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

決定遠涉重洋去就藩的就有魯王朱以海與南陽王朱聿鍵。

朱由檢特此恢復朱聿鍵的唐王之親王爵,封其爲唐國國主。

而魯王也被封爲魯國國主。

但事實上誰也不知道這唐王朱聿鍵與魯王朱以海能走多遠,會不會成功就藩。

即便是朱由檢自己也不知道。

很多文官都以爲朱由檢在離大明萬里之外,空口圈出些領地給藩王勳貴們,不過是爲削掉藩王田地的理由而已。

但誰也不知道的是,朱由檢其實內心裡還是希望這些敢於出去闖一闖的藩王們真的能打造出另一片大陸的漢族政權來。

唐王朱聿鍵與魯王朱以海等選擇出去冒險就藩的藩王們讓朱由檢感到很欣慰。

在這個西方已經開始在美洲殖民且已壟斷美洲大部分黃金產量的時代。

朱聿鍵等藩王的走出國門也說明了從此刻起,並非是朱由檢一人在爲大明的進步而努力。

大部分藩王還是選擇了留在京城,即便沒有了封地,他們也不願意主動“流放”。

朱由檢的大明朝廷將屬於藩王的封地田畝全部收了回來,且統一歸於皇莊之下。

再由皇莊將這些田地分配給這些藩王的佃農們,多餘的則分給其他無地或少地貧農。

生產資料是人和土地的統稱。

士紳階層和藩王階層控制大明的絕大部分生產資料不僅僅表現在對土地控制上,還表現在對人口的控制上。

大明戶部黃冊上的總人口一直在一千多萬戶即六七千萬左右,而實際人口則不下兩億,這說明有近三倍的人力資源也被地主階層所壟斷。

而這個地主階層裡面,藩王們自然要佔據重要部分。

畢竟明朝藩王集團的總規模已達上百萬,即便明末以來因爲戰亂也減少了數十萬,但也不是小數目。

因而這些藩王集團所控制的佃農、奴僕等隱匿人口自然也不是小數。

如今朱由檢讓藩王們失去了原有的土地,還削減其俸祿,這些藩王們自然也無力在養如此多的人口。

所以,藩王們在無可奈何地失去原有的田畝後自然也就只好把這些人口也都釋放了出來。

當然,這些藩王們也想借此看看一旦他們不管這些舊時靠着王府生存的底層奴僕與佃農如何惹是生非給朝廷造成什麼麻煩。

但朱由檢直接將土地分配給這些佃農和奴僕且恢復其自耕農身份的處理方式讓這些藩王們的希望落了空。

將藩王們的土地分給原本的佃農和奴僕們,佃農和奴僕們自然不會再鬧事,甚至會對朝廷感恩戴德。

不過,朱由檢之所以是通過皇莊分配土地而不是直接由內閣出面分配,則是表示這些土地名義是自己這個皇帝的,且是自己這個皇帝分配給這些人使用的。

因而,這些佃農和奴僕們可以耕種以此求生,只需向朝廷繳納租子也就是農稅即可。

從某種角度而言,事實上其實是朱由檢在有意將土地實現公有化。

朱由檢其實也不清楚土地到底是私有好還是公有好,但他知道無論哪種情況下,弱勢的庶民羣體最終都不會有土地的。

與其讓百姓私有將來被再次兼併,不如直接劃歸自己皇帝之所有,從而明令上禁止這些百姓對土地進行買賣投獻,使得大明自耕農能不減少。

但朱由檢擔心的是,將來或許有一天,統治集團內部會將這些庶民百姓對這些土地的使用權也剝奪掉,或者因爲對其他經濟利益的追求而強行讓這些耕地由生產農產品的功能轉爲生產工業原材料的功能。

那樣,大明的農業產量會下滑,經濟基礎會被破壞,會造成整個大明的經濟出現崩壞。

因而,朱由檢想着自己或許有必要設置一條耕地紅線,即規定大明用於農業產量的田地不得少於多少畝,甚至以此爲鐵律告誡後世的子孫遵守。

這樣或許可以保證大明基本的農業基礎。

但無論如何,藩王集團對大明造成拖累的這個痼疾總算是被朱由檢基本解決了。

這個解決表面上看上去相比於解決滿清南下問題不是那麼艱難,但其實是因爲這個問題其實早在數年前便已開始。

因爲李自成等流賊謀反的幾年間就使得無數藩王死於非命或失蹤,而還留下來的藩王中除造反的被伏誅外,其餘剩下的皆是反抗意識不強烈的,何況朱由檢還讓無數罪人的酷刑警戒了這些藩王。

如今的藩王雖說大部分還留在京城,但也不過是每個月還要領俸祿而已。

這個自然也就無足輕重了,朱由檢也不是願意吃虧的人,這些藩王既然留在京城還依舊領着俸祿,朱由檢自然也不會讓他們太清閒,時不時也差他們去辦些事,去和文官們鬥心眼。

藩王問題本質上還是士紳階層的問題一樣,都是剝削底層百姓的一種政治體而已。

朱由檢解決了藩王問題等於讓大明土地兼併問題緩和了些,階級矛盾又緩和了些,從而使得國家更加趨於平穩了些。

但這對於朱由檢而言,這或許只是剛剛開始。

他對藩王們的動手只是小試牛刀,他正在瞄準的還是朝堂上那個可怕的羣體,即士紳階層。

讓這羣真正掌控了帝國大部分財富的特權階層爲帝國運行承擔繳稅義務是一件最難的事。

朱由檢不喜滿清之皇帝甚多,但獨喜四阿哥雍正。

因爲此人雖在“千古一帝”和“十全武功”的對比間是被文人黑的最慘,但其實才是最肯幹實事的滿清酋長。

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不可謂不是善政也不可謂不是打擊官紳特權階層的利器。

但朱由檢知道自己即便是皇帝,強行推行起來只怕也會有很大的難度和可能會有最糟糕的後果。

即便是加徵商稅都會被人暗殺,何況要官紳一體納糧。

這些日子,朱由檢一直在想如何用更穩妥的辦法向這些最大的特權階層動手。

或許培植出一個代理人是個不錯的辦法,由一名王安石、張居正式的大臣代替自己出頭。

正因爲此,朱由檢在挑選和試驗這樣的朝臣。

他第一個選擇的是高弘圖。

這次對藩王問題的處理很多是他親自操的刀,而接下來的鹽稅改革,他則要高弘圖親自出手,以此看看高弘圖是否具備在鹽稅改革以後進行官紳一體納糧新政的能力。

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請個假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
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請個假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