 因朝鮮東虜謀和 嚇使臣小邦畏服一百零七回四十四回援手四十一回破虜一百三十四回八十四回一百二十七回二十六回六十五回一百零八回十二回謫戍臣擇善固執新巡撫舉火燒天第十回 上二十七回一百三十九回八十五回一百零八回二十回死戰一百三十三回三十七回密議十三回奸衆意明謀暗搶議開市奪往爭來一百三十七回楔子天災一百回十二回落草一百零六回三十九回餉變一百零二回一百四十二回三十九回餉變第7回 囹圄六十九回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一百二十五回一百三十二回一百四十七回十九回危局第2回 議經濟廷揚遭縲紲 識人才百里辨冤枉156二十五回帝都七十八回一百一十三回六十六回十八回七十九回二十二回舌辯一百一十七回八十五回六十八回一百三十七回一百零七回八十四回三十一回信邸第5回 孀門七十三回九十二回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一百四十六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十九回李經緯取死有道桓百里殺人自存四十九回三鳳一百四十三回十五回妒婦人因嫉生恨賢女子委曲求全三十二回五人四十四回一百二十一回一百回第11回 因朝鮮東虜謀和 嚇使臣小邦畏服一百零三回四十二回二十六回佳人一百四十回一百一十一回第7回 囹圄八十七回149156三十五回溫氏女佯爲賢婦第8回 劫獄一百二十六回第10回 國蠹四十四回援手十七回臨陣二十六回三十一回多爾袞借刀殺人朝鮮國趁火打劫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三十四回十三回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