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爭氣

這個世界上,距離神佛最近的地方——仁喀聖城、柴措答塔七層金頂。

大活佛正結做於大殿中央,雙目低垂口脣念念。

博結是高原之主,但也是修行中人,他有雄心壯志,同時也相信死後靈魂不滅,功課事他從不會放鬆。所有神宮弟子都知道規矩,每天黃昏前一個時辰都是大活佛精修的時間,這個時候沒人敢打擾他,即便活佛座下最最親信之人也不例外。

所以烏達安心匍匐在大殿金門之外,靜靜等待着……是博結喚他來的。大家都覺得,可能是師父疏忽了吧,在功課前傳召弟子,待烏達趕到時他已經開始修行了,難免要在外面等上一個時辰。

也只有烏達明白,師父是故意的,因爲他老人家喜歡被人虔誠崇拜,論到‘虔誠’兩字,特別是對大活佛的虔誠,聖城之內誰能比得上烏達?

博結在金頂神殿中修行時,會摒棄外事外物,但他知道門外正有一個親信弟子五體投地大跪靜候着,這種感覺讓大活佛很舒服。

而烏達對此無所謂的,他這一輩子都在等,不差再多等這一個時辰。

直到功課結束,博結才緩緩睜開眼睛:“進來吧。”

神殿的一切都被保養得極好,沉重大門再被推開時沒發出一絲聲響,烏達匍匐着、跪拜着,來到師父駕前,和以前一樣,先認真奉上吉祥贊,再道:“弟子候命。”

博結道:“東疆有匪患,傷及牧民,七七之際容不得這樣的事情,當地軍馬要戒備燕人,防務重大分神不得,要從別處調遣精銳剿匪,共需二十萬兵馬,這件事交給你了。”

二十萬可不是個小數目。烏達愣了愣,不過也只愣了一下子。

這幾年裡他一直在幫大活佛平亂打‘鬼’,但直到一年前望谷鬼兵逃竄到東疆之後,大活佛就傳令暫時不在對付他們。現在又提出‘剿匪’之事,多半是師父改主意了吧……反正師父怎麼說,他便怎麼做就是了。

不料,還不等烏達點頭應命,大活佛又加重語氣,提醒道:“聽清楚,我說的是‘匪患’,不是‘鬼兵’,着你整頓兵馬去東疆,是爲了剿匪,不是打鬼,絕不能搞錯。”

這一次烏達真正糊塗了,側着頭認真思索了半晌。如果大活佛是縣官的話,他就是‘現管’,對高原上的具體狀況,烏達都異常瞭解,東疆一向是太平之地,最近也從未聽說過有匪幫出沒,如果師父說的剿匪不是打鬼,那這次調兵是去打誰?

終於,烏達沒能如以往那樣直接領受法旨,而是再次拜服於地:“弟子愚鈍,求師尊解惑。”對大活佛的法旨,烏達會毫不猶豫地執行、生死不吝,但是他完全不懂現在的諭令,因爲不懂所以難以執行,將來謝罪事小,耽誤了大活佛的謀算可就萬死莫贖了。

大活佛的笑容高深莫測:“問吧。”

烏達擡頭,想說什麼,可直到嘴巴張開,才發現根本就不知道該從何問起,又一次發愣了。

大活佛的笑容更盛……他了解自己的徒弟,知道烏達很聰明、很有才幹,也正因如此,看到他完全摸不清自己的心思,博結纔會更高興。有些事情博結本就打算告訴弟子,但是在開始之前,不妨先享受一下高高在上、算盡天下的快樂感覺。

開心片刻,博結給出了一個話頭:“以前在這金殿中,我和你說過一次,有關鬼兵集結東疆的圖謀、有關國師的事情,還記得麼?”

師父說過的每一句話,烏達都記在心中,稍加回憶就應道:“師父曾說,燕國師盛景在幫您做事,鬼兵集結東疆是爲了攻打大燕。”

博結滿意點頭,又繼續道:“燕國的情形,你也大概清楚吧?”

問題很含糊,不過以大活佛的地位,他眼中的‘情形’自然是影響最大、最嚴重的那個,烏達大概明白他想要的答案:“燕中,皇帝與國師不兩立,彼此傾軋不休,自當年一品擂後衝突變得更激烈了…弟子還聽說,不久前燕國一個大營的兵馬造反,挑起的是‘護法’之旗,說不定此事也和盛景有關。”

說完,金殿又復安靜下來……烏達明白,大活佛前後兩問其實是在給自己提示,可是這件事太大,大到烏達不敢妄自揣測,乾脆第三次大拜施禮:“請師尊指點。”

關子賣的差不多了,啞謎再打下去就耽誤晚飯了,博結笑着擺了擺手,先說句‘起身坐好’,而後直接道:“盛景和尚在大燕就快混不下去了!他想活命,景泰就得死,但是憑着他的實力,直接起兵無疑尋死。”

“盛景和尚早在十年前就向我示好,以佛家弟子一脈相傳之名,想要求得高原支持,我始終不曾應他,那時他還沒到窮途,找我只是求一條後路;一品擂之後卻不一樣了,他站在了懸崖邊上,我是他唯一出路。這個時候,‘合作’纔有的談。”大活佛眯起了眼睛:“他想我幫他,總得先爲我做些事情。”

接下來,是有關國師‘實力’的一番分析,雖然措辭不同,但是道理上,大活佛的說法和‘鬼主’望谷的‘國師爲油、要有火才能發揮威力’幾乎完全一樣。

博結繼續道:“所以盛景會引鬼兵入關,戰亂初起時,有他的接應鬼兵自然連戰連勝……”大活佛說到這裡,烏達眼中迸現清明,接口道:“燕軍潰敗民怨陡增,盛景的機會也就來了。”

博結道:“鬼兵入侵、燕西潰敗、盛景起事,燕國馬上就要亂了。不過初亂時,盛景和尚還沒辦法集結到自己的大軍,他向我借兵八萬,助他六個月,半年後如數奉還,折損一人則抵黃金二十兩。”

烏達若有所思:“所以…師尊向東疆集結的二十萬精銳中,有八萬是要借給盛景的,趁着鬼兵東攻時,這批兵馬藉機進入大燕,暫奉盛景號令助他起事。”

“不錯,助盛景成事,我們有兩重好處,一是鬼兵…他們再也回不來了,不管前面如何順利,最後他們都會死在燕軍圍剿之下,這是國師事先應承下來的事情,他以歷代先祖臉面立誓,覺不會讓鬼活着離開大燕,這顆刺紮了我幾十年,總算該拔出來了;另則是,盛景已然落紙成書,答應他坐上大燕龍椅之後,以西南五州爲謝禮,報答吐蕃援手恩情。”

烏達眼中精光閃動,大燕富庶繁華,五州之禮足以讓人心動,不過整件事情聽下來,似乎有些太‘順理成章了’,猶豫着說道:“盛景爲人弟子不是很清楚,但以前也聽說過,此人行事神秘心機深重,與他合作……”

不等烏達說完,博結就搖頭打斷:“三重關竅,一是鬼兵,東進大燕是望谷眼中的大好機會,他們一定會去,但去之前也一定會提前想好退路,萬一事情有變,他們立刻就會撤回高原;二在景泰,大燕兵馬也不是紙糊的,這些年裡打完北面打西面,盛景和尚說得天花亂墜,但他究竟能不能對付的了景泰,還是未知之數,如果他兵敗了,當然也就沒了五州謝禮,咱們可白忙乎了;最後纔是你說的,盛景爲人可不可信,他打下江山之後一推五六,毀諾食言,這種事未必做不出來。”

說完,停頓片刻,博結忽地笑了:“所以我纔要你集結二十萬雄兵去東疆,除去借給盛景的八萬,我還要再從東疆本地駐防軍中擠出八萬人,這便又湊成了二十萬……先是鬼兵東進,打破大燕的西關,再是八萬借兵通過,最後呢,我們的二十萬兵馬,也是要去大燕的。”

“有着二十萬人在屁股後面追着,鬼兵就再沒了回頭路,只有一個勁地東進,直到被燕人消磨殆盡,煙消雲散;盛景起事都要靠我的八萬人,知道我們又派二十萬大軍入境,他又能如何;最要緊的…盛景是內殲,燕人自毀門戶,大燕的西陲全都亂成了一團,鬼兵過境只爲掠劫,不會停駐占城,就由我們代勞吧,本座沒太大野心,揮兵二十萬,只佔他三州便好。”

“鬼是死定了,至於盛景與景泰之爭…若景泰勝了,我們好歹踩住了大燕三州,穩穩賺到了;要是盛景贏了那便更好了,”大活佛的笑容盛放:“他給我遞上的謝表中,只說割讓燕西五州,卻沒說具體那五座州,最後大家結賬的時候,已經被吐蕃納入疆域的三州自然不能再算,哪有用我的錢來答謝我的道理呢?你覺得,那時盛景剛和景泰拼了一場、又有賣國求榮的謝表在我手中,我向他再要五州,他會不同意麼我不貪心,也不會毀諾,說五州就五州…唔,三州加五州,占上小半燕土,暫時也就這樣了。所以啊,說句心裡話,我還是盼着盛景能贏了景泰,盼着這位大燕國師能爭點氣。”

說着,大活佛放聲大笑,好一陣後才繼續道:“着你調運二十萬兵,也不是件簡單事,要神不知鬼不覺,悄然集結待命。第一要瞞過‘鬼’,第二要瞞過燕人。另外,尤其準備借出的八萬人……”

烏達明白師父的意思:“這一部人馬,當選嫡系親信,雖然進入異域暫奉敵酋,但只要一封雀書法旨傳到,立刻就能倒戈相向。只有如此,才能隨時應變,免得被盛景蠱惑了。”

借給燕國師的人馬,一定要對柴措答塔絕對忠心才行。大活佛欣然點頭:“明白就好,沒事了,退下吧。”

可是和以往不同的,烏達這次沒有告退,而是恭謹道:“弟子還有一問。”

()

第85章 脾氣第164章 天色第59章 痕跡第43章 佈置第7章 景泰第17章 爭氣第47章 養氣第10章 悟性第47章 翻車第89章 違令第57章 好禮第168章 坐、匐、獨立與跪第32章 一品第16章 不餓第106章 別怕第1章 百歲第88章 國賊第102章 烽煙第66章 神蹟第28章 破關第61章 車伕第46章 獻藝第6章 利器第69章 該死第14章 毒源第51章 心眼第63章 假扮第50章 雲頂第73章 無妨第130章 信仰第83章 見鬼第35章 同樂第16章 請客第22章 暗語第83章 笑容第21章 夜叉第170章 真相第40章 頭槌第1章 吃麪第79章 畫意第14章 毒源第122章 大事第144章 味道第157章 守土第63章 同窗第45章 必勝第48章 當家第119章 苦頭第74章 故人第36章 保佑第40章 鬼話第123章 喪鐘第13章 株連第2章 弭人第57章 好禮第109章 功勞第19章 大路第63章 假扮第84章 分頭第92章 寒毒第43章 祈福第18章 追屍第11章 劇毒第159章 決戰第73章 無妨第21章 有難第13章 撩人第28章 戈壁第14章 丑時第45章 勇士第34章 攔路第62章 兒子第19章 止步第68章 問天第2章 兩天第3章 紅瑤第62章 功過第39章 舊賬第5章 蠱蟻第50章 打鐵第2章 攔路第77章 人頭第102章 烽煙第148章 南蠻第133章 燕謀第136章 軍情第34章 花海第37章 西瓜第140章 出山第16章 摸瓜第47章 養氣第45章 勇士第108章 吉時第33章 殺狗第15章 仗義第6章 利器第39章 邪魔第66章 紋身第149章 進兵第51章 布衣
第85章 脾氣第164章 天色第59章 痕跡第43章 佈置第7章 景泰第17章 爭氣第47章 養氣第10章 悟性第47章 翻車第89章 違令第57章 好禮第168章 坐、匐、獨立與跪第32章 一品第16章 不餓第106章 別怕第1章 百歲第88章 國賊第102章 烽煙第66章 神蹟第28章 破關第61章 車伕第46章 獻藝第6章 利器第69章 該死第14章 毒源第51章 心眼第63章 假扮第50章 雲頂第73章 無妨第130章 信仰第83章 見鬼第35章 同樂第16章 請客第22章 暗語第83章 笑容第21章 夜叉第170章 真相第40章 頭槌第1章 吃麪第79章 畫意第14章 毒源第122章 大事第144章 味道第157章 守土第63章 同窗第45章 必勝第48章 當家第119章 苦頭第74章 故人第36章 保佑第40章 鬼話第123章 喪鐘第13章 株連第2章 弭人第57章 好禮第109章 功勞第19章 大路第63章 假扮第84章 分頭第92章 寒毒第43章 祈福第18章 追屍第11章 劇毒第159章 決戰第73章 無妨第21章 有難第13章 撩人第28章 戈壁第14章 丑時第45章 勇士第34章 攔路第62章 兒子第19章 止步第68章 問天第2章 兩天第3章 紅瑤第62章 功過第39章 舊賬第5章 蠱蟻第50章 打鐵第2章 攔路第77章 人頭第102章 烽煙第148章 南蠻第133章 燕謀第136章 軍情第34章 花海第37章 西瓜第140章 出山第16章 摸瓜第47章 養氣第45章 勇士第108章 吉時第33章 殺狗第15章 仗義第6章 利器第39章 邪魔第66章 紋身第149章 進兵第51章 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