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突變

沈一貫忽然想起一件事……司禮監秉筆大太監黃錦那裡去了?

這個問題不止沈一貫這個人發現了,很多人都在想黃錦到底去了那裡。

做爲皇帝身邊唯一近臣,這樣的人、這樣的場合,黃錦不在是怎麼說也說不過去的。

太和殿外不遠處的一個遊廊下,一個小太監垂手低頭站在廊下陰影處,看不清神情,身子有些微微顫抖,好象在等待着什麼。

沈一貫將議書呈給李太后,大殿內剛纔還議論紛紛的聲音忽然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全都屏息靜氣,等着太后公佈結果,只是所有人心頭不約而同的都有一種想法,這個爭了多少年的國本,真的就能這樣平常之極的結束麼?

隱在珠簾後的李太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靜寂無聲,就在羣臣的耐心既將用完的時候,太后終於發話了。

“祖訓有示:嫡庶有別,長幼有序。”在李太后淡淡的聲音在殿中迴響,“據哀家所知,之前皇帝遲遲沒有立儲,並非是象傳言所說不喜歡皇長子,而是因爲皇后正當盛齡,一旦有了嫡子,便是二龍爭朝之局,到時必定天下大亂。”

幾乎所有朝臣全都歪起了嘴巴……這些話早些年是萬曆拿來糊弄羣臣的不二法寶,可是大夥一個個眼明心亮都不是傻子……皇上十幾年如一日不去坤寧宮,這樣的皇后能有嫡子麼?要有了嫡子那纔是奇了怪了!

不去理會羣臣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太后的聲音依舊在繼續:“各位大人一致舉議皇長子爲太子,哀家很是欣慰,看得出各位一片公忠體國之心,你們做的很好,大明祖訓不能變,變之則亂,這是半點也不能錯失的。”

殿上羣臣一齊行禮:“太后聖明。”

雖然隔着簾子看不透太后是什麼表情,可是光從聲音和語氣分辯的出太后的心情還是很高興。

“今天哀家來此,是有一事要知會各位大人的。”

沈一貫的心忽然怦怦跳了起來,兩條腿已經有些發軟,額頭上不知不覺間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理智告訴他大戲終於要上演了!強行控制着沒有露出任何表情,眼底餘光將朝上羣臣睃巡了一圈,最後落到朱常洛的臉上,見他垂着眼皮,一側臉頰在殿外陽光照射下燦爛耀眼,而另一面卻無端的有些孤寂冷清。

“朱大人是內閣閣老,年高德勳,當初皇上是怎麼和你說的,就勞煩你再說一遍吧。”

所有人的眼光齊唰唰的落到了朱賡的身上,這位已經六十多的內閣老臣論官聲風評僅次於趙志皋,屬於那種老黃牛式的兢兢業業埋頭幹事的人,一輩子只知道明哲保身,任何風口浪尖的當口從來不會有他的身影,可是這次……朱大人終於體會了一把什麼叫玩的就是心跳的感覺。

頭皮發硬,臉皮發紅的朱賡出班跪倒:“年前……皇上曾和老臣提起,若是長春宮端妃娘娘久病不治,憐皇五子年幼,有意將皇五子交於坤寧宮皇后娘娘撫養。”

一石激起千層浪,朱賡一句話,所有人全都恍然大悟。

難怪皇長子自東側宮出,皇三子自西側宮出,而皇五子卻從簾後而出。

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幼,敢情這一切都在這等着呢!

沈鯉第一個跳了起來,用手指着朱賡喝道:“朱大人,你何時見過的皇上,爲什麼我們都不知道?”

朱賡低了頭,聲音有些哆嗦:“皇上乃是密召,下官怎能聲張。”

還沒等沈鯉大跳特跳,李太后威嚴的聲音響了起來,不容有任何置疑的斷然道:“各位不必疑心,哀家可以證明朱大人所言句句屬實,眼下皇五子已經養在皇后宮中便是嫡子,這儲位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按祖制當立皇五子爲太子,各位大人意下如何?”

沒有一個人說話,這就好象一場考試,好容易到了出成績發榜的時候,忽然校長出現了,告訴所有人第一名已經被內定了,還說什麼?什麼都沒有必要說了!

憑空出了個嫡子,那長子算個鳥?

立嫡不立長這句話是剛從羣臣嘴裡說了出來,熱乎乎還冒熱氣,縱然此時羣臣心中不服者有之,不憤者有之,懷疑者更有之,可是這些都沒有用,一切都頂不上李太后敲釘轉角的老謀深算。

所以羣臣們不說話,不搭理太后,算是無聲的抗議。

沈一貫嘆了口氣,羣臣可以裝糊塗不做聲,但是他是內閣首輔,這次廷議的主持者,他不能裝糊塗,於是邁步起身出來,經過朱賡身邊時,神情複雜的瞅了眼那位臉色一直在紅白黑三色循環中的朱大爺,低聲道:“朱大人變出不意,奇軍突起,這下功勞可是大得很吶。”

他這樣一說,朱賡連脖子根都變了顏色。

就在沈一貫準備出場的時候,“且慢!”一聲斷喝驚動了所有人,包括隱在簾後的李太后。

顧憲成出班跪倒朗聲道:“臣有一事要告知太后!”

一直淡然平靜的朱常洛忽然就彎起了眼角,終於有人忍不住了。

“今日朝堂廷議,爲的是推議太子大事,卿家要說什麼事,可擇日具本,不必急在一時。”李太后的聲音中終於夾了一絲莫名的慌亂。

顧憲成跪在地上,聲音低沉卻堅定:“太后放心,臣所奏之事,正是和今日議立國本之事息息相關。”

本來被驚得有發蔫的羣臣們忽然精神了起來,顧憲成敢在太后和羣臣面前這樣講,看來必定是有恃在身。

沈一貫老實的閉起了嘴巴,乖乖的閃到一旁,經驗告訴他,這要是躲不好,沒準一會就得濺到血在身上了。

李太后的聲音已經染上了幾分怒意:“即然如此,哀家也不能攔你,有話就說吧。”

森冷的殺意,有如料峭寒風,所有人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

顧憲成恍然無覺:“臣聽聞皇上重病前,曾給鄭貴妃娘娘下過一道密旨,請太后召貴妃娘娘出來宣示!”

太和殿上轟然一聲,瞬間大亂!

羣臣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朱賡臉色已經完堪比鍋底深黑,臉上幾道汗水如同小溪一樣流得歡快。

“放肆!”一聲斷喝,珠簾一陣輕響,李太后現身手指着顧憲成厲聲大喝道:“你不過一個六品吏部給事中,居然敢胡言妄議?即是密旨,你又從何得知?”

面對盛怒如山的李太后,顧憲成臉色連變都沒有變,眼眸似煙籠寒水,卻隱約有種說不出的的瘋狂恣意,“陛下天縱睿智,聖心燭照,曾將此事說與臣知道,曾言朝中若有突變,可按密旨中所囑行事,臣不敢愧領皇恩,所以纔有今天冒死奏事之舉,請太后詳察。”

沈一貫看了一眼朱賡,不由得苦笑,真是伏子百步,決勝千里,這真是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

太后找來了朱賡,鄭貴妃就伏下了顧憲成,忽然心中一動,沈一貫的眼神再次溜到朱常洛的身上,不知這位皇長子有什麼後招?

李太后眸中隱隱掠過一絲不安,“哀家不管你在胡說些什麼,來人,速將此人叉出宮去!”

旁邊應了一聲,搶上兩個人來,架住顧憲成往外就走。

李三才和葉向高赫然出班,一齊喝道:“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臣等請太后娘娘讓顧大人將話說完!”

這兩位主一動作,在殿的一衆言官們稀里嘩啦跪了一地,一齊山呼:“請太后娘娘讓顧大人將話說完。”

李太后一直冷靜的臉色終於變了,又驚又駭之下情不自禁的往後退了一步。

沈一貫嘆了口氣,這陣勢場面果然很驚人,眼見要失控,便準備踏上一步打個圓場,忽然就聽沈鯉朗聲道:“臣請鄭貴妃娘娘來太和殿一說究竟。”

衆怒不可犯,李太后亞賽寒冰的目光掃了羣臣一眼,忽然森然一笑:“召鄭貴妃來!”

鄭貴妃好象早就有準備一樣來得極爲迅捷,一身宮妝下身形纖纖,恍如弱不勝衣,上來與太后見禮跪下,李太后卻不命她起來,直接問道:“哀家問你,顧大人說你手中有皇上密旨,可是實情?”

鄭貴妃霍然擡頭,一張臉如同花朵盛開時的十分嬌豔:“回太后,確有其事!”

李太后的臉突然白了幾分,聲音中已經帶上了幾分滄桑:“……密旨何在?”

鄭貴妃恭恭敬敬的回答道:“當日皇上手書密旨,內容爲何並不曾讓臣妾知道,書完後以密匣置封,放於儲秀宮房樑之上。”

李太后愣了片刻後發話道:“來人,去儲秀宮取密旨。”

轉頭招手示意鄭貴妃上來,見李太后的眸光淡淡的漠然,彷彿透着些狠決,卻只一閃而逝,鄭貴妃心中登時莫名的惶恐。不過她也知道,此刻不是畏懼的時候,於是幾步上前,輕輕擡起了頭看着李太后。

這兩個大明後宮中最有權勢的兩個女人終於面面相對,彼此的眼神卻有着強烈入骨、不加掩飾的痛恨和厭憎。

“是你下毒害了皇上,然後嫁禍皇后,構陷端妃,除掉他們二人,你就是這後宮第一人?”

“太后娘娘果然睿智,臣妾做的事,就如同您親眼看到的一樣,說的分毫不錯。”

“豔如桃李,心若蛇蠍,真是枉顧了皇上對你多年的寵愛。”嘆了口氣後李太后眯起了眼睛:“不過哀家還是想勸你一句,凡事都有變數,不要太過得意就好。”

鄭貴妃嫣然一笑:“臣妾謝太后誇獎與教誨。”鄭貴妃嫣然一笑:“臣妾所做這些,都是跟太后學來的,太后說臣妾狠,臣妾愧不敢當。”

“太后親身示法教給臣妾,只要能夠達成目的便得不擇手擇,無所不用其極。”

“當日坤寧宮太后明明看得清清楚楚,不是一樣借刀殺人,處死了周端妃麼?臣妾的心太后懂,太后的心臣妾也懂!”

李太后的嘴角微有抽搐:“是哀家小瞧你了,不過你要記得,有哀家在一天,你一天不得安生!”

鄭貴妃垂眸笑了笑:“太后放心,臣妾只要看到自已的孩子能夠坐上這個位子,就已經很高興了。”

二人的眼神不約而同的落在那個近在咫尺的九龍寶座之上,李太后凝神看了片刻,忽然回過頭,附在鄭貴妃耳邊輕聲道:“哀家會讓你爲了今日付出百倍千倍的代價!”

鄭貴妃笑得花枝亂顫:“臣妾拭目以待。”

第123章 佈局第175章 激變第131章 設伏第226章 好友第30章 三諾第245章 謁宮第127章 瘋狂第211章 明白第306章 心願第209章 驚心第99章 鐵血第265章 挑撥第197章 指點第253章 信任第3章 奇葩第92章 虎賁第134章 亂心第138章 宿命第98章 拉攏第48章 援手第140章 回答第31章 締盟第187章 生光第159章 機鋒第188章 審皦第11章 設局第163章 陷阱第104章 隱秘第267章 雄心第292章 嘆息第112章 真相第70章 逆轉第232章 作死第32章 情傷第220章 剖心第261章 關鍵第272章 喜訊第75章 分封第191章 緊急第203章 鈞命第7章 問罪第97章 問心第302章 刺殺第184章 敲打第214章 算壽第164章 古怪第218章 同隱第116章 見血第12章 初捷第270章 鬩牆第95章 土豪第5章 傳信第49章 拜衙第157章 痛悟第111章 兄弟第226章 好友第143章 夜襲第229章 真情第137章 挑戰第244章 折服第215章 論毒第100章 進京第219章 春風第115章 條件第26章 拜府第150章 逼宮第182章 黨患第286章 引誘第108章 心碎第72章 奴才第237章 宏第219章 春風第289章 躊躇第50章 剖心第13章 籌謀第272章 喜訊第267章 雄心第223章 改變第112章 真相第232章 作死第241章 威懾第302章 刺殺第45章 三星第37章 鏖戰第157章 痛悟第163章 陷阱第220章 剖心第135章 心術第208章 俱焚第9章 萬曆第139章 攻心第45章 三星第258章 拒情第249章 忽悠第10章 擔當第42章 人質第85章 交底第305章 舊事
第123章 佈局第175章 激變第131章 設伏第226章 好友第30章 三諾第245章 謁宮第127章 瘋狂第211章 明白第306章 心願第209章 驚心第99章 鐵血第265章 挑撥第197章 指點第253章 信任第3章 奇葩第92章 虎賁第134章 亂心第138章 宿命第98章 拉攏第48章 援手第140章 回答第31章 締盟第187章 生光第159章 機鋒第188章 審皦第11章 設局第163章 陷阱第104章 隱秘第267章 雄心第292章 嘆息第112章 真相第70章 逆轉第232章 作死第32章 情傷第220章 剖心第261章 關鍵第272章 喜訊第75章 分封第191章 緊急第203章 鈞命第7章 問罪第97章 問心第302章 刺殺第184章 敲打第214章 算壽第164章 古怪第218章 同隱第116章 見血第12章 初捷第270章 鬩牆第95章 土豪第5章 傳信第49章 拜衙第157章 痛悟第111章 兄弟第226章 好友第143章 夜襲第229章 真情第137章 挑戰第244章 折服第215章 論毒第100章 進京第219章 春風第115章 條件第26章 拜府第150章 逼宮第182章 黨患第286章 引誘第108章 心碎第72章 奴才第237章 宏第219章 春風第289章 躊躇第50章 剖心第13章 籌謀第272章 喜訊第267章 雄心第223章 改變第112章 真相第232章 作死第241章 威懾第302章 刺殺第45章 三星第37章 鏖戰第157章 痛悟第163章 陷阱第220章 剖心第135章 心術第208章 俱焚第9章 萬曆第139章 攻心第45章 三星第258章 拒情第249章 忽悠第10章 擔當第42章 人質第85章 交底第305章 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