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回 獻策釀酒

黃金菜的成功確實無法複製,就算四海居推出新式菜餚,也能找到類似的閃光點,但是有黃金菜珠玉在前,也會黯然失色,還容易遭到競爭對手的攻擊。

李彥看着四海居的掌櫃親自領人將酒菜送進雅間,搶先伸出手抓過那隻細瓷酒瓶,揭開木塞,閉上眼睛吸了一口濃郁的酒香:“菜不行,酒卻未必。”

夏熙眼神驀然一亮,擊掌叫道:“好主意!”

很快又搖了搖頭:“釀酒不同做菜,並非一日之功。”

夏熙有句話沒有說出來,所謂衆口難調,天下間萬千菜式,口味各不相同,酸甜苦辣鹹,並沒有說哪個一定好,哪個就很差。就好比那個黃金菜,韭黃味淡,番薯口感粗糙,玉米羹未必及得上一般雞湯鮮香,但要說它們好,大廚的手藝在那裡,未嘗不可。

但是酒便不同,雖然酒的種類也不少,但比起菜式就差得多了,就算是不同的酒,口味、香氣、入喉的感覺也有大致的高下之分,不是隨便弄個酒,就能糊弄天下酒客,說那是好酒。

李彥沒有說話,而是給夏熙和自己倒上一杯酒,端起酒盞放在鼻翼前面聞了聞,然後一飲而盡,咂了咂嘴:“好酒。”

夏熙也端起酒杯向李彥揚了一下,飲盡後放到桌上:“這是大直沽的高粱燒酒,在北方還算有名,天津燒鍋一十八家,夏家酒坊的酒在其中可以排到前三。”

李彥前世也很好酒,曾經去天津旅遊時,聽導遊說起過津酒的歷史,其中就有直沽燒酒,更加著名的卻是在直沽燒酒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玫瑰露酒和五加皮酒。

直沽燒酒起源於明初,天津的玫瑰露酒和五加皮酒見於記載是清末,至少現在都還沒有,但類似這樣的酒在南方已經存在,而且歷史悠久,可見要實現這樣的工藝也不困難。

李彥看着夏熙給自己的杯中斟滿了鮮亮的酒液,心想自己發財的機會很多,不能表現得太小氣,便端起酒杯敬了敬夏熙:“實不相瞞,李某有幾個釀製新酒的想法,但只是方向,具體的配方工藝還需摸索,以夏家酒坊的實力,想來也不是問題。”

“不知道元望兄願不願嘗試?”李彥微微一笑,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很長時間沒有這麼爽快了。

“還請三娃指點,”夏熙放下空杯,竟是起身向李彥作揖行禮:“若能成功,夏某願與三娃平分所得。”

李彥不由愣了愣,他已經打算不要釀酒的收益,畢竟他只是提出方向,能不能釀出酒,還要看夏家酒坊做得如何,這件事和他根本就沒有太多關係。

“元望兄客氣了,在下只是說出方向,還不知道能否成功,所謂無功不受祿,平分所得時萬萬不可!”李彥連忙起身還禮。

夏熙請李彥坐下,又給兩人斟滿酒,舉杯敬道:“世間道路萬千,有對有錯,有遠有近,有直有彎,若能預先知曉那條正確的捷徑,其價值何止萬千?”

李彥不禁愕然,夏熙這番話閃爍着後現代智慧的光芒,與那個在機器上劃了一條線,便要收幾十萬勞務費的專家何其相似。

這些話同樣引起李彥的深思,他從未來穿越到這裡,最大的優勢便是知道歷史會如何發展,也就是那條捷徑,只要好好利用,何愁大事不成?何懼那些跳樑小醜?

想到這裡,李彥也是舉起酒杯,與夏熙相視一笑,一飲而盡。

李彥將釀造玫瑰露酒及五加皮酒的思路告訴夏熙,不想夏熙全都知道:“不過,以燒酒爲基酒,釀造與果酒、黃酒爲基酒不同的玫瑰露酒、五加皮酒,嗯,果然是好辦法。”

夏熙似乎對釀酒挺有心得,聽了李彥的主意,勾起談興,按照他的說法,玫瑰露酒與五加皮酒大概從唐代開始就有了,雖然玫瑰露酒非常少見,差不多已經失傳,不過五加皮酒在浙江一帶就有,夏家酒坊還收藏着配方,工藝也不復雜。

南方的五加皮酒以黃酒爲基酒,北方人並不習慣,如果換成高粱酒的話,應該能釀造出一種新酒。

“天下的酒,無非白酒、黃酒、果酒三種,又以這三種酒爲基酒,釀製出各種配置酒,如以白酒爲基酒的竹葉青,以黃酒爲基酒的五加皮,果酒中的玫瑰露酒,如果能用不同的基酒,所釀製的酒也該不同,之前竟然無人能夠想到,還是不能脫出傳統的窠臼,”夏熙興奮地說道。

李彥知道還有一種酒與白酒、黃酒、果酒全然不同,那就是啤酒,當然出於酒文化的不同,這時候推出啤酒,未必有人接受,倒是夏熙提出的配製酒有些意思。

在李彥那個時代,有很多配方獨特的酒,有名些的如金波酒、阿膠酒、虎骨酒、靈芝酒、十全大補酒等,若是以此爲方向,定然能夠釀製出不同的酒。

這些酒在這個時代差不多都有了,不過以少量泡製的藥酒爲主,只要在酒坊中改良工藝,規模化釀製,再進行適當包裝,完全可以發揮出超過黃金菜的影響力。

李彥與夏熙一邊飲酒一邊談酒,夏熙對這個時代的酒、酒的製作和酒文化都很瞭解,而李彥對酒的一些看法也是夏熙聞所未聞,難得夏熙也不保守,兩人飲酒暢談,不覺時間過得飛快。

當然,李彥也不會忘記自己今天進城的目的,趁機向夏熙打聽飛賊竊案的進展,夏熙對此頗有些怨氣,抱怨錦衣衛胡亂抓人。

李彥聽了卻有些猶豫,因爲據夏熙說,很多衝着懸賞去提供線索的人也給錦衣衛關了起來,看上去不管具體情況如何,凡是可能與竊案有關的,都要被抓起來。

李彥雖然覺得自己的推理很有可能,但畢竟沒有證據,貿然前往檢舉的話,很可能也被關起來,他可不願意自討苦吃。

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0回 助陽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33回 天價番薯第205回 回京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257回 舉子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50章 政黨第253回 變局第37回 力量對比第52回 按律當絞第16回 才子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248回 追隨者第37回 力量對比第222回 民主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12回 小 弟第231回 立憲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24回 休妻索娉第24回 休妻索娉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60回 分工合作第63回 天啓來信第238回 工商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24回 休妻索娉第219回 弄權第214回 問罪第14回 去青樓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4回 尋仇第99回 京城發展第88回 水田灌溉第6回 後 臺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235回 言論第43回 長槍直刺第87回 水車用途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71回 皇孫來訪第18回 論兵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38回 工商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2回 種菜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39回 辯論第19回 海外第25回 家僕第19回 海外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218回 前夜第228回 見駕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211回 進城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56回 節後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31回 訓練家丁第211回 進城第40回 狹路相逢第206回 計議第2403回 新城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232回 司法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224回 安排第210回 針對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25回 家僕第6回 後 臺第75回 滿城飛紙第73回 創業想法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201回 血色戰場
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0回 助陽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33回 天價番薯第205回 回京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257回 舉子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50章 政黨第253回 變局第37回 力量對比第52回 按律當絞第16回 才子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248回 追隨者第37回 力量對比第222回 民主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12回 小 弟第231回 立憲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24回 休妻索娉第24回 休妻索娉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60回 分工合作第63回 天啓來信第238回 工商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24回 休妻索娉第219回 弄權第214回 問罪第14回 去青樓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4回 尋仇第99回 京城發展第88回 水田灌溉第6回 後 臺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235回 言論第43回 長槍直刺第87回 水車用途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71回 皇孫來訪第18回 論兵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38回 工商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2回 種菜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39回 辯論第19回 海外第25回 家僕第19回 海外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218回 前夜第228回 見駕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211回 進城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56回 節後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31回 訓練家丁第211回 進城第40回 狹路相逢第206回 計議第2403回 新城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232回 司法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224回 安排第210回 針對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25回 家僕第6回 後 臺第75回 滿城飛紙第73回 創業想法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201回 血色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