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節 不利

林老四的一百騎佔領的丘陵,並不險峻,卻位於品字陣的六團車陣的右前方。金兵是騎兵,宋軍步兵爲多,若金兵要走,宋軍很難追殺。

而在丘陵地帶安插一百人的釘子就不一樣了,在金兵向西面退卻的時候,這一百人可以從斜刺裡殺將出來,截斷金兵的隊列。

任誰,也不會允許敵軍的釘子,插在這麼礙眼的地方。僕散修德安排一個謀克,去解決林老四。

呼延庚眼見這個謀克一走,高呼一聲:“敵軍敗矣。”高舉鐵槍,率先衝了出去。面前的四百敵軍已經被他殺散,現在,宋軍以車陣爲鐵砧,背嵬軍騎兵爲鐵錘,解決金兵大部。

“殺!”上千條馬腿放開,地面爲之顫抖,雲層爲之消融。

兩面受敵,人數又處於劣勢的金兵像潮水一樣退散了。由於受到一個謀克金兵的糾纏,林老四的一百騎兵並沒有發揮作用。

“魯智深堅持不了多久了……”呼延庚站在馬上眺望了一會,下令,“騎兵前出,先去支援魯智深,步兵三團儘快趕來。邱穆陵仲廉,代我掌印。”

現在呼延庚麾下,只剩下四百鐵騎,一百多輕騎,他們都跟着戰斧鉤鐮旗前進,沒有一人猶豫。

這五百多騎兵追逐着潰逃的三千多金兵騎兵,一路奔向魯智深被圍的地方。

呼延庚仔細觀看,魯智深的車陣,仍舊保持大致的形狀,但已經有幾十輛戰車被搗毀,側壁已經破損不堪,全靠旁牌手堵住漏洞,他是絕對沒有精力呼應自己的。

呼延庚回首看看自己身後的五百多人,也足夠了。呼延庚高揚鐵槍:“他殺我百姓如草;今日我殺他索虜如豬羊。衆軍,豈不快哉!”

“嗬!”

呼延庚以四鎮都統制、宣撫司走馬、實際上河北藩鎮的身份,衝鋒陷陣第一線,他身先士卒,何人敢落後?

故此,他一怒之下,三軍盡怒。

“殺!”

烈日重歸高空,呼延庚是由東邊向西方進攻,下午的太陽,正掛在西邊,刺目的光線,閃耀呼延庚身後鐵騎的盔甲,一片陽光閃爍。

“甲光向日金鱗開,此乃必勝之兆。”

“必勝!必勝!必勝!殺。”

灼熱的太陽,懸掛西天,它冷冷地注視着,這片蒼茫大地上,數千年來,從不曾斷絕過的人間戰爭。此時的戰場上,分成一大一小兩片。大的一片,騎兵對步卒,金兵已經衝破了車陣,進入槍戈、拒馬槍陣。

小的一片,金兵還是多過宋軍,但紅襖黑甲的宋軍騎兵,如同利刃切過麪餅一般,將金兵劈爲兩半,在兩塊金兵的中間,戰斧鉤鐮旗大旗飄搖不定,卻始終不倒。

喊殺的聲音,直衝雲霄;它懶洋洋打了個哈欠,再有一兩個時辰,就輪到月亮接班。可這戰火,連夜色也無法籠蓋。

雄州方向,突然擾動起來。

在雄州歸信縣東面城牆上,觀戰了幾乎一整天的雄大白部,這時候到達戰場。

雄大白站在雄州城頭,在觀察到呼延庚的援軍與金兵接戰的時候,便下令全軍點火造飯,焚燬糧草輜重,整裝出發。

“司馬且慢,雄州我們不守了嗎?”

“只要打敗了敵軍,雄州你怕收不回來嗎?”

“若我軍敗了呢?”

“我軍敗了,我留在城裡不是死路一條?”

“司馬,焚燬糧草,我軍今晚吃什麼?”

“與將主會合,自然有吃的,就算將主帶的糧草不夠,不還有索虜的屍體嗎?將主可有壯志飢餐胡虜肉的刺青啊。”

“要是我們打了敗仗呢?”

“將主怎麼會敗?”雄大白看說服不了部屬,才坦然道:“萬一之萬一,將主敗了,我軍自當爲將主斷後,也不用吃晚飯了。”

魯智深大約歸信城八里地,雄大白出城後,大約在離城六裡的地方被金兵阻擊,雄大白展開車陣。他和魯智深間隔大約兩裡地,不過一千步的距離。

呼延庚在衝破了金兵的阻截後,沒有去魯智深的車陣,而是來到了雄大白這裡,開始繞着車陣飛馳。

僕散修德已經到達了完顏達懶身邊,見此情狀,對完顏達懶說道:“都統休要派人追擊這一小股騎兵,陣中的弓箭非常厲害。”

完顏達懶非常信任僕散修德,他集中兵力,繼續攻打魯智深的車陣。

在這當口,一團、二團、六團的步兵已經到了距離魯智深一里地的地方,三個車陣展開。向着魯智深的車陣周圍密密麻麻的金兵發射,鳳凰弩,巨大的鐵箭打得金兵鬼哭狼嚎。

圍攻魯智深的金兵陷入兩難境地。現在已經攻破了車陣的外壁,但以魯智深部體現出來的堅韌,要真正殲滅這股宋軍可能要到半夜才行。

但任由七千人在自己的側翼放箭……不,是一萬人,雄大白部已經推進到魯智深西邊一里地。

完顏達懶連連下令,金兵陣中令旗傳動,分出了四個猛安,進攻宋軍的四個車陣。

僕散修德試圖提醒完顏達懶,但被斥退了。

魯智深面前的金兵少了一半,他感到壓力一輕,他眼睛都紅了,水墨禪杖指向後方,鼓舞士氣,“知道不?你們不是一個人,”他嗷嗷叫着,“你們身邊,有一萬虎賁,援軍到了。”

呼延庚在雄大白側面五百步的地方觀陣,他手下的鐵騎打了這麼久,現在都跳下馬來,讓戰馬歇息一下。

呼延庚遠沒有他表現的那麼樂觀,金兵的總兵力接近他的三倍。最樂觀的估計,是與金兵都損失五千人後,呼延庚軍崩潰。

那麼該怎麼辦?

千軍萬馬中,呼延庚驚鴻一瞥,背景是藍天、白雲;頭上烈日,身後紅旗。他轉回頭,輕描淡寫地道:“金賊分兵,敗相已顯。”

他跳上馬,直衝繞着雄大白的車陣進攻的金兵;一槍挑下一人,另一名金兵攻來,被呼延庚用槍桿打下馬去,第三人駭然,被呼延庚一槍挑死。

呼延庚喝道:“每人斬首三級,我軍大勝!”炎炎者滅,隆隆者絕。臨陣對敵,豈在人多?一夫拼命、千夫辟易。

身後騎軍見將主連殺三人,信他“斬首三級”之言,士氣大振。

呼延庚驅馬疾馳,長槍翻飛,不避來矢。他轉顧高呼,問身後一人:“爾叫何名?”

那人不知何時丟了頭盔,散發垂肩,臉上、身上血跡斑斑,馬頭上且懸掛了兩個索虜的腦袋。他亢奮答道:“咱家秦時親。”

“我知道你,”呼延庚覷了眼他馬上人頭,讚道,“汴梁之戰,你是劉汲手下,突入城中報信的,我還以爲你回徐州了。”他舉槍高呼,“勇士,秦時親。”

衆人同呼:“勇士,秦時親!”數百人的聲音合在一起,亂軍戰馬裡,如一股驚雷驀然,震動四方。

呼延庚叫道:“汴梁匆匆一別,你的相貌未曾記得深刻。但從今天開始,你不再是背嵬軍中一個都頭,你先做指揮使吧。”

秦時親乾脆的答道:“好。”

汴梁之戰結束後,秦時親知道與金兵還有大戰,便觀諸君,只有呼延庚還像點樣子,他素來自傲,決不肯靠點頭之交找呼延庚要個官噹噹。便白身投在呼延庚麾下,立了些功勳,被選進了背嵬軍任都頭。

現在呼延庚讓他當指揮使,秦時親淡淡的說:“願殺五百索虜,湊齊一指揮冤魂爲部下。”

呼延庚的騎軍如同一陣狂飈,捲過雄大白陣外。

雄大白熱血澎湃,按捺不住,迎面的風吹着他的臉,熾烈的陽光曬着他的盔,無數的金兵在他眼前晃動,他忽然產生一個錯覺,好似他們只是伸着腦袋,在那裡老老實實地等着他過去砍,他熱血涌頭,他渾身的精力,他像是快要爆炸的火藥桶,他需要找到發泄的出口,他揮舞鐵鞭,放聲狂嘯。

雄大白陣外,金兵大潰。

日頭漸漸的西沉了,殘陽如血,遠山似鐵。

放眼望去,戰場上殺聲一片,到處殘肢斷臂。穿着不同盔甲、不同服色的兩邊士卒,用身體互相沖撞,用刀劍互相廝殺。怯懦的,痛哭流涕;瘋狂的,嘶嚎如獸。紅色的、黑色的、青色的,各色大旗反覆進退;諸般兵種糾纏不清。

呼延庚的帥旗過處,看到的宋軍步卒,人人振奮。敵人死亡的刺激,更激發了他們勇往無前的勇氣。郝思文高唱着騎兵的戰歌,步卒們呼應喊殺。

呼延庚看到,魯智深殺的性起,水磨禪杖舞動如車輪,人到處掣旗潰陣。

劉乃剌吾是降將,目前是完顏達懶的軍師,他對宋軍的戰鬥力高看一眼,見金兵被四個車陣夾住,心中非常焦急。

這時,探馬來報,歸信縣火光熊熊,宋軍居然將縣城全部放棄了。

劉乃剌吾把握機會,婉轉進言:“此處苦戰,損失太大,宋軍雄州空虛,不若轉取雄州,再與宋軍長期對峙,尋機再戰。”

完顏達懶率領三萬大軍,攻打一萬出頭的宋軍,苦戰一天,被擊破三個猛安,取勝遙遙無期。宋軍在苦撐,完顏達懶也在苦撐,若沒有半點戰果,就被宋軍擊退,那金兵的威信就要大受打擊。

眼下雖然沒有擊敗宋軍,但奪回了雄州,豈不是達成了出軍時的宣稱的目的?

完顏達懶很容易就做了決定。

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八十節 單騎第九節 紅巾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二十節 練兵第三節 真相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三十節 沁水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三節 廝殺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七十節 壓力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二十節 驚雷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九節 紅巾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三節 真相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九節 阻擊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五十六節 河岸
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八十節 單騎第九節 紅巾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二十節 練兵第三節 真相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三十節 沁水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三節 廝殺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七十節 壓力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二十節 驚雷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九節 紅巾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三節 真相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九節 阻擊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五十六節 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