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別怕

若兩軍實力相若,吐蕃人只揚威一次;若己方佔據明顯優勢,番子就會有第二次揚威……便是此刻,衝近敵城發動箭陣齊射。

攻堅戰上,城頭城下亂箭對射是平常事,進入戰場的每個戰士都要有被敵人射殺的覺悟,但這一次吐蕃人仍是揚威、不會攻城。這個時候城頭守軍實在沒必要和敵人對射,畢竟人數遠遜於番子,就算一個換兩個、打到青陽箭手都死光了,人家連個零頭都沒傷到。

若非阿難金馬預判在先、早在出兵前就把番子的招數伎倆給宋陽講說明白,剛剛青陽城頭的守軍也不會盤盾,多半要在長官的指揮下傻乎乎地和敵人對射,就憑着吐蕃大軍這一輪齊射的威力,青陽非得吃個大虧不可。

箭如豪雨傾瀉而至,打在盾上、石上,怪響不停,每一聲都攝人心魄,聯結在一起更讓人心膽欲摧。即便盤盾,也總難免有些縫隙的,不斷有南理士兵受創,聲聲慘叫不絕於耳。

數不清的箭矢打在盾牌上,聽得時間稍長就會要讓人錯覺……有人敲門。

閻羅敲門,魔魘敲心。

箭矢落下,咄咄地響着。

由此盾牌之外也再不是青天白日,偌大天地,被一個‘死’字滿滿充斥,唯一的容身之處,只有手中重盾與身後城牆封成的小小地方。

無可抑制的顫抖,呼吸變得急促、心於胸中擂鼓般狂跳,腦中一片空白,甚至有些人已經淚流滿面。沒有人經歷過這樣的陣勢,青陽守軍臉色蒼白,在盾下拼命蜷縮着身體。

齊射過後,吐蕃騎兵奔馳不停,依舊圍住青陽轉個不休,忽然,所有番兵齊聲大吼,漢話:降得生、戰屠城!

六字吼喝,重複三次,暫時停止了收弓放箭,番子不急攻城,揚威逞兇只爲攻心。

城頭上一片寂靜,只有宋陽再次開口傳令:“盤盾莫動,還沒完!”其實不用他囑咐青陽城頭也沒人敢動,所有人都縮在牆根下,所有的力氣都放在手中的盾牌上……

揚威齊射不是一次就完,西域密宗逢七爲吉,吐蕃人要前後共有七輪纔會罷休。

馬蹄隆隆,青陽城上軍兵屏住呼吸,咬緊牙關,等候着第二輪箭雨,這個時候宋陽忽然又在開口,和旁人聊天的語氣,說話聲卻穩穩落入城頭所有守軍耳中:“陳老爺子,無聊了?”

陳返登城前服食過藥物,一身功力盡復,大宗師的修爲下,他的聲音也傳遍全場:“是有些無聊,你有什麼消遣?”

宋陽應道:“啥也做不了,要不…唱首歌給您聽?”

番軍中的號角再起,城下騎兵彎弓把箭,第二輪齊射將至……對此大宗師不聞不問,對宋陽‘哈’的一聲笑:“將進酒?”

宋陽笑着回答:“不唱那個了,唱首別的,我跟秦錐學的。”

第二聲嗡鳴沉沉顫顫,萬箭升空,第二道箭雲裹挾轟鳴撲來。

陳返饒益興趣:“什麼歌?”

“春上春!”宋陽回答響亮。

嚴格的說,春雨霖不能算是首歌,它沒有歌詞,只有一個曲子,常用在琴笛韻中,本來描的是南方春天裡的秀美景色,曲調悠揚輕鬆,清清朗朗且簡單易記,這是首南理的古曲,但後來漸漸被煙花之地給借了去,變成了一首靡靡小調。

越是靡靡之音,越容易在市井傳散;越是這樣的小調,在軍營陣中男人窩裡就越容易傳播,青陽城的守軍裡沒有人不會哼這個調子。

清幽哼唱下,襯得是龍雀衝的兇猛內勁;悠揚曲調外,則是漫天箭雨。

宋陽的聲音談不到如何響亮,但無比清晰,每一個城頭軍卒都能聽到;不過是一首沒有歌詞的調子,遠遠沒有《將進酒》的激烈豪邁,不過曲子裡的那份輕鬆快樂,隨着宋陽的哼唱飄搖雨中…箭雨之中,即便漫天的馬蹄轟鳴、漫天利矢鳴嘯、漫天番子喧譁,也休想把這支小調衝散!

由此每個人的感覺都變得古怪了起來:番子不停手,十萬雄兵圍住城郭發力奔馳,一聲號角後便是一場兇狠箭殺,當箭雨落盡後又是三聲‘降得生、戰屠城’吼喝,濃濃的殺伐中,恐懼本應無可抑制的蔓延,可偏偏又有一首快活小調,輕輕鬆鬆地穿梭於嘈雜天地,完全的格格不入,卻真正同時存在……

不知不覺裡,有人笑了,很多人笑了,臉上甚至還掛着鼻涕眼淚…到了現在又有誰還能不明白呢?這首調子是宋陽唱給所有人聽得,這首歌唱得,裡裡外外不過兩個字:別怕。

常春侯的輕聲安慰:別怕。

有人說他聰明,有人說他瘋狂,有人贊他是仙佛也有人罵他是兇魔,南理的神奇侯爺呵,虎狼殺到、煞氣沖霄之際,他竟然笑嘻嘻地給大夥唱青樓裡的小調。

這首曲子可不止他一個人會。

仍是不知不覺裡,開始有人附和了,雖然守卒只是普通人,他們的歌聲無論如何也無法穿透敵人的聲浪,但外面哪怕再亂上一萬倍,也不妨礙他們自己哼歌給自己聽。

等到第五輪箭雨過後,城頭上的哼唱聲已經匯聚到了一起來,守卒們大都在追着宋陽的調子一起開始哼唱……有了自己的歌,誰還會去在乎、誰還會去理會番子們的‘降活戰屠’的哇哇怪叫?

終於,前後七輪箭雨傾瀉完畢,番軍陣勢一變開始陸續撤離,但這其間也並不給青陽兵馬進襲的機會,斷後的隊伍開始不停放箭壓制城頭,又等了一陣敵人的箭矢漸漸稀疏,來如惡潮、退如疾風,番子逞兇揚威告以段落,遠遠地後撤開去。

宋陽第一個跳了起來,先傳令‘解盾’,隨即對着自家人馬大聲讚道:“好聽,唱得真好!”

轟的一聲,便和不久前‘立正’時一樣,城頭軍卒再次鬨笑一片。

ωwш▪ ttka n▪ ¢〇

敵人的後隊、最晚撤離的番子隱隱聽到了來自城頭的笑聲,有些納悶地回頭張望,番子不明白他們怎麼還笑得出來……幾十萬根羽箭在前後不到一炷香功夫裡傾瀉而下,其中裹蘊的威勢根本不是一般人承受的。要知道番子這一路攻殺過來,每座被箭雨洗禮後的城池都只剩下寂靜恐懼,南理人的士氣一掃而空,爲何青陽人不怕?

青陽人也怕,但是有人給他們唱《春上春》。

宋陽把盾牌扔在地上,看了看正退去的敵人,又回頭望向望向負責操控車弩的軍士們,笑着問道:“還來得及麼?”

敵人大隊走得遠了,但負責斷後的番子後隊,現在剛剛撤出箭矢距離,仍在城頭大型軍械的射程之內。投石臂裝彈緩慢,無論如何不趕趟了,倒是車弩或許還有機會,宋陽話音剛落立刻就有軍士撲向車弩,裝箭、絞弦、校準,一連串的動作從未這麼快過,片刻之後四支八尺巨箭破空!

剛剛還喧笑紛亂的城頭陡然安靜了下來,人人咬牙盯住巨大弩箭,可惜,發射倉促且車弩這種大傢伙精度很差,幾支箭都歪歪斜斜,的確是追上了番子、射入了敵人陣中,但無一命中,全都戳到了地上,戧起一片泥土。

失望之色溢於言表,城上衆兵都無奈嘆氣,敵人退得飛快,再裝箭肯定是來不及了。不過大家很快就省起,西城頭一共五支車弩,剛射出四箭……果然還有一架車,已裝箭但未發,負責校準的士兵滿頭大汗,還在瞄準着,他的搭檔手心滿是汗水,扳住發射機括等他號令。

城頭又復安靜,只因一架車弩,一下子便靜了下來,看看正漸漸撤出射程敵人,再看看仍在瞄準的同袍,大夥心裡都是一樣的情緒,又着急又不敢催,盼着箭矢能趕快射出又怕它也會落空。陳返和羅冠對望了一眼,他們不着急,只笑呵呵地從一旁看着。

又過了幾個呼吸功夫,最後一架車弩總算瞄好了,隨着扳弦嗡鳴,八尺巨箭呼嘯而去。

果然,這次瞄得準了,巨箭直追番兵,正正指向拖在最後的小隊首領,跟在宋陽身旁的小婉雙手按住箭垛、使勁眯起了眼睛,臉上先是一喜,旋即又是一黯。

小婉是正經的上品武士,目力比不得宋陽或大宗師但遠超普通人,箭矢飛到半途她就看出這次準頭好得很,故而面色一喜,不過她隨即又發覺箭上的力道不足了,畢竟敵人越逃越遠,此刻已經撤到了射程邊緣,車弩之力怕是不夠用了,婉大家滿心遺憾、小聲嘀咕了句:“可惜。”

可她萬萬沒想到的,自己的話音剛落,已經呈現頹勢、越飛越慢的巨箭忽然輕輕一震,竟陡然加快了速度,彷彿又重新獲得巨大力量,裹挾着凜凜聲威直追番兵,下個瞬間裡血光暴現,正中目標。一個番子被巨箭連人帶馬狠狠釘在了地上。

慘叫聲刺耳,戳於地面的巨箭猶自顫抖不休。

青陽城頭陡然炸起了一片歡呼,人人歡笑躍起,手中刀盾互擊‘匡匡’的噪聲連成一片。不過才殺了一個人,卻彷彿打了一場天大勝仗似的。

殺幾個不重要,重要的是……青陽城還手了。敵人傾瀉百萬箭矢,我只射去一箭,相差懸殊,可即便只是一箭、一殺,也是我的態度!

一箭射出,一個番子喪命。

宋陽更是哈哈大笑,對最後那架車弩的操作士兵連聲褒讚。

沒笑的就只有婉大家一個人,一個勁地念叨着見鬼了,直到齊尚拍了拍她的肩膀,跟着又向陳返一指……小婉順着他的手指望過去,這才發現原本被陳返負在背上的長弓,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到了老爺子的手中。

小婉恍然大悟。

巨箭擊發、追殺強敵,行至半途無力爲繼時陳發撥弓而射,這次他動用的是‘朔日’箭技,普通人根本看不到他的箭矢。

朔日一箭正中巨箭之尾,大宗師用的力道恰到好處,巨箭重獲大力推動、卻不影響前進的方向,終於射落番賊。

當時大家都在屏息注意巨箭,陳返撥弓動作奇快除了身邊幾個人誰也沒看到他的動作,而朔日之箭肉眼難尋,最後那根車弩巨箭從射出、力竭、得續力、殺敵從頭到尾也不過是眨眨眼的功夫,普通人根本無法察覺其中的變化,是以城頭上的青陽守軍根本都不知道陳返出手幫忙了,只道是自家車弩威風、殺傷強敵。

大宗師沒直接彎弓殺人,他把這份威風送給了青陽守軍。

陳返當然不會去貪功,仍是笑呵呵地看着士兵歡呼,緩緩把手中長弓負回背上。

番兵行動早有部署,不會因爲死了一個人就轉頭再衝殺回來,大隊人馬轟轟退走,青陽這邊也不會沒完沒了的歡慶,重整防務清點傷亡,縱然提前傳令盤盾,城上士兵仍有四百餘人傷在了番子的箭下,另有不少利箭被番子直接射入城中,勞工與百姓也有些傷亡。

宋陽轉頭對劉厚道:“白天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了,不用太緊張。”

劉太守愣了愣:“侯爺的意思…番子暫時不會再來了?”

葛司馬面色鄭重,從一旁提醒:“番子真正的手段還沒用到,需得小心提防着。”他指的是吐蕃人潑油焚城的戰法。

番子現在退去,但隨時會再來,說不定現在就在重整隊列、準備投繩和油罐。

宋陽明白他們的意思,點頭道:“投繩應該會在晚上,現在應該沒什麼時,總之戒備爲主,但不用太緊張,該休息就讓大夥輪倒着休息吧。”

說完,宋陽帶人下城,一邊走一邊挽起袖子,城中添了不少傷員,療傷治病正是他的拿手好戲。

宋陽的話說得有點不明不白,葛司馬是個認死理的人,正想追着宋陽再去問個仔細,劉厚卻若有所思,一把拉住了他:“不用去煩侯爺了。”說着他又搖着頭笑道:“老葛,咱倆先前可都犯糊塗了。”

葛司馬眉頭大皺:“什麼意思?”

“咱倆還煞有介事地給侯爺講吐蕃人的戰法,什麼驅役、什麼投繩的…怎麼就沒想想,你看看侯爺身邊跟着誰?阿難金馬啊!老將軍一輩子都在邊關追隨王爺和吐蕃人打仗,番子有什麼招數他會不知道。咱瞭解的人家都曉得,咱不知道的人家更明白,從剛纔番子揚威還看不出來麼?番子怎麼動怎麼打,全都落在侯爺和金馬的算計了,哪還用得着咱倆再去廢話?這場仗怎麼打,侯爺怕是早就心裡有數了!”

第11章 麻煩第69章 搶媽第104章 先鋒第29章 霸道第26章 神技第55章 神醫第9章 飛天第26章 蘇杭第112章 元帥第6章 虛名第122章 大事第171章 君不見第48章 當家第37章 官馬第40章 逃犯第11章 親兵第57章 好禮第17章 爭氣第22章 暗語第73章 王旗第98章 洪口第157章 守土第6章 血玉第87章 高原第19章 朔月第26章 木匠第50章 打鐵第59章 滾燙第72章 一文第41章 裁紙第87章 亂花第130章 信仰第29章 霸道第40章 頭槌第66章 神蹟第50章 打鐵第47章 養氣第63章 同窗第85章 陪葬第51章 布衣第26章 神技第17章 爭氣第57章 好禮第87章 高原第28章 破關第35章 同樂第45章 必勝第117章 檑木第65章 小事第89章 違令第112章 元帥第55章 兄弟第135章 孤島第118章 惡焰第147章 死戰第71章 護法第12章 責罰第51章 刺客第6章 血玉第5章 蠱蟻第64章 猛藥第74章 衝鋒第157章 守土第44章 人證第45章 勇士第32章 躁動第48章 當家第64章 吃糖第60章 熱鬧第137章 找死第145章 王爺第40章 昏招第22章 使命第157章 守土第65章 赴擂第53章 角鬥第69章 瑤女第48章 當家第148章 南蠻第132章 邪術第162章 遠航第103章 青陽第171章 君不見第61章 徵兆第86章 依仗第149章 進兵第76章 駭聞第19章 報恩第56章 **第139章 時機第49章 做水第148章 南蠻第37章 亡國第60章 妖精第39章 很貴第3章 新涼第56章 再來第100章 前線第44章 劣酒第22章 常春
第11章 麻煩第69章 搶媽第104章 先鋒第29章 霸道第26章 神技第55章 神醫第9章 飛天第26章 蘇杭第112章 元帥第6章 虛名第122章 大事第171章 君不見第48章 當家第37章 官馬第40章 逃犯第11章 親兵第57章 好禮第17章 爭氣第22章 暗語第73章 王旗第98章 洪口第157章 守土第6章 血玉第87章 高原第19章 朔月第26章 木匠第50章 打鐵第59章 滾燙第72章 一文第41章 裁紙第87章 亂花第130章 信仰第29章 霸道第40章 頭槌第66章 神蹟第50章 打鐵第47章 養氣第63章 同窗第85章 陪葬第51章 布衣第26章 神技第17章 爭氣第57章 好禮第87章 高原第28章 破關第35章 同樂第45章 必勝第117章 檑木第65章 小事第89章 違令第112章 元帥第55章 兄弟第135章 孤島第118章 惡焰第147章 死戰第71章 護法第12章 責罰第51章 刺客第6章 血玉第5章 蠱蟻第64章 猛藥第74章 衝鋒第157章 守土第44章 人證第45章 勇士第32章 躁動第48章 當家第64章 吃糖第60章 熱鬧第137章 找死第145章 王爺第40章 昏招第22章 使命第157章 守土第65章 赴擂第53章 角鬥第69章 瑤女第48章 當家第148章 南蠻第132章 邪術第162章 遠航第103章 青陽第171章 君不見第61章 徵兆第86章 依仗第149章 進兵第76章 駭聞第19章 報恩第56章 **第139章 時機第49章 做水第148章 南蠻第37章 亡國第60章 妖精第39章 很貴第3章 新涼第56章 再來第100章 前線第44章 劣酒第22章 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