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針鋒相對

張鵬翼和李春勃回到姚洪的居處時,局面已經是大不一樣,姚洪的心思起了怎樣的變化張李二人不用太廢心思就能想得出來,只是身處匪窩,也不敢太過放肆,雙方略略的說了幾句,便直接切入正題,談了約莫半柱香功夫之後,一個招撫的計劃就草成了,雙方負責說服的上頭,約定三日之後在洋縣縣城的廢街上再談,姚洪希望保證江湖會四大天王的安全和前程,而張李二人也不能答應下來,只能回去請示趙秉鈞再作定奪。所以,有個三天的緩衝時間那是最好。

因是身處危境,既是已經談好了章程,二人也就告辭,姚洪派了親兵禮送下山,望着二人離去的背影,姚洪突然有些畏懼,不是畏懼官軍,而是畏懼該怎麼去跟高彥發談,剛剛在山神廟外聽到的那一席話,實在是太誅心了,高彥發和黃英這兩兄弟實在是太信不過旁人了。想了想,姚洪深深嘆了口氣,披起大氅邁出門去找楚玉說話。

楚玉畢竟也算是外人,若是剖明厲害,約起一起去尋高彥發黃英說話,總好過自己一個人獨力說服三人來的好,即使談不成也不至於立時就有大禍害,總還有個自尋出路的機會。

到了楚玉的居所,約略談了下出路問題,又隱隱透出在山神廟外聽到的那些話,看到楚玉臉色已是有變,姚洪知道是時候了,便重重嘆了口氣道:“楚二哥你尋思尋思,這五天後存糧吃光,咱們這七千號人指着什麼活?仍是下山搶老百姓的?你好意思下那個手?再說了,老百姓有那麼多糧給你搶?”

楚玉苦笑了笑,攤開手道:“軍師你都沒法子了,倒來問我個老粗。對了,倒是聽大哥說起要打城固。”

“還打?”姚洪冷笑了笑道:“真當我們天兵天將下凡?不打城固還好,打城固就是自尋死路。官軍四萬人白天已經進了鳳翔府,到城固不過一天的腳程,城固城固,聽聽這名字就知道,仗就有那麼好打?上次雖說是大敗了官軍,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三千多兄弟就那麼沒了。咱們這麼打下去,七千人夠這麼來回折騰幾次?”張鵬翼和李春勃誇大官軍的數字,他也照說了出來。

“誰說不是呢?”楚玉搖了搖頭,牢騷就起來了:“跟着我一起尋前程的兩百七十幾個老兄弟,這沒到兩個月就只剩個零頭了。”

“還剩七十幾個?”

“哪啊——”楚玉嘆了口氣搖搖頭道:“昨天跟老兄弟們聊天,還剩九個。”傷感的長吁一口氣,擡起頭看着姚洪道:“軍師,都說大哥變了。這裡頭也不由得我不懷疑,我手下的兵是死的最多的,補進來的新人卻是最少的,如今這七千號人,軍師你是一千五,還有五千五你道怎麼分?”

“大哥比咱多一千啊,會議上剛定下來啊。”姚洪訝異的看着楚玉。

楚玉搖了搖頭,伸出一個指頭:“一千,大哥兩千五,黃老三兩千。嘿嘿,我尋思着再打一次城固,我手下還能有五百就要偷笑了。”

姚洪知道時機已到,拍了拍楚玉的肩膀道:“兄弟,咱們就這麼等死了?不是我姚洪沒志氣,我尋思着,打不打城固咱們都是個死。活路是有,不過咱們得勸勸大哥才成。”看着楚玉疑惑的眼神道:“北面鳳翔府四萬官軍,南面還有重慶鎮的綠營,那邊的總兵錢玉洋可不是江朝宗這種貨色,那是打捻子出身的。。。這當口還打城固?官軍不剿咱們就是好事了,就算是不剿,咱們也得餓死。”

“那。。。咱們就等死了?”楚玉想着姚洪的話,沒一句不是千真萬確的實情,山寨如今的形勢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

“還能招安嘛。”不理會楚玉聽到之後那吃驚的神態,姚洪接着說道:“不瞞二哥說,今天我見了兩個官府派來的說客。不是我姚洪貪生怕死,而是舍此之外,當真沒別的路走了。”

楚玉內心十分的震驚,他雖然心中有數山寨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但是萬萬沒想到這局面竟然已經到了連軍師也都在琢磨着招安的地步了。想當初那個英氣勃發,指揮倜儻的軍師哪裡去了?

見他不說話,姚洪以爲他在猶豫,繼續加力道:“楚二哥,若是你覺着我姚洪是貪生怕死要投降官府,你綁了我見大哥去!”楚玉搖了搖頭,受驚了似的跳起身來解釋道:“軍師這是說的哪裡話來?我楚玉還信不過軍師?實在是局面難爲嘛。”

姚洪點了點頭,招呼楚玉坐了,又再試探道:“那二哥,咱還有條路,那就是咱們離了這寨子,遠走高飛去!要不然,就真的是沒活路了。我也是平日裡多有賴二哥,這纔沒死在黃老三的手裡,不忍扔下二哥獨自遠走高飛啊。”

楚玉感動的握起姚洪的手拍了拍,哽咽道:“好軍師,好兄弟。走,咱們一起去見大哥去說,軍師舍不了楚玉,我楚玉也仍不下這些個好兄弟啊。你我走了,大哥受小人黃老三矇蔽,咱們寨子裡這些人,還能有活路嗎?唉!走吧——”

二人開了門,這才發覺戶外已經是滿天的鵝毛大雪,月光下寒風呼嘯,當真有肅殺千里的悲涼之感,楚玉緊了緊大衣,招呼道:“下雪了,咱們日子興許能好過些,官軍大雪封山不易啊。”

姚洪卻不接這茬,仰頭看了看天道:“昔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固然是豪氣萬里,然而最後呢?還不是走招安這條路?悲啊,悲這古今同命不同人啊。”

“軍師說的是,林教頭——”楚玉初時還爲自己被比作豹子頭林沖而高興,興奮裡突然想到什麼,聲音一顫:“唉,招安後,也沒什麼好下場啊,軍師,你說咱們怎麼就這麼命苦?不造反是餓死,造反了最後還是要餓死,你說這老天爺怎麼就。。。”

“二哥,林教頭那是招安後壞在宋江手裡,要我說,招安後老老實實的做個富家翁過日子多不好?哪還有後來那些個事?那大哥宋江爲了一己之私,害了多少兄弟?”

這話說到這裡,已經是相當透徹,楚玉默然一怔,不再接話,這二人便默默無言的踩着雪,在這封雪夜裡向山神廟走去。

山神廟內的高彥發還是聽到了好消息,南面四川保寧府,龍安府和綏定府三地袍哥的舵頭都送來了公片,黃英還說起南面四川綠營裡有兄弟船消息來四川綠營已經獲命要進陝助剿。這裡頭都是大有可爲之機的。

“大哥——”楚玉當先進來,朝高彥發一拱手道:“下雪天寒,做兄弟的不放心,跟軍師來看看大哥。嗯,老三也在。”

四人互相拱手致意了落座,各懷心事,氣氛一時便有些尷尬,還是楚玉打破僵局出口問道:“春月裡下雪,存糧也不多了,咱們每天就是七八十石米的消耗,這三百多石吃完了怎麼辦,咱們不爲自己想,也該爲山寨兄弟們想想。大哥你說呢?”

“老二說的是。”高彥發心頭已是一陣煩躁,冷冷的說道:“照二哥看呢?軍師又是什麼個章程?你們一道上來,想必也議過了吧?說說吧,咱們參祥參祥。”

見楚玉要說話,姚洪搶過話頭道:“咱們也沒什麼章程,這山寨大事,當然還是要聽大哥的。”

“軍師說的好輕巧。”黃英接話道:“敢情你們不是因爲下雪來看大哥來了,哼!”起身冷眼看着姚洪道:“聽說軍師下午見客了,是哪面的朋友啊?”

“洋縣兩個讀書人。怎麼黃三爺要查我姚洪?”

高彥發怒從心頭起,啪地在座上拍了一下道:“你們這是做什麼?給臉子給我看?”座下三人對視一眼,各自癱坐進椅子,冷眼看着地面。

高彥發惱火的揮了揮手,惱怒的說道:“就是這麼辦,你們當我不知道山寨存糧不多?三天後放開讓兄弟們吃個飽,當天晚上打城固!打了城固就有糧了。還有軍師你也是的,不管你見什麼客,照規矩總該知會我這個當家的一聲嘛。”

姚洪看了一眼楚玉,沒搭話只哼哼一聲。楚玉接過話頭道:“大哥既是如此說,那是肯定不知曉了,鳳翔府那官軍已經是四萬人了,指不定明天就到城固。雖說有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古訓,但咱們窩邊三株草也啃了兩棵了,官軍會想不到咱們要繼續啃城固?大哥,咱們不能去送死啊!”

“那你說怎麼辦?”高彥發冷笑一聲道:“餓死?你就那麼怕官軍,要不這麼着,你在山寨裡守着,我帶人去,七星壩五千官軍還不是給咱們吞了?真是怪了,那會兒你楚老二沒這麼沒膽啊!”

“有命纔有膽!”楚玉冷冷得回了一句。不耐煩的起身道:“既是大哥有打算了,那咱也不廢話了,就這麼着吧,三天後打城固,我楚玉把命送掉就是了!活路咱也不走了,去他媽的!告辭!”

“活路?”高彥發一揮手道:“老二你別忙,什麼活路你說說!”

“你問軍師吧。”楚玉一指姚洪道:“就是招安,官府要招安咱們,這不是活路?”

這莽漢!姚洪心裡一陣懊悔,早知如此就該起了金子自己跑了算了,如今這傢伙這麼說,不是把自己架火上烤?

果然此言一出,高彥發和黃鶯的眼神像刀子一樣直刺過來。

無奈之下,姚洪只得將張鵬翼和李春勃的身份以及官府招安的意思說了,硬着頭皮看向高彥發道:“姚洪這也是爲寨子爲大哥着想,再這麼玩下去,遲早大夥兒一起死,如今北面四萬官軍,南面。。。”

“南面四川綠營是吧?”高彥發冷冷的打斷他的話道:“南面錢玉洋重慶鎮綠營要入陝助剿是吧?軍師這消息是那兩個官府狗腿子說的?我也知道呢!”

嘿嘿冷笑着道:“真是沒想到啊,軍師你想賣我們哪。家賊難防,家賊難防啊。說吧,許你姚洪多大個官?”

“大哥!”楚玉起身道:“軍師是爲了咱們大夥!”

黃英也站起身道:“你們同謀?”

風雪呼嘯吹着,雖是燃着火堆,但這山神廟內的氣氛卻好似比外面的風雪還要冷。高彥發冷眼看着姚洪和楚玉,一言不發。

許久後,四人才達成了妥協,在高彥發說出南面四川三個府的袍哥已經會同四川綠營內的袍哥兄弟們做好聯絡後,四人達成一致意見三天後趁着官府還有招安的僥倖,打城固,搶些糧食就往南進川,並要求南面的袍哥同時起事,把聲勢鬧大之後或進藏邊或向西北,看回子們與官府打的情形再作定奪。屆時再把虎皮扯大,要麼反清復明,要麼打起漢滿不兩立的旗號來點起一把大火來。

這一場風雪山神廟的好戲就這麼收鑼。

陝西一省的綠營士兵恢復了每天出操,雖說上頭說是爲了剿匪,新來的教官也是口口聲聲地說這一點。但是每日裡並沒有操練多少課目,倒是儒生們的課上了不少,有軍官在旁彈壓,雖說聽着有些枯燥,但是幾日課程下來,每個士兵都已經記住了將來自己要被改編成新的國防軍,軍鎮協標營一級級的下來,除此之外,皇上爲何要行新政,行什麼樣的新政,皇上怎樣體恤萬民,天下無分滿漢回藏蒙均爲華夏子民,中華要想恢復祖上榮光,就該拋去這樣那樣什麼什麼的包袱,這些課程一天天的上下來,每個人都聽得有些迷糊,迷糊中卻又似乎有些什麼覺悟,每天閒下來也有意無意的會琢磨這些東西。總之,比起過去下了操吃喝嫖賭,跟上頭司官們弄好關係,都司把總們都會關照下頭這樣的日子,似乎累了些,但是要想的事情比以往要多了。綠營,不,是國防軍往後過幾年就要換一批兵,這不當兵了以後幹什麼,總要開始想着了,要麼在軍中出人頭地做軍官,要麼就學點文化去考陸軍學堂,要麼就得回家種地去。這些以往從來想也不想的東西,現在都提到心思上了。

聽說醇王爺還要在陝西呆一年,專門弄這個軍制上的事情,這看來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從今往後,軍餉足額按期發放,往後該攢一攢了,要是實在沒出路,回去買點小田自己種着,也能對付着過日子了,這些東西都是每個綠營士兵的新念想。

綠營士兵們都忙着想自己的前程,一時之間,陝西一省之內竟然治安大好。特別是戶部的賑濟糧與春耕種糧運達分發之後,陝西除了陝南還有點亂之外,全省比起去年底來說已是今非昔比,倒底是什麼回事,臬司李有棻欣喜之餘,卻也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難道綠營也是一個亂源?

要說綠營是個亂源,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沒什麼大錯。四川綠營的新任提督錢玉興是深有體會的,他原先是署理四川提督,四川境內各鎮的情況大抵也熟悉,他自己管着重慶鎮也有體會,重慶鎮就有一個副將,三個參將是袍哥仁字堂大老或是閒位大哥,每年五月單刀會,七月中元會,臘月團年飯的袍哥聚會收收錢,他都是睜隻眼閉隻眼的,但是孝敬從來不收,他知道這些人遲早跑不了,爲了幾個錢砸了自己的前程,不值。自從道光年間四川臬司劉喜海用“立斃杖下”的酷刑來肅殺袍哥之後,四川的袍哥就收斂了一陣子,到了長毛作亂的時候,又是一振,當年曾國藩湘軍之中就有不少哥老會,曾國藩鐵腕整治又是一收,好不了沒幾年,到了如今光緒爺的時候,又是興盛的很。

對於袍哥,錢玉興是心存防範,但也佩服袍哥們的意氣,就是看着而已,朝廷也沒有明令,所以也犯不着去開罪人——四川一省綠營裡,怕是有三層的人或明或暗的都是哥老會的兄弟夥呢。

如今正忙着進陝助剿的事情,正是用人之際,就更犯不着去整飭軍中的這些人了。雖然這些人收保護費,販毒,走私,開賭館,設局欺騙良善,左右官府勾結黑道,借仁義之名行地方黑惡勢力之實,行的是黑幫的事體,其實對治安是一大禍害。

他不知道也沒想到,他這次進陝要剿的匪,其實跟袍哥是一路通的。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不是袍哥,但是哥老會義字堂裡有這幾個人的字號他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他手下的一個副將三個參將剛剛收到會裡大老的風,袍哥們要在朝天門爲這四個軍中的閒位大哥餞行。日子就定在明日——而後日就是約定出發去保寧府與錢玉興會合的日子。

重慶袍哥的大哥叫餘沏七,還有一個是從保寧府過來的當地大哥叫楊維的,兩人一同在朝天門的巴渝會館宴請幾個將軍,會上所言所說之事,句句驚心,一頓飯吃完,四人收了四百條小黃魚,第一次感到這錢收的叫人怕,叫人心惶惶。

但是當楊維追上來又補充了幾句話之後,幾個人的心思開始動搖了。他們也有所耳聞,陝西軍改之後,下一個就是四川,將來的日子還好不好過,怎麼過,自己還能不能一面做着朝廷的將軍,一面做着哥老會的大老,這都很難說。到時候說不定一旦事發,朝廷一道敕命下來,就是削去頂戴的結局,到時候江湖還能不能收容着,繼續作太平大老?袍哥的義氣就當真那麼真?比這小黃魚還真?

不過這事情也着實太大了些,臨陣反水!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兵的誰願意好好的朝廷經制兵大爺不做,跟你去做匪?什麼滿漢不共戴天,都幾百年了,還要過日子不?這楊維幾句話說得有激有逼,有捧有諷,很是厲害,到底要怎麼弄,這自己又不是主將,哪能就那麼容易?

當下敷衍了,四人回營之後一商議,還是議出了一個章程,臨陣反水那是萬萬不能的,放水倒是行,也算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嘛。就這麼着,重慶鎮兩協兵馬就在這種心懷鬼胎的將軍的帶領下,到了保寧府四川提督錢玉興軍門標下。

大雪,滿天大雪,不僅僅是陝南川北,北京也在下着鵝毛大雪,養心殿小書房內,貢炭燃的正旺,我看着陝西發來的軍改進程彙報,以及進剿安排的章程,心裡還是滿意的,既是匪徒盤踞山區,易手難攻,那匪就不急着剿,先圍着,天上飛艇地下火槍守着,不怕他飛上天去。

西竄回疆的路也已經由徐世昌封死,回部十餘萬人在俄國人的贊助下鬧事,這是讓我非常惱火的,老毛子硬的來不了,如今也學會玩陰的了。但是老毛子當真是沒想到,國際關係學還在萌芽的這個年代裡,要玩這種陰的我又怎麼會怕他?

“卓如,照你看,這西部內亂的緣故,根子是在哪裡?”我收了奏報,踱步到偏殿,正看見梁啓超正在抄寫節略,便跨步進去問道。

“皇上——”梁啓超擡頭見我進來,起身行禮道:“回皇上話,一時之間臣也沒什麼主張,日前思之,怕是一個字:農。”

我點了點頭道:“是啊,農字受天時影響太大,老天爺心情不好,朝廷若是賑濟再跟不上,這就要出亂子。西面兩處匪亂,都是這個字上頭。所以朕要讓肅親王跑一趟法國啊,聽說洋人那有好的肥料呢,這些東西,將來咱們要自己造,這也是一個工農並進的路子。可惜啊,咱大清還是沒這樣的人才。”

“回皇上話,有的。”梁啓超思索了一下回答道:“臣看過教育部的摺子,蘇州府今年的會試總結篇提到,無錫縣的格物,化學,數學這三門教育弄的是最好。洋人的肥料就是化學肥,皇上可以下詔給無錫縣查訪一下。”

“恩,回疆的事情,老毛子也有份,你記着,肅王一有消息,即刻報朕。”說到這裡,突然想起這無錫縣的教育事,又想到前些日子的江蘇提學使瞿鴻機的告狀,問道:“要兩江總督查訪的學正狀告巡撫的事情,劉坤一的摺子到了沒?”

“回皇上話。”梁啓超笑了笑道:“那是密摺,臣不敢擅專的。”

對了,我都忘記了,五品以上臣子都是有密摺奏事權的,這件事又是江蘇的醜事,劉坤一不可能明折來報的,所以我招來寇連才道:“去查一下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密摺,全部搬來這裡。”

“喳——”寇連才應了去了。我擡頭對梁啓超道:“那個楊銳今兒沒當值?”不待回答,接着道:“你從前頭內閣秘書處調六個得力的人來這來輪流當值,授章京,你進位侍郎。從緊兒起,這裡每天斷不能少過四個人。”

“皇上的意思是——”梁啓超不解的問。

我手一揮,止住他道:“擬旨,全國七品以上官員皆給密摺奏事權,七品以下給密摺奏事給內閣總理大臣的權,不過要在朕這裡保留原件,抄本送內閣。事情多了,你和楊銳兩個人就不夠用。也是給你加擔子的意思,記住一條,嘴巴要緊,心要正,沒這兩條,多大的才都不要!”

談了一陣,談興就上來了,要了越南事務的摺子送進小書房,繼續道:“回頭說這個農字,說是洋人那個肥料是好,不過也不能看輕了咱老祖宗幾千年的東西,奉天皇莊裡的老農們精耕細作的,你知道去年收成多少?”我伸出一隻手,略作誇張的語氣道:“最高打出五百五十七斤穀子!盛京將軍給朕報祥瑞,朕說那不是祥瑞,那是精耕細作供出來的,現在全國畝產平均也就不到四百斤,這個五百多斤是哄寶貝一樣哄出來的,做不得數,大面積的東西,還是要靠洋肥。”

“皇上說的是。”梁啓超笑道:“不過盛京將軍說祥瑞也不爲過,這是盛世氣象啊!若不是皇上垂拱治出這一片盛世景象來,往年怎麼就不見有五百五十七斤的畝產?”拂了拂馬蹄袖,梁啓超跪地稟奏道:“臣斗膽,請陛下準臣將這消息透給康師。”

給康有爲?虧他想得出來,也好,讓他去吹吧!有的吹總比窩囊着強。而且這幾天被匪患農的晦氣了,也該弄點好消息出來沖沖!

第二二三章 巴黎保險條約第二八二章總理人選第六十二章 瓶頸期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三一三章革命的年代第六章 軍機處第三一七章緬甸戰役第三五零章(大結局)再見夏天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一二零章 漸進第二十九章 活蜘蛛榮祿第二二四章 美洲的歡迎式第一六五章鉅艦無畏第三三三章鐵人的政變第六十章 東鄉平八郎第二六三章一夜的戰第一九八章謹慎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皇家研究院第三四二章 中東烽煙起第二五六章 與時間賽跑第六十二章 瓶頸期第十八章 恩冠海內第八十章 大計第二五三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五章 契機第二九五章難以拒絕第五十六章 劉步蟾第三一二章年閒的思索第二二三章 巴黎保險條約第二六八章大炮就是面子第四十五章 契機第二十一章 逼人太甚第一七四章政變第二七二章 外交的背後第一三二章 歲在甲午第一六五章鉅艦無畏第一零五章 大比第四十二章 榮祿的智慧第二七六章 地震第三一二章年閒的思索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八十一章 北狄!北狄!第八十四章 求戰第七十五章 幕末流裔第二七四章民意第二七四章民意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第一二六章 國運相賭第二六零章箭在弦上第一八三章漢中民變第三三四章三國第一章 瀛臺第二七零章操作第三三六章 和平十天第一六一章反間計一些資料 1901年中華帝國新行政與統治體系第二七八章 大白艦隊第一六三章歐羅巴風雲第二八八章瀕臨決裂第四十章 新軍新風範第二五五章新時代第二二六章 京郊疑雲第八十七章 迂迴奇克勒第三一二章年閒的思索第八十四章 求戰第四十七章 總稅務司赫德第二七五章軍備競賽俾斯麥同盟下的歐洲第二八二章總理人選第六十九章 翁同龢第一零七章 新黑船事件第一三一章 津輕圈套第三四一章不滿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第一四八章 墨菲斯托小組第一三九章 長崎攻防戰(二)海參崴不凍論者看二第一六八章旗務釐定第一五七章中日馬關敦睦條約第二九九章 馬恩河第一六三章歐羅巴風雲第一七二章東亞病夫第一五六章馬關初談第一九四章這是海軍的時代第一三三章 燃燒吧,日本海!第一五零章 黃金城(新書鏈接在內)一些基本歷史第五十一章 喀喇沁王爺第二八二章總理人選第三四七章和平時代第八章 醇王府第二四四章 項城落子第二六六章契機第二七七章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二九二章薩拉熱窩事件第一零六章 海軍第二六七章排華事件第一八九章分歧第一五零章 黃金城(新書鏈接在內)
第二二三章 巴黎保險條約第二八二章總理人選第六十二章 瓶頸期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三一三章革命的年代第六章 軍機處第三一七章緬甸戰役第三五零章(大結局)再見夏天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一二零章 漸進第二十九章 活蜘蛛榮祿第二二四章 美洲的歡迎式第一六五章鉅艦無畏第三三三章鐵人的政變第六十章 東鄉平八郎第二六三章一夜的戰第一九八章謹慎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皇家研究院第三四二章 中東烽煙起第二五六章 與時間賽跑第六十二章 瓶頸期第十八章 恩冠海內第八十章 大計第二五三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五章 契機第二九五章難以拒絕第五十六章 劉步蟾第三一二章年閒的思索第二二三章 巴黎保險條約第二六八章大炮就是面子第四十五章 契機第二十一章 逼人太甚第一七四章政變第二七二章 外交的背後第一三二章 歲在甲午第一六五章鉅艦無畏第一零五章 大比第四十二章 榮祿的智慧第二七六章 地震第三一二章年閒的思索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八十一章 北狄!北狄!第八十四章 求戰第七十五章 幕末流裔第二七四章民意第二七四章民意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第一二六章 國運相賭第二六零章箭在弦上第一八三章漢中民變第三三四章三國第一章 瀛臺第二七零章操作第三三六章 和平十天第一六一章反間計一些資料 1901年中華帝國新行政與統治體系第二七八章 大白艦隊第一六三章歐羅巴風雲第二八八章瀕臨決裂第四十章 新軍新風範第二五五章新時代第二二六章 京郊疑雲第八十七章 迂迴奇克勒第三一二章年閒的思索第八十四章 求戰第四十七章 總稅務司赫德第二七五章軍備競賽俾斯麥同盟下的歐洲第二八二章總理人選第六十九章 翁同龢第一零七章 新黑船事件第一三一章 津輕圈套第三四一章不滿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第一四八章 墨菲斯托小組第一三九章 長崎攻防戰(二)海參崴不凍論者看二第一六八章旗務釐定第一五七章中日馬關敦睦條約第二九九章 馬恩河第一六三章歐羅巴風雲第一七二章東亞病夫第一五六章馬關初談第一九四章這是海軍的時代第一三三章 燃燒吧,日本海!第一五零章 黃金城(新書鏈接在內)一些基本歷史第五十一章 喀喇沁王爺第二八二章總理人選第三四七章和平時代第八章 醇王府第二四四章 項城落子第二六六章契機第二七七章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二九二章薩拉熱窩事件第一零六章 海軍第二六七章排華事件第一八九章分歧第一五零章 黃金城(新書鏈接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