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廟會

臘月二十一,蘇化文和王氏,帶着蘇天然,離開了平陽府城,回到太原去了,蘇天成依舊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跟着到太原去,他和王氏、蘇天然的關係,依舊是很緊張的,還是那句話,只有自己能夠謀取到功名了,才能夠真正的在家裡有地位的。

臨走的前一個夜晚,蘇化文和他談了很多的事情,大都是訴說家族的興衰發展的,最後說到了他的婚事。

蘇天成有些慌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已經十七歲了,開年之後,就是十八歲,這個年紀,還沒有說下一門親事,實際上是很丟醜的事情,但他實在不想無緣無故的就定下了親事,甚至沒有見過對方。

所以,蘇天成很巧妙的找到了理由,言下之意,鄉試馬上就要開始了,不過七個多月的準備時間,這段時間,自己要認真的溫習功課,暫時不想被其他的事情牽扯,至於說婚姻大事,鄉試之後,做出來決定,未嘗不可。

蘇化文也覺得很是有道理的,按照蘇天成的身份,本身就是商賈之家的庶出子女,想着能夠找到官宦人家的姑娘,幾乎沒有可能性,儘管說蘇天成是生員,但如果能夠考中舉人,情況就不一樣了,說不定能夠攀上大戶的。

蘇天浩和蘇天然的婚事,蘇化文都是不滿意的,對方雖然是大戶人家,可都是商賈人家,沒有太顯赫的社會地位,說起來也是看着人家的臉色辦事情的,如今,蘇天浩已經是國子監的監生,可惜已經成家,想着繼續找到官宦人家的姑娘,那是不可能的,沒有哪個官宦人家的姑娘,能夠給一個監生做小妾的。

蘇化文等人離開之後,蘇天成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雖然蘇化文是自己的父親,可他還是有一絲的不適應,現在好了。

平陽府城已經是非常熱鬧了,畢竟臨近春節了,不管是官吏,還是尋常百姓,對春節都是非常重視的,嚴格的說,從臘月二十到正月二十,這一個月的時間,都被視爲是春節。春節期間,官府的管理,也輕鬆很多,不是殺人放火謀逆等大事情,是不會有人到衙門去告狀的,畢竟大家都是要過春節的。

蘇天成們來是想着能夠招募一些人才的,至少要建立一支護院的隊伍,可惜遇見了春節這個節日,他都有些好笑了,本來是一個喜慶的節日,卻耽誤了自己的事情。

臘月二十之後,平陽府城最爲熱鬧的地方,不是青樓酒樓,也不是府衙,是城隍廟。

城隍廟是有着一定的來歷的,城是指挖土建成的高牆,隍是指沒有誰的護城壕,城隍結合起來,就構建成了城池,城池保護着人們的安全,讓大家可以平靜的生活,所以說,城隍慢慢就被人們供奉爲神仙,在這樣的基礎上,城隍廟自然就出現了。

城隍廟是百姓的廟宇,也是和百姓生活最爲貼近的廟宇,沒有佛門寺院那麼多的規矩,也沒有道觀那麼多的清規戒律,雖然說道教將城隍廟納入了自身的體系,但沒有得到官府以及尋常百姓的認可。

每年春節的時候,城隍廟是人山人海,廟外面,有着諸多的做小生意的商賈,兜售自家的商品,有點心、糖葫蘆、米糕、米酒、餛飩、炸肉、烤肉等等,城隍廟的裡面,集聚了衆多供奉的百姓,祈求來年的生活富足。

僅僅是這樣,城隍廟周圍,還不至於這樣的熱鬧,官府指定,將廟會的地點,確定在城隍廟之後,情況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廟會本來是祭祀的,可到了現在,早已經變成了一種經濟行爲了,已經成爲一種集市,每月的初九就是廟會的日子,到了這個時候,商賈是非常忙碌的,到城隍廟的周圍,去佔據攤位,推銷自己的商品。

臘月到正月的這一個月時間,商家更是憋足勁了,想着大撈一把的。

蘇天成不可能不去逛廟會。

剛剛送走蘇化文等人,蘇二童就在蘇天成的耳邊嘀咕開了。

“少爺,城南的廟會已經開始了,您一定要去看看的,好多的雜耍,去年的時候,小的甚至看見了,有人踩着刀子,爬上了竹竿的,真的是好厲害啊,還有人嘴裡吐出火來了,莫不是真的有菩薩保佑啊。”

“什麼啊,二童,這些都是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的,要是你從小就開始訓練,現在一樣可以去做這些動作。”

“少爺,您說笑了,小的可沒有那樣的本事,也不敢做那樣的事情的。”

“好了,我知道了,你不就是想着去逛廟會嗎,今日準備一下,明日一大早,我們就去逛逛,不過我可是有言在先啊,逛廟會可以,可不要給我惹事啊。”

他已經感覺到,蘇二童這傢伙,可能是進入青春叛逆期了,加之跟着自己,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膽子變得有些大了,表面上看是老老實實的,其實特別的容易衝動。

依着蘇天成的習慣,不想去湊熱鬧,他一直都在想着蘇俊,出門一個多月時間了,情況到底怎麼樣了,雖然有老人的幫助,但甘薯種子,運到了平陽府城,他纔可能完全放心的。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春節之後,會很忙碌的,特別是玉蜀黍和甘薯,都需要育苗,接着纔是移栽,只有經過了這道程序,才能夠提高產量,依照目前的種植技術,估計種植玉蜀黍,會成爲大笑話,直接栽種了,能夠有多少的收成啊。

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如今是沒有薄膜的,也不可能生產薄膜,那東西,清朝末年纔出現,還要幾百年的時間,所以不要打薄膜的主意,不過,秸稈和稻草,這個時候,就能夠發揮保溫的作用了,剁碎的秸稈和稻草,既能夠保溫,腐爛之後,也可以成爲化肥,當然,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玉蜀黍和甘薯發芽之後,移栽之前,燒掉這些秸稈和稻草,用火灰作爲肥料,也是不錯的。

蘇天成有着巨大的自信,只要自己的這些種植辦法,真正的讓佃農掌握了,追求糧食的高產,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依舊是保護糧食的問題,流寇肆虐,他們也是因爲沒有糧食,被逼無奈的,自己要是不能夠組織起來一支強悍的武裝力量,誰知道能不能保住這些糧食啊。

發展的道路有兩條,一是良性的軌道,也就是說,糧食產量提高了,儲存的糧食足夠了,能夠幫助不少人應付災荒,穩定住人心,只要有飯吃,不會餓死,中國的農民,沒有誰會想着造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的擴大種植面積,大面積的推廣甘薯,讓山西、陝西、山東、河南等地,能夠應對即將到來的災荒。

二是惡性的發展軌道,也就是說,在發展的過程中,遭遇太多無法克服的困難了,就只能夠依靠武力來維持了,這條道路很艱辛,也充滿了不可預測的因素,但這樣的情況是存在的,大量的土地被兼併,王公貴戚自私成性,只想到了自身的利益,不管不顧農民的死活,一些農民起義軍,在發展的過程中,慢慢的改變了性質,想到的也是燒殺搶掠,經過的地方,都會變成一片的廢墟。

想到這些,蘇天成有些頭疼,事情真的是太多了,好像什麼事情都是非常緊急的,但也不可能完全的鋪開,需要有合適的時機。

去逛逛廟會,輕鬆一下,也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船到橋頭自然直,有些時候,也不要想的太多了,似乎共產主義明天就實現了,其實不可能。

臘月二十二。

卯時不到,蘇二童就起牀了,蘇天成可沒有那麼着急,慢吞吞的起牀,吃過了早飯之後,慢悠悠的出發。

蘇二童雖然着急,但也知道規矩,跟在蘇天成的身後,慢慢朝着廟會的方向走去。

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648章 夜襲(3)第92章 會試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614章 剪不斷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915章 朝貢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993章 整合(1)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3章 痛下殺手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492章 宿命論(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82章 對決(4)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30章 連環計第23章 些須情況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669章 心結第1252章 北平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616章 理還亂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21章 周密安排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127章 密旨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86章 朝廷嘉獎第817章 爭執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75章 小王爺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318章 大比武(3)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117章 硬骨頭(2)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64章 太原府城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
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648章 夜襲(3)第92章 會試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614章 剪不斷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915章 朝貢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993章 整合(1)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3章 痛下殺手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492章 宿命論(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82章 對決(4)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30章 連環計第23章 些須情況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669章 心結第1252章 北平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616章 理還亂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21章 周密安排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127章 密旨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86章 朝廷嘉獎第817章 爭執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75章 小王爺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318章 大比武(3)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117章 硬骨頭(2)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64章 太原府城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