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回 安排

些事情,不可能一下子談得很透,涉及到日後的施~時半會兒也難以面面俱到;而事實上,李彥想做的事情,都能從遼東的新政中找到脈絡和方向。雖然很多人認爲遼東的舉措是爲了應對戰爭的臨時之舉,其實李彥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如此簡單。

遼東只是一塊試驗田,因爲它的特殊性,所以在一種特殊的情況下展起來,如今就該是繼續擴大種植面積的時候。

在遼東,最大的變化其實就是工商業的展,因爲戰爭,遼東不方便種地,很容易遭到建奴的劫掠,所以遼東就在重要的城池要塞後面,展工業,並通過商業,滿足自身的物資需要。

爲了滿足工商業的展,這兩年遼東的遼民身份逐漸生了變化,原本遼民都屬於衛所,後來逐漸有大量從事工商業的人口涌入,包括前幾年山東的聞香教起義,出現反向的移民潮。

與封建地租式的生產關係不同,遼東的工人爲工廠、商行幹活,工廠、商行給付工資,工人與工廠、商行之間,再沒有別的封建義務關係。

移民進入遼東,往往會給剝奪原來的身份關係,他們要受到衛所的管理,承擔軍役責任,給工廠和商行打工,又沒有人身依附關係。

這種做法,很適合遼東這種以工商業爲主的經濟模式,勞動力在市場上流動,商人和工廠也不愁找不到人。

這種方式促進了工商業展,帶來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也使得百姓面臨從前截然不同的境況,譬如說一旦找不到活做,可能就沒有收入;若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話,生活更是會陷入絕境。

而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中,通過封建人身依附關係,宗法制度,農民有一塊地,年成好的時候,再差也能吃飽肚子,而在工商業達的遼東,他們雖然不用承受地主的盤剝,獲得人身自由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東西。

當然,李彥知道哪怕是在幾百年以後,普通老百姓的依然要承受各種各樣地盤剝,其地位,與大明的百姓未必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是他們地生活水平已經有很大的提高,這主要得益於生產力水平地提高。

李彥不奢望自己去建立一個完全公平公正地社會。他現在地目標。只是儘可能地強大中華。使其在近代化地道路上。不至於落後歐洲。國家強大了。老百姓地日子自然會越來越好過。

有很多事情。千頭萬緒。但是最根本地。卻在掀翻閹黨以後。將中樞權力掌握在手中。在明確了繼續尊奉天啓皇帝。以及大致原則之後。李彥剛要說話。外面親兵卻來報告。包有才有急事請見。

如今京城之內地力量主要就是情報部和特戰營。李彥立刻讓包有才進來。得到地消息卻是閹黨已經下了聖旨。罷免李彥兵部侍郎、都察院副都御使、遼東巡撫等職。限定李彥明日一早必須離開京城。

李彥微微一笑:“看來。魏閹也不想給咱們太多時間。本想着大家征途勞累。先休息一下。明天繼續討論地。如今怕是隻能挑燈夜戰了。”

“那也正好。這個時候。誰能睡得着覺?”鞏永固哈哈大笑。

李彥看了申湛然一眼:“如今。我們要怎麼做?”

“就看京城裡準備的情況如何,如果一切準備妥當,此事宜早不宜遲,”申湛然凝着眉頭說道:“大人乃復遼軍的主心骨,魏閹罷免大人官職,無法接手復遼軍的指揮權,難免會對遼東產生不好的影響;況且魏閹既然限定大人明日必須離開京城,恐怕也會有所動作。”

包有才點了點頭:“京營、在京各衛那邊已嚴密監視,如果有動靜,馬上會傳過來。”

“魏閹一定會看住我們在通州的兵營,以及城內地駐地,現在有兩個辦法,其一就是先下手爲強,今夜咱們就動,可以打魏閹一個措手不及,缺點就是我們這邊也沒準備好,臨時起事,可能也會比較倉促,當然,以復遼軍的素養,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其二,暫且示敵以弱,大人明日就離開京城,通州的軍隊也拔營回遼,然後咱們這邊再突然動,只要做好保密工作,同樣很突然,並且可以爲兵變找到更大地理由,缺點就是可能讓魏閹更加囂張,讓很多支持我們的人感到失望,甚至投向魏閹的陣營。”

“這倒也不是問題,只要我們動得快一點,魏閹未必有反應地時間,”郭振明道。

基本上,大家都傾向於第二種策略,可以欺敵,並做好充分的準

然鞏永固嚷嚷着速戰速決,按照少數服從多數地原倒多數通過了第二策。

雖然說第二策可以延緩動的時間,實際上操作起來地難度也不小,因爲要做好保密的工作,時間越長,風險也就越大。

因而,雖然說推遲動,實際上最後定下來的時間,也就在兩天之後。

連夜敲定具體的行動佈置和安排,軍隊方面,郭振明、鞏永固下到這次從遼東帶回來營和哨,親自指揮上陣;與特戰營、情報部的行動營、廠衛營一起,進行突襲並控制各處要地。

駱養性負責聯絡錦衣衛的故舊,以及京營、京衛中的相熟,特別是駱思恭曾經在京營領軍,要儘可能爭取過來,在事變生以後,至少要保持中立才行。

劉文炳作爲勳戚,也負責拉攏分化工作,劉文炳向來善於出奇制勝,用計狠辣,還要和申湛然一起,坐鎮大本營,統籌計劃各種策略。

宋鍾國的任務,則是領導他的學生軍,在奪權以後,動市民,以及年輕的讀書人,爭取支持,明日一早,李彥還要見一見石柱國,看看能不能得到他的支持。

李彥坐鎮大本營,並且要在第一時間,去見天啓皇帝朱由校,能不能最大程度減少損失,就要看朱由校是不是支持他們。

事情安排好以後,天色已然大亮,李彥正想休息一下,卻得到親衛的通報,孫承宗已經來了。

進京以後,李彥一直想與孫承宗見一面,只不過閹黨看得嚴密,一直沒有機會。

前幾日閹黨罷了孫承宗等人的官職,孫承宗被限令離開京城,路上李彥與他取得了聯繫,並約好在通州見上一面。

李彥與孫承宗在遼東的合作,可謂相當默契,之前,兩人在京城相識之時,就已經相互敬重,而到了遼東,雖然名爲上下級,實際上李彥在遼南,孫承宗在遼西,孫承宗對遼南、東江的具體,很少干涉。

孫承宗是那種器量宏偉,胸中自有格局的名臣,他不僅默許李彥在遼南、東江便宜行事,對於郭振明主導遼西新軍整編計劃,也充分放權,並且大力支持,沒有孫承宗的支持,遼東局勢的變化展,也不會像後來那麼順利。

事實上,到了後期,秋季攻勢動之時,李彥實際主導遼東的軍政格局,孫承宗則承擔起與朝廷協調的重擔,將閹黨試圖干涉遼東的壓力都承擔下去,給了李彥更大的揮空間。

對於這一點,李彥很敬佩,也很感激。

與此前一次見面時相比,孫承宗似乎一下子就老了許多,兩人略作寒暄,孫承宗就直截了當地問道:“李大人慾往何處?”

“孫大人呢?”李彥略一沉吟,一反常態地高調反問:“在下素知大人忠義,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民之志,然而讓魏閹一道聖旨,就打算告老還鄉,不再輔佐皇上,不再關心大明興亡?”

孫承宗臉色一黯:“既有聖旨,老夫自當遵從。”

“你我皆知,那不過是魏閹假借皇上之名出來的矯旨罷了,”李彥直視孫承宗:“難道,孫大人就會因爲一份明知道是假的聖旨,而讓魏閹猖狂禍國?”

“既是聖旨……”孫承宗擡頭看了李彥一眼:“那麼,李大人如今又準備如何做呢?”

李彥淡淡一笑:“魏忠賢篡權誤國,自然是人人得而誅之。”

“李大人準備怎麼做?”孫承宗逼視着李彥,大聲問道。

李彥毫不示弱地與孫承宗對視:“自然是——清君側!”

聽到這話,孫承宗似乎並不感到意外,反而是鬆了一口氣,轉過頭看着門口,好像一下子又衰老了許多:“那麼,李大人是打算抽調遼東軍進京了?”

不等李彥回答,孫承宗已經自顧自地說道:“遼東大軍入關進京,勢必要和薊鎮兵、京營、京衛生衝突,孫某知道復遼軍的戰力,自然可以獲勝,然而魏忠賢……坐鎮京城,儘可調天下大軍,遼東以一地對一國,可有勝算?”

“縱然可勝,烽火四起,遼東尚能存否?大明尚能存否?”

李彥微微一笑,孫承宗所憂慮的當然很重要,他選擇默默離開,也是看到閹黨勢力已成,隻手難挽狂瀾,然而對李彥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我復遼軍,已經有三個營在京城內外,旦夕之間,可一鼓而擒魏閹及其黨羽!”

第220回 激盪第213回 交鋒第99回 京城發展第37回 力量對比第223回 皇權第50回 特務頭子第257回 舉子第226回 匕現第252回 風雪夜第217回 攔街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23回 皇權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245回 屯墾第11回 換 田第209回 抵京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59回 班底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42回 聞香教民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218回 前夜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27回 退縮第55回 鎖匠徒刑第219回 弄權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22回 銀錢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32回 流言蜚語第94章 華容道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238回 工商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43回 長槍直刺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57回 舉子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235回 言論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53回 鎮撫要人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07回 對策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44回 大殺四方第94章 華容道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231回 立憲第79回 酒樓遭遇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8回 黃 韭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6回 後 臺第209回 抵京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216回 後路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73回 創業想法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5回 單挑第260回 新內閣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3回 大官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54回 三日製鎖第252回 風雪夜第21回 紅顏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207回 對策第205回 回京第259回 班底第216回 後路第58回 等分制尺第234回 輿論第146回 大獲全勝
第220回 激盪第213回 交鋒第99回 京城發展第37回 力量對比第223回 皇權第50回 特務頭子第257回 舉子第226回 匕現第252回 風雪夜第217回 攔街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23回 皇權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245回 屯墾第11回 換 田第209回 抵京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59回 班底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42回 聞香教民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218回 前夜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27回 退縮第55回 鎖匠徒刑第219回 弄權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22回 銀錢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32回 流言蜚語第94章 華容道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238回 工商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43回 長槍直刺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57回 舉子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235回 言論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53回 鎮撫要人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07回 對策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44回 大殺四方第94章 華容道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231回 立憲第79回 酒樓遭遇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8回 黃 韭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6回 後 臺第209回 抵京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216回 後路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73回 創業想法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5回 單挑第260回 新內閣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3回 大官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54回 三日製鎖第252回 風雪夜第21回 紅顏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207回 對策第205回 回京第259回 班底第216回 後路第58回 等分制尺第234回 輿論第146回 大獲全勝