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

大明政客sodu

崇禎十三年三月三十日,朝廷的聖旨下來了。

陳新甲出任遼東巡撫,掛兵部尚書銜,聖旨裡面還專門提到了,陳新甲協助薊遼督師蘇天成,處理遼東的事宜。

這份聖旨,下的非常突然,朝廷裡面,知道這件事情的人不多,聖旨下達的當日,朝廷裡面的議論是不少的。這是一種政治信號,不是簡單的一次任命,蘇天成擔任薊遼督師,穩定了遼東和邊關的局面,這是巨大的功勞,按說朝廷應該是予以獎賞的,可爲什麼會派出陳新甲去擔任遼東巡撫,這豈不是在分割蘇天成的權力嗎。

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是明白的,功高震主的事情肯定是存在的,蘇天成的權力太大了,可能是威脅到朝廷的權威,甚至是威脅到皇權了,這樣的情況下,派出陳新甲擔任遼東巡撫,這裡面的意思是很清楚的。

那些彈劾過蘇天成的給事中和御史,這下高興了,他們對蘇天成的意見是很大的,一直以來都堅持不懈的彈劾蘇天成,雖說以前遭遇到很多的訓斥,可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於是乎,一些給事中和御史,在聖旨下達的第二天,開始再次彈劾蘇天成,他們的意思,必須要罷免蘇天成的薊遼督師職務,甚至是投入到大牢裡面去的。

想不到這一次,皇上的態度突然變化了,包括內閣首輔楊嗣昌,態度也是堅決和激烈的,上奏摺彈劾蘇天成的給事中和御史,不僅僅是受到了訓斥,牽頭的給事中被直接免去了職務,儘管說有人在朝廷裡面求情,但皇上的態度非常的堅決。毫不留情的罷免了這位不識時務的給事中的職務。

朝廷裡面,當然有明白人,這些人清楚,這一次皇上下旨了,任命陳新甲爲遼東巡撫,就是削弱了蘇天成的權力。這樣的情況下,朝廷需要安撫蘇天成的情緒,畢竟遼東還是離不開蘇天成的,這樣的情況下,那些不明事理的給事中和御史,以爲機會來了,馬上開始彈劾了,豈不是自找無趣,難道想着大明天下大亂嗎。

劉宗周回到府邸之後。悶悶不樂,作爲內閣大學士,這麼大的事情,他居然不知道,不管怎麼說,都是有些尷尬的,不過這種尷尬,也不是他一個人存在的。劉宇亮、傅冠、薛國光等內閣大學士,也不知道這個情況。聖旨下達的時候,他們的臉上,也是震驚的神情。

給事中和御史彈劾蘇天成,遭遇了皇上的嚴懲,這也表明了,皇上也是有些愧疚的。恐怕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說這一次的任命,是非常突然的,劉宗周很清楚,若是孫承宗繼續擔任內閣首輔。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

劉宗周是效忠大明和皇上的,有些時候,他也會思考,蘇天成的權力太大之後,是不是會令皇上不放心,甚至會威脅到皇上的權威,但縱觀蘇天成這麼多年的表現,已經是非常低調了,若不是蘇天成剿滅了流寇,大明的內部都不會安穩,更不用說在遼東取得優勢了。

很快,管家來稟報,黃道周來拜訪了。

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了,劉宗周帶着黃道周,直接進入了書房。

“大人,皇上讓陳新甲擔任遼東巡撫,我是真的有些擔心啊,不知道蘇天成是什麼想法。”

“黃大人,這件事情,我也在考慮,不過蘇天成手裡掌握着幾十萬的軍隊,這些軍隊,都是我大明朝最爲精銳的軍隊,皇上有這樣的擔心,恐怕也是正常的,只是這個聖旨,下的過於突然了,若是蘇天成有意見,還真的不好說,陳大人到遼東去,也不好做事的。”

“我也想到這方面了,不過我是相信蘇天成的,他一定能夠應付這樣的局面,蘇天成已經到登州去了,致力於建設水師的事情,精力方面,也是有些來不及的。”

“話是這樣說,可落到了誰的身上,都不好想的,太師故去的時間不長,突然出現了這樣的變故,就是你我都感覺到震驚啊。”

書房裡面,一時間有些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黃道周才繼續開口。

“大明堅決不能夠亂,我準備向皇上請旨,到登州去一趟,見一見蘇天成,不管是不是有作用,我都要勸解和安慰蘇天成,我大明能夠有今日的局面,絕大部分的功勞,都是在蘇天成的頭上的,朝廷是不能夠忽略這種情況的。”

“此舉有必要,其實皇上也是清楚的,今日給事中和御史彈劾蘇天成,遭遇了眼裡的訓誡和懲戒,就說明了皇上的態度,皇上內心是清楚的,你去找一找蘇天成,說說朝廷裡面的事情,肯定是有好處的。你我身爲朝廷大臣,必須要儘自身的微薄之力啊。”

黃道周搖了搖頭。

“如此的大事,我以爲大人是知曉的,想不到大人事先也不知曉,看來皇上是下定決心了,一定要改變遼東的局面,我最爲擔心的事情,還是遼東出現變故啊,遼東的局勢必須要穩住,不能出現冒進的情況,可昨日我看見陳大人,信心滿滿的樣子,真的是有些擔心。”

“黃大人說到的事情,想必皇上肯定是考慮過的,遼東的穩定,對於朝廷是有利的,我也是贊成穩住遼東的,前些日子,後金的皇太極,曾經寫信,要求與我大明朝握手言和,被皇上駁斥了,皇太極一面要求握手言和,一面組建水師和漢八旗,狼子野心啊,如此的局勢下,遼東是必須要穩定的。”

劉宗周說到這些話的時候,黃道周嘆了一口氣。

“大人雖然是這麼說,可我還是不能夠放心,遼東穩定對我大明朝肯定是有利的,剿滅流寇的時間不長,好多地方,需要休養生息,可惜有些人,對於局勢還是估計的太樂觀了,認爲我大明朝應該要對後金發動進攻了,若不是接到了蘇天成的信函,我都會有這等的認識啊,我擔心的就是皇上出現了這樣的想法。”

“黃大人的意思,皇上讓陳大人出任遼東巡撫,不僅僅是想着削弱蘇天成的權力,還想着及早對後金發動進攻嗎。”

黃道周點點頭。

劉宗周搖搖頭。

“我以爲這樣的可能性是不大的,皇上若是要大舉進攻後金了,最爲合適的統帥,就是蘇天成了,沒有誰會比蘇天成合適的,雖說陳新甲有着不錯的能力,但還是比不上蘇天成的,這一點,我認爲可能性是不大的。”

“大人不要忘記了,皇上也是清楚蘇天成的想法的,需要穩定遼東,就算是皇上下旨,蘇天成也會找到諸多的理由,反駁大舉進的,如此的情況下,皇上的想法,豈不是要發生變化,派出陳新甲,在遼東試探着展開進攻。”

劉宗周的臉色有些變化,但很快恢復了平靜。

“黃大人分析是有些道理的,不過我也覺得,目前的情況下,展開一些小規模的攻擊,還是有必要的,試探一下後金的反應,也是可以的。”

黃道周楞了一下,不知道劉宗周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想法,不過話說回來,他的內心深處,也有這樣的認識,兩人都是大儒,學術方面是不用說的,在大明的名氣非常大了,不過對於軍事上面的事情,的確不熟悉,甚至是沒有接觸過的,劉宗周就算是進入內閣了,在商議軍事部署方面事宜的時候,也很少發言的,站在他們的角度上面,對於遼東的局勢,或者說是大明朝的整個軍事局勢,不可能有着精湛的認識和分析。

看見黃道周沒有繼續開口,劉宗周接着說了。

“黃大人,如今我大明在遼東佔據了優勢,蘇天成駐紮在登州和萊州,邊關也沒有什麼問題,如此的情況下,對後金展開小規模的攻擊,主要?要打滅皇太極的野心,皇太極組建水師,成立漢八旗,這些舉措,豈不是在向我大明示威嗎,如此的囂張氣焰,若是不能夠壓制下去,遼東就不要想着能夠穩定啊。”

黃道周思索了一會,點點頭,他也感覺到,劉宗周說的是有些道理的,小規模的進攻,無傷大雅,也不是不行的。

兩人很快統一了認識,這不是無所謂的小事情,劉宗周是內閣大學士,黃道周是左都御史,提出來的意見,都是有着不小作用的,甚至是直接能夠影響到皇上的,兩人和蘇天成的書信來往是比較多的,也知道了蘇天成對局勢的分析,尚且產生這樣的想法,就更不要說皇上了,若是故去的孫承宗,知道兩人這些想法,恐怕氣的從棺材裡面爬出來,狠狠的訓斥兩人了,都說書生誤國,不明白遼東的局勢,不清楚大明朝存在的內患,不能夠抓住主要的問題,身居高位,甚至不能夠全面關注大明朝的局勢,對於大明朝來說,這不能不說是悲劇的。

黃道周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到登州去一趟,而且要儘快,一方面穩定蘇天成的心理,一方面也是灌輸一些自身的想法。(未完待續。。)

第419章 賀瘋子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268章 敵情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88章 拜訪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444章 想不到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669章 心結第64章 太原府城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823章 準備(2)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030章 妥協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59章 收穫季節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155章 識趣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15章 誤判?(4)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231章 大婚第793章 都不笨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629章 巡視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165章 苦嶺關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2章 破局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56章 出發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55章 真相第669章 心結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316章 大比武(1)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1054章 遼東第1115章 老頑固第75章 小王爺第81章 未雨綢繆第1251章 崩潰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273章 驚奇第570章 初步謀劃(2)
第419章 賀瘋子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268章 敵情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88章 拜訪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444章 想不到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669章 心結第64章 太原府城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823章 準備(2)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030章 妥協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59章 收穫季節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155章 識趣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15章 誤判?(4)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231章 大婚第793章 都不笨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629章 巡視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165章 苦嶺關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2章 破局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56章 出發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55章 真相第669章 心結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316章 大比武(1)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1054章 遼東第1115章 老頑固第75章 小王爺第81章 未雨綢繆第1251章 崩潰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273章 驚奇第570章 初步謀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