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四回

一百四十四回

皇太極領本正黃旗五百人,一路過關斬將,幾乎是毫無阻礙地便出了霧靈山,到得第二天三更時分,已經奔回大營。范文程早接到失利戰報,親率一軍迎出幾裡外,接着皇太極。君臣相見,皇太極來不及追究範先生謀略失誤,實際上他也並不想追究;只是急火火地要點起兵來趕回頭救援阿敏。在他心裡阿敏雖然無足輕重,可是留下來那數千精兵卻是他八旗的精銳,怎可一旦捨棄?范文程聽明瞭他的意思,眉頭緊鎖,忽然暗地裡扯了他一把,緩緩搖頭。皇太極不明其意,順口道:“先生有何囑咐?”

范文程道:“大汗往救阿敏,固然是本着一片孝友之心,可是……”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想了一想,說道:“然而此刻還有更要緊之事,請大汗下令大軍即刻向古北口行軍。”皇太極疑惑道:“爲何?我軍不是剛剛纔與羅順交戰,傷亡頗重,怎麼又要去碰這枚釘子?先生有甚高見便請說出,否則不明不白的,教我如何同各旗的貝勒額真們交代?”范文程滿面焦急,踱了幾個圈子,驀然道:“大汗若信得過文程,且請罷援軍之議,即刻下令三軍拔營,往古北口起行,箇中緣由容文程少刻再來一一分說;倘若信不過文程,便請就此放文程歸去,往後興衰榮辱,再也不幹文程之事。”

皇太極見他說出這等話來,也是大大吃了一驚,想也不想,衝口道:“先生這說哪裡話來,就依先生之議。”說着吩咐各旗自去準備拔營。幾個貝勒在旁邊聽了,都覺十分訝異,阿敏爲了大汗脫困,自己情願留下殿後,現如今大汗卻要舍他於不顧,這是說的哪裡話來?阿敏雖是大汗的同父兄弟,一向也被人認爲是擁戴皇太極的,可是兩人暗地裡不知有多少齟齬,這些諸貝勒或明或暗都是知道一些的。前者大軍與袁崇煥相持不下,大汗獨留阿敏正藍旗以爲疑兵,從那時起,稍敏感些的人就都瞧出了他們之間十分不對。莫非大汗要借刀殺人,藉此良機除卻了阿敏麼?人人心中都是作如是想,可是沒誰膽敢大聲說出。就是莽古爾泰這等莽漢,也不敢輕易造次,面色由青到紅,又由紅到青地轉了幾轉,終於還是喘着粗氣下去了。

一衆貝勒額真盡皆離去,只餘下范文程一個不肯便走,似乎有話要說。皇太極也正要聽他解釋明白,當下一瞬不瞬地瞧着他,只等他開口說話。豈知范文程忽然一撩袍子,跪了下來,俯首道:“文程冒犯大汗天威,但請大汗責罰!”皇太極連忙伸手扶起,慰道:“先生快不必如此。皇太極做錯了事,正要先生給我斧正,怎麼卻說起冒犯的話兒來。”話頭一轉,道:“只是方纔我欲救阿敏,究竟何處不妥?至今仍未想通,眼看大軍就要起行,先生快快說來,莫要教我悶在葫蘆裡。”

范文程重重嘆了一聲,反問道:“大汗,想那阿敏與你向來面和心不和,他與你種種過節,決難抹去,大汗當真相信他心甘情願的豁出了命去爲你斷後麼?”皇太極一怔,順着范文程的說話推想下去,愈想愈覺阿敏此人平日對自己的命令多是陽奉陰違的,此次忽然捨命相救,果然大出意外,只是當時情勢緊急,並未來得及多想。范文程見他若有所思,想是聽進了自己言語,當下續道:“大汗難道就不怕阿敏繼父之志?”

皇太極一戰,面色瞬間變得鐵青,也豁然明白過來范文程方纔何以堅持不肯在一班貝勒面前說出實情。阿敏的父親舒爾哈齊,原是先汗的嫡親兄弟,兩人威望不相上下,乃有“老乙可赤”、“小乙可赤”之稱。舒爾哈齊少年時候助哥哥打天下,吃盡了苦頭,到得大業將成,兄弟兩個卻分道揚鑣起來,舒爾哈齊受哥哥排擠,漸漸萌發了擁明自重、借明自立之心,數番瞞着先汗往北京去朝覲,還受了明國甚麼夷人都督的封號。後來更變本加厲,率領本部兵離開赫圖阿拉,公開與其先汗決裂。先汗大怒,抄了他的家產,殺了他的兩個兒子阿爾通阿和扎薩克圖。舒爾哈齊無奈,只得灰溜溜地回來求先汗寬恕,就此給囚禁至死,再也沒見過呼瑪爾窩集山的太陽。

舒爾哈齊留下兩個兒子,其中一個濟爾哈朗,早在數年前已經死在陣前;另一個便是這阿敏。雖然當年爭奪汗位時候他挑明瞭立場擁護自己,而自己即位之後也投桃報李,將整個鑲藍旗交了給他,可是既有當年父親的前科在,先汗於他又有殺父之仇,誰敢擔保他不會心存反意?

可要就此說他自告奮勇地斷後就是必反,那也太過小心多疑了。畢竟同是愛新覺羅氏子孫,降了明朝,於他有甚麼好處?范文程瞧出皇太極滿心疑惑,微微一笑,道:“先前文程也想不到這裡,可是大汗出兵之後,約莫與林丹交鋒的時候,有一個人忽然前來見我,說是阿敏約他裡應外合,一齊造反,投了明國去。這人左思右想數日,不敢隱瞞,是以前來報我。”

皇太極大驚,捉住范文程雙肩,喝問道:“誰?是誰?”范文程雙手一拍,叫道:“貝勒爺請進來!”帳門應聲挑起,一人低頭鑽了進來,正是多爾袞。皇太極大大驚詫,這個小貝勒 一向唯自己馬首是瞻,阿敏怎麼會去拉攏起他來?

還沒容他多想,多爾袞已經噗通一聲跪了下來,抱住他雙足,泣不成聲的道:“多爾袞膽小怕事,知道了阿敏的逆行,卻沒早來稟報大汗,死罪,死罪!”皇太極眼見他如此,也就不好再爲已甚,伸手扶起他來。多爾袞連連叩頭,道:“大汗不饒恕多爾袞,多爾袞決不起來!”說着竟嗖地一聲拔出了腰刀,橫在頸上,大聲道:“大汗不肯饒恕,多爾袞只有一死以明心志了!”

皇太極連忙奪下刀來,拉着他手親親熱熱的道:“咱們兄弟怎麼說起這等話來?你忠心耿耿,哥哥向來心知肚明,只要你往後仍然這般效忠於我,大汗決不會不顧手足之情。”他嘴上說得好聽,心裡卻暗暗提防這個小弟弟。須知多爾袞乃是先汗生前最寵愛的一個妃子烏拉納喇氏阿巴亥所出,先汗愛屋及烏,對他也青眼有加,竟有傳言說大汗臨終之時,召見阿巴亥,便是要將汗位傳與多爾袞。皇太極自然也聽到了這傳言,是以即位之後,便矯先汗遺詔,迫令阿巴亥自殺殉葬了。

往後的日子裡,這個年方十五歲便給自己任命做了固山貝勒的多爾袞,對自己表現得忠心不貳,在戰場上又聰明敢戰,還得了“墨爾根戴青”的賜號。表面瞧起來,他是不曾把生母被害這一筆帳算在自己頭上的,可是人心隔肚皮,誰知道他如今的表現是不是委曲求全,韜光養晦?若真如此,那麼這個年紀輕輕的多爾袞,可是比代善、莽古爾泰都難對付的一塊絆腳石。

皇太極想着這些陳年舊事,沉思不已。范文程在旁道:“文程聞得阿敏有作亂之心,便緊急籌謀對策。羅順所部前日與我大軍一戰,兵力損耗幾近殆盡,倘若此時再戰,定可一鼓而破。現下天尚未亮,我若趁夜而走,金國奇不明究裡,必不敢追,待到明日天亮,明軍行軍遠遠不如我,也就追趕不上了。我大兵一旦越城而出,到了蒙古境內,便有歸順諸部爲我供給糧秣、補充兵員,那時正如魚歸大海,鳥入長空,再無可懼。”皇太極連連點頭,恰好此時各部已經預備妥當,當下一聲號令,三軍摸黑奔北方行軍。

金國奇手下探得了後金兵動向,一則天黑,二則先前得過桓震明令,說是兩造正在談和,也不敢輕易追擊,只由得五萬多人奪路而去。

話分兩頭,卻說阿敏望得皇太極遠去,當即下令停戰。後金兵不明所以,只知道主帥叫停手,一個個住了刀兵,望着阿敏。林丹見狀,也喝令部下暫且鳴金收兵。阿敏策馬上前,大聲叫道:“我要見桓老大人!”林丹與身後一人互望一眼,那人策馬自坡上急奔而下,到得後金陣前,控繮而立,笑道:“桓大人並不曾來。”阿敏搖頭道:“我不信。我分明見你陣中打了桓字旗號,何以他卻不在?”忽然凝神望着黃傑,端詳許久,驀然驚呼道:“你……你是那姓黃的漢人!”那人笑道:“正是在下,二貝勒久違了。”

這人正是黃傑。那日桓震向周延儒獻暗渡陳倉之計,卻密地裡遣黃傑搶在周延儒的使者頭裡趕到林丹大營,先與林丹立下密約。林丹審時度勢,但覺多傍桓震一株大樹並無壞處,於黃傑提出的數條一一答應下來。此次皇太極偷襲,黃傑照着桓震的吩咐,先行教會了林丹部下蒙古兵幾句簡單漢話,叫他們在兩軍對陣之際呼喊出來;又打出桓震旗號以爲疑兵,果然騙得皇太極軍心浮動。可是阿敏竟然會臨陣倒戈背叛了皇太極,這卻是桓震做夢也不會想到的好事。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一百一十六回第1回 越空五十九回一百二十四回一百四十一回一百零三回十三回破軍四十四回援手第3回 逼婚三十四回四十九回三鳳四十三回四十六回屈身九十回九十二回五十一回第9回 崇禎帝罪己禪位 徐光啓巡撫登萊八十九回十四回單刀赴會入虎穴軟硬兼施伏文龍四十四回第9回 傷逝一百三十六回二十回攘金州鵲巢鳩佔立新軍誓天應命一百零一回一百零八回三十四回義方五十九回二十回死戰四十八回冰山六十二回四十回寇邊十五回亂起六十五回三十七回密議四十回寇邊154韓效非大言學法家齊東野慧眼識良機二十七回忠良九十七回四十二回遭劾三十九回餉變十二回落草四十六回屈身四十二回遭劾八十八回第十回 上二十九回二十六回一百一十六回七十五回一百四十三回三十三回叛朝廷撫幕爭執三十八回覬王位李貴謀叛歷苦難崇禎歸國一百零五回三十回初識九十八回二十九回賭命第7回 囹圄十一回窮途四十二回遭劾三十六回亂君一百三十回五十一回七十二回一百一十七回第十回 上四十四回援手七十四回十三回破軍第6回 東林黨交章彈劾 桓百里暗箭難防一百一十四回第8回 小登科新婦逃婚 爭大統福邸興兵四十二回遭劾六十一回九十二回第5回 文震孟當廷中風 韓象雲北疆逃歸四十一回六十回三十回初識七十二回151二十七回六十回五十七回150四十回七十二回二十七回忠良一百一十六回九十回三十四回義方一百三十五回十五回亂起一百四十七回一百零四回九十一回二十回死戰一百四十五回四十二回遭劾
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一百一十六回第1回 越空五十九回一百二十四回一百四十一回一百零三回十三回破軍四十四回援手第3回 逼婚三十四回四十九回三鳳四十三回四十六回屈身九十回九十二回五十一回第9回 崇禎帝罪己禪位 徐光啓巡撫登萊八十九回十四回單刀赴會入虎穴軟硬兼施伏文龍四十四回第9回 傷逝一百三十六回二十回攘金州鵲巢鳩佔立新軍誓天應命一百零一回一百零八回三十四回義方五十九回二十回死戰四十八回冰山六十二回四十回寇邊十五回亂起六十五回三十七回密議四十回寇邊154韓效非大言學法家齊東野慧眼識良機二十七回忠良九十七回四十二回遭劾三十九回餉變十二回落草四十六回屈身四十二回遭劾八十八回第十回 上二十九回二十六回一百一十六回七十五回一百四十三回三十三回叛朝廷撫幕爭執三十八回覬王位李貴謀叛歷苦難崇禎歸國一百零五回三十回初識九十八回二十九回賭命第7回 囹圄十一回窮途四十二回遭劾三十六回亂君一百三十回五十一回七十二回一百一十七回第十回 上四十四回援手七十四回十三回破軍第6回 東林黨交章彈劾 桓百里暗箭難防一百一十四回第8回 小登科新婦逃婚 爭大統福邸興兵四十二回遭劾六十一回九十二回第5回 文震孟當廷中風 韓象雲北疆逃歸四十一回六十回三十回初識七十二回151二十七回六十回五十七回150四十回七十二回二十七回忠良一百一十六回九十回三十四回義方一百三十五回十五回亂起一百四十七回一百零四回九十一回二十回死戰一百四十五回四十二回遭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