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回 變局

面風雪交加,京東一處莊園裡頭,屋子裡燒着壁爐,,幾個衣着華貴,一看就是非富即貴的,湊在一起侃侃而談。

京畿多豪強、富戶,雖然人人都說江南好,江南多風流、奢靡,看上去更加繁華、興盛,不過要說到富豪,北地未必差過南方。

南方人喜歡享受,而北地的富豪,雖然同樣追求享受,卻不會像南方的富戶那樣,將奢靡風流,都擺在市井外面。北地的富豪,財富藏在宅子深處,換成金銀珠寶,還有田地,財力卻不比任何人弱。

南方人喜歡做生意,而北方的很多有錢人則喜歡買地,雖然不管南方北方的有錢人都喜歡買地,不過南方人通常會拿一部分錢出來做買賣,北方的豪強,卻總是巧取豪奪,讓名下的田地變得越來越多。

“侯爺,這外面都傳說朝中那個主事的李三娃,準備讓天下的田地一樣交稅,是不是真有這麼回事情?”這些日子,京畿一帶的地主豪強,私下裡的走動多了,大家都在謹慎而熱心地議論來年的幾件大事,各種各樣的消息到處都是,也不知道哪一條是真的,哪些又是假的。

東平侯王升現可謂炙手可熱,一方面,他是天啓皇帝母后的兄弟,也是俗稱的國舅爺,誰都知道天啓皇帝朱由校最重親情,藉着政變之後,客氏和魏忠賢死掉以後的空白,給李彥安排着見過幾次皇帝以後,王升成功和朱由校搭上了關係,現在過幾天就要進宮一次,京城上下可謂人人側目。

此外,王升的兒子王國興,就是天啓皇帝朱由校的表兄弟王國興,如今是五軍都督府左都督,這身份本來也沒什麼,不過他還是內閣九巨頭之一,這就顯得極不尋常了。

說起來明一代對親貴、勳戚的防極爲嚴格,除了王朝的早期,以後的勳戚都是不能參政的能做官,只能安心做個富家翁。

雖然朝廷待勳戚也是極爲厚的,封賞都比較實在,金銀田地總不會少,每年內庫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是用來封賞花掉了。

不過勳戚因爲地位特殊,些其他想法也很正常算不想別的,也會關心現在利益會不會受到損害。

像王國興這以勳戚地身份躋身內閣。成爲朝中舉足輕重地重臣之一。這顯然會引起朝野上下地嚴重關注。

王升擡眼看了客座幾位勳貴一眼常大家倒是很少來往。畢竟朝廷地規矩在那裡過自從復遼軍發動政變。滅了閹黨以後始推行什麼新政。對他們這些勳貴地限制就少了很多。

前不久。華夏報上還說什麼“自由”、“平等”地權利。雖然說聽上去挺不可思議地。不過要能確實給他們帶來很多好處。

王升笑眯眯說了一句:“朝中地事情。不是咱們該關心地。本侯也什麼都不知道。”

“侯爺。這可關係到莊子上地進項。再說了。讓咱們跟泥腿子一塊兒交稅。豈不是沒了高下貴賤?”有人見王升不肯鬆口。便鼓足勇氣將話頭給揭開了。

王升不悅地看了那人一眼:“本侯倒是聽人說過一句話。所謂高下貴賤。無非就是錢多錢少地問題。真要是有錢了。住地是大房子。吃地山珍海味。穿着綾羅綢緞。出門能做精緻地四輪馬車。這便是高貴。”

“嘖嘖,這話說得實在……”有人笑着說道,所謂富貴,說來說去,也是這些東西。

“要是沒錢,住的是土屋,吃糠噎菜、衣不蔽體,那就是賤了……”

“所以啊,這稅交得越多的人,就是錢掙得多,也就越尊貴,你要不想跟佃農交同樣的稅,那就多交一點,”王升笑着說道。

剛纔還紛紛出聲符合的衆勳貴這會兒都傻眼了:“這、話怎麼能這麼說呢?”

“歷來士紳不納糧,這是成例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們的土地都是皇上賜封的,朝廷憑什麼徵稅?”

……

王升微微閉着眼睛,雖然作爲國舅,現在看起來很風光,不過從光宗開始,就不受萬曆皇帝待見,朱由校在登基之前,王升這個國舅都沒啥得到什麼,朱由校登基以後,又寵幸客氏、魏忠賢,他還是沒能得到什麼。

也是在那個時候,王國興開始跟着李彥出關徵遼,半年前發動兵變,殺了魏忠賢和客氏,他這個國舅才變得像模像樣。

王升有些不耐地掃了一眼這些聒噪的勳貴,要

人的眼力可真的是很差,明明王國興跟李彥是同一陣有李彥,哪裡可能有王國興進入內閣?偏偏這些人只看到王國興進了內閣,權勢很大,還到這裡來,在他面前說李彥那一派政策的不是,真是活膩味了。

“還有傳聞說,李三娃將內庫併入節慎庫,要取消對皇族、勳貴的封賞呢!”有人語氣很不爽地說道:“這個李三娃,真不知道要做什麼。”

王升皺了皺眉頭,這些日子,他是聽到很多流言,雖然說是流言,不過以他對李彥那一派的瞭解,有些事情真的很有可能,所謂空穴不來風,從新政以來的一些做法中,就能看到一些趨勢來。

“諸位,這些都不過是謠言罷了!”王升見自己不能繼續保持沉默,連忙開口說道:“再說朝廷要修路、開河,等運河與京津馬路貫通,咱們做什麼不能發財?就算真的收點稅,換來四通八達的水泥馬路,這事兒,本侯還真的願意。”

話雖這麼說,不過一直嫌棄道路情況不好的勳貴們,這時候卻有些不以爲然。

看着鎮撫司整出來的一條條情報,大家的臉色都有些不太好看,劉文炳嘴角的笑意越來越濃:“嘿嘿嘿,這年頭,有想法的人看上去很多啊!”

“大人曾經說過,變革的年,最容易成就一番事業,自然也容易造成某些人內心的野望,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咱們也不是沒有準備,”申湛然現在是李彥身邊主要的謀士,相比較石柱國、包有才等人專心運籌某一方面,申湛然更擅長分析和出謀劃策。

李彥微微點了點頭:“下面這些異動,前也曾有所預料,遣往遼東的都是新編的營哨,京城附近,我們能夠控制的精銳軍隊,已經有兩萬餘人,加上正在整編中的新軍,以及津一帶的廠衛營,可以集中五萬兵力,除非我們內部發生分裂,不然的話,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哪支軍隊能夠擊敗我們。”

復遼軍自上而下,戰術、裝備訓練都是同樣的標準,這次整編新軍,就是將老兵派出去,很快複製出一支同樣建置的新軍出來。

率先整編的京營、親軍衛,十萬兵額,整編出來三四個營,已經陸續給調遣開往遼西,通過這種調動,一邊繼續操練,雖然不見得能夠派上戰場,不過遼西畢竟距離前線更近,總能夠讓他們感受到戰爭的氣息,並逐步適應,要比單在京畿操練更有價值。

而現在還留京畿附近操練的新軍,只有很少部分是原來京營的士兵,可以說基本沒有,通州的新軍,就是河間府那邊衛所挑選出來的兵員,同京廠衛營裡兵員,還有招募的兵員混編而成的。

軍中各營哨異地駐,如何操作,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都有章程,王國興、劉文炳、包有才等人配合得也相當出色。將一部分軍隊調出關外,換回來嫡系的復遼軍,又用相對更容易掌握的新軍,充實京畿附近的防務,至少在軍隊方面,李彥並沒有什麼擔心,只是很多事情,並不是軍隊能夠解決的。李彥雖然認爲復遼軍不怕任何敵人,任何軍隊都無法擊敗復遼軍,但也並不能反過來就說復遼軍可以擊敗任何敵人,萬一出現什麼意外,以復遼軍這點兵力,到處撲火,那就會疲於奔命了。

“幾個工程營、河工營、運輸營、屯墾營那邊,都有人在暗中活動,不過效果並不好,按照之前的整編安排,那些將領的家丁親兵素質較好,多給挑進了新軍操練,現在都已經給調往遼西,在那邊,想必不會有什麼事情。給安排進各類後勤營哨的,多數原本就不受待見,現在能夠吃飽、睡好,還能按時領到工錢,比從前的境況好了不知多少,自然不會有什麼別的想法,”包有才作爲情報官,對軍中的情況掌握得很清楚,何況這些事情進行得就不怎麼隱秘。

“那些胡亂蹦的,多數是一些中下級軍官的狐朋狗黨,有的原來就是街上的混混,混在軍中掛個名,沒想到都給咱們給整編了,這會兒就想着胡亂折騰……”

現實的情況錯綜複雜,雖然李彥希望革新能夠讓大家都享到好處,不過這顯然無法照顧到每個人的需要,依然會有很多人對新政不滿。而現在看來,一旦出現機會,這些不滿者就可能聯合起來,進行反撲。(,)

【……】@!!

()

第64回 簡易溫室第54回 三日製鎖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20回 激盪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251回 風起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97回 進軍京城第6回 後 臺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32回 司法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70回 展銷大會第256回 節後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28回 絕境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29回 施恩第55回 鎖匠徒刑第73回 創業想法第29回 施恩第45回 負天下人第248回 追隨者第1回 騙子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233回 憲政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259回 班底第6回 後 臺第93回 天津東林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104回 欲練兵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54回 三日製鎖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2401回 內監第226回 匕現第250章 政黨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218回 前夜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26回 匕現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259回 班底第220回 激盪第215回 職守第81回 酒樓開張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30回 農事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64回 簡易溫室第32回 流言蜚語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49回 私宴第26回 買人第75回 滿城飛紙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52回 按律當絞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81回 酒樓開張第249回 私宴第38回 驚天發現第66回 木工作坊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71回 皇孫來訪第53回 鎮撫要人第81回 酒樓開張第57回 測量工具第237回 建設第118回 機器藍第11回 換 田第12回 小 弟第129回 東林非黨
第64回 簡易溫室第54回 三日製鎖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20回 激盪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251回 風起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97回 進軍京城第6回 後 臺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32回 司法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70回 展銷大會第256回 節後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28回 絕境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29回 施恩第55回 鎖匠徒刑第73回 創業想法第29回 施恩第45回 負天下人第248回 追隨者第1回 騙子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233回 憲政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259回 班底第6回 後 臺第93回 天津東林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104回 欲練兵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54回 三日製鎖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2401回 內監第226回 匕現第250章 政黨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218回 前夜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26回 匕現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259回 班底第220回 激盪第215回 職守第81回 酒樓開張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30回 農事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64回 簡易溫室第32回 流言蜚語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49回 私宴第26回 買人第75回 滿城飛紙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52回 按律當絞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81回 酒樓開張第249回 私宴第38回 驚天發現第66回 木工作坊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71回 皇孫來訪第53回 鎮撫要人第81回 酒樓開張第57回 測量工具第237回 建設第118回 機器藍第11回 換 田第12回 小 弟第129回 東林非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