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遼東危局

史可法萬萬沒有想到,他就任遼東巡撫,竟然會遭遇到如此的局面,儘管說是以兵部尚書銜就任的,說來完全是重用了,但他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剛剛來到遼東的時候,局面非常的平靜,那個時候,儘管說蘇天成造反的跡象已經很是明確了,但後金韃子的臣服,還是讓遼東有了一絲興旺的局面,多年緊繃的情緒得到了舒緩,不管是身居遼東的漢人,還是內地遷過去的老百姓,都認爲能夠安安心心過日子了,史可法也樂的放鬆。

可局面很快就出現變化了,首先是皇上對蘇天成的猜忌公開化了,接着就是蘇天成的放抗,一旦這種情勢開始惡化,最終導致的就是蘇天成造反,皇上開始在京城大規模的清洗與蘇天成有關係的官吏。

就算是在這段時間之內,史可法也沒有多少值得擔心的,畢竟他和蘇天成之間沒有任何的交集,甚至都沒有見過面,這類的清洗,自然與他沒有關係,但沒有關係不代表史可法不關心這些事情,遼東距離京城不遠,零零碎碎的情況傳到遼東,史可法感覺到這樣的做法,最終會出現大問題,這是在毀掉大明王朝的基礎,可惜這個時候,無數上奏提出異議的文武大臣,都遭遇了懲戒,身在遼東的史可法,更是不可能提出來什麼反對的意見。

蘇天成開始出兵浙江和福建之後,形勢急轉直下,大量朝廷的軍隊被剿滅,不長的時間之內,南方全部被蘇天成佔據了,特別是在大晉王朝成立、蘇天成稱帝之後,局面開始變得微妙起來了。朝廷的注意力已經開始轉向了遼東,因爲這裡有近三十萬的遼東邊軍。

史可法是有苦自己知,朝廷撥付的軍餉根本不充足,以前是考慮到江寧營的驍勇、朝廷預防蘇天成會造反,故而大規模的擴充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可惜財力上面的支撐沒有能夠及時的跟上。好在靖邊、安寧堡和廣寧的互市,所有的收入都歸遼東邊軍支配,此外還有遼餉,這樣算起來也差不多,缺口不是太大,但隨着朝廷與蘇天成戰事的擴大,戶部漸漸無法撥付軍餉和糧草了,遼東邊軍開始感受到空前的困難。

朝廷之中曾經有過爭論,認爲後金韃子既然臣服了。就可以大規模調動遼東邊軍,參與到與江寧營的廝殺,畢竟遼東邊軍還是有着不錯戰鬥力的,可這樣的觀點,不僅僅是很多的文武大臣不同意,就連到遼東時間不長的史可法都不同意,後金韃子的野心是非常明確的,一旦遼東空虛。後金韃子一定會有動作,失去了賴以支撐的關寧錦防線。京城就危險了,說不定不需要蘇天成攻打京城,後金韃子就會直接包圍京城了。

在這種觀點的支撐之下,遼東邊軍最終還是沒有調動。

滄州之戰前,朝廷再一次議論到遼東邊軍,這一次是因爲後金韃子與朝廷大軍聯合作戰。有人建議調動遼東邊軍,既然後金韃子與明軍都聯合作戰了,遼東也沒有多少的大事情了,放着強悍的遼東邊軍,這是一種損失。但那個時候,要求派遣大同邊軍的意見佔據上風,故而遼東邊軍還是沒有動作。

滄州之戰和天津之戰慘敗之後,朝廷能夠調動的軍隊,也就剩下京營和遼東邊軍了,這個時候,史可法做好了準備,他很清楚,遼東邊軍恐怕要趕赴京城作戰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遼東的局面開始惡化了,首先是多爾袞在聯合作戰的時候,擅自撤離,而且沿着保定、真定府和山西一帶劫掠,給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和痛苦,接着後金韃子派出了重兵,屯聚在遼河一帶,廣寧一帶的小規模衝突慢慢開始出現,最後是代善和濟爾哈朗率領後金韃子,越過了遼河,在多爾袞以前駐紮的地方開始安營紮寨了。

這樣的動作,意思非常明確了,那就是準備在遼東動手了。

遼東邊軍大規模的撤離,將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史可法是非常清楚的,實實在在的說,遼東邊軍的戰鬥力是比不上後金韃子的,依靠着城池能夠固守,加之後金韃子在前些年與江寧營的作戰之中,遭受到了慘重的損失,一時間也難以恢復元氣,所以雙方能夠相安無事,但如今的局面出現變化了,後金韃子認爲機會來了,以前大明最爲強悍的江寧營,如今也在調轉槍頭,開始對付朝廷了,這等千載難逢的機會,後金韃子豈會錯過。

如何的做出來選擇,;令史可法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

史可法這人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的明顯,清廉正直是他說不掉的優點,但優柔寡斷也是他最爲明顯的缺陷,特別是在遭遇原則性的大事情的時候,往往難以拍板,瞻前顧後,以至於喪失了最好的時機。

放棄遼東,意味着承擔巨大的罪責,萬一京城被後金韃子攻陷,史可法將成爲歷史的罪人,永遠留下污點,無法抹去,但若是堅守在遼東,任由蘇天成進攻京城,大明王朝覆滅的罪責,一樣會令他痛不欲生。

歷史和選擇往往就是這樣的殘酷,史可法沒有辦法迴避。

儘管臨近春節了,但史可法感覺到度日如年。

遼東邊軍的兩個主要的將領祖大壽與祖大樂,在軍隊之中有着很高的威望,這兩人在蘇天成開始造反之後,從來不評論江寧營,儘管說他們與江寧營有着非同一般的交集。

從這件事情裡面,史可法也感覺到了危機,江寧營的驍勇,史可法是清楚的,他在南直隸率領的京營軍士,就時常議論江寧營,謂江寧營是不可戰勝的,蘇天成曾經擔任薊遼督師,親自坐鎮遼東,對付後金韃子,而且蘇天成率領江寧營和遼東邊軍,一舉收復了大淩河城,徹底穩固了關寧錦防線,遼東邊軍對蘇天成的信仰和崇拜,也是短時間之內抹不掉的。

這等的情況之下,就算是拉着遼東邊軍去抵抗江寧營,誰知道會不會出現譁變的局面,而且因爲軍餉的缺乏,下面的軍士已經有着不小的意見了。

史可法來到遼東之後,發現了一個公開的秘密,那就是遼東邊軍當年骨幹的軍官和軍士,其實都是想着進入江寧營的,江寧營優厚的待遇是最大的吸引力,受到了江寧營的影響,遼東邊軍在對付後金韃子方面,是義不容辭的,將這件事情視爲自身的責任,可在對付江寧營方面,那就說不清楚了。

史可法曾經徵求祖大壽與祖大樂的意見,想着看看他們究竟是什麼態度,若是在固守關寧錦防線的前提之下,適當的調集部分江寧營的將士,前去保衛京城,兩人是不是同意,沒有想到兩人不反對這樣的安排,但就是不同意由自己來領兵。

調動遼東邊軍,就意味着可能要失去廣寧、西平堡、義州等城池,意味着遼東邊軍與後金韃子的對峙,主要在黑山、大淩河城一帶,遼東邊軍依託着關寧錦防線,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這等於是恢復到了崇禎十年左右的局面,但如今的局面不同了,也許後金韃子會直接繞過關寧錦防線,進攻北直隸。

多爾袞駐紮在大同一帶,遲遲沒有進入草原回到瀋陽,就是最好的證明。

朝廷所能夠控制的地方不多了,若是後金韃子突然發動進攻,直接圍困京城,朝廷已經沒有能夠勤王的軍隊,這令後金韃子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放心大膽的進攻,這樣的局面,不要說後金韃子能夠察覺到,就算是尋常的百姓,也基本清楚了。

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廣寧和西平堡等地,必須要守住,如此情況之下,後金韃子千里奔襲圍攻京城,還是存在巨大危險的。

就在史可法猶豫的時候,他收到了蘇天成的親筆信。

接到信函的時候,史可法目瞪口呆,他想不到蘇天成會給自己寫信,這都是什麼時間了,本來史可法是不屑一顧的,他認定蘇天成是反賊,他甚至想着將信函直接交給朝廷,但思考之後,他還是打開了信函。

看完了信函之後,史可法不得不陷入到更深的思考之中,蘇天成在信中分析了遼東的重要性,明確的告訴了史可法,若是徹底放棄整個的遼東,將成爲歷史的罪人,後金韃子的殘暴,早就是聞名的,而且後金韃子因爲在以前與明軍的交戰之中,遭受了慘重的損失,內心有着不小的怨氣,這股怨氣是暴戾的,若是讓後金韃子佔據了整個的遼東,那種千里無人煙的局面,肯定會再次的出現,後金韃子在難以守住遼東的局面之下,會大規模的劫掠與屠殺,或者了財富和人口之後,撤離遼東。

史可法也想到了這一點,他不得不服氣,千里之外的蘇天成,居然能夠分析到這些局面,能夠做出來準確的預測。

基於這樣的情況之下,史可法不敢輕易撤離遼東,他不想成爲千古罪人。(未完待續。。)

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015章 誤判?(4)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448章 誓師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67章 血戰(1)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113章 離去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56章 下狠手(1)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790章 偶遇1第818章 挑撥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06章 禮儀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92章 會試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45章 租子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211章 江寧營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33章 精心策劃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822章 準備(1)第498章 內訌(3)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65章 劉鐵漢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817章 爭執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53章 目不忍睹第791章 偶遇(2)第88章 拜訪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8章 交易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369章 算計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54章 遇險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96章 內訌(1)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91章 周康的態度
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015章 誤判?(4)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448章 誓師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67章 血戰(1)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113章 離去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56章 下狠手(1)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790章 偶遇1第818章 挑撥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06章 禮儀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92章 會試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45章 租子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211章 江寧營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33章 精心策劃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822章 準備(1)第498章 內訌(3)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65章 劉鐵漢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817章 爭執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53章 目不忍睹第791章 偶遇(2)第88章 拜訪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8章 交易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369章 算計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54章 遇險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96章 內訌(1)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91章 周康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