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

“是近衛軍的官兵!”

歐陽瑞愕然地對着土國寶說了一句。

此時的華亭縣白沙鄉集鎮街道的青石板上踢踢踏踏地響着大批近衛軍進駐松江府的腳步聲,而歐陽瑞的心跳也跟隨着這腳步聲迅速地跳動了起來。

不由得他不慌張,李隗和花骨兒等海盜將要大鬧松江府的事,他也有參與,而如今朝廷派大批近衛軍官兵進駐松江府,不用想也能猜到肯定是有關於海盜將要大鬧松江府的事。

“這消息是如何泄露的,還是崇禎早已有在松江府派重兵的打算?”

土國寶此時也問了一句,他現在只想着如何慫恿江南士紳們勾結海盜在松江府鬧出大事件來,這樣他也可以完成阿巴泰交予的任務,讓大明海軍劉孔昭部疲於應付松江府的事宜,而忽略海路航道上的諸泊靠島嶼的控制權。

但現在近衛軍的官兵大批量出現,也讓他開始覺得這件事棘手起來,要是有這麼多近衛軍官兵進駐松江府,明顯松江府是不會被海盜搞亂的。

“也有可能不是泄露,真是當今皇上早已有意在松江府派駐重兵,若不然前些日子怎麼會讓東廠假扮海盜屠戮士紳之家,只怕如今也是借海盜劫掠士紳民財的理由提前加派官兵進駐松江,以備不測!”

歐陽瑞說着,便已有自己的親信清客走了來:“老爺,撫臺傳來話,部堂有指示,不得輕舉妄動,斬斷與李隗等的一切聯繫,靜待時機,以待他變。”

“知道了!”

歐陽瑞點了點頭,便回頭看向了土國寶:“現在就看郡王能不能吃掉劉孔昭的海軍了。”

“放心吧,我們晉商與北方所有鄉紳大戶還有東洋海盜們都對劉孔昭卡斷北方海路收取保護費不滿,這一次是多方勢力齊聚,他劉孔昭不過百來條船而已,必敗無疑!”

土國寶狠狠地說道。

“如此也好,如今北貨奇貴,未嘗不和這個有關係,等劉孔昭一敗,也就沒法子收保護費,北貨物價定然會下降,這樣也算有利於民。”

歐陽瑞年少時虧了身子,如今每日要不少人蔘養身,因而對北貨物價昂貴的感觸頗深。

“只是不知鄭大官人是否會參與援助朝廷?”

土國寶問道。

“這個你放心,家兄傳來話說,鄭家已傳來消息,既做好臣子的本分也不會做陷害朋友的不義之舉,言外之意便是誰也不幫。”

歐陽瑞回了一句。

“老狐狸!自從豫王被剮,英往王敗退回京,再加上朱由檢給他許諾了免稅特權後,現在我大清的面子他鄭芝龍也不給了,我看他是想做南方王!就等着朱明朝廷沒了的時候,好佔據這南方的半壁江山與我大清分庭抗禮!”

土國寶這麼一說,歐陽瑞只是笑了笑,他雖然在政治立場上支持大清,但在商業上也和鄭氏商號有合作,自然也不好說什麼。

……

眼下已經是崇禎二十年三月,金陵城的楊花早已紛紛落下,綠意蔥蘢的紫禁城變得奼紫嫣紅起來。

在穀雨將近時,朱由檢得知了袁貴妃已有了身孕的消息,這讓他頗爲欣喜。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其實算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孩子,也讓朱由檢知道自己還是可以生育的。

自南遷到金陵城以來,朱由檢先後也已經與許多女人有過肌膚之親,魚水之歡,每日也未曾有一日不辛勤耕耘,但卻未見有一人有懷孕之象。

這讓朱由檢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沒有了繁衍的能力。

但如今袁貴妃的成功受孕讓朱由檢相信自己還是有繁衍能力的,甚至朱由檢開始認爲可能是因爲皇后與貴妃等年齡稍長的緣故,而使得受孕成功率下降。

再加上一想到現在太子的資質和對自己的潛在威脅,朱由檢覺得自己的確可以開始選妃。

因而,朱由檢同意了內閣首輔範景文和禮部尚書劉宗周的奏疏,爲廣延子嗣起見,於崇禎二十年四月開始選妃,以充後宮。

朱由檢作爲一個有七情六慾的男子,自然不芥蒂自己的女人多寡,但也更希望在自己身邊都是自己喜歡的有感覺的,雖不一定要絕色,但也得對得上眼。

從某種角度來講,作爲現代人的朱由檢即便成了大明的皇帝,他也認爲自己主動去追求到的女子才更有趣。

可偏偏他又是皇帝,諸事冗雜,而當今天下,良家女大多養於深閨,所以要自己主動去發現是不可能的,也只能遵循這種選妃制度。

可現在的大明選妃是選的十三歲到十六歲的女子。

誠然古時女子早熟,但讓朱由檢去和一個十六歲以下的女孩行敦倫之禮,做繁衍子嗣之舉。

朱由檢還真沒辦法接受。

雖說他不是聖人君子,但也有作爲一個正常現代人的最基本道德底線。

所以,朱由檢下旨把妃嬪甄選的年齡限制延長到了二十五歲。

朱由檢不知道大明現在有沒有未婚的大齡剩女,但只要有,朱由檢覺得自己這樣也算是對某些明朝大齡剩女的一種解救方式。

崇禎朱由檢還希冀着這樣可以改變古時過早結婚的習俗。

只要你想進入後宮做這個世界上最尊貴的女人,就需要延遲結婚的年齡。

按照遺傳學與生殖學的科學理論來講,真正的適育年齡是二十一到二十四。

而現在的大明皆是十四五歲便要開始當媽,因而夭折率與難產率都很高,這對孩子和母親都是一種傷害。

朱由檢希望以自己皇帝對“晚婚晚育”的鼓勵來促進習俗的改變。

同時,朱由檢還改變了宮女除選爲妃嬪以外的出宮年限,改爲三年爲期,且簽署契約,有相關經濟待遇與行政待遇。

且三年後,允許宮女自行決定去留。

除此之外,朱由檢決定不再招收閹人充作宦官。

雖說從皇權的角度來講,從後宮需要的角度來講,宦官這種角色還有存在的必要。

但畢竟這種通過閹割人的"shengzhiqi"而獲得某種可以特殊利用的職業人羣的行爲實在是太不人道,也會滋生出許多變態的現象。

朱由檢雖說現在還沒有查出夏永德受何人指示,但也從東廠王承恩哪裡得知,夏永德一直想有個兒子,最近甚至因此迷戀上了一種傳言可讓宦官重新恢復生育的邪教白衣教理論。

因而朱由檢猜想只怕這白衣教就是利用這一點開始拉攏和利用內廷宦官。

這讓朱由檢更加強烈地意識到閹人這種畸形人羣帶來的社會問題會給朝政帶來多麼大的影響,也迫切地想要儘快地終止存續千年的宦官元素。

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
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