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

如同李明睿所言。【.aiyoushen】

史可法怕自己一死落得個陷天下於危局,使天子更恨百官的罪名而磕頭求饒命。

而李明睿見此也鬆了一口氣。

雖說李明睿並不對史可法有多大的好感。

但作爲天子近臣的李明睿也知道史可法此人在江南官民心中的重要性。

大明朝廷要想在江南站穩腳跟,就不能與江南士紳的關係搞得太僵。

而不能搞得太僵,就不能殺史可法。

這是李明睿現在的想法。

並且,李明睿也能猜到朱由檢也並非是一定要殺史可法。

只是一時衝動。

而這個衝動的化解,則需要史可法主動下跪求饒。

只有這樣纔算標誌着江南士紳的代表史可法向陛下低頭。

只要史可法向陛下低頭。

李明睿相信天子朱由檢也不會真的要殺史可法。

好在史可法也總算是明白了李明睿的意思。

不過,李明睿也知道如今除了讓史可法求饒還不夠,他還得爲史可法求情才行。

因爲,只有這樣,纔算是給大明皇帝朱由檢一個臺階下。

“不知李座可否稍候下官片刻,等下官求見陛下後,再斬史可法如何?”

李明睿此時則忙向錦衣衛指揮使同知李若璉行了一禮,希望他能等會兒再斬史可法,好給他一個在朱由檢面前爲史可法求情的機會。

李若璉奉的是口諭,且口諭的意思雖說是斬立決但耽擱一兩刻鐘也沒事。

再加上,李明睿乃陛下身邊紅人,且李若璉也有些惋惜史可法因此而死,便賣了李明睿一個人情:

“陛下盛怒之下,李中丞可要小心說話,待會本座不想連斬兩人!”

“多謝!”

李明睿知道李若璉這是在提醒自己,朝李若璉拱手後就立即朝朱由檢這裡跑了來。

“微臣李明睿見過陛下!”

朱由檢見是李明睿出現,只是哼了一聲:“你是來給那傢伙求情的吧。”

史可法磕頭求饒的聲音,朱由檢已經聽見了,而也因此,他的氣也減了三分。

朱由檢自然猜得到史可法這種固執的人能突然給自己磕頭求饒肯定是李明睿剛纔給他說是什麼話。

“到底逃不過陛下法眼,微臣斗膽請陛下饒了史可法死罪,此人乃江南百官之望,冒然殺之,恐會盡失江南官紳之心。”

李明睿忙回道。

朱由檢不由得笑了起來:“朕會怕他們江南士紳?這天下不是他江南士紳的天下,是億兆黎庶之天下!”

“陛下所言極是,陛下自然不怕他們,但也需要他們,至少需要他們給陛下賣命,這天下沒有嫌走狗不夠多的君王。”

李明睿將江南士紳比喻做走狗正合了朱由檢的心,惹得朱由檢心裡不由得一喜。

“依你看,史可法當如何處置?”

朱由檢乾脆把史可法的這件事甩給了李明睿,如果李明睿不但能勸得自己心滿意足還能處理得讓自己滿意的話,朱由檢不介意將他作爲未來的首輔培養。

李明睿也知道陛下朱由檢這是在考驗自己,心思活泛的他,忙咬牙回道:“讓他成爲他最討厭的那種人。”

“額,他最討厭的是什麼人?”

朱由檢問道。

“東林黨素來最反閹黨,尤其是閹宦”,李明睿知道不對史可法狠點,就不能讓陛下解氣,也不能震懾膽敢挑戰君權的大臣,但又不能殺史可法以寒了江南士紳的心,所以李明睿乾脆建議朱由檢對史可法處以宮刑。

“準了!”

朱由檢毫不猶豫地回了一句。

讓他真的殺了史可法,他的確覺得有些惋惜,但若讓有些才學且忠貞可靠的史可法成爲自己的內臣。

朱由檢對此倒是很滿意。

東林黨和閹黨鬥了幾十年,把國本都耗盡了,也該從史可法這裡合爲一體,同心救國了!

“陛下口諭,免除史可法死罪,處於宮刑,發落爲司禮監隨堂太監,提領操江水軍!”

李明睿當着史可法和李若璉的面宣讀了朱由檢的口諭。

李若璉不由得愣了片刻,良久後才收回繡春刀,笑道:“如此甚好,我內廷多一忠良,外朝少一無用之人!”

史可法也停下了磕頭的動作,木然片刻之後,才反應過來。

他至始至終都沒有想到陛下會這麼處置自己,不過,他能猜得出來,這肯定是李明睿的主意。

所以,儘管史可法知道是李明睿救了自己一命,但他並不感激李明睿,而是喟嘆一聲:

“太史公,今日史可法將效仿你也,只是不知那孔衍聖公是否爲李陵之輩!”

李明睿知道自己從此以後得擔下讓史可法成爲內宦的罵名。

不過,他並不以爲意,且他也知道,或許只有這樣,陛下才會放心用他。

……

眼下已快到六月,李自成兵敗後已從山海關退到京師。

建奴和吳三桂也已兵抵北京城附近。

過不了幾日,建奴幼主福臨將會在京師建元順治,而李自成也會撤回山西境內。

此時的闖賊田見秀部依舊在保定城與大明朱昭明部廝殺。

不過據錦衣衛來報,田見秀部已得了李自成詔令,有西撤跡象。

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來,北直隸南部會正式進入一段較爲短暫的和平時期。

大明的外部軍事威脅暫時得以緩解。

朱由檢的南撤隊伍也加快了速度,開始晝夜不間斷行軍,且在十日後假扮成闖賊身份順利到達兗州。

因朱由檢嚴令錦衣衛封鎖南撤行軍消息,且對南撤隊伍實行點名管控,嚴格出行制度。

所以,兗州知府鄒華勇並不清楚抵達兗州的闖賊隊伍虛實,相信了是闖軍來襲,竟然直接開城投降。

結果自然是朱由檢直接命令何新以闖賊名義殺了這兗州知府鄒華勇和隨同其一起投降的兗州官紳,並抄沒其家產,共得現銀一百多萬兩。

因聽聞兗州知府被殺,兗州府城內的官紳皆未能倖免,使得兗州地界的官紳們真的開始相信是闖賊來臨,也都忘了前些日子傳來的陛下南撤之事。

自然也就有人飛速把闖賊兵臨兗州的事告知給了孔衍聖公府。

多謝書友霹靂六禍蒼龍的100書幣打賞

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十章 帝后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
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十章 帝后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