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回 連跳三級

爲了製造火銃。原本簡單的鑽牀變的更加完善。夾具和螺桿的使用。讓鑽牀的操作更加便捷、穩定。可以勝任更爲精細的製造任務。

這樣的結構同樣可以使用在木工鑽牀、鋸牀和磨牀上。魯班系列木工車牀就此可以進入第二代。將車牀的操作徹底簡化爲控制和加力兩個部分。

懷柔水力作坊雖然也試製成功水力車牀。但京城周圍的水力資源並不豐富。故而還是以人力車牀爲主。

此外。這還是車牀第一次使用在金屬加工方面。爲了與木工車牀相區別。李彥將這種加工金屬的車牀命名爲馬鈞車牀第一代。

馬鈞車牀也很快出現了鑽與磨兩大系列。雖然其功能還是很簡單。但這個開端卻讓李彥看到車牀時代的曙光。

而爲了製造火炮與炮車。精作坊的鐵模鑄造。機器廠的車輛製造。也必須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新的提升。

此外。諸如造銃造炮所使用的精鐵。以及槍藥、炮藥。在李彥看來都有改進的必要。

李彥早在天津。便建立技校。編寫基礎的數學、形學、格物學、化學的教材或者讀本。但限於師資。規模不大。

來到京師以後。也在城南的機器廠附設相似的技校。經過大半年的操辦。經過這兩所技校輪訓的學徒和技術員。逐漸在不同產業中揮越來越的重要的作用。

不過受到薄弱基礎的限制。他們在技術上能做出的貢獻還很有限。李彥之所以能展開如此龐大的革新計劃。離不開軍器局大量的熟練工匠。

即便如此。李彥還是感覺到人手不足。他一方面請徐光啓推薦。還特意通過《華夏商報》刊登求才啓事。凡有一技之長者。皆可來華夏工場。

李彥除了擔任軍器局大使。還是營繕所的所副。不過他基本不管營繕所的事情。本來他這個所副就是多出來的。少了他也能正常運轉。

不過在營繕所營建皇陵的工程中。李彥也掛了名字。待到皇陵建成以後。論功行賞。他這個不管事的營繕所所副竟然轉正。成了正七品的營繕所所正。

原來是所副還不用管事。既然做了所正。那不管也就不行了。

營繕所主要管土木工程。譬如宮殿、陵寢、城郭、壇場、祠廟、倉庫、廨宇、營房、王府邸第等的建造和修繕。是個肥缺。

營繕所下轄主要是泥水匠、石匠、木匠。還有一些工役。多是帶罪的徒刑犯。

營繕所通常有正七品所正一人。正八品所副二人。正九品所丞二人。往往由舉人、監生甚至工匠擔任。即便是七品的所正。一般的文官也不會在意。畢竟是偏門的小官。

而像翰林院的檢討、庶吉士。也不過正七品、從七品的品級。但誰都知道。翰林院是內閣大學士的搖籃。不經過翰林。即便是一省封疆。也進不了內閣。當初李三才就是因爲不是翰林出身。結果圍繞他入閣的事情。開啓了晚明長達數十年的黨爭。

對於李彥來說。做什麼官沒有關係。能不能撈到好處也沒有關係。他甚至也不願意去管。因爲也管不來。

升官本來是好事。但李彥覺的營繕所沒有太多揮的的方。修修宮殿城牆而已。他現在不想在這上面浪費時間。而且還要放棄軍器局。便像很多明朝的官員一樣。按“慣例”上疏請辭。

雖然說這種做法在明朝很常見。但那是對重要位置、品級比較大的官員來說的。譬如遼東巡撫袁應泰接了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經略遼東的任命。旨意上明確說不的請辭。可他還是按慣例請辭了。

不過李彥一個七品小官。還是營繕所這種冷衙門。這就不是作態。而是真的不想做了。

好在李彥已經小有名氣。在通政司甚至內閣中的人緣也不錯。這道奏疏就到了朱由校面前。

小皇帝看了奏疏內容。知道李彥更願意在軍器局做事。不想去營繕所。那就只好讓他兼着軍器局大使。

但又不能不升他的官。小皇帝覺的挺爲難的。就讓人叫李彥來下國戰棋。並問他自己想做什麼官。

“只要是八品以上的。你隨便說。”朱由校誠懇的看着李彥。要是按照他的想法。巴不的李彥進內監局纔好。可惜李彥不是太監。

李彥爲難的撓了撓頭。還有上不封頂。但不準選品級太低的。他想了想。只好道:“臣別無所長。只會做些小東西。還想管着軍器局。”

“皇上若是一定要升臣的官職。不如就在工部。選擇一制器的七八品小官。讓臣先做着。臣也能揮所長。爲皇上、爲大明做出些更有用的器械。”李彥想來想去。現工部八品以上的官職中。也就營繕所所正是正七品。其它最少也是正六品。他也不好要求升那麼高。只好將皮球踢了過去。

朱由校“哦”了一聲。對旁邊的孫承宗道:“先生覺的。工部那個官職適合三娃?”

“工部的七品官也只有營繕所所正。”孫承宗對朝廷的官制也很清楚。馬上說道。

“那六品的呢?”朱由校問道。

“營繕、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的主事。皆爲六品。”孫承宗看了李彥一眼。嘴脣動了動。沒有再說什麼。

從正八品一下子跳到正六品。而且是從營繕所這種非主流官職。跳到清吏司主事。還不僅僅是品級提升這麼簡單。

孫承宗雖然覺的這麼升職並非常理。不過他和李彥的關係也不錯。而李彥在軍器局和往昔的表現。也確實能夠勝任這方面的工作。孫承宗並非迂腐之人。便沒有表他的意思。

“那就是清吏司的主事了。”朱由校轉過頭看向李彥:“你要去哪個司?”

“其實營繕司挺好啊。可以造房子哎”朱由校突然歡快的笑道。

“營繕實非臣所擅長。”李彥知道小皇帝又來木匠癮了。連忙道。

“那虞衡司也不錯。”朱由校笑呵呵的揚起笑臉。對孫承宗道:“先生。虞衡司管採捕、陶冶的。魏進忠從外面學了許多菜式。聽說都是三娃搞出來的呢”

“臣去都水司”聽到魏進忠。李彥不禁有些納悶。這傢伙難道會在朱由校面前說自己壞話?

李彥所不知道的是。客氏確實曾詆譭過李彥。但卻惹的朱由校很不高興。反而是魏進忠提了他兩句。讓朱由校龍顏大悅。

魏進忠現在的的位還不穩固。當然是朱由校喜歡什麼。他就去做什麼。

當然。魏進忠也沒有在朱由校面前說李彥的好話。只是爲了討好朱由校。讓朱由校品嚐他做的菜。纔不的不打出李彥的名頭。不然朱由校未必對那些菜餚感興趣。

歷史上的朱由校雖然對客氏、魏忠賢異常寵信。但他對自己身邊的人。譬如弟弟朱由檢、皇后張嫣。也是一力維護。

現在的朱由校。每天玩國戰棋、玩拼圖不亦樂乎。魏忠賢絞盡腦汁想出來的一些小把戲。卻被朱由校視爲“無趣”。

如果李彥知道。就會分析出朱由校是玩“遊戲”上癮了。想想後世那些沉湎在電腦遊戲中的青少年。現在的朱由校就是那種狀態。

“都水司。典川澤、陂池、橋道、舟車、織造、券契、量衡之事。臣雖淺薄。於造車一道卻有些心的。願爲皇上、爲大明造舟車。修道橋。”

李彥話音剛落。朱由校就開心的笑道:“朕想起來了。那個腳踏車如何了?”

李彥眼睛的餘光看到孫承宗臉色有些不豫。便微微笑道:“臣給天廚滋味館弄了兩輛送吃食。甚是好用。要比牛車快捷。想我大明畜力寶貴。馬匹不足。若是城內多用腳踏三輪車。倒是能節省一些畜力。用作耕田。或用於前方。”

“好。三娃你做的好。朕……朕很高興。”朱由校笑呵呵的看了孫承宗一眼。纔沒說出那腳踏車中還有他的股份。

“何謂腳踏式三輪車?”孫承宗聽李彥這麼說。臉色稍霽。不禁奇道。

“這是一個奇人明的人力車。”李彥看了眉飛色舞的朱由校一眼。做出騎車的動作給孫承宗解釋:“人用雙腳蹬踏曲柄。帶動車輪。便可前行。很是輕便。可以運載一兩百斤的貨物。用在城裡。很是方便。”

“度如何?”

孫承宗剛剛提出一個問題。朱由校已經大聲應道:“若是空車騎行的話。可快了。和普通的馬跑起來差不多。”

“竟然和馬一樣快”孫承宗吃了一驚。眼中閃光。逼視李彥:“這可是真的?”

李彥笑了笑。向孫承宗使了個眼色。後者馬上醒覺。這樣問豈不是在質疑皇上的話?

好在朱由校並不在意。而是笑呵呵的說道:“當然是真的了。朕親自……親眼看到三娃騎過。三娃對?”

“正是如此”李彥只好點了點頭。如果的形有利。路況良好。腳踏車在一段時間裡的最快度。確實能夠和普通馬匹正常奔跑的度差不多。但人的耐力顯然不如馬匹。腳踏車能保持最快度的時間其實極短。

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64回 簡易溫室第71回 皇孫來訪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237回 建設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79回 酒樓遭遇第102回 代言人第220回 激盪第117回 殺傷策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36回 風雨欲來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9回 炒 蛋第251回 風起第76回 輿論力量第250章 政黨第29回 施恩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258回 國士第18回 論兵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7回 美姬第118回 機器藍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59回 寶鎖問世第23回 尾行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52回 風雪夜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36回 整編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2401回 內監第218回 前夜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回 種菜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218回 前夜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97回 進軍京城第2402回 格物院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66回 效率第一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222回 民主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17回 殺傷策第118回 機器藍第248回 追隨者第67回 軸承計劃第50回 特務頭子第87回 水車用途第4回 尋仇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0回 助陽第4回 尋仇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74回 雕版刻工第215回 職守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49集 針鋒相對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3回 番薯第240回 商稅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33回 憲政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6回 後 臺第223回 皇權第246回 盟友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32回 司法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214回 問罪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206回 計議第207回 對策第117回 殺傷策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22回 銀錢第87回 水車用途第223回 皇權第173回 惡劣形勢
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64回 簡易溫室第71回 皇孫來訪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237回 建設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79回 酒樓遭遇第102回 代言人第220回 激盪第117回 殺傷策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36回 風雨欲來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9回 炒 蛋第251回 風起第76回 輿論力量第250章 政黨第29回 施恩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258回 國士第18回 論兵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7回 美姬第118回 機器藍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59回 寶鎖問世第23回 尾行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52回 風雪夜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36回 整編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2401回 內監第218回 前夜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回 種菜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218回 前夜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97回 進軍京城第2402回 格物院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66回 效率第一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222回 民主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17回 殺傷策第118回 機器藍第248回 追隨者第67回 軸承計劃第50回 特務頭子第87回 水車用途第4回 尋仇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0回 助陽第4回 尋仇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74回 雕版刻工第215回 職守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49集 針鋒相對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3回 番薯第240回 商稅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33回 憲政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6回 後 臺第223回 皇權第246回 盟友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32回 司法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214回 問罪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206回 計議第207回 對策第117回 殺傷策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22回 銀錢第87回 水車用途第223回 皇權第173回 惡劣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