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

討論非常的激烈,甚至發生了爭論,這是劉宗周和張溥沒有想到的。

重點的分歧,還是在如何的救助百姓的上面,衆人統一的認識,救助本縣的災民,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對於外來的流民,救助方面就需要考慮了,畢竟州縣的實力不足,沒有那麼大的能力,雖說今年糧食豐收了,可流民數量巨大,若是都到河南府來了,衙門根本是吃不消的。

在官吏的俸祿上面,衆人也存在爭議,每個地方的情況,有好有壞,這與基礎條件是分不開的,若是俸祿方面有差距,條件差的縣,肯定是不好想的,工作本來就辛苦,待遇還差一些,嚴重打擊積極性了。這方面,府衙是可以協調的,要求官吏的俸祿都是一致的。

至於說疏通黃河的事情,衆人沒有太大的異議,只是有些擔心,疏通黃河,需要太多的銀子了,若是拿不出來,也不要勉強了。

農業、商貿、江寧營三件大事,作爲來年工作的重點,衆人是一致贊同的。

加強巡檢司的建設,有些地方實際上已經開始做了。

這一夜,劉宗周和張溥幾乎一夜未眠,修改稿子。

翌日一大早,會議開始之前,衆人發現,寅賓館很是忙碌,詢問之下才知道,寅賓館正在做準備,按照知府大人的要求,午時的酒宴,規格要高,知府大人和衆人一起團年。

會議開始,氣氛很是嚴肅。

經過了半天時間的討論,衆人都很關心府衙的要求。

張溥開始講話的時候,四周非常的安靜,衆人都是聚精會神。

一邊的劉宗周感慨萬千。這樣的情況,他是第一次見到,河南府這個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要做好一州十三縣的事情,也不是那麼簡單的,蘇天成以前是江寧縣知縣,領導的地方畢竟不大,到了河南府,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適應。讓河南府發生實實在在的改變,而且還想到了這樣的辦法,統一衆人的思想,真的不簡單了。

偶爾,劉宗周也會想到,蘇天成雖然年輕。可如果到京城去了,做內閣首輔,恐怕比任何人都做得好,所謂有志不在年高,朝廷還真的需要這樣的人才。

張溥的稿子,經過了認真的修改,蘇天成和劉宗周在一起認真討論過。裡面發生的變化,就是一個方面,官吏俸祿的事情,同意了衆人討論的意見,府州縣大致統一,總體的標準,府衙拿出來,各地嚴格按照這個標準去執行。

其餘的方面,還是按照以前的意見。

關於救濟災民的事宜,府衙的要求非常嚴格。必須救濟,不能夠推諉,州縣衙門要是存在困難了,稟報府衙,絕不能夠將流民推開。

蘇天成最後講話。

“今天是臘月十一。距離春節不遠了,首先我給諸位拜早年了,祝願各位身體健康,步步高昇。”

衆人臉上露出了笑容,氣氛顯得輕鬆很多了。

“河南府一年來的變化,大家都看見了,前日我到集市上去看了看,老百姓臉上,大都是帶着笑容的,年貨的銷售很是火爆啊,要說老百姓是不會作假的,日子好一些了,表現在臉上了,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我很是欣慰,這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代表府衙,對諸位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謝了,府衙會據實上奏,向朝廷稟報諸位的功績。”

“成績就不多說了,諸位提出來了不少的問題,張大人剛剛也說了解決的辦法,諸位一定要按照府衙的要求去做,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還是那句話,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甘薯。”

“來到和河南府,剛好是一年事情,沒有發生什麼大事情,諸位可能覺得,是不是有些不滿足,你們中間的很多人,都是從江寧縣過來的,想起來在江寧縣的幾年時間,每年都會遇到大事情,若是誰又這樣的想法,那就錯了,河南府的發展,需要穩定的環境,這裡的基礎不是很好,若是外部環境不好,更加難以發展。”

“我沒有什麼格外的要求,不管是以前跟隨我的,還是朝廷派來的知縣,我們在一起共事,就是緣分,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們能夠在一起共事,至少有五百年的緣分,所以說,我們的目標必須要一致。”

“今日我特意提到一件事情,貪墨的事情,有一句話,千里做官爲的吃穿,若是飯都吃不飽,家人都無法養活了,還提什麼好好做官,那是笑話了,也是對大家的苛求,我自問就做不到,有些時候,因爲俸祿太低了,就打主意貪墨,銀子這東西,沒有誰會拒絕,越多越好啊,人之常情。”

“我專門講到貪墨的事情,是想着提醒大家,在我們河南府,存在這方面的問題,過去的一年裡,據我掌握的情況,有些知縣,每年的收入是不少的,士紳富戶的孝敬,商賈的孝敬,刑名事宜上的收入,這些我以前沒有強調,不怪大家,這是我的責任。”

“府衙爲什麼要專門提到官吏衙役的俸祿補貼問題,就是需要杜絕貪墨的情況,諸位能夠在俸祿方面,講真話,這說明諸位還是知道的,貪墨不是好事情。”

“府衙已經明確了諸位的俸祿,知縣一年的收入,達到了3000兩銀子,縣丞達到了2000兩,主薄1500兩,這個收入,在河南府,已經是非常高了,就算是你多養幾個小妾,也足夠了,這樣的情況下,若是誰還想着貪墨,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若是發現之後,一定是要嚴懲的,不管你做出來了多大的貢獻。”

“吏員和衙役的俸祿補貼,同樣提高了,吏員達到了每年200兩銀子左右了,這樣的俸祿,其他地方是想不到的,當然,不能夠和江寧縣比較,畢竟條件不同了,衙役每年的補貼,接近100兩銀子,這說明,府衙是重視官吏俸祿的。”

“這麼多的銀子,總是需要有地方拿出來,所以說,諸位來年的工作情況,是非常重要的,府衙的意見是明確的,給予每個州縣半年的補貼,半年之後,一切都要靠自己,若是你掙不到那麼多的銀子,只能夠少發了。”

“發展商貿的作用,我不說大家也知道了,這些銀子,只能夠從商貿的發展中得到,來年諸位最爲重要的工作,還是扶持商貿的發展。”

“士紳富戶繳納賦稅,這是府衙做出來的決定,也是諸位討論的結果,這件事情的執行,不能夠打折扣,你若是想着做好好先生,不去得罪士紳富戶,那府衙就要得罪你了,你也不要想着坐在位置上面了,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氣氛愈發嚴肅了,雖然張溥佈置了任務,可蘇天成說的話語,纔是真正的體現大家,需要注意一些什麼事情。

小半個時辰過去了,蘇天成終於說完了。

蘇天成的講話,非常精煉,一點都不羅嗦,和他做事情的風格,完全一樣。

寅賓館早就做好準備了。

偌大的大廳,已經擺好了酒宴。

衆人入座之後,蘇天成、張溥、譚長洛等人,舉着酒杯,每一桌都到了,和衆人碰杯,給衆人敬酒。

這樣的模式,讓衆人感覺到很是親切。

酒宴結束的時候,張溥和譚長洛都喝醉了。

劉宗周的年紀大一些,不過也是搖搖晃晃了。

蘇天成的情況好很多,畢竟是知府,加之酒量不同。

回到三堂,渠清澤跟着進來了。

渠清澤臉上紅彤彤的,看樣子喝下了不少酒。

喝酒方面,渠清澤一直都是佩服蘇天成的,比來比去,他感覺到,自己沒有一個方面,能夠和蘇天成比較的。

“老渠,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啊。”

“大人,下官聽說,大人準備採取募捐的方式,疏通黃河啊。”

“是啊,府衙拿不出來這麼多的銀子,只能夠是募捐了,黃河必須要疏通,否則發生了災禍,消耗的銀子更多,吃虧的也是老百姓啊。”

“下官有些擔心啊,河南府這個地方,士紳富戶的認識,不是一般的頑固,若是找這些人募捐,難度很大的。”

“你說對了,正是因爲這些士紳富戶頑固,所以府衙纔想到了這個主意,找到他們募捐,要通過這樣的形式,讓他們明白,必須爲河南府的發展,做出來貢獻。”

“下官有一個建議,是不是在官吏中間,首先募捐,這樣士紳富戶就是有意見,也不好說了,至少他們看見,官吏都募捐了。”

“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河南府的官吏,除開少部分,絕大部分都還是有些貧困的,要求大家募捐,有些說不過去的。”

“大人,下官不是這麼看的,不管怎麼說,募捐的事宜,官吏都是要帶頭的,這樣也能夠要求士紳富戶募捐。”

“嗯,這樣理解,也是有道理的,自己首先做到了,才能夠去要求他人,這個提議不錯,府衙馬上要求大家這麼辦,黃河疏通工程,可能正月就開始了,進入河南府的農戶不少啊,不一定每家每戶都有耕地,讓他們來疏通黃河,也是減輕州縣的負擔啊,你回去之後,多宣傳一番,陝州增加的農戶不少啊。”

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201章 軍心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847章 慘敗(5)第129章 忠告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682章 屠城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章 殺良冒功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90章 大場景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169章 昏頭了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752章 大度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398章 燧發槍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00章 殿試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00章 殿試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53章 目不忍睹第37章 安排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710章 囑託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67章 血戰(1)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7章 窮則思變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844章 慘敗(2)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
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201章 軍心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847章 慘敗(5)第129章 忠告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682章 屠城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章 殺良冒功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90章 大場景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169章 昏頭了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752章 大度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398章 燧發槍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00章 殿試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00章 殿試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53章 目不忍睹第37章 安排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710章 囑託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67章 血戰(1)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7章 窮則思變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844章 慘敗(2)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